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4-11-05罗巧霞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育愈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向文化教育,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及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以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使“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词。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将核心素养融入学科教学,能使学生从小形成优秀的品质及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然而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育人的主渠道,学科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能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语文核心素养涵盖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多个方面。学好语文,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还能实现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均在不断发展,相应地,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理解与感受,这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与工作都至关重要。同时,教师还会基于语文学科素养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这些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语文是学生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素养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巧妙地渗透于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歌赋、文学艺术、历史故事、传统节日等各个方面。这些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课堂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另外,教师还会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观念未转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其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过于注重知识讲解,忽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新课程标准,传统教学观念显然与现阶段教学要求不一致。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导致部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无法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过于注重学习成绩的提升、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课文的背诵记忆。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体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教师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业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种片面且主观性的评价下,导致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的了解,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无法根据学习需求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师还存在评价方式单一化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手段,常通过书面评价实施评价活动,难以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进行准确评估。
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能力也是确保学生是否形成良好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清晰且全面地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围绕学科素养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优秀的品质、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可通过开设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其教学能力。工作坊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内容是核心素养理论知识讲解、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重要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策略等培训活动。在工作坊的开展中,学校可通过参与式学习模式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分享教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总结教学成果。以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素养,并探索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在工作坊内,相关组织者应为教师提供与核心素养有关的实践教学案例,组织教师共同分析案例的可实施处以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学校还可制定激励机制,如定期开展创新教学活动,鼓励教师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融入核心素养,由其他教师观摩并评价,反响最好的教师可获得学校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工作坊运用于实践,能使教师逐步转变教学观念,明晰自身角色定位,明确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将核心素养巧妙地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目标。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不断形成,有着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在学习中所产生的行为,大多都是兴趣使然。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核心素养。
目前,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青睐。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符合语文教材编排特点,能结合单元内容进行统一化教学,使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学到更多语文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认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教师而言,要全面了解大单元教学的概念,结合单元主题以及语文要素设计一系列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确保学生高效学习、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由三首古诗以及三篇课文组成。教师通过对单元导读部分的理解——“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了解到本单元的内容与“季节”有关,可将单元主题设置为“金秋时节”。基于这一主题以及语文要素,教师可将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习并了解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造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体验,在熟读课文后结合个人认知以及生活经验,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秋天的变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优秀品质,以及形成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以确保学生能在学习目标以及任务的引导下找到学习方向并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选择本单元的一篇课文进行阅读,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结合上下文、词典等资料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造句。”“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并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说出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古诗,用简短的话阐述课文的内容以及喜欢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将季节作为项目学习主题,围绕现在的季节制作与之相关的墙报,内容需涵盖与季节对应的古诗、与之相关的词语或成语、自然景观绘画或图片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实现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基于单元主题,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习任务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单元内容,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强化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认知以及能力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途径。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设计阅读计划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并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就制订阅读计划而言,教师应当通过个性化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习惯和兴趣,以此制订个性化阅读计划。例如,以“月”为单位,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至少阅读两本读物,读物既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也可以与经典文学作品相关。每次阅读时间至少30分钟。一个月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阅读计划,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每周举办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在阅读时的体验和心得,以此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学生知识认知。
而从课堂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角度而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以及应用的优势,确保学生能在学习中主动应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完成阅读活动后,教师可让学生以“自然段”为单位,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具体内容,以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最后,教师可将“西沙群岛”作为思维导图中心,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主题,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次绘制不同的分支。如有的学生会根据“西沙群岛”绘制“海面”“海底”“海里”“海滩”等分支,并在这些分支后写上对应的内容;有的学生会结合“西沙群岛”,绘制“文本结构”“基础字词”“修辞手法”“主题内容”等分支,并在这些分支上写上对应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梳理文本信息,也能反映出每一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由教师实施针对性的支持与鼓励,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首要目标。教师需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全面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彭宝珍.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J]. 亚太教育,2024(05):67-69.
[2] 赵文婷.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9):4-6.
[3] 洪小涓.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江西教育,2023(43):8-10.
[4] 李晓娟.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读写算,2024(0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