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创新优化的策略研究
2024-11-05王彦军
【摘 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教育公平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的创新优化不仅能显著减轻学生的压力,还能激发教育体系内的创新活力,推动教育向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是他们能力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因此,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对巩固他们的学科知识、促进多方面技能的发展尤为重要。文章旨在分析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
【关键词】 “双减”;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的重要性
(一)优化个性化学习,均衡教育资源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中,优化个性化学习和均衡教育资源变得尤为关键。个性化学习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精准匹配,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更为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最大化学习成效。
此外,优化个性化学习还有助于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精细化管理,将教育资源集中用于最需要的领域,不仅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还确保了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支持。这样的资源配置策略,特别是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缩小教育不平等,促进教育公正。个性化学习的推广还为课后延时服务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课后服务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快速响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变化,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的持续学习。
(二)提升心理健康,增强情感稳定性
随着学业压力的逐渐增加,学生往往需要更多的引导来应对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课后延时服务在提供一个支持性强的环境方面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在参与各类活动中,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到心理的慰藉。此类服务强化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促进其情感稳定性和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并培养积极应对各种生活压力的能力。课后延时服务还能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确保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帮助。此外,这些服务还强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社交联系,这有助于学生的情绪稳定。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不仅可以获得同龄人的支持,还能通过社交活动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些经验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分配不均,制约服务质量提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直接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多数情况下,资源的不均衡表现为优质教育资源和资深教师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学校,而经济较弱的地区则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这种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导致了教育服务质量的地区差异,使得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后教育服务。在资源匮乏的地区,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学支持,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掘,进而影响其个人发展。此外,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也受到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专业而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常更倾向于选择设施完善、待遇较高的学校,而这些学校往往已经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这种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不仅削弱了课后延时服务的普及性,还加深了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之间的教育鸿沟。
(二)学生参与度低,削弱服务实施效果
在“双减”政策环境下实施的小学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面临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这一挑战直接影响了服务的实施效果与教育目标的达成。课后延时服务的本意是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支持,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学生对这些服务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学生在经历了一整天的正式学习后,往往感到疲惫,缺乏参与额外活动的动力,特别是当课后服务缺乏足够吸引力时。
此外,学生对课后延时服务的低参与度也可能源于教学方式的传统性,这使得学生难以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从而不愿意积极参与。当课后活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时,即使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学生的参与度也会不理想。这种情况在学生面临较大学习压力时尤为明显,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完成必要的学业任务,而不是参与课后活动。学生参与度的低迷不仅减少了课后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数,还可能逐渐影响服务的整体氛围。服务提供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同时,使服务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缺乏兴趣的学生不太可能从课后服务中获得预期的教育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的总体效果,影响了服务的持续性。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课后延时服务的创新优化策略
(一)尊重多样性需求,彰显课后延时服务的温度
在“双减”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教育支持尤为重要。课后服务的核心在于创设一个能够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的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这种多样性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深刻理解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上。
课后延时服务应通过细致入微的设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其独特的学习旅程中获得必要的关怀。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其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开始显现分化,因此,服务内容的设计必须兼顾广泛性,涵盖从学术辅导到艺术、体育等非学术领域的多方面发展。此外,心理支持在此阶段同样重要,课后服务需提供相应的辅导,帮助学生有效管理学习压力,促进其情感健康。教师应具备灵活应对各种学习需求的能力,采用适应性教学策略,确保教育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课后服务的优化还需考虑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服务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的接触机会,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设立奖学金、提供交通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教育机会的影响。采取这样的方式,课后延时服务能够有效支持学生的个人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为其未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学科交融,彰显课后延时服务的深度
在“双减”背景下,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需要进行创新优化。学科交融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综合多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课后延时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连接,使学生能够在放学后的活动中继续探索、实践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服务应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出环境与社会学科的融合课程、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等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增进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实现学科交融的目标,课后延时服务需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这不仅能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延时服务中的学科交融也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通过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教师可以更准确地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深入发展。这种个性化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提升其学习成效。通过上述措施,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极大地提升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活动渠道,彰显课后延时服务的创造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应对新的教育需求,其中,拓展活动渠道成为彰显服务创造性的关键策略之一。活动渠道的多样化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同时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课后服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创新且具吸引力的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为实现活动渠道的拓展,课后服务需与各类教育机构、社区中心及艺术体育团体等建立合作,引入更多元的活动内容。例如,可以与地方图书馆合作,提供科普讲座;或与体育俱乐部合作,开展各类运动技能训练。这些合作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此外,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虚拟学习,不仅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还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创造性地拓展活动渠道还要求课后服务管理者具备高度的组织能力,以确保活动的质量。管理者需要精心策划各类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趣且具有教育意义。有效的评估机制也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活动方法,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四)提供线上资源,彰显课后延时服务的灵活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需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其中,提供线上资源是增强服务灵活性的重要策略。线上平台的运用可以有效扩展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使学生能够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按需访问各类学习材料。首先,线上资源的多样性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利用线上资源,课后延时服务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教程、在线讨论和模拟测试等形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线上平台还可以提供跨学科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极大地拓宽学习的视野和边界。
线上资源的有效整合还需依靠先进的技术支持。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精确地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还能提升教育的个性化水平,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支持。同时,线上资源的提供还需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网络安全和隐私安全。学校必须确保使用的平台符合安全标准,严格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对学生进行网络素养的教育,教导其如何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识别并避免潜在的网络风险影响学生的身心。
(五)拓展评价方式,彰显课后延时服务的持久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创新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促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侧重于学术成绩,而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革新,以适应这一教育趋势。
评价方式的革新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其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总结性评价则在一定周期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体评估,反映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的整体表现。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教育的个性化。
评价方法还应融入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同学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自我评价则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通过这样的参与,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学习的自驱力。
评价内容的拓展也是提升课后延时服务持久性的一部分。除了学术知识的掌握,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清. “双减”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策略探微[J]. 成才之路,2024(11):133-136.
[2] 杨玉叶,杨发福. “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服务新探索:以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为例[J]. 中学理科园地,2024,20(02):77-79.
[3] 柳丽萍,樊维娟. “双减”政策下课后如何开展延时服务[J]. 读写算,2024(06):155-157.
[4] 于雅男,谷佳琦. 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现状及策略探析:以锡林浩特市某小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06):107-109.
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质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Y〔20231G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