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数字技术 赋能文化传承
2024-10-31姜志华
【摘 要】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青铜器”为研究对象,借用数字技术,指导学生通过数字影像解构器物造型策略、数位元素重构器物意境策略、数媒技术创构器物产品策略,深入探讨青铜器背后的丰富文化意蕴与创新潜能,使教材上的青铜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学生在参与文物创生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数字技术;青铜器;文化传承;小学美术
当下小学美术教育中,文化审美素养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我国历史见证者的文物往往未能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只是简单提及,而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学生虽然对此饶有兴趣,却因缺乏系统性讲解,难以独立学习。为此,笔者基于教材中青铜器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器以象制、器以载道、器以藏礼”的情境,利用数字技术解构器物造型、重构器物意境、创构器物产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将所学的文化知识与创意灵感相结合,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等。同时,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热衷追求与探索的文化新风尚。
在细致地整理和分析相关内容后,笔者对“青铜器”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如图1所示,笔者在“器以象制、器以载道、器以藏礼”的深刻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解构器物造型,深入探寻其设计原理;重构器物意境,感受其背后的历史韵味与文化内涵;创构器物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器以象制——数字影像解构器物造型策略
“器以象制”是一个古老的设计理念,它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充分考虑功能需求与形态设计的统一与协调。青铜器外形的塑造,通常借鉴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等自然元素,将这些自然形象与器物用途巧妙融为一体,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教学中,教师以造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地解构器物,包括器物的形象特征、物象功能、象征意义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从表象到内涵,全面理解青铜器的造型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器物的审美感知力。
(一)多方位整体观察,感知器物形象特征
青铜器造型设计的基调既有肃穆、庄重的气质,又洋溢着活泼、灵动的风格,这种匠心独运的融合方式赋予了形态以“像又不似,以神取胜”的无穷韵味。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及相关拓展知识,构建高清数字图像库,引导学生从多方位观察器物形象,感知其造型所蕴含的神韵。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平板电脑上观察“树形灯”青铜器图片(如图2)。利用平板的放大、移动等功能,学生能看得更清晰、更立体。有学生提出:“十五盏灯像树枝一样高低长短不一。”有学生描述:“第三层上有两只猴子单臂挂着,身体悬空,好像在讨吃的。”有学生发现:“树下站着两个人,好像在向树上的猴子抛食物。”这些树、人、虎、猴、鸟、龙等在书本上较为模糊。然而,通过数字图像的多维度呈现,学生得以体验到丰富而引人入胜的视觉盛宴。
(二)多角度局部分解,探究器物物象功能
青铜器的构造巧妙,造型生动、有趣,不仅具备实用价值,同时充满了艺术魅力。在设计过程中,工匠巧妙地结合器物的功能和自然物象特征,准确地把握了动物各部位结构和体型特征。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青铜器的内部构造及其使用功能,教师可通过数字软件分解器物图像,解构内部构造,弥补教材平面图片的不足。利用结构化的图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知青铜器物象功能之精妙。
单一的图片无法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而教师通过Photoshop软件的图层叠加模式,绘制结构透视图(如图3),能使学生更清晰地发现造型上的巧妙之处。如在赏析青铜器“彩绘铜雁鱼缸灯”时,学生发现它不仅颜值超高,还是“肚里藏乾坤”的实用灯具。学生提出:“这个灯罩可以防风。”“还可以调节亮度,减少灯油的消耗。”“我发现,灯火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会呛人。这些烟比空气轻,会顺着灯罩进入鸿雁的脖子,最后溶到水里。”这些透视结构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让学生看到了古人对生活的巧思与创造。
(三)多维度文化链接,活化器物象征意义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不仅具有物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象征意义。教师可借助《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以及“数字博物馆”“每日故宫”“中华珍宝馆”等App,打破纸面化、平面化欣赏文物的方式。通过链接视频影像,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感,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加深自身对器物文化内涵的认知。
在深入探究与“鼎”相关的视频学习时,教师采用了系统性的介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与“鼎”有关的人物大禹——九鼎的铸造者,我国最早的行政版图——“九州”,“鼎”的意义——“晒”权力的工具,“鼎”的功能——祭祀时煮给神仙、祖先或贵宾吃的炖肉大锅,等等。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图4)。这有助于他们了解器物的文化,拉近文化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相互间的隔阂感与陌生感。同时,这些文化资源也将为学生的创意设计提供丰富的灵感。
二、器以载道——数位元素重构器物意境策略
“道”是无形的规律,“器”是有形之物的载体,“器以载道”则体现了物质形态(器)与精神内涵(道)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学生通过模拟器物上的图腾、纹饰、色彩等,发现青铜器精美纹饰所蕴含的意象和手法规律。教师可利用数位技术,准确提取青铜器上的元素,让学生描摹、摹刻、摹绘,进而深刻领会古人造物的艺术手法,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一)部件形态联想,象征化描摹图腾
青铜器不仅作为实用器物存在,还是古代社会等级与身份的重要象征。青铜器的威严、肃穆,常体现在青铜器的图腾上。古人借用一些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抽象、夸张的手法,使青铜器的形态既有象形特征又具威武气质。在教学中,教师前期对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强化凹凸线条。随后,让学生通过平板放大图片,进行微距观察。学生发现器物上的形态多设计为对称图形,造型也多以几何形状进行夸张、概况处理(如图5)。最后,引导学生描摹线条,进一步观察图腾的形态特征,从中领会象征化创作图腾图案的方法与技巧。
(二)纹饰符号提炼,简练化摹刻装饰
青铜器除了在主要部件上雕刻有显著图腾,在周围还会填充一些“地纹”,以及一些环形装饰带。这些纹饰多以连续纹样呈现,有的做“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分连续”。教师可通过放大局部图像,引导学生识别出单独纹样,提炼出它的排列规律,并利用吹塑板进行绘画、刻板、印刷等实操,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纹饰排列组合中所蕴含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对纹样造型的抽象、简化、均衡、组合、重复等装饰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图6)。
(三)色彩语言融合,肌理化摹绘材质
青铜器最初的颜色呈黄色、金色,是铜锡合金的颜色。由于青铜器长时间埋藏地下(氧化、生锈等),其颜色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今天看到的“青绿色”,这种颜色饱含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厚重。教师可结合色彩摹绘实验游戏,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材表达出青铜色的质感,并借助数字图像进行比对。这样的综合材料肌理化实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表现能力。
在色彩实验游戏中,教师可提供多种媒材,如水粉颜料、金粉、色粉笔、棉花、砂纸、塑料膜、石英砂、油画棒等,让学生大胆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实验,有的用棉花拍打制作出铜绿斑驳的效果,有的用色粉笔摩擦表现出色彩柔和的效果,有的用塑料膜压印表现出色彩随机交融的效果。通过这样有趣又好玩的色彩实验,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成功表达出具有“青铜质感”的色彩(如图7)。
三、器以藏礼——数媒技术创构器物产品策略
“器以藏礼”的观念源于先秦时期,如《左传》中的“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便体现了这一思想。其中的“礼”不仅仅是礼仪,更是礼制、礼器等。“器以藏礼”表达了古代设计中以“礼”为载体的设计智慧。将这种设计思想应用于现代文创设计中,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文化创新。
(一)挖掘文化价值,设计文案手稿
脱离了文化的设计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对青铜器进行文创设计时,必然要先了解器物的文化背景。教师可策划活动,让学生设计“青铜器”文案手稿。
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对数字图像库中的青铜器进行分类,然后将其整理成不同主题。接着,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相关主题,分工合作,进行网络资料查找、文字汇总整理、排版绘制、文案撰写等工作。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贴近学生的视角,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最后,通过汇报演讲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能够深入解读器物的文化内涵,对器物的认识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建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尊重。
(二)融合文化情感,打造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是创意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它融入了创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感。学生在文创设计中逐渐累积经验、感受,不仅丰富内心世界,也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情感基础。学生从文化中找到创意灵感,借助文创产品将青铜器外在的“形、色、质”和内在的“事、意、神”传递出来,赋予文物新的生命。
课堂上,学生在深入研究青铜器文化后,经过深入的讨论与探讨,最后确定以“国之重器”为文创主题。他们用纸板制作了一系列现代军事装备的文创产品,将3000年前的“国之重器”——青铜器,与现代的“国之重器”——军事装备相结合,实现了跨越时间的对话。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将青铜器中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融入文创产品中,还以此展现了祖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如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