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太宗政德思想研究

2024-11-05吴敬文

名家名作 2024年28期

[摘 要] 中国传统政德思想是有关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它强调统治者应当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通过这些德行来治理国家和稳定社会。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的巅峰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政德思想不仅体现在其作为政治主体本身具有的道德修养,更体现在其在政治实践中的德性自觉。研究其政德思想可以为新时代政德建设及其实践路径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唐太宗;贞观之治;政德思想

唐太宗经历了十年的兵戈戎马生涯,他曾亲眼见证了隋王朝的覆灭,也曾为夺取皇位亲手了结兄弟的性命,因此他更能体会到王朝兴衰更替的残酷,也激励着其作为政治主体要努力成为道德人,在政治实践中展现德行自觉。尽管唐太宗的政德观念是在封建时期形成的,难免带有那个时代的限制,但总体而言,唐太宗的政德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瑰宝,其积极影响远远超过了局限性。他的治国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一、唐太宗政德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一)历史背景

从政治角度来看,唐朝开国之初,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之鉴。隋炀帝凭仗着国家的强盛,行事鲁莽放肆,将自己的权力当作满足自己非法欲望的工具,占有了世间美玉良珍,对老百姓横加赋税,搜刮无度,屡次发动战争,因此导致君臣间不和,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最终酿成了国破家亡、皇帝覆亡的结局。唐太宗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肯定了“民生安危为首要”的施政理念,在隋朝的衰落中提取教训,实施了一系列安民政策,如无为无欲、任贤纳谏、奖优罚劣等,这些举措有效地加固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并且减缓了社会冲突。特别是从谏如流、广开言路的政策,极大地减少了皇权政治决策的失误。

从经济角度来看,生产力亟待恢复。经历连年征战,与隋朝大业时期相比人口锐减六百万,国库收入枯竭,财政面临崩溃的边缘。张玄素曾劝谏太宗停建洛阳宫,他指出战争之后,百姓已财尽力竭,生活困顿,要想重回往日繁荣,需要数年时间。处处荒废的土地与飙升的粮价,再加上蝗灾等天灾的频发,民生经济陷入了困境。因此,唐太宗和他的臣下明白了必须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们认识到,“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1]523。物资极度匮乏,致使百姓生计艰辛;民众生活困苦,便满腔怨恨,充斥心间;怨恨蔓延之时,叛逆之情萌生。除此之外,唐太宗以身作则,约束自己追求奢华的行为,倡导简单生活。他作为榜样影响了整个社会,国家与民众均享有充足的物质和自给自足的生活。

(二)理论基础

唐太宗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刻的政德思想开创了大唐盛世的辉煌篇章,但唐太宗的政德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特定的理论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民本思想倡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深刻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他曾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目睹了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其统治过程中,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等政策,以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儒家的德治观念强调以德治国,认为君主应当以身作则,推行仁政。唐太宗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求大臣们修身立德,时刻提醒自己要以民为本,施行德政。

其次,受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即君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百姓的生活,而应让社会自然发展。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这一思想,他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对百姓的劳役和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同时,他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官僚主义的滋生。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唐太宗虽然主张德治,但也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他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他还注重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强调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在执法过程中,要求官员严格依法办事,不得徇私枉法。

(三)个人经历背景

首先,结合他早年的军事生涯。唐太宗少年从军,参与了诸多重要战役,如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领导才能。在战争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士兵的忠诚和勇敢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人才是成就大业的关键。这些经历使他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为其政德思想中的用人理念奠定基础。

其次,受玄武门之变的影响。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事件,他通过此举夺取皇位。这一事件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政治局势的复杂,促使他思考如何稳固统治、避免内部纷争,从而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政治智慧,以赢得臣民的支持和拥护。

二、唐太宗政德思想的内涵

(一)君臣共治,上下交通

唐太宗坚信,国家的成功治理离不开君臣共同的努力。因此,他真诚地期待君臣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共管国事。他曾表述道:“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1]32他的君臣理念主要包含这几个方面:首先,作为统治者的皇帝要明智,臣要坦诚。他相信领袖须具备明智之心,肯接受诤言,倾听各种不同的见解。只有君主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才能吸引和任用贤能之士。同时,臣子也应该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惧君主的权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其次,君臣共治。唐太宗强调君主与臣子共同治理国家,而非君主一人独断专行。他认识到君主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依靠臣子的才能和经验。君臣之间应该相互信任、相互协作,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在决策过程中,唐太宗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实现了君臣共治的局面。最后,任贤使能,在君臣关系中,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认为只有任用贤能之士,才能治理好国家。选拔人才不论出身、地域,只要有才能就加以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都是在他的提拔下得以施展才华,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也要求臣子推荐人才,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储备力量。

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君臣同体共治”理论得到广泛落实,名臣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珪、褚遂良、马周及温彦博等积极参与国政讨论。此理论保障了治国方略的合理性达到最优,确保领导层能够精准评估国家状况,大幅降低政策执行时的偏差。这种君臣共治的模式不仅强化了领导与臣子间的合作,也保障了政策在贞观时期的顺畅推行。贞观政权内部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与齐心合力保证了治理的统一性与连贯性,巩固了朝廷的安定,最终促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二)正身修德,注重垂范

在隋朝灭亡后,唐太宗深知通过自身修养和榜样作用来维护国家秩序的必要性。他经常告诉身旁的人,若想国泰民安,就要先自我反省与修炼,始终要想安定天下,必得端正自身。唐太宗深感自己一人肩负着国家的兴衰安危,因此他保持警惕,害怕自满情绪的侵蚀,时刻告诫自己保持勤勉和细致。唐太宗重视礼仪制度,以礼约束自己,进一步明确君臣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交往规矩。在皇子及公主婚嫁方面,他也带头做好表率。例如,太平公主结婚时,不小心违反了新礼关于陪嫁的规定,唐太宗发现后就收回成命,自觉带头遵守礼仪约束。另外,克制私欲、戒奢由简,以发挥垂范作用。唐朝建立初期,国家经济尚未完全恢复,唐太宗深知百姓的疾苦,因此从自身做起,减少宫廷的开支。他反对大兴土木、铺张浪费,并且严格要求皇室成员和官员也要厉行节俭。

唐太宗经常以历史为鉴,告诫大臣们要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并且清正廉洁,常言:“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正是由于唐太宗本人能够廉洁自律并亲身实践,上层的风气因而得以传至下层,最终促成了百姓安宁、政治清明,以及朝政廉洁的繁荣局面,“贞观之治”因此得以实现。

(三)民为邦本,国民交映

唐太宗极为推崇儒学中关于君臣关系的理论,并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了以民为本、爱护百姓的政策。从隋朝因暴虐失去江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他将“存百姓”视为“为君之道”的基本要务。在贞观初期,太宗对其臣子表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1]1在他的眼中,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国君的安全与王朝的兴亡都依赖于民众生活的好坏。如果一个国家无法获得人民的拥护,那么该国注定会走向衰落。基于对这一点的深入理解,唐太宗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轻徭薄赋。为了减轻民众的负担,唐太宗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多次减免税赋,让百姓休养生息。贞观初期,唐太宗下令减免全国一年的租税,同时大力整顿税收制度,杜绝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此外,他还鼓励农业生产,推行均田制,使百姓有田可耕,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来源。其次,注重民生工程。唐太宗积极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他下令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疏浚河道、修筑堤坝等,有效地防止了水患,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外,他还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

(四)从谏如流,广开言路

为更好地做到下情上达,必须确保顺畅的言谈之途。新王朝的建立,首要之务便是大力鼓励言论自由。而能否畅所欲言,关键在于君主是否愿意接受批评,是否拥有直谏的义臣。勇于接纳批评被视为治国理政的精髓之一,也是君主领导国家走向繁荣的重要保障。唯有开诚布公地接受建言献策,才能汇聚众人之智,明辨是非。纳谏是我国古代贤明君王的盛德,也是他们开国创业的重要措施。

唐太宗纳谏的事迹“史不绝书”,自夏、商、周以来,很少有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君主只有倾听不同声音,才能实现民心与政策的良好互通,才能形成明智的决策。为避免自己成为昏庸之主,唐太宗主张广纳百家之言,广集众人之智。他告诫群臣道:“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1]35正因为太宗鼓励下属直言劝谏,唐朝才形成了一种盛行的忠言逢迎之风,使得朝廷政治透明廉洁,决策日益科学合理。大臣敢于直言进谏,避免了君主的独断专行和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率。同时,这种开放的政治氛围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他们纷纷投身于唐朝的建设事业中,这些人才为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五)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春秋年间,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以礼为本,德辅以刑”的治国理念。他倡导国家治理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借助道德的力量进行教化,但是孔子并不否认刑罚的作用,认为应采取“仁严并施”及“德刑兼施”的方法,强调以道德的培养作为主导,辅之以刑罚。唐太宗深知仅靠惩罚是难以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认识到只有道德才能入心入魂,激发人们内心遵循社会准则的意愿。

唐太宗认为,只有将“礼治”与“法治”有效结合,才能使国家由乱而治,如果治国失衡,则“必自致刑戮”。他十分注重礼仪体系的构建,确立了覆盖朝臣、父子、夫妇、朋友等社会关系的一整套礼仪规矩。礼仪制度的推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观念。例如,在宫廷中,严格遵守君臣之礼,明确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在民间,提倡尊老爱幼、兄友弟恭的家庭美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贞观首年,唐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对《武德律》进行了整改,终于在贞观十一年正式发布并施行了《贞观律》。此法典融合了封建伦理与法律体系,在儒家理念的基础下实现了统一,为我国古代法制建设带来了创新性的发展。这种将德治与法治相互融合的思想,对历代的封建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太宗提出的“德主刑辅”和“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为唐朝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撑。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唐代社会秩序井然,经济迅速增长,文化亦达到了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三、结束语

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宽广胸怀和高尚品德,开创了 “贞观之治” 的盛世辉煌。深入解析唐太宗的政德思想,它的起源、实质以及独到之处不仅能够充实唐太宗政治理念的体系,还有助于探究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智慧的变迁与其对中华传统政治的塑造,这对于提炼现代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继承与创新我国的文化遗产均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骈宇骞.贞观政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作者简介:吴敬文(2000—),男,汉族,山东东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政治思想与廉洁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