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策略

2024-11-05张克银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以致用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展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抓手。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与学科融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加深对学科融合的理解,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思考生活、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迁移到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紧扣学科融合教学切入项目式教学。同时,要把项目式学习作为促进农村学生深度学习和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学科创新;核心素养;农村学校

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跨学科融合活动,它将现实生活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形成学生心智成长的大格局环境。因此,项目式教学让学生置身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真正实现真实学习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项目式主体学习强调学科融合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是有效解决大单元整合教学问题的适切手段。基于真实情境是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它使高阶学习中包裹低阶知识,将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相融在挑战性的真实情境中。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持续探究,掌握知识、深化认知和发展素养,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策略

(一)基于真实问题,确立项目教学内容

项目式学习是新时期教学的创新,其关键在于解决现实情境中的有价值问题。数学教师应遵循真情境、真问题和真实践的“三真”原则来确立项目式教学内容。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等构成了真情境,从学生、教师和学科视角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是真问题,而学生利用知识在生活现实中的应用、研究和创新则是真实践。确定真实问题情境是项目式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规划至关重要,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学科核心知识的现实实践价值,从而促进现实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兼具现实性、趣味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融合教学。

(二)聚焦单元大概念,落实项目核心教育

让学生掌握本质知识、形成深度学习和促进概念迁移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并最终导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在数学单元大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炼并明晰数学概念,借助数学模型辅助学生认识概念,以及运用概念知识解决生活情境中的真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联通数学概念的本质和意义,在比较、计算和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内化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兼具内容、方法和意义的大概念,并将其贯穿项目式教学全过程。教师在实施项目式教学时不能停留于知识表面,要深刻聚焦知识的上位概念,落实项目核心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依托核心素养,实施项目式教学

数学素养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学科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项目,让学生整体认知学习的项目,并借助问题驱动赋予学生不同的学习角色。教师创设的项目应源于学生的真实需要,通过真实而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赋予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应提供“任务单”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并明确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应达到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核心任务推动项目式学习目标的达成,给予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渐进式提升。

(四)更新教师理念,创新教学

在小学数学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领者。数学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有限思维特点,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知识并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导和辅助学生,将不同学科教学、项目主体设计、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和行为,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提升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全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意识,运用项目式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经验验证并实践数学知识,积极提升自身课堂教学水平,立足学生学情和生活情境设计新项目,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能力。

(五)明确项目需求,落实弹性教学

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不同阶段数学课程教学需求,采用弹性分组方式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分析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等进行分组,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教学实施。弹性分组既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又能有效降低传统分组方式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学习目标。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入手,引入多种生成性学习资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六)巧设项目情境,开展融合教学

在开展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时,教师要巧妙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依托构建的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完善和整合知识点,同时适度引导答疑释惑。因此,数学教师要将项目化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确项目化学习的任务和知识要点,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构建课堂教学场景,引导学生直观掌握教材知识,将抽象化的思维转变为具象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场景开展新项目实践,并让学生进行课堂解读和展示。

(七)优化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体验

增强师生有效互动是提升项目学习效能的关键。数学教师在开展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时,应通过师生有效沟通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有效提高项目式教学的效能。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引导生生、师生之间的主动交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避免用命令语气引导和约束学生,要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应创设和搭建不同的学生表达展示平台,倾听学生的学习感受,提升学生的体验。

(八)注重反思渗透,增强教学成效

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有效地运用项目式学习,发挥教学反思的引导和反哺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优化项目式学习策略,切实增强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评估,立足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师生互动和学习进度等,积极反思教学实践并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后续阶段的项目式教学中进行再优化和再反思。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和反思过程,持续提升项目式教学的质量。

(九)研读数学新课标,创新教学设计

数学承载着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教师在课堂中应多学科融合渗透,积极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夯实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教学设计中有效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学科知识,有效降低项目学习难度,实现学生数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培养的双目标,丰富学生的学科融合项目式数学学习的感受,让学生明白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支撑。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学习目标,通过前置学习导引让学生整体感知项目,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打破定势,创设别开生面的教学场景吸引学生。教师采用“问题—探究—分享—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促进学生深度理解项目内容和梳理总结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追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意识和深刻感受项目学习的重要作用。

(十)探究学科间内在联系,促动教学融合

小学数学知识兼具基础性和实用性特征,这表明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同学科为数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问题,而数学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研究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巧妙地将不同学科渗透并融合到数学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促动学生构建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主动意识,培养多角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学科融合的数学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融合来拓展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课堂环境、强化学生数学魅力感受的多重教育目标。教师应运用项目式教学理念,以跨学科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优质的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数学发展。

(十一)把握学生道德心理,渗透德育

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是重要的德育载体,也是落实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将德育渗透与项目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职责。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和欣赏数学,将数学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促进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养成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和锤炼道德意志。数学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品德心理,有效依托课堂教学落实德育,既要在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中融入德育知识,也要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十二)设计观念统整的真实任务

数学教学要增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化。学科融合的数学项目式学习强调要设计真实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建构和理解核心概念。学习任务中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并非是散点和孤立的。真实任务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突出知识的内涵和品质,运用大概念有效统领项目式学习任务。数学大观念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它运用概括性和永恒性的知识将不同的数学理解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性和发展性特征,让学生依托具体情境和具体经验展开探究学习。教师应有效利用大概念来统整真实任务,让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任务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在完成序列化的真实任务进阶过程中渐次理解大概念。

(十三)让学生身心俱在,深度参与

在学科融合的数学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只有身心俱在,深度参与,才能实现真实性的学习。学生必须参与项目任务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积极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学习,将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和动心理解有机结合,感知和体验真实情境,发现和探究真实问题,体悟和认同生成的价值。学生的学习要与同伴、教师的引领和知识问题相关联,形成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语言。教师要通过问题激发学生“高兴趣”,运用任务促动学生“广联结”,发挥活动引领作用,促进学生“深反思”,让学生实现真实的深度参与。

(十四)巧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支架

项目式学习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外显。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支架,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用问题导引学生厘清思维,通过问题解决优化学生思维。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支持,搭建学生思维支架,有效帮助学生更多关注高阶认知加工,夯实项目式学习中的复杂任务和高阶认知活动的支撑。思维工具是项目式教学的推进器,是联通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支架,能够高效优化项目式教学效能。数学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习支持单,利用学习支持单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建构学生调动深度思维和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架。同时,学习支持单也是记录学生思维过程和完善学习的重要工具,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和堵点,全面覆盖学习目标。

三、结语

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内驱,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数学教师要积极探求和运用项目式教学,通过教学实践突破学生知识、能力和品质等局限,切实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探求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多元拓展数学教学内容实现学科融合,设置问题创设多样化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科融合思想创新教学,通过项目式学习构建优质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丽荣. 基于课程融合的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 知识文库,2019(06):174-175.

[2] 吴刚. 项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 考试周刊,2023(24):86-89.

[3] 刘文富. 项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天津教育,2023(29):32-34.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S〔2023〕GHB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