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三四五六”工作法,全域推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

2024-11-07李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2期

摘要:重庆市江北区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工作,通过区委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构建,建立起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全员育心的工作格局。区内首创“三四五六”工作法,通过顶层设计、制度保障、责任落实、管理闭环、学校赋能和创新升级,在全市率先启动多项工作,持续抓紧抓实抓细新时代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反响。

关键词: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2-0054-03

一、引言

社会快速发展,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这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方针和前进方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印发,更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和干预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尤为迫切和重要。江北区作为重庆市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主城区,在逐步落实师资配置、课程建设、阵地建设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创新方法,旨在全面提升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区委顶层设计,构建上下贯通的“三大保障”

(一)锚定组织保障的“两条主线”

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明确一个机制引领主线,即:建立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同、家庭积极融入、个人尽力尽责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印发专项工作实施意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医院、社会五位一体化工作格局;明确一个实践探索主线,即:将全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区级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持续四年,区委部署、全域推动、人大督办,专项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

(二)织密制度保障的“两道防线”

区领导一月一督办筑牢第一道防线:直面问题、直击要点、直达实效,深入调研、亲自研究、亲自督查;联席会议制度建好第二道防线:建立一月一次的江北区心理健康教育及“莎姐守未”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梳理短板,分析隐患。

(三)筑牢运行保障的“两条底线”

将守好学校育心主战线纳入江北区“十四五”规划,区教委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落实,印发专项工作方案,筑牢学校育心屏障,校园八项育心行动已持续开展三年;同时,兜牢网格管理安全线:强化社区管理服务责任,将筛查后的特殊重点人群纳入网格管理,落实重点关注、困境帮扶、民生兜底等举措。

二、全域联动作战,压实凝心聚力的“四方责任”

(一)不断强化学校“主阵地”责任

创新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2+X”工作制度:抓“一把手”,实行重要会议必强调、重点时段必研究、重点人群必紧盯、重点工作必留心的“四必法”;抓“两个全覆盖”,落实一校一师、一校一室建设,全区中小学专职教师配备、课程开设率、心理辅导室建成率均实现100%全覆盖;抓“教师全员培训”,树立“每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念,2021年起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学校全员育心分层分类培训,开展骨干专职教师脱产培训累计170余人次168学时,以及校级干部、班主任、专兼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累计2100余人次889个学时。

(二)更加重视家庭“小基地”责任

创新实施家庭教育“一件事、一中心、一行动”工作制度:实施家庭教育民生一件事即“星火计划”,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30个;建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行“一月一讲堂,一周一课堂”累计1058节次,惠及10万人次;开展“联合护苗行动”,联动检察院、妇联等部门实施针对性援助,为涉案未成年人及家庭开展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累计505人次。

(三)积极落实社会“大本营”责任

区级“三纳入”指的是: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范畴和议事日程,纳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纳入网格管理。目前全区心理困境学生、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均逐步纳入119个社区、725个网格,“一人一案”针对性开展心理援助和困难帮扶。

(四)逐步夯实医疗机构“强引领”责任

建立健全宣教、筛查、转介等全流程“绿色通道”制度。2023年联合组织评估筛查达9.6万人次,转介40余名罹患心理疾病师生到区精卫中心接受规范治疗;与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等23所学校深入开展校医合作;联合开展《重庆市江北区6~12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调查》课题研究。

三、管理层层闭环,构建无缝衔接的“五大体系”

(一)“4+1”预警体系

各学校建立“寝室/小组—班级—年级—学校”4级预警体系,设置至少1个班级心理安全员,宣传用好67995995心理援助热线,充分发挥前哨探头预防作用。

(二)“四早”筛查体系

建立心理健康测评定期开展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测评,毕业季、考试季等重要节点合理增加测评频次和范围,做到早计划、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三)“四步”甄别体系

落实测评、筛查、第二轮筛查、临床诊断识别四步甄别法,建立严谨对待、科学分析、合理应用、安全保护机制。

(四)“四类”管理体系

按照一般、严重、重大、特殊个案四类作好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分别实行跟踪辅导、情绪辅导、专业干预直至转介治疗。

(五)“四案”转介体系

对重点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案”,积极推动专业机构针对每个案例的专业研判诊断,从转介治疗、跟踪关注、持续关怀、复课评估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援助方案。

四、学校分类赋能,实施凝心铸魂的“六项行动”

(一)课程提质行动

打通线上线下学习“双通道”。开展精品课程共建共享活动,征集课例100余节,20节选入区域课程资源库,全区共享;开展校本课程协同研发活动,在保证基本课程课时的基础上,围绕“全体、全面、全程、全方位发展”,研发心理班会课、心理综合实践课等特色校本课程50余门;倡导线上线下融会贯通,完善线上课程资源库,上线师生家长课程98节,开展线下专题课2300余堂,线上线下累计学习超20万人次。2024年,“江北心育”新增上架小初高及全年龄段家长微笑课程、心理班会课。

(二)能力提升行动

在全市率先启动“三级培训”:遴选优秀专职教师每年脱产参与一周以上的“一级培训”,强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专兼职教师全员参与一周以上的“二级培训”,建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梁八柱;组织校级干部、中层干部、班主任全员参加3天以上的“三级培训”,为学校全员育心、全过程、全方位育心奠定基础。 “通识培训”持续强化,坚持每年在学科教师全员培训、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中均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模块。

(三)平台提效行动

江北心育“互联网+”平台于2022年6月上线,注册人数近10万人,从学生团测、心理课堂、心理热线、心理信箱、心理测评五个方面为全区师生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2024年,正在升级3.0版本,新增趣味化板块,开启困境帮扶“1+1”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

(四)品牌提优行动

连续举办三届“你笑起来真好看”江北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从玉带山小学试点,然后拓展到教育系统,再延伸到全区家庭社会医院,持续一个月的系列活动一年一主题,一届一特色,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已成为江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2024年,将以心理养成、心理成长、心理创新、心理帮扶和心理疗愈为主题,持续开展第四届主题月活动。

(五)实践提振行动

落实“五个一”综合教育实践:上好一月一次的心理班会课,开好一学期一次的心理家长会,观看一月一主题的心理讲座,参加一学期一次的核心知识竞赛,参加一学年一次的心理课展示。持续实施“五个一点”特色教育行动:读一点名著,组织“书香校园 领航计划”读书活动10余期、校园读书会210余次,印发《名著选读》2.3万册;做一点运动,保障每天校内外各一小时体育,开设体育社团200多个;学一点艺术,每学年开展艺术节、美术展评、美育实践活动等20余场次;做一点家务,开展“一学期学一道菜”等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搞一点科创,在“校内+校外”不同场域开展科学与实践等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六)教师关爱行动

建立教师关爱工作机制,发挥工会维护、参与、建设和教育职能,各校积极组织登山、拓展训练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拓宽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扩大“选树宣传”、个人成长、困难慰问、困境援助等通道,夯实“五大工程”人才培养基础。新增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杰出教师定制化培养,2023年推荐19名教师入选“江北英才·塔基人才”,34名教师获评市级骨干教师,新增区骨干教师342名,评选江北教育特别贡献人物、最美教育人310人。实行心理健康援助计划,2023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等386人。开辟心理援助绿色通道,组织心理健康团辅、个辅,缓解职业倦怠,帮助教师适应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总之,江北区在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三四五六”工作法的实施有效实现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构建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未来江北区将继续优化“三四五六”工作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动全员培训,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助力区内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江北区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不懈努力和实际成效,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北区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张国宪 终校/黄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