APP下载

孩子犯错了怎么办?

2024-11-07王秋柱赵桂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学习方面,难免会犯错。面对孩子犯错,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愿意改错呢?

一、是否希望孩子不犯错

相信绝大部分人心里的声音:“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犯错。” “肯定没有,这个世界没有不犯错的人。”我想说,内心有这两个声音的人,可能是一个要求过高的成人,可能是一个苛刻的成人,可能是一个执着的成人,还可能是一个不包容的成人。难道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不应该先宽容吗?

太多的家长和教师,不希望学生犯错。其表现形式就是孩子犯了错,大人会讲道理、打骂、唠叨,甚至还会羞辱孩子:“你怎么又错了?”“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同一个错误为什么总犯?”《论语》里有一句话:“不教而杀,谓之虐。”孩子犯了错,需要宽容、帮助,需要有人帮他分析、给他支持,而大人不光不教他应该怎么办,还总说“你不认真,你粗心,你能不能不错了”,这是对孩子心理的虐待。这时,我们应该跟孩子说:“孩子,你是可以犯错的。犯错是你的权利,犯的错越多越好。因为成功是在无数次犯错中完成的。”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而孩子周围的人不想他犯错,不允许他犯错,不包容他犯错,甚至他犯了错以后,情绪化对待他,甚至批评他。这是不对的。应该要跟孩子说:“孩子,你可以犯错。每一个孩子都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只有接纳自己犯错,喜欢自己犯错的人,才愿意改错,才会越来越优秀。”

二、人会犯错吗

为什么人会做错事?是因为人做这件事的时候,过了或不及了。人有过,事有错,这叫过错。事错了,就事论事,改错就好,绝不能拿事的对错,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本来孩子做错了事,改了就好,被说成“不认真,不努力,不懂事儿,不孝顺,没用”,所以很多孩子长大后特别害怕犯错。上学的时候,做错了很多题目,没有面对错题,而是说“我不好,我不行,我没用”,甚至会对成人心理健康带来影响,错过了很多幸福。一个整天盯着别人错的人,怎么会是幸福的?一个常常被别人盯着错的孩子,怎么能幸福?

三、不怕错、不放过,分清楚“错”与“过”

人不要怕犯“错”,但是一定不要放过“过”。例如,一道数学题3+9=13,有的孩子做错了,有的孩子能立即改正为3+9=12。为什么会做错?可能是不认真,知识没掌握,可能是着急、心态不好,“错”背后的原因叫“过”。只改“错”,不知道“过”在哪儿,下回还会因为同样的“过”再犯错。对于孩子来讲,改“错”可能很容易,但是看到“过”很难。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才能不怕错,同时还要引导孩子找到“过”,即“严对过”。所以,孩子“不怕错,不放过”,家长、教师“可以错,严对过”。

四、错的责任在谁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只有把错改了的孩子才能成功。生活中,我们见到有错能马上改的人非常少,那因为想改错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几个人能看到犯错背后的原因和真相。孩子犯错了,家长、教师要宽容孩子的错,陪着孩子看清犯错的原因和真相,这个过程叫找“过”。

找“过”的核心是要确定孩子犯的错是谁造成的,责任人是谁?找对责任人,才能确定“过”。责任人可能有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第三责任人等。一旦第一责任人站出来负责,犯错的那个人就特别想改自己的“过”。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在家生活了十几年,为什么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他生在别人家,会不会是这样?同样一个学生,不同的教师教,会不会有不同的成绩?有一次,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做一道数学题目。计算出得数后,得数是3的格子涂成红色,得数是5的格子涂成黄色,涂完后是送给妈妈的一个蛋糕。女儿不识字,教师在班上说一遍后女儿记反了,最后涂错了,女儿哭了。我跟她说是爸爸的问题,责任在爸爸,爸爸以为你记住什么得数涂什么颜色了就没有给你读一遍题目,你还不识字,爸爸应该给你读一遍题目的。女儿说:“真的吗?真的是爸爸的问题吗?”我说:是的,你看你都计算对了。

五、面对“犯错的人”的人是什么人

孩子犯错了,家长害怕、生气、痛苦,说明家长是没修养的人;家长不接受或接受不了,说明家长是心胸不宽阔的人。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错得更离谱,凭什么让他改错?孔子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自己有“过”不看,还一味掩饰,文过饰非的人就是小人。中国当代的父母,盯着孩子的错,往往不看自己的过。比如,孩子写作业慢,学习不认真,父母发脾气,还觉得自己都是为孩子好,这就是“必文”。孩子又怎么会喜欢这样的父母,而心甘情愿听父母的话改错呢?

六、要不要改错

中国人几千年都说“改过”,不说“改错”。一切“错”都可能是“过”造成的,有“过”就“不正”了。所以,我们不要“改错”,而是要“改正错误”。举例来说,孩子做错题了,可能是因为太过紧张。“改错”只改了结果,是一种形式;“改正错误”是人和事都要改。事儿错了,需要改对;人过了,需要改正。人没在正确的道路上,或者太过了,或是不及了,那做出来的事就会“错”。很多教师和家长只关注改错,不关注改正,那成绩还是提高不了。

七、孩子信任谁

孩子信任两种人,一种是他特别认同、羡慕、想成为的人,一种是特别严格、特别有原则的人。所以,父母有正能量、有原则,孩子就会听大人说的话。想让孩子信任你,你得“正”,就不要批评、指责孩子。你是一个正能量、有正气的人,孩子就会喜欢和信任,他就会特别认同、羡慕并想成为你。

八、人为什么要改错、人为什么要改过

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帮助孩子,孩子只有喜欢和信任你,才能激发内在的勇气直面自己。作为父母,盯着孩子的错和过,想让他改,他内心会有个声音:“你给我一个改错的理由,你给我一个改过的理由,为什么是我要改?”

这个世界最可怜的人是“事成,人失败”的人,他们在事情层面不断地改错,却永远不改自己做人层面的过。不要关注孩子的错,先关注自己教育孩子是否有错,错的背后是过造成的,所以不要改错,学会改过,人生会有新的一片天空。

(作者单位:滨州市滨城区凤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