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2024-11-05钱娜羽
【摘 要】 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思维策略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文章尝试以诗歌创作教学为例,运用可视化工具辅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中的“留白之妙”“无理之趣”以及有效修改的“有理可循”,力图以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思维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质高效。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诗歌创作;留白;高中语文
思维可视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的一切活动设计都应以此为宗旨,不断探索并运用有效手段,将教学落到实处,切实做到实用、高效。同时,要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思维可视化应用于诗歌教学的背景
(一)思维可视化与诗歌教学的联结点
思维可视化方法是指借助一系列图示技术,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如思考方法、思维路径等)加以呈现,使人们的思维清晰可见、具体可感。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实现离不开思维导图、流程图、概念图等图示技术的支撑。这些可视化的思维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使知识信息的加工及传播更加高效。思维可视化的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大卫·海勒在其《思维地图——化信息为知识的可视化工具》一书中,用树状图的形式对可视化工具进行了细致有条理的分类。
高中阶段,诗歌学习的难度明显加大,学习目标不再局限于诵读、背诵、赏析以及对文意的理解,而是要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理解意象营造的意境,知人论世,体会诗词内涵,学习诗词中所用的手法,明白诗歌情趣与理趣背后的逻辑力量并学以致用,尝试创作诗歌或进行写作。思维可视化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生动的诗歌教学课堂。
将思维可视化运用在诗歌教学中,如在图表信息的构思、绘制、修改活动中,学生自主筛选重点、关键信息,会更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的思考路径,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更大的锻炼作用。而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插图、信息图、鱼骨图等,则是主动将思考过程分步骤明确展示的过程。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讲解,这既是一个重新梳理思路、思考绘制是否合理的过程,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思维可视化在诗歌创作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也可提高教师的“教”。
(二)单元要求与学生需求的定锚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四单元是逻辑单元,对应“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认识逻辑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逻辑谬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掌握合理的论证方法。
根据“逻辑单元”的学习要求以及课标中“语言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本单元共设计了九个课时,涵盖“逻辑概念”“逻辑推理”“逻辑论证”“逻辑延展”等四大方面。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如界定概念、辨识谬误、熟悉推理形式等来建构学生的逻辑知识,发展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并培养理性精神。同时,由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本单元的教学不仅着眼于分析逻辑在论述类文本中的价值,也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逻辑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考虑到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思维导图有一定了解,且对诗歌接触较多,但在诗歌内部逻辑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梳理以及学以致用方面仍有一定欠缺。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考察,教师将融合单元目标和任务作为起点,以学情为终点,科学有效地在诗歌教学中融入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
二、课堂情境设计
本研究以诗歌创作教学为例,运用可视化工具辅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中的“留白之妙”“无理之趣”以及有效修改的“有理可循”。力图促进学生将言语经验转化为思维支架,理解和应用逻辑知识来创作及修改诗歌,从而提升思维素养和诗歌表达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质高效。
创设情境方面,课堂的主情境是“辅助小文同学以‘青春’为话题进行诗歌创作并完善”。具体情境内容如下:正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字在”文学社开展了以“青春”为话题的诗歌征集活动。小文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让我们一起帮助小文同学完成诗歌创作任务,并积极向“字在”文学社投稿吧!
三、教学设计呈现
(一)利用思维可视化辅助诗歌教学导入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尽量让情境源自校园,紧贴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尽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在设置主任务时,最好目标明确,任务典型,任务逐步深入或以写为始,以写为终,形成闭环结构。
结合“图画”关键词,可设置为诗句选插图的学习任务活动。力图展示学生筛选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具体创设的情境如下:
小文同学在搜集诗歌素材时,看到一句诗画评论“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现在邀请大家一起完成诗歌创作第一个任务,体会“留白之妙”。
(二)利用思维可视化设计学习任务群
思维可视化方法通常借助图示来呈现重要知识点,可尝试利用思维可视化来达到更高效地学习诗歌目的。基于此,创设了有区分度的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学写诗歌:无声画与有声诗
活动:为“踏花归去马蹄香”选择最妙配图并说明选择理由。
备选图片1:该图作者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备选图片2:该图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备选图片3:该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特别醒目;备选图片4:该图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预设备选图片4为最佳选择。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题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前三幅都没有体现这个“香”字。而图四,蝴蝶追逐马蹄,使人立即联想到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而引来蝴蝶将其误作花,如此留白画境,给人丰富想象。
小结:常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教学主要运用画为载体,在情境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体会到诗歌的含蓄之美和留白之妙。从被动接收知识到主动架构体系,在情境和任务驱动下提升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
此活动主要是以画为支架,在生活情境和解决小文实际问题时,使学生对诗歌中“留白”艺术的理解不断加深,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架式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支撑,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在支架的平台上自主学习,所以,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以确定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和学习目标间的差距教师是成功搭建支架的基础,教师也才能够估量需要给学生提供的辅助程度,逐步实现“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高效思维自动化”的思维训练框架。
(三)利用思维可视化解决教学难点
思维可视化图示具有清晰直观、结构明了、图文并重等特点和优势,能帮助学生有效整合知识,形成个性化的思维脉络体系,进而辅助教学难点的突破。
任务二:创作诗歌:无理之妙与逻辑之思
小文同学体会到诗歌的含蓄之美和留白之妙,但还是无从下手。于是,语文老师组织了分析诗歌内部逻辑的学习任务。具体活动如下:
图示思维过程:分析诗歌逻辑——搭建思维支架;选择任务分析——小结方法:尝试创作或仿写。
活动:旧诗新析,根据图示,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例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是一首学生熟悉的诗歌,发现学生学习的有机连接点,精选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归并、调整、加工、整合,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整合自身的认知结构,建立新旧学习内容间的逻辑关联,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经过梳理后师生探讨,《有的人》内在逻辑图示显现,如图1。表面上违反了矛盾规律。实际上诗人借助了诗歌多义性的特点。“人”这对象在诗歌中可分别指“精神”和“肉体”两个不同的方面。因此,这首诗的深层逻辑是:有的人肉体“死”了,精神“活”着,有的人肉体“活着”,精神“死”了,这是符合逻辑的。
小结:有些诗歌,表面上违背逻辑,但内中隐含着逻辑自洽,当看清了其内在的逻辑的时候,也就读懂了诗歌中隐藏的丰厚的意蕴。这种“反逻辑”的创作方法,能获得无“理”而妙的效果。因为深层的逻辑合理性相对抽象,故引导学生运用图示将其形象化为思维支架。一方面,图示可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深层意蕴,另一方面,也为下一环节的诗歌创作提供思维支架。
小组讨论绘制思维图示,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擅长找关键词、重点知识点、答题要点的在内容上把好关,其他学生补充交流共同商定最后的图中文字。擅长分类、进行知识点有机联系的,去多角度多层次排列、整合知识内容,做到清晰有条理。擅长图案绘制、整体设计的学生,可以完成最后的一项工作:图和文相结合,兼顾实用与美观。学生可以自己在脑海里依据图继续发散性思维去联想、记忆,对应出相关例句,实现对一首诗的全面有序的深入理解。
(四)利用思维可视化助推教学反馈
明晰思维可视化图示的绘制要求和方法,包括筛选与提炼关键词、注重符号创作与图文并茂;突出学生主体,注意方法运用的适切性;为此可利用思维可视化辅助教学评价多元,激发学生创造。为此,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活动:运用无理之趣,补写和续写诗歌《你还在我身旁》。
假如/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子弹……运动员……,我……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
原文: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身旁。
生成板书:无理之趣:理趣、妙趣、情趣,底层是诗歌自有的逻辑。可以画成树状,云形或思维的火花。也可以是诗歌之树,上面是留白艺术,无理之趣形成的丫枝或花朵,土壤是逻辑。
写作是一种实践性为主的行为,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实践性能力一般都以“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其典型特征是学习者通过“应用知识”来“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最好途径,就是设计与专家研究活动类似的任务情境使学生参与其中,此方法很适用于记叙文习作修改。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思维可视化能帮助学生高效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不仅能借此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梳理课文的内容和脉络,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辅助学生写作,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人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思维可视化策略,实现单元整合式教学设计,组织单元整合式学习活动,整合式学习评价的实践,改变散点、割裂的思维方式。这样有助于教师关注更开阔的教学视野与更宏观的思维建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大卫·海勒. 思维地图:化信息为知识的可视化工具[M]. 周丽萍,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2] 边玉芳. 教育心理学[M].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
[3] 郭华. 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J]. 基础教育课程,2019(Z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