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2024-11-05王恒卫

电脑迷 2024年10期

【摘 要】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新时代,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符合地理学科的特色,还适应推动绿色发展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高中地理教学应当以此为引领,通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地理学科中的价值,提出了一系列渗透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渗透策略

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极端天气、冰层融化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此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并尝试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环境教育落实到各个方面。地理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看,地理教材与自然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教育理念。

一、地理教学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价值

在地理教学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这一理念不仅符合地理学科的特色,还为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地理学科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强调人地关系,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使地理学科更加注重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突显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为学科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此外,当前社会正积极倡导绿色发展,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力军的关键途径,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至关重要。通过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培养环保责任感,为未来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在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在地理教学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仅可以传达环保理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这有助于学生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二、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实际上就是维护人类的家园。高中地理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大量的地理知识,掌握丰富的地理技能,还要有针对性地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形成积极、向上的环保意识,真正投入构建绿色家园的行列中。那么,在实际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呢?具体如下:

(一)明确“和谐共生”概念,强化人地协调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明确“和谐共生”的概念至关重要。这一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与共生关系,突显了地理学科对人地关系的重视。教学中应着重强调这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观念,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和谐共生”理念的核心在于平衡和协调,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促进、互利共生的状态。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核心。强化这一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实例或者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展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通过研究人类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影响,或者探讨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等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这种相互关系对地球的重要性。因此,强化“和谐共生”概念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视角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地关系,从而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实践基础。

(二)深挖教材资源,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学科旨在带领学生去了解环境、探索环境,而环境教育则教会学生如何呵护环境、保护地球。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联系,从教材中发掘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当前人类在资源开发上给环境带来的损伤。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以问答题、课后作业、实践练习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办法。长此以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保护环境的正确意识,潜意识中厌恶、排斥那些破坏环境、只图眼前利益的行为。教师可以继续根据课程内容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让学生能站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上,对环境保护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意识。

例如,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课中,教师应该提前搜集资源开采前后的对比图,从气候、地表结构、空气环境、水体环境等方面让学生了解资源过量开采带来的危害。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泥石流、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环境诱因,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环境的破坏对当前经济、民生的影响以及对子孙后代生存需求的损害,从而给学生敲响警钟。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资源开采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如何才能防治环境破坏?”以此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在文科作答中的大局意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和谐共生”理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等电教技术成为增强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将“和谐共生”理念渗透入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对学生感官的刺激能力,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也能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将污染、破坏的触目惊心的程度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同情”心理,从而让学生能够坚定地站在环境保护一方,对破坏生存空间、罔顾子孙后代的行为表示愤慨。

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课中,学生将初步接触地球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以及近代气候变化,从而引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处教师可以用书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探究引导:“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热岛效应。然后,由热岛效应发散思维,由小及大思考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诱因,进而回归到环境教育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探讨全球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将解决方案汇总到各组代表处进行总结发言。根据讨论结果,学生就能了解到全球变暖的危害,也切实发挥了所学知识的应用作用。这样,学生在树立正确环境观念的同时,也在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强化了知识的理解。

再如,在学到《地质灾害》这一课时,地质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别,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明确其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帮助学生了解预防地质灾害的策略。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我国发生过的地质灾害,让学生对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产生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预防地质灾害的方法。其次,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经历过哪些地质灾害,强化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探究本堂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料查询或者文献资料阅读的方式,分析我国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上有哪些做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又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学生会通过小组探究和项目开展的方式,了解到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了解和认识,达到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教学目标。

(四)设置生活化教学情景,增强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

地理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可以生动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引入合适的生活情景,带领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以此来强化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

例如,在教学“环境与发展”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人类现在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其次,引导学生去探究生活中常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后果。最后,引导学生去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措施。比如,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大气污染作为问题探讨的核心,讲解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大量焚烧生活垃圾与排放化学工业废气而产生的,它对人类的呼吸道与肺部有着极其严重的破坏。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在探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措施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低碳意识。

(五)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谐共生”理念

在教学时,对“和谐共生”理念的渗透,不但要引导学生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也要鼓励他们培养环保习惯。但习惯培养需要时间,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环保实践活动。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自觉性不强,可能无法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所以,教师要尝试在班上组织实践活动。这能为学生创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教育氛围,使其了解到环保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活动。要组织环保实践,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价值的普及;为提高环境教育价值,教师还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当然,各教师要认识到开展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保护环境,而环保活动的开展也体现了环境教育的内涵。为使得更多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书写关于环保的标语,潜移默化地去督促学生保护环境。当班级、学校内能充斥关于环保的标语时,很多学生也自然能培养起环保习惯。最后,为提升环境教育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环境的保护做起,要求他们对校园、教室的环境进行保护,培养他们不乱扔垃圾等好习惯。

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园展开实践。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可以编写与保护水资源相关的宣传语,如“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并设计、制作宣传旗子。另外,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去公园拾取废旧瓶罐,带回学校废物利用,如浇花、擦地等。当然,在此期间,教师要把握时机,渗透水资源匮乏相关知识,使学生学会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总的来说,在课外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环保行为和习惯。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身参与其中,深刻感受到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萌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并且将其付诸实践。

再如,在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环保科研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不同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提高其保护自然的能力。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科学使用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并教导学生将因研究所产生的各类垃圾及时带走。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对生活案例进行讲解,以此启发学生规范个人的生活行为,避免污染环境,提高其综合素质。为让学生对环境保护有所深刻认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及视频,使其了解丘陵、山地的环境以及山地保护的意义,确保学生可以树立森林保护的意识,了解树木、森林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以此引导学生能在生活中更少使用一次性的木筷等产品,强化其个人的环保意识,促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三、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推动学科发展、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迫切需要。明确概念、深挖教材、利用新技术、设置教学情境、采用实践引导等实施路径,可以更好地传达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谢佰扬.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 新课程,2020(52):76.

[2] 刘应明. 论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2):101+104.

[3] 吕鹏. 浅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 智力,2020(2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