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4-11-05田芮
【摘 要】 近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积极推动创新和创业教学的深化,其中,构筑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框架成为教改的核心课题。现状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在此项课程安排上存在专业课与创业教学脱节、教师团队实力不足、创业实践课程极为匮乏的问题。上述问题不但干扰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还阻滞了校园内创新人才的培育。鉴于此,高职教育改革亟待推进专业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深度整合,激发教师队伍在“专创融合”中的发展潜力,充分挖掘“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教育资源,从根本上革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022年,教育部宣布计划在全国高校内设立百所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与百座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此举旨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推动广泛的创业及创新行动。诸多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设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践课程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已取得诸多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仍显不足。当前,各高校正在探索如何将创新与创业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构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这已成为教育改革当务之急。
一、“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
在“专创融合”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显得尤为棘手。多数学校在课程结构设计上,注重理论教育的完备性与系统性,但在实践环节却缺乏有力的跟进与配合,以致形成了难以弥合的教学鸿沟。教材与实际运作模式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学生所学难以应用于创业实践。教师沉迷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堂与市场之间的递进对接。学术语言在解释创业现象时往往处于高维度的思考层面,而真实商业活动中的决策则需要低维度、快速反应的思维模式,两者之间的鸿沟使得学生很难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二)师资力量匮乏,专业导师与实践指导具有双重短板
专业导师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衔接不足;而实践指导的短板,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难。教育资源在师资队伍中的不均衡分布,使得专业导师数量屈指可数,且往往集中于特定的高校或地区。由此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上无法实现均衡推进,知识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链条出现断裂;另一方面,高校在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上步履维艰,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专业导师团队的结构性缺陷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的有效结合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缺乏行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难以为学生提供真知灼见,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进而导致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低下。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框架
教学框架作为课程体系的骨架,直接关乎教育的质量与成效。系统性不足表明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难以形成一个由内而外、互相关联并支撑的有机完整体系。如此导致的结果是教学内容碎片化,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动性,难以形成对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知识的有利环境。教学内容往往成为孤立无援的信息岛屿,无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包容并融通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平台。教学框架的灵活性不足,则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难以适应外部变化以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差异。现实世界中创新创业活动千变万化,同样,创新创业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需求,采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及内容。然而,固化的教育模式、缺少弹性的教学设置,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教学创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
(四)资源整合不足,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的利用与对接存在问题
资源在高校内部分配的不均匀性导致部分学科、院系享有较多的创新创业资源,而其他学科则资源匮乏,这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高校内部对所需的社会创新资源的认识并不深刻,对外部资源的吸收与运用也显得不够主动积极。同时,资源方对高校的实际需求理解不足,无法为课程的发展提供切实的支持和服务。在创新创业资源的整合方面,高校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健全,导致资源分配过程中效率低、手续繁杂。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氛围的构建,进而对高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在校内外资源整合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也影响了内外资源的协同和优化配置。
(五)评价机制单一,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评价存在局限性
目前的评价体系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与复述,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检验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学生往往只需通过闭卷考试或填空测验即可完成评价过程,但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难以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突破常规的创新意识。现行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创业精神考量不足,多停留在概念性的认知评价上,较少涉及创业精神的实战演练和实际操作。学术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也需与企业界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这种割裂导致评价结果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进而提升创业实践能力。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也造成了对学生能力的片面理解。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对创新成果的衡量过于依赖可量化的指标,如项目报告的页数、创意竞赛的名次等,忽略了创新过程中个体创作思考的深度与广度,这不利于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单一的评价机制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由于评价标准的僵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能变得死板,不利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导致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程度不足。
二、“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强化理论与实践链接,构建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
教师应广泛考量市场动态,准确捕捉产业发展脉络,并据此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敏锐度。在课程架构中,应融入案例分析法,选取商业实例作为教学切点,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入手,剖析问题并寻求对策。这种方法不仅为理论知识理解深植根基,还为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铺路。高校应积极鼓励教师与商企、行业精英携手合作,借助多种形式,如导师计划、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等,为学生提供真切的创业体验和实战舞台。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学生得以在专家的指导下,实现理论与操作的紧密融合,促进知识向操作能力的加速转化。课程改革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启迪与引领,倡导学生践行跨学科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创新实验室、创业工作坊等多元化场所,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导他们在探索之旅中学习自主思考与问题解决,为未来创业征途奠定坚实基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行业专家与创业导师共同参与
高校应通过多渠道招募行业领军人物和创业导师,共赴课堂前线,他们的经验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创新创业的实质内容。此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业市场对那些能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因此,教师须深刻理解市场动态,积极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教师与行业专家要定期接受最新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培训,以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此种系统性的培养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院涌现更多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新领域的学子。行业专家在传授经验时需融合学术理论,以指导学生揭示问题背后的本质原理。实践教学不应仅停留在操作层面,而应深化到理念的转化与策略的应用。高校应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使学生获得亲身实践机会,例如实习、项目合作等,这些都能够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教师应着手打造多元化的合作平台,引入企业资源,强化学院与市场的联动。
(三)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增加课程的互动性与项目实操机会
高校应构建互动性强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平台。例如,可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实现知识与思维体系的共同成长。强化互动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活跃度,还能有效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过程应密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分提供各种实践操作的机遇。高校应构建与商界合作的桥梁,融入实际商业案例与项目,促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高校应通过各类项目操作,使学生在实际动手中掌握市场调研、商业计划撰写、产品原型构建等一整套创业环节,这不仅锤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提高了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综合处理技巧。课程架构的设计需走在科技进步的前沿,及时吸收新兴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教育内容中应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尖端技术,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和应用最新技术的窗口,还培养了学生顺应技术变革的能力。高校应组织专业讲座和研讨会,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拓宽其视野和思维深度。
(四)推动资源共享合作,建立多方资源整合与交流平台
资源整合的核心在于协同创新。在多学科背景下,师生与企业界精英应在此平台上碰撞出新思维,从而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一方面,高校可借助此平台,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政府资助项目、企业研发部门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平台应提供项目申报、进度追踪、成果分享等功能,确保信息透明、责任明确。此外,平台还需辅以人才培养机制,开发系列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兼顾实践与理论,深化对创新创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应结合行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不断迭代,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平台的搭建和运用,将有效打通教学资源与社会实践之间的隔阂,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五)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综合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
高校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操能力。此类评价机制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理论测试,而应拓展至项目制、案例分析、学术发表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进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与成长。评价体系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显著位置。其次,应构建跨学科的评价体系,切实反映学生在不同学术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如此一来,评价机制将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而能够横跨多个领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全方位的视角。此外,评价方式需促进创新与创业能力的融合发展。例如,通过实际企业案例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化对市场需求、商业模式、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认识与理解,由此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可依据学生在实验室研究、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等环节的表现,并通过研究成果、业务计划书、产品原型等来具象化展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完善的多元化评价机制还应包含互动参与度和学习进步幅度的反馈。针对学生在团队合作、领导力、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实时、多角度的反馈,这不仅能增强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结语
展望未来,教育改革之路需迈向深度融合市场与教学的全新阶段。多元化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是赋能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构筑跨学科的教育平台,借鉴行业专家的经验与智慧,将成为激励学生创新思维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未来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将持续融入更丰富的内涵,把握教育的本质,着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创新精神与实战能力的有机结合,共同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庄小园. “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12):84-86.
[2] 尹洁,程智浩,高浩为,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2022,8(35):37-40.
[3] 董慧. “专创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重构与变革[J]. 职教论坛,2022,38(10):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