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艺术创新 加强教育发展

2024-11-05王艳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需掌握的关键技能、必备品格等。在此背景下,初中美术育人方向更为清晰、明确。然而,传统初中美术教学存在内容局限、形式单一等问题,影响了美术育人目标的达成。中国画技法具有多元化特征,且中国画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因此可从文化视角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并通过技法剖析锻炼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文章基于核心素养层面,分析了初中美术课堂中国画技法教学的实践策略,并从鉴赏教学、中国画特殊技法和临摹实践三个方向制订教学活动,旨在为增强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奠定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国画技法;初中美术课堂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此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思想。中国画包含诸多技法,将其融入初中美术课堂,不仅能从技法层面增强初中生的美术实践能力,还能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实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因此,在核心素养下将中国画技法教学融入初中美术课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基于鉴赏教学视角,提升审美素养

中国画蕴含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历史元素,从多个维度深刻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其独特的线条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使得它成为辅助初中生掌握美术实践方法的宝贵资源。然而,将中国画技法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并非易事,尤其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国画技法展现出强烈的多元化和综合性特征。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全面覆盖其丰富内涵,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众多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从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画的技法精髓,也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变迁。因此,从提升初中生审美素养的角度出发,开展中国画鉴赏教学,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奠定中国画技法的学习基础。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画的美学元素与独特价值。

(一)结合信息技术,剖析理论知识

初中生美术思维和审美知识储备相对有限,这导致他们在初期接触中国画技法的过程中,常产生一些认知问题,较难把握中国画表达的文学内涵和禅意,也限制了他们对中国画技法的学习。加之部分中国水墨画对色彩的应用较少,构图方式未遵循传统的透视原则,这增加了学生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难度。因此,在中国画技法教学前期,教师有必要传递相关理论知识,即从鉴赏的视角展开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为将中国画中蕴含的技法特色和文化内涵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呈现,教师还可结合信息技术,以影像材料传递中国画的核心内涵,此辅助学生理解中国画作品,为后续技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以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盛世·汴梁》一课为例,本课主要带领学生分析、探究并认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增强初中生的传统绘画审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收集相关影视作品和材料,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鉴赏指导,如通过展现缩小版的《清明上河图》作品或作品的局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场景的构图特点、分为几个部分等问题,以此逐步掌握中国画特征,打好理论知识储备。这种方式主要从鉴赏层面,以打好技法学习基础为目的,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画作品,不仅能够驱动学生从局部过渡到整体,全方位了解作品的意境,还有助于强化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其对中国画内容的掌握。

(二)通过对比鉴赏,增强领悟能力

受到禅学元素和士大夫文化的影响,中国画作品更突出写意思想,更倾向于以画作展现自身的审美情趣。而西方美术作品在表达方式上与中国画存在本质差异,其更多围绕文化复兴思想,注重写实特点。为从鉴赏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技法,并辅助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有序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对比方法,引导学生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剖析差异,从而了解中国画家以水墨和线条完成作品创作的意图,把握中国画散点透视呈现的意境。

以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在人物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和创作意图,教师除展现一些经典的中国人物画,如《韩熙载夜宴图》《采薇图》以外,还可提供一些经典的西方人物画,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女占卜师》等,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人物画在构图技巧上的差异,同时引导学生叙述在两种文化渲染下的人物画作品为观赏者带来哪种不同的感受,以此突出中国画家所追求的意境美、展现的人物神韵特点,为增进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奠定基础。

事实上,中国画技法教学也可通过对比鉴赏的方式进行。教师可先展现中国优秀名家的代表作,包括李可染、夏圭等作品,再展现西方画家代表作,如维米尔、卡拉瓦乔、伦勃朗等。每位画家均蕴含独特的技法,因此呈现的作品内容也带有明显差异。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画家独特技法的角度赏析作品,分析作品构图特点、笔法、用色等,以此突出中国画家“散点透视”的技法原则和西方画家“焦点透视”的技法原则。除此之外,为增进学生对中国画技法的全面解读,教师还可将中国山水画相关技法渗透到鉴赏环节,展现中国山水画“自山下而仰山巅、自山前而窥山后、自近山而望远山”的创作技法,从而进一步传达“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的特点。此方式主要从对比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中国画技法的理解,增进其理论知识储备,锻炼其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助力学生在未来美术课程中奠定基础。

二、依托中国画特殊技法,增强美术学习兴趣

中国画包含多种展现形式,不同作品传达的文化内涵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也衍生出诸多绘画技法内容。但中国画技法带有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如《富春山居图》属于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其不仅以浙江的富春江作为背景,还以干湿结合、淡雅的笔墨呈现山水分布均衡的山水图。初中生处于直观化思维向抽象化思维的过渡阶段,在分析该类作品创作特点过程中,大多停留于创作背景层面,无法深层次剖析其总体技法,并且面对抽象化的技法内容,学生较难产生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中美术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以增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为目的,从中国画特殊技法的视角展开美术教学讲解。

以初中美术苏少版八年级上册《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一课为例,为从趣味性的角度展现中国画技法教学,教师可引入“弹粉法”“弹洗洁精法”两种特殊技法。首先,教师可分别展现“弹粉法”“弹洗洁精法”的应用特点。如弹粉法:利用毛笔蘸取适当的墨水,在纸上勾勒出深色的背景;再结合毛笔蘸取适当的白色颜料,滤掉笔毛上过多的颜料;接着用一只手拿着蘸取颜色的毛笔、另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毛笔笔杆,对蘸着颜料的毛笔进行敲打;结合对敲打力度的控制,使毛笔所蘸的白色颜料能够在纸张中呈现不同密度的白点。弹洗洁精法:先通过墨汁呈现带有深色特点的背景,再结合创作需求调节背景色度。在背景亮度的调节过程中,尝试在需要亮色背景的区域加入清水、在暗色背景的部分加重墨水;以水稀释洗洁精,以同样的方式将洗洁精水散落在深色背景的纸中,一段时间后,便可呈现出洗洁精干后的痕迹,这种痕迹能够赋予作品不同的视觉感受。如“弹洗洁精法”可为作品赋予一种朦胧的感受,而“弹粉法”更能直观呈现作品的色差,并且两种方法均带有较强的趣味性特征,均能在提升初中生中国画技法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其学习兴趣。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中国画特殊技法,可组织学生开展自主与合作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生对不同中国画技法的感知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践中也会产生差异化的效果,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状态,在适当的时机做出一些干预,以此增进学生对不同中国画技法的了解,为增强其美术实践创作能力奠定基础。如在应用“弹粉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画作内容调整白色颜料散落密度和散落点大小,以“雪景图”为例,雪的大小需要遵循由远到近、逐步减小的规律,增加密集程度则需要从由近到远视角逐步增大。针对此背景的创作,应注意敲打颜料的力度,避免作品在视觉上带来一种虚假感。

三、结合临摹实践,剖析中国画技法特征

中国画拥有独特的画理、画论和画法体系,这决定了仅凭学习热情去剖析其技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多种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不同技法的特点。实践是帮助学生内化并迁移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临摹实践尤其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能驱动学生从中国画的创作视角去掌握其内涵精髓。因此,教师可从临摹实践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解析中国画技法特征,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临摹中把握中国画技法,并在实践中产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为同步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尽管临摹实践方法能深化学生对不同中国画技法的认知,但中国画无论是展现花鸟、山水还是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写意特点。对初次接触中国画的学生而言,一味地进行临摹实践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困惑。因此,学生需要先对中国画创作形成理性和感性的多方认知,再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引入临摹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FLASH动画,展示一些画家作画的视频,以动态化的形式直观呈现不同画家使用笔墨和绘画的具体步骤,帮助学生先对中国画技法形成初步印象。随后在演示环节,教师可根据动画视频中的操作步骤进行临摹,从现实情境的视角向学生传递用笔的轻重缓急、顺逆转侧等技巧,并通过调节墨汁的干、湿、浓、淡、清程度,为学生勾勒出一个富有中国画特征和美术情趣的空间。在演示过程中,教师需同步讲解“笔”和“墨”之间的关系,如“笔不离墨”“墨不离笔”“笔由墨现”等,从审视美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的美术思维,使其对中国画技法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

经过上述两个环节,学生大多能够打好学习基础,并产生一定的临摹实践欲望。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围绕经典的中国画作品进行临摹涂鸦。为避免限制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并促进其积累更多学习和实践经验,在临摹实践主题的选择上,无须做出过多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结合信息技术收集中国画作品,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临摹。临摹实践结束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即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并指出对方作品的优势和不足,以此实现对中国画技法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为增强初中生美术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此方法以临摹实践帮助学生内化中国画技法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创造空间,真正在达成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育人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在美术领域、中国画学习领域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对初中美术学科而言。初中美术中包含诸多中国画内容,此类作品带有较强的写意特征,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诸多阻碍。从中国画技法的角度展开美术课堂教学讲解,不仅能够通过剖析中国画文化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还能在技法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美术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层面,以中国画技法展开初中美术课程讲解:通过中国画鉴赏发展学生审美素养,打好理论知识基础;以增强美术学习兴趣为目的,传递中国画特殊技法;再引入临摹实践方法,驱动学生进一步剖析中国画技法特征,为助力学生在美术学习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娟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上,2024(02):89-91.

[2] 高传辉.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路径[J]. 教育,2024(03):106-108.

[3] 刘怀芹. 初中美术教学中书法与中国画的创新融合探索[J]. 教育艺术,2024(01):43-44.

[4] 许永美.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中国画单元化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2023(13):96-98.

[5] 张志远.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中国画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析[J]. 知识文库,2023(05):28-30.

[6] 种天高.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教学创新途径研究[J]. 成才之路,2023(05):137-140.

[7] 方超.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探究[J]. 科幻画报,2022(11):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