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2024-11-05阿拉腾图雅斯琴高娃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已不局限于传授绘画技巧,更多的是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美术素养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在美术教学中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艺术修养;美术素养

美术素养的提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通过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艺术的世界,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加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组织各类美术活动、开展美术实践、邀请专业艺术家举办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素养。

一、美术素养内涵阐述

(一)审美感知:发现与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感知是美术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涉及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敏锐的审美眼光,才能够去捕捉审美对象的独特之处,感受其内在的美感和情感表达。通过培养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二)艺术表现:创造与展现美的技能

艺术表现是美术素养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形式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和情感。通过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三)创意实践:融合与创新的能力

创意实践是美术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强调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这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实用性的艺术作品。通过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理解:感悟与阐释文化内涵的能力

文化理解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和阐释能力。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通过文化理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素养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色彩、线条、形状等基本美术元素,逐渐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创作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从而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美的追求和表达。

(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美术与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同时,美术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三、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

(一)实施情景教学,培养图像识读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情景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特别是图像识读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情景教学是一种以现实生活或模拟情境为基础,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景或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美术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图像识读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解读图像,获取其中蕴含的信息和意义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图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图像识读素养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分析图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同时,情景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美术素养。

例如,以“春天的色彩”为主题,设计一次情景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和特征,感受春天的气息。接着,创设一个“春天的小花园”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花园中观察各种花卉的颜色、形状和纹理,并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图像特征,引导他们分析不同花卉之间的色彩对比和搭配。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花卉的生长环境和寓意,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图像所表达的意义。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图像,还提升了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他们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价值,更加热爱美术学习。作为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全面提升美术素养。

(二)合理布置作业,培养美术表现素养

通过合理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的美术技能,提升创作水平,从而培养美术表现素养。美术表现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转化为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还需要他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合理布置作业是培养学生美术表现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作业,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创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提升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和要求的作业,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难度范围内进行创作,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和美术素养。

例如,在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的美术创作作业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作业内容: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接着,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创作一幅以动物为主题的画作。在创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画面的构图、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力求表现出动物的生动形象和独特魅力。完成作业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通过观察和交流,学生们不仅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经验,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次作业的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美术技巧,还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他们的美术表现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应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创作任务和平台。

(三)拓展美术知识,培养文化理解素养

文化理解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理解和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拓展美术知识是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了解它们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的共通性。在拓展美术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地解读和评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例如,在“中西绘画对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中西方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作品的风格特点和表现形式。接着,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中西方绘画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在活动中,应特别强调了中西绘画在表现手法、色彩运用和构图等方面的差异,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方绘画的基本知识和特点,还学会了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增强了自己的文化理解素养。作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文化素养。

(四)开展创作活动,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创意实践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个人的想象和创意,进行实践性的美术创作活动。这种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作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开展创作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创作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创作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开展创作活动时,教师需要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性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创作;也可以组织合作性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大型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创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例如,在“环保主题创意绘画”的创作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讲述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关注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接着,要求学生以环保为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结合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感受,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同时,还提供了一些环保素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借鉴。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他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通过观察和交流,学生不仅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和经验,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这次创作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实践创作,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创新能力,还加深了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认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展示了他们在美术创作方面的潜力和才华。

四、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还要在美术学习中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创新能力。合理布置作业、拓展美术知识、开展创作活动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文化理解素养和创意实践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海姣. 小学美术主题性单元式教学实践:以花鸟画为例[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4(04):58-59.

[2] 宋梦婷.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方法探究[J]. 小学生:下旬刊,2024(02):115-117.

[3] 周颖.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 教育界,2024(0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