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2024-11-05尹双玲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化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变革。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渗透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的信息化需求也日趋迫切。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文件中多处提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任务。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文件中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动教育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教育工作者通过实施“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措施,实现技术赋能课堂,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理论,把信息技术装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智慧教学平台等与教育教学各环节深度互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以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融合包括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处理、教学方式的技术化创新变革、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构建等多个方面。通过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意义深远且广泛,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辅助使得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化的工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网络环境的加持下,课堂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教师们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变革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来优化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要求引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及其他智慧教室的物联网设备,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兴趣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来源。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丰富有趣的呈现方式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堂优秀的信息融合课讲究的是内外兼修,内在要求教师能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外在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挖掘白板的应用功能,合理利用板中板、倒计时、蒙层、思维导图和在线画板等功能创设生动活泼、直观有效的课堂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设置游戏竞赛、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来营造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学习,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辅助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能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展开思考、讨论、探究,这种探究式、协作式的学习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让教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材、微课、多媒体动画等数字化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评价是课堂反思和改进的重要参考。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在线完成自评、互评。课堂评价的及时反馈让教师能迅速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环节,调控教学进程,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使得更多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态出现,在网络的加持下,教育教学打破了地域限制,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跨区域的共享。在线教育平台、远程教育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们能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让身处偏远地区的学生们得到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研教学融合的优秀范例。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现状与挑战
(一)目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呈现积极发展的趋势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各级教育部门每年都会举办与信息融合相关的赛事。教师参与和观摩这些赛事都能快速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狠抓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学校的硬件水平有显著的提升。将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使它们像传统的粉笔、黑板一样能被自然使用,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努力方向。
(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无法熟练使用常见的教学软件和教育教学辅助设备;也有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缺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意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既要融合软件也要融合硬件。
近年来,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超过90%,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这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平台、软件、APP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慧教室的硬件设备也越来越丰富和完备,除了基本的白板和多媒体电脑外,还有实物展台、手机同屏传输、电子书包、平板远程授课等。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数字素养》中对教师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提出了要求,教师要了解多媒体、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的内涵特征及其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同时要求教师能熟练操作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能够用信息技术解决常见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兼顾软件的灵活性和硬件的高性能,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效果最大化。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误用滥用亟须关注
信息技术能让好的教学设计完美呈现,但不能让差的教学设计变好。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是技术的叠加,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是完全摒弃实验、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而是要将它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有的教师对“深度融合”有误解,他们认为“深度融合”就是要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刻意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其实,“深度融合”指的是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恰到好处的交融,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完美呈现。过犹不及,为了迎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而一味使用技术手段,可能会让课堂忽略学科教学本身的目标。一线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点,让信息技术手段真正为课堂提质增效。
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让教师具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首先,可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教学软件、平台和工具。针对特定需求,开展专门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如课件设计制作、在线教学资源开发、虚拟实验室应用等。其次,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开展在线互动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再次,支持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以赛促教,鼓励教师通过参加信息融合课等实践活动提升个人信息素养,以比赛为契机,让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得以交流、展示,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最后,可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主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
(二)加大资源投入,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供软硬件支持
各学校和教育教学机构应加大投入,用于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首先,智慧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实验室等是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环境,应优先建设,确保设备能够直接服务于教学活动。其次,教育教学软件的投入同样重要。学校或教育教学机构应购买或开发适用于教育的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和通讯平台等。这些平台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帮助他们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升学习效果。为让师生获取最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软件的定期升级、更新也十分必要。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网络支撑,因此完善校园网络十分必要。学校和教育教学机构应为师生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保障在线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充分开发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充分开发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交互性好、趣味性强、实用性高的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既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求开发教学课件、微课、题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也可以从“智慧教育云平台”“桂教通”等优秀教育教学平台获取教学资源。通过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虽然数字化资源有很多优势,但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源类型和内容,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可盲目追求形式新颖而忽视教学效果。
(四)构建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与评价体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与评价体系能为师生提供统一的学习和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不仅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还能提升学校的科学管理效率。基于信息技术的评价系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进而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进度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五、结语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教师的学习、交流、分享提供了巨大的平台。通过学习交流,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资源共享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拓宽了教师交流学习的范围。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得以充分使用,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为课堂赋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教育教学活动也会朝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要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库,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需要持续的探索。一线教师要抓住机遇,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应对挑战,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促进教育信息化、为培养具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锋. 信息科技[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郑骏. 数据与计算[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
[3] 郑骏. 信息系统与社会[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