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振兴梦 争戴幸福花
2024-10-31何波
戴花村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以北,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这里,公路条条到户,院落整洁美观,三庙河穿境而过,有“生态湿地、水岸花田”的美誉。
然而,曾经的戴花村环境脏又差、产业小而散,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思想固化守旧,再加上长期在村居住的村民年龄普遍较大,导致整村工作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戴花村坚持党建统领,打造“荷合戴花”党建品牌,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等,其相关经验做法也得到《开讲啦》《乡村演说家》等节目的宣传报道。2024年,戴花村党支部被评为“合川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幸福戴花“三花”绽放。
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催生“致富之花”
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同质化发展和重复性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容易走入的误区,戴花村在这方面也曾走过弯路。近年来,戴花村多次开展“开阔眼界、学习经验、助力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致富能手、村民到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优质项目所在地参观学习,通过“走出去”长见识、找差距、谋出路。
一是整合渠道资金。分两期建成现代化蔬菜大棚,引进业主整体出租,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这既解决了附近2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也为农业教育研学、农事体验活动等提供了实践场地。二是科学规划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源,在土地贫瘠的9社、10社建成两个生态养猪场,使村集体每年增收5.6万元。同时,生态养猪场的畜禽粪便经过发酵,无偿消纳到柑橘、脆李、蔬菜园等精品果蔬采摘园,推动形成“种养结合”的有机循环模式。三是管理固定资产。将闲置的农机进行出租,助力村集体每年增收2.8万元。四是坚持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农业教育研学示范区目标,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培训教育功能,承办农机驾驶、母婴护理、蔬菜栽培、养老护理、手工编织等各类培训班,推动近500人接受培训,150余人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同时,我们结合村里留守妇女较多的情况和“戴花”独特的宣传优势,成立“织梦戴花手工坊”,以“星期三+培训”的模式帮助更多村民提高针织技术,孵化了特色庭院经济——毛线针织花品产业。
党建统领基层治理 开出“和谐之花”
基层治理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
一是推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里老党员较多,如何引导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我们以社为单位,推选一名老党员担任“绿水青山社会监督员”,实时守卫家门口的绿水青山;组织开展“清青戴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老党员带头清洁、美化自家院落,示范带动全体村民提升居住品质;将全村39名7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按实际居住地进行划分,动员邻近的老党员与他们“结对子”,常常走动、聊聊家常,如遇突发情况以便更快地应急处置,切实让独居老人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二是努力推进村民自治。我们积极探索村民“点单”提诉求、村委“销单”解难题的为民办事模式,通过“逢十协商日”“小何说事”等活动载体,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重大事项,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三是推动基层智治建设走深走实。我们持续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精细划分4个网格,配齐配强网格力量,聚焦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和民生实事等群众身边的“大事小事”,依托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1件,化解矛盾纠纷93件,让网格成为连家入户的“毛细血管”,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大力弘扬乡风正气 绽放“文明之花”
戴花村全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乡风文明建设也通过一系列措施得到突破。
一是探索实行乡风文明“积分制”。我们大力推进积分制管理,以户为单位,党员带头实行基础分(统一为100分)加减分制,把积极响应文明节俭的婚丧风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人好事等作为加分项,将大操大办、薄养厚葬、违规参加非法宗教迷信活动等列为“一票否决”项,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用“小积分”带动“大文明”。同时,采用“付出+积累+回报”的模式,让村民凭积分到文明积分商店兑换商品,从而激发其内生动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将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不断焕发新活力。二是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户院落,我们采取“宣、评、帮、乐、庆”的方式,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政策宣讲、移风易俗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此外,我们还开发了“数字戴花”微信小程序,推动活动报名、新闻宣传等实现在线预约、实时阅览,把“我们的节日”真正过成健康向上、互信友善、和谐文明的节日,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三是着力打造精神文明新阵地。2023年,在村党支部的策划下,我们举办了为期5天的首届戴花村“荷田夜市”,吸引了周边村镇大量游客来到田间娱乐,品尝乡村美食。活动中,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一批村民自发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义务提供车辆引导、安全巡逻、卫生维护等服务。村民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售卖土特产增加了收入,“荷合戴花”焕发出勃勃生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戴花村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的转变,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文明乡风蔚然成风。展望未来,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信心、坚定决心,与全村人民同心协力、砥砺奋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逐梦前行,努力让“戴花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系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