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PB理论的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研究:感觉寻求对TPB模型框架的有效拓展

2024-10-31冯海涛郭杰胡润德刘幕馨隗合强苏代国张伟沈伟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摘 要 通过检验感觉寻求对大众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的间接作用探究其对大众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预测的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简短感觉寻求量表》《TPB因素量表》《滑冰参与行为量表》和《状态心流量表》对384名滑冰爱好者(男性为239人,女性为145人)进行调查,并对TPB模型进行验证。结果:TPB模型整体框架介导的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是意向的间接作用以及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感觉寻求与TPB模型框架共同作用解释了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31.1%的方差计算结果,解释率相对TPB模型框架(24.9%)提高了6.2%。此外,心流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心流因素显著地调节了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结论:感觉寻求在TPB模型框架外仍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心流体验可以进一步增强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在TPB模型框架外产生的直接效应,这表明高感觉寻求特质人群的心流体验如果被激活会进一步促进其对冰雪运动(滑冰)的直接参与。

关键词  ;感觉寻求;TPB(计划行为理论);滑冰;参与行为;心流;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G804.8 学科代码:04030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4.05.0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sensory seeking in predicting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skating) by examining the direct effect of sensory seeking on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skating) and the indirect effect mediated by TPB framework. Methods: A total of 384 skating enthusiasts (239 male and 145 femal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hort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TPB Factor Scale”, “Skating Participation Behavior Scale” and “State flow Scale”,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was verified. Results: The indirect effect that sensation seeking exert on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ice and snow sports (skating) mediated by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TPB model was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indirect effe-ct of intention and the direct effect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th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f ice and snow sports (skating) was significant.The combination of sense-seeking and TPB framework explained 31.1% of the variance of behavior, and the explanation rate was 6.2% higher than that of TPB framework (24.9%). In additio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low factors showed that flow factors significantly moderated the direct prediction effect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ice and snow sports participation (skating). Conclusion: Sensation seeking still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skating)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utside the TPB framework, and Flow experience can further intensify the direct effect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skating) participation behavior outside the TPB framework. This suggests that the activation of flow experience in people with high sensation seeking traits will further increas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skating).

Keywords sensation seeking; TPB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kating; participation behavior; flow; moderat-ing effect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3月印发的《关于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表明,发展冰雪运动是一项有条件的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国家出台了如《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其中就有文件中提出将大力普及冰雪运动作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主要任务。但是目前受地理条件、消费水平、社会文化、运动习惯等因素影响,冰雪运动项目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户外运动。我国在2018 年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约为13 200 000人,但冰雪参与人群普遍以体验为主,一次性体验人数占比为75.38%,滑雪运动参与率仅为1%[1],表明我国冰雪运动的群众运动基础仍较为薄弱[2],增加大众冰雪参与人口是推动我国冰雪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从大众滑冰参与行为的角度,在综述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感觉寻求特质因素的理论整合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滑冰运动参与行为的预测效率,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众冰雪运动参与意向和行为,也可为设计冰雪运动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有用的信息。

1 文献梳理与假设提出

1.1 文献梳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冰雪运动参与人口数量,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基于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预测和干预冰雪运动参与行为是促进人们参与冰雪运动有效手段[3]。目前用于运动行为研究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念模型[4]、TPB理论[5-6]、跨理论模型[7]、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定理论[8-9]等。其中,TPB理论与其他社会认知理论相比,对社会心理因素的覆盖更全面,变量更少,且可以解释大量运动意向和行为的变化,已经被学界公认为研究运动行为的主要心理学框架[10-11]。TPB假设个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可控的和有计划的,其认为人类的行为受3种因素引导,即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其中,行为信念对行为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规范性信念会使人感知到社会压力或主观规范;控制信念会使人产生行为控制,或者感知到执行行为的容易或困难。总的来说,要将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转化为行为意向,而行为意向是实际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12]。国内已有学者基于TPB理论框架探讨了我国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驱动因素。例如:周兴波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滑雪行为态度对其滑雪运动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滑雪运动喜爱和认同的态度激励了其对滑雪运动的参与意向[13];梁金辉认为青少年同学同伴的横向影响和家人亲戚的代际影响作为主观规范的主要形式可以显著解释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意向[14],她的研究还表明冰雪场馆的交通越方便,青少年的空闲时间和精力越充沛,门票装备等费用越合理,冰雪运动技术基础越高,青少年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就越强,对冰雪运动的参与意向也就越强。行为意向是实际参与行为最直接的预测因素,冰雪运动参与意向越强,其参与行为也就越多。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1):TPB框架可以显著预测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

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表现为“寻求各种各样的、新奇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和体验,并愿意为了这种体验而承担身体和钱财损失风险”[15]。其决定了个人在生活中寻求新奇体验的程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既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感觉寻求水平越高,其越倾向参与冒险活动 [16-17]。滑冰等冰雪运动作为具有较高风险水平的体育运动,高感觉寻求个体更容易选择这些运动以满足其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继而诱发高水平的冰雪运动参与行为。还有研究发现,感觉寻求可以正向预测个体的极限运动行为[18],并增强滑雪爱好者对滑雪场的偏好[19]。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感觉寻求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

鉴于感觉寻求和TPB框架均可预测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笔者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提高冰雪运动行为的解释力。但是目前尚不清楚感觉寻求和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否像TPB理论假设的那样,是由TPB理论框架中包含的社会认知结构介导的,还是在TPB理论框架之外对运动行为产生直接作用,或是部分由TPB理论介导,再或是以上情况均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TPB理论是解释人格和运动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认知解释。如果TPB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这种关系,而这种关系又确实存在,那么就需要扩展理论,就像当初TPB理论从理性行为理论扩展一样。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很少有干预锻炼行为的实践研究中会考虑人格因素的作用。如果社会认知模型不能充分解释人格和运动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时可能就需要考虑人格差异。

基于将感觉寻求与TPB理论框架整合的可行性,笔者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TPB理论自从将知觉行为控制纳入到TRA框架形成现在的TPB理论框架后,TPB的理论框架便没有再进行扩展,目前的理论逻辑是认为所有其他外部变量只能间接地通过TPB理论包含的社会认知结构影响行为[20]。已有前期研究认为TPB理论是解释人格和运动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认知解释[21]。这些研究者从大五人格角度对运动行为与TPB理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考察了大五人格(FFM)在预测锻炼行为时对TPB理论框架结构产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型、严谨性和神经质与运动行为显著相关。人格与运动行为之间的部分关系(严谨性和神经质)由TPB理论介导。因此,感觉寻求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也有可能是以TPB理论框架为中介来预测行为。即感觉寻求可能会通过TPB理论框架的3个前因变量——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进一步通过意向对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在以往与TPB理论相关的运动行为研究综述中发现,TPB模型框架的3个前因变量(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普遍对行为意向的预测率较高,但对行为的预测率较低[22-23],这意味着该理论框架外还可能存在着对行为有解释作用的变量。相关研究也证实了一些外部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人格特征(如神经质和外向型)和一般态度(如对人和对机构)等可能会具有TPB模型框架之外对行为的直接预测力。例如,Courneya等研究者发现,在控制TPB模型框架因素之后,外向型人格与运动行为仍存在着直接关系[21]。Rhodes等研究者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外向型人格在TPB理论框架之外对行为起到预测作用的是外向型人格的一个方面[24]。这表明较高外向型倾向的个体可能会参与超出他们计划的运动行为,他们会经常寻找运动的机会。因此,研究者们认为外向型可能代表了一种运动倾向的人格,这种倾向以一种类似于习惯的方式预测了不受意识和计划控制的运动行为,其原因可能是外向者和内向者的认知觉醒水平不同。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拥有更高的认知唤醒率,这会促使他们从刺激中退缩。相反,外向者会积极寻求刺激以弥补他们的低认知觉醒,而这种刺激可能会促发运动行为。由于感觉寻求与外向型人格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25],所以笔者认为感觉寻求在TPB理论框架之外对行为也有可能有直接的解释力。

另一方面,Vallerand提出的动机层次模型表明,内外部动机层次模型将个体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缺乏动机分为3个层次水平,他们分别是整体动机(个性特质)、背景动机(背景领域)和情境动机(现实状态)[26]。其中:整体动机是指内部或外部定向参与活动的一种大概的倾向,位于动机层次的顶层;背景动机是指不同特殊环境下的动机定向,如体育、教育、休闲、人际交往等,位于整个层次水平的中间一层;情境动机是整个层次水平的最后一层,是指此时此地的动机(或状态动机)。该模型包括层次结构级别之间的自上向下和自底向上的影响效应。也就是说,整体动机和背景动机构念会影响情境动机构念。而TPB理论构念诸如态度、主观规范、意向等对行为的感知是对在当下的时间点从事特定类型行为的具体判断或信念,这反映了情境层面的动机和信念(虽然其本身可能不被视为情境动机和信念)[27]。这些判断明确涉及特定的时间框架、特定的行为和特定的背景,而不是在背景动机层面甚至整体动机层面进行概括。由此,感觉寻求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位于整体动机和背景动机层面的概念,可能会对情境动机层面的TPB理论构念产生影响。具体而言,高感觉寻求人群可能会在特定情境下对冒险性和刺激性的冰雪运动有更强烈的参与意向和行为,具有更积极的态度信念,更愿意参与冰雪运动,从而获得主观规范的支持或者更容易将周围朋友的观点解释为支持,还可能因为追求刺激或冒险进而创造条件去参与冰雪运动,从而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知觉行为控制。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感觉寻求可以正向解释TPB模型框架的变量——态度(H2)、主观规范(H3)、知觉行为控制(H4)、意向(H5)和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H6)。

此外,前期有学者探讨了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中的投入模式、心流和人格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人格取向的用户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流体验[28]。其中,外向型人格会对心流产生积极影响,而心流状态反过来也会增加外向型人格对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近期有研究已经证实了冒险寻求特质与心流状态在预测皮划艇运动员内在自由维度(内在动机)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29]。而感觉寻求与冒险寻求内涵相近,与外向型特征密切相关[25],这为分析感觉寻求人格与心流状态交互作用提供了一个依据。心流是一种已经被证明与内在动机因素有关的心理学理论[30]。其被定义为“人们在完全投入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整体感觉,这种体验是如此令人愉快,以至于人们甚至会为了做这件事而付出巨大的代价”[31]122,也被称为最佳体验。研究人员通常从感知享受、专注、感知控制、好奇心等多个维度测量心流[32-33]。由于心流理论的前期研究表明享受和专注是与个体意向和行为关系最密切的2个维度[21,34],所以笔者在研究中使用享受和专注来描述心流,并假设高感觉寻求人群如果进一步激发了心流状态,其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很有可能有进一步的提高。由于交互作用与调节作用在统计学上具有同质性,笔者提出以下假设:心流因素可以分别调节感觉寻求与态度(H7)、主观规范(H8)、知觉行为控制(H9)、意向(H10)、行为(H11)5个直接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2 研究假设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本研究分为2个阶段。研究的第一阶段,探讨感觉寻求与TPB理论框架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提出以下假设: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参与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对冰雪运动行为的预测是通过TPB理论框架介导、通过意向介导及对行为的直接作用3条路径产生作用。研究的第二阶段,在研究的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心流因素对感觉寻求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存在调节效应。理论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由于滑冰和滑雪在参与次数和时间上均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先从滑冰行为开始研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有一定规模的、知名度较大的3个滑冰场随机抽取滑冰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感觉寻求量表

本研究采用了Hoyle等研究者编制的《简短感觉寻求量表》(BSSS)。该量表包括8个条目,主要测评被调查者的感觉寻求特征[35]。量表答案采用李克特5分制计分,每个题项的答案由完全不符合(1分)~完全符合(5分)组成。得分越高表明感觉寻求的特质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2.2.2 TPB因素量表

改编了Ajean的《计划行为理论量表》[12],且该量表已进行了语言等值性、测验等值的测评及内容效度检验[36]。本研究主要是在原量表中添加有关滑冰的表述,主要意思不变。本研究中的该量表对态度的描述包括2个情感性态度和1个工具性态度,共3个题项, 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主观规范包括3个题项,Cronbach’s α系数为0.797;知觉行为控制感有3个题项,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03;意向由3个题项测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55。各个题项的答案均采用7分制计分。

2.2.3 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评估

参考刘爱阳关于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评估方式[37],从参与次数和每次参与时间2个维度进行评估,由两者得分的乘积评估参与行为。其中的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是在访谈15位滑冰爱好者的基础上分别采用1年1~2次、半年1~2次、1季度1~2次、1个月1~2次、1周1~2次、1周3~4次及1周4~7次共7个选项进行描述;每次持续时间采用10 min以内、11~30 min、31 min~1 h、1 h 1 min~2 h及2 h 1 min以上共5个选项进行描述。

2.2.4 心流量表

参考Jackson等研究者根据Csikszentmihalyi[31]122编制的《状态心流量表》,改编形成了本研究的量表,评估冰雪运动参与者在身体活动情境下的状态心流体验[38]。该量表由享受和专注2个分量表,各包含4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由“从未经历过”到“总是经历”分别记1~7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2.3 测量过程

在正式施测前,先向40名爱好者发放问卷,检验问卷的可靠性。然后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滑冰场-性别-年龄的抽样路线抽取研究对象,并发放400份调查问卷,进行正式施测。调查前首先向调查对象表明本次调研的科研目的,并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参与本次调研,只有愿意参与的受访者才会成为调查对象,并送出小礼物,希望对方能认真填写。对回收问卷进行录入前筛选,无效问卷甄别条件为:填写一致答案;填写选项缺失或多选;等等。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84份(大于问卷题项总数30×10=300),样本量符合研究需要。其中:男性为239人(占比为62.23%);女性为145人(占比为37.76%)。被调查者年龄为(17±3.18)岁。

2.4 数据分析

2.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未旋转主成分因子分析显示,各条目有6个特征根值大于1的共同因子,其中第1个因子解释了33.287%的方差,小于40%,表明该研究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

2.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将数据按照Anderson等研究者[39]提出的2步结构模型分析法进行分析。首先,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评估测量模型的心理测量特性,以确保测量变量能可靠地反映假设的潜在变量。

2.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依据读取数据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假设检验,采用多个拟合指标评估数据与理论模型的适配程度。例如: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比较拟合指数(CFI)、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当GFI、AGFI和CFI的数值在0.9及以上,RMSEA的数值在0.05及以下时,均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40]152。而当 χ2/df介于1~3,说明模型适配良好,介于1~2时则说明适配很好[41]。当RMR<0.05时说明模型适配良好;当RSMEA<0.05时说明模型适配良好,当介于0.5~0.8时也可接受;GFI、AGFI、CFI、IFI及TLI的数值均大于0.9时可以接受。本研究所搜集的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7.0”和“AMOS 25.0”进行分析。

2.4.4 调节效应分析及简单斜率分析

采用软件“SPSS”中的“PROCESS”插件对心流因素在感觉寻求与冰雪运动(滑冰)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及简单斜率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在结构模型建模之前,笔者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FA)验证了测量模型。如表1所示,拟合优度指数包括: χ2/df=1.629、RMSEA=0.059、GFI=0.972、AGFI=0.934、CFI=0.983、NFI=0.958、IFI=0.983、TLI=0.970、RMR=0.049。这些指标多数在上述推荐值的阈值之内。所有的复合信度(CR)的结果都超过0.7,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42],CR评估的是指标存在随机误差的程度,从而产生一致的结果。具体来说,所有的标准负载都超过0.7时,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此外,为每个指标设定的平均方差(AVE)范围为0.512~0.763,大于0.5时,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通过比较每个概念的AVE的平方根及其与其他概念的相关系数来检验判别效度[40]139。如表2所示,AVE的所有平方根都大于其他指标的相关系数,表明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研究共分析了2个模型,分别是TPB模型和理论假设模型。通过比较TPB模型与理论假设模型对冰雪运动(滑冰)行为预测的结果来评估理论假设模型的作用。表3为模型评估结果。

表3第2列是TPB模型评估结果,第3列为理论假设模型的评估结果,路径系数均为标准化系数。TPB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CMIN/df=1.034(p=0.000),GFI=0.958,IFI=0.998,NFI=0.965,CFI=0.998,TLI=0.966,RMSEA=0.014。理论假设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CMIN/df=1.706(p=0.000),GFI=0.924,IFI=0.957,NFI=0.903,CFI=0.956,TLI=0.939,RMSEA=0.062。以上结果表明,2个模型均与数据拟合良好。在2个模型中,TPB理论框架的2个前因变量(态度和主观规范)通过意向对行为产生的间接作用均显著,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产生的直接作用均显著。其中,TPB理论框架单独解释了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24.9%的方差。需要说明的是,2个模型中的知觉行为控制对意向的作用都不显著,但是对行为的作用都显著。这表明,本研究中的知觉行为控制对意向的有效解释可以转换到行为上。根据TPB理论框架的内涵,知觉行为控制可以界定为人对可能促进或阻碍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感知,会影响行为的容易程度或困难程度,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预测行为。也就是说,当知觉行为控制能够较好且真实地反映实际行为的困难程度时,就可以直接影响行为,而不需要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43]。由此,H1得到了支持。理论假设模型中的行为意向对行为均有显著的直接作用(β= 0.380),表明滑冰参与意向仍是对滑冰实际参与行为强有效的预测因子。但是感觉寻求对3个TPB模型前因变量(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解释力均不显著,H2、H3和H4没有得到支持,表明感觉寻求由TPB模型框架介导的效应不显著。感觉寻求经意向的间接作用对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H5得到了支持。更重要的是,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β=0.175,p<0.05),H6得到了支持,表明感觉寻求可以在TPB模型框架以外对滑冰行为产生作用。感觉寻求的直接作用与TPB模型框架分别解释了滑冰意向41.6%的方差以及滑冰实际行为31.1%的方差。相较TPB模型对行为的解释(R2=24.9%)有了大幅的提高(R2变化=6.2%)。如图2所示。

3.3 心流因素的调节作用分析

由于上述结构方程模型的考察结果证实了感觉寻求并不通过TPB模型框架,而是仅通过意向的中介效应及对行为的直接效应对冰雪运动(滑冰)行为产生作用,那么再去验证心流因素在感觉寻求与TPB模型 3个前因变量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则意义不大,所以笔者将重点分析心流因素分别在感觉寻求与意向及与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且采用软件“SPSS”中的“PROCESS”插件中的模型8对这2个调节效应进行了验证。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以后,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心流因素对感觉寻求与意向之间的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H10没有得到支持,但是对感觉寻求与滑冰参与行为之间的直接作用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p< 0.05),H11得到了支持。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调节效应,本研究基于调节变量心流的3个水平(-SD、0、+SD)计算了感觉寻求与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斜率(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感觉寻求在高心流水平时产生了更大的斜率(如图3所示)。图3比较直观地体现了心流因素对感觉寻求与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 讨论

4.1 感觉寻求与TPB模型框架的关系及其对冰雪运动行为的直接作用

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预测机制,结果表明,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预测作用除了部分通过TPB模型框架因素中的意向产生的间接作用之外,其对行为的直接作用也是显著的。由于前期有研究者证实了大五人格中的外向型人格对行为有着直接的解释力[21,24],并且又有前期实证研究认为感觉寻求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型人格部分相似[26],所以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本研究的结论进一步证实了部分人格因素对行为的解释力是超出TPB模型框架的解释范围的。笔者推测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TPB模型框架在体育行为领域相比意向而言的解释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还有研究者在使用出勤记录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了外向型人格与行为的直接关系[21],笔者认为本研究得出的感觉寻求在TPB模型框架之外可以直接预测行为的结论应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根据Vallerand的动机层次模型,在冰雪运动的研究范畴内,感觉寻求作为一种高阶人格因素存在于背景动机(体育锻炼)和整体动机(普遍的人格)层面,其对情境动机层面的锻炼行为具有直接的解释力,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Vallerand动机层次模型提出的自上而下的影响效应,也支持了Elliot等研究者的假设,即整体动机或背景动机层面的构念可以直接影响情境构念,且可不需要情境动机层面构念的中介作用[44]。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说明TPB模型框架存在潜在扩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运用TPB模型框架预测行为时,需要将部分人格因素(如感觉寻求等)添加到TPB模型框架中以增加人格因素解释行为的方差分析结果,至少在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预测中是这样。

关于人格对行为产生直接作用的心理机制,一些研究者认为,在相似的环境中经常重复的运动等行为有可能在本质上成为常规或习惯[21,45]。因此,这些行为不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而且与有限的或选择性的信息处理有关,是对适当线索的自觉反应。它倾向于使用更直接的启发式和低努力策略,其在进入特定情境时,可以通过激活该行为的心理表征来诱导行为[46-47],这与有意识和有计划的认知策略通道(TPB)不同。虽然这一解释是为了解释习惯与行为的直接关系而形成的,但也潜在地适用于个性和人格。Ouellette等研究者将习惯定义为行为倾向[45],这与将人格特征定义为稳定的行为倾向类似。因此,人格特征可能会体现常规行为或习惯,这些方面同样会影响独立于特定社会认知(TPB)的行为。在本研究中,感觉寻求表示一种行为倾向,是对正向冒险行为-冰雪运动(滑冰)行为的一种倾向,也是对冰雪运动滑行中感受到的复杂和强烈的心理体验的寻求倾向,高感觉寻求人群对冰雪运动的参与倾向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运动习惯。无论理论如何解释,人格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可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冰雪运动行为的理论预测模型可能需要首先考虑人格,再考虑社会认知结构,而且需要将两者进行整合或者在TPB模型框架基础上纳入感觉寻求来增强对行为的解释力。而不是假设社会认知必然包含人格差异。从冰雪运动(滑冰)的参与行为的预测和干预角度而言,就是要充分考虑人格因素,对感觉寻求人格进行筛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TPB模型因素干预,是促进产生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有效途径。

4.2 心流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通过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心流因素对感觉寻求与冰雪运动(滑冰)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的显著调节作用,表明心流因素可以进一步增强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在TPB模型框架外产生的直接效应。从感觉寻求与心流因素的交互作用可知,感觉寻求与心流因素的交互效应对冰雪运动(滑冰)行为的直接解释力显著。这意味着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解释力会随着心流激活水平的增强而增强,心流状态也会因为高感觉寻求特质而更容易激发并增强对行为的解释力。两者的相互作用会进一步改善其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预测效果。这个研究结论支持了前期Moon等研究者有关心流体验存在显著的人格差异的结论[33],支持了感觉寻求在次优但激发高水平的条件下增强了享受的体验的结论[48],还支持了Eysenck等[25]研究者有关感觉寻求与外向型人格正相关、外向型人格会对心流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心流又会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假设和结论。本研究结果与Jones等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一致,即冒险寻求特质在心流状态激活的状态下增强了皮划艇运动员的内在自由[29]。

感觉寻求与心流因素的交互作用机制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心理角度分析,运动动机本身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49],高感觉寻求的人群本身对一些行为有额外的情感偏好和特殊的体验动机,其依赖的情绪启发式是以“即时收益优先”为原则[50]。他们对负性刺激(即损失)不敏感,只为完成这些行为能够满足其动机需要,从而获得内心满足这种奖励性体验。这种奖励性体验进而又促进其感觉寻求人格的巩固及对行为的参与,从而形成交互作用机制。这种奖励性体验可能与心流因素(享受和专注)类似,与内在动机有关,而内在动机则是参与行为最核心的激励机制。因而,感觉寻求与心流体验的交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冰雪(滑冰)运动参与行为的解释力。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感觉寻求与单胺氧化酶是负相关 [51]。单胺氧化酶存在的意义是降解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52]。这说明高感觉寻求人群参与运动时会拥有更高水平相似的生物化学物质或者说更容易产生这些物质,而这些物质会(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内啡呔等)使冰雪运动参与者产生兴奋、流畅、愉悦、满足、享受、专注等心理体验[53],并由此进一步正向影响感觉寻求特质及冰雪运动参与行为,两者相互作用,并且共同促进冰雪运动参与行为。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心流因素与人格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解释中是合理的,在冰雪运动(滑冰)行为预测和干预时应该予以重视。

4.3 本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分析了感觉寻求与TPB模型框架的相互作用机制,验证了感觉寻求相对TPB模型框架对冰雪运动(滑冰)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并且进一步验证了其与心流因素在预测冰雪运动(滑冰)行为时的交互作用。从理论意义而言,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感觉寻求预测冰雪(滑冰)运动参与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丰富了人格与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更好地理解大众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心理机制作出了新的解释。特别是提出的感觉寻求在TPB模型框架外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解释力,不仅改善了TPB模型框架对行为的预测效果,还为TPB模型框架理论的扩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本研究提出的感觉寻求与心流因素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冰雪运动行为的解释力,扩展了研究者对某些人格特质和动机因素相互作用机制的认知,为体育管理部门和冰雪企业制定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在制定冰雪运动(滑冰)参与人群的干预策略时,除了发挥TPB模型框架因素的作用之外,还应考虑感觉寻求人格的作用,即对高感觉寻求人格进行筛选,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干预效率。其次,应该重视感觉寻求和心流因素的交互作用,因为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心流体验是一个与参与者个性互动的过程。除了有针对性地筛选高感觉寻求人群,还应该着重从丰富其心流体验角度挖掘其心理体验的潜在需求,为感觉寻求强烈的人群提供较具挑战性的体验项目,如多级赛道、多种类节目表演、多种类比赛形式等,应给予参与者自由选择最符合他们感觉寻求特质水平的冰雪活动。这些活动允许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环境挑战,以满足冰雪运动参与者的各种技能和特征水平,从而培养其长期和固定的参与行为,以此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再其次,鉴于感觉寻求与冒险行为的相关性,相关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其他冒险行为筛选一部分高感觉寻求人群,并将其作为潜在的冰雪运动参与人群进行干预,或者作为运动员选材的关注点。

4.4 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虽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是横断面研究尚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今后可采用实验法、瞬时生态评估法等纵向研究方法进一步检验本研究的结论。其次,由于大众滑雪和滑冰参与行为在参与时间和参与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目前仅对大众滑冰项目人群进行了调查,所以结果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还可以通过对滑雪等其他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的调查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遍性。

5 结论与建议

感觉寻求在TPB模型框架外仍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心流体验可以进一步增强感觉寻求对冰雪运动(滑冰)参与行为在TPB模型框架之外产生的直接效应,这表明高感觉寻求特质人群心流体验如果被激活会进一步促进其对冰雪运动(滑冰)的参与。建议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使用不同样本、不同版本量表在不同背景下复制并考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童铃. 滑雪运动参与约束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20:1-2.

[2] 关晨涛. 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J]. 冰雪运动,2017,39(3):5-8.

[3] FENG H, HWANG J, HOU L. Understand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behavior in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An applicati-on of theories of the flow and planned behavio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2022, 2022(1): 1-2.

[4] BIDDLE S J H, NIGG C R. Theories of exercise behavi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000, 31(2): 290-304.

[5]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L D, BIDDLE S J H.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02, 24(1): 3-32.

[6] CONNER M, SPARKS P.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health behaviour[J]. Predicting Health Behaviour, 2005, 2(1): 121-162.

[7] WEST R. Time for a change: Putting the transtheoretical (stages of change) model to rest[J]. Addiction, 2005, 100(8): 1036-1039.

[8] WILSON P M, RODGERS W M, FRASER S N,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ercise regulations and motivational consequen-c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2004, 75(1): 81-91.

[9] EDMUNDS J, NTOUMANIS N, DUDA J L. A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the exercise domain[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36(9): 2240-2265.

[10] DOWNS D S, HAUSENBLAS H A. Elicitation studies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xercise beliefs[J].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5, 6(1): 1-31.

[11] 熊明生,周宗奎. 锻炼行为理论的评价与展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52-57.

[12]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13] 周兴波,梁进龙. 高校体育大学生滑雪行为意向影响机理研究——以张家口滑雪场部分高校为例[J]. 统计与管理, 2020,35(11): 90-93.

[14] 梁金辉.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TPB框架[J]. 中国体育科技, 2022,58(4):10-16.

[15] ZUCKERMAN M. Behavioral expressions and biosocial bases of sensation seek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7.

[16] 李金鑫. 感觉寻求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22: 9.

[17] HANSEN E B, BREIVIK G. Sensation seeking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isk behaviour among adolescent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1, 30(4): 627-640.

[18] WEISHAAR M G, KENTOPP S D, WALLACE G T,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ensation seeking and impulsivity on extreme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injury using path analysis[J].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2023, 71(5): 1522-1529.

[19] DINS C, DEMIRCAN M.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positional flow state, sensation seeking and ski reso-rt preference of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participants[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2019, 8(5): 57qxGwMi/0jKDjUCkKrSgirQ==-74.

[20]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21] COURNEYA K S, BOBICK T M, SCHINKE R J. Does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medi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so

-nality and exercise behavior?[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21(4): 317-324.

[22] 熊明生,周宗奎. 锻炼行为理论的评价与展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52-57.

[23] 周君华. 不同年龄人群锻炼行为改变的调节变量探究——基于对HAPA与TPB整合模型的测评[J]. 体育科学,2014,34(10):21-28, 58.

[24] RHODES R E, COURNEYA K S, JONES L W. Personality,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exercise: A unique role for extroversion’s activity facet 1[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32(8): 1721-1736.

[25] EYSENCK S, ZUCKERMAN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ation-seeking and Eysenck’s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78, 69(4): 483-487.

[26] VALLERAND R J. Deci and ryan’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 view from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 11(4): 312-318.

[27]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L D, HARRIS J. From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to intentional behavior: Testing a motivational sequence in two behavioral context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6, 32(2): 131-148.

[28] SHARAFI P, HEDMAN L, MONTGOMERY H.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agement modes, flow experience, and personality orientation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6, 22(5): 899-916.

[29] JONES C D. Exami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dventure seekin-g and states of the four channel flow model[J]. Leisure, 2008, 32(1): 139-162.

[30] CARL W. Flow-a theor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istory and critical evaluation[J].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1994: 3-4.

[31] CSIKSZENTMIHALHYI M.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M]. Didcot: Hachette UK, 2020: 122-126.

[32] LU Y, ZHOU T, WANG B. Exploring chinese users’ acceptan-ce of instant messaging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flow theor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 25(1): 29-39.

[33] MOON J W, KIM Y G. 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1, 38(4): 217-230.

[34] KOUFARIS M.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flow theory to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2, 13(2): 205-223.

[35] HOYLE R H, STEPHENSON M T, PALMGREEN P,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brief measure of sensation seeking[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2, 32(3): 401-414.

[36] 胡艳. 计划和障碍自我效能对锻炼意向到行为过程的解释和干预[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2008: 21.

[37] 刘爱阳. 基于感知价值的滑雪运动大众参与行为研究[D]. 北京: 首都体育学院, 2020: 33.

[38] JACKSON S A, MARSH H W.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optimal experience: The flow state scale[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6, 18(1): 17-35.

[39] ANDERSON J C, GERBING D W.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8, 103(3): 411.

[40] HAIR J F, BLACK W C, BABIN B J,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Vol. 6)[M]. Upper Saddle River: Pearson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2006: 139-152.

[41]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7-40.

[42] BAGOZZI R P, YI Y.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88, 16: 74-94.

[43] 尹龙. 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预测与干预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8:35.

[44] ELLIOT A J, MCGREGOR H A, THRASH T M. The need for competence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rochester[M].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2: 361-387.

[45] OUELLETTE J A, WOOD W. Habit and intention in everyday life: The multiple processes by which past behavior predicts future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1): 54.

[46] AARTS H, DIJKSTERHUIS A P. 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ur: The case of travel habi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0, 20(1): 75-82.

[47] VERPLANKEN B, AARTS H. Habit, attitude, and planned behaviour: Is habit an empty construct or an interesting case of goal-directed automaticity?[J].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 10(1): 101-134.

[48] BAUMANN N, L?譈RIG C, ENGESER S. Flow and enjoyment beyond skill-demand balance: The role of game pacing curves and personality[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16, 40: 507-519.

[49] INGLEDEW D K, MARKLAND D. The role of motives in exer-cise participation[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7): 807-828.

[50] 鞠成婷,李苑,何立国,等. 认知资源对不同感觉寻求者风险决策的调节[J]. 心理科学,2020,43(4):879-884.

[51] KOTBAGI G, MORVAN Y, ROMO L, et al. Which dimensions of impulsivity are related to problematic practice of physical exercise?[J].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2017, 6(2): 221-228.

[52] 郭永玉. 人格心理学导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73-74.

[53] 雎密太,张建新. 空难发生地高中生焦虑性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2007(4): 96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