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技术迷思,发智慧之问

2024-10-31刘奥奇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4年10期

近年来,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人工智能的应用则加快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技术的发展似乎给我们带来一种迷思:既然机器的运作能生成越来越多的答案,人类的问题是否会减少?

依我之见,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确乎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问题和答案之间的距离,在解决具有确定答案的知识性问题时,人们只需在搜索框内轻触指尖,便能成功链接到海量数据库中的相关词条,从而高效便捷地解答疑惑。但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许多开放性问题和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无法单凭互联网或AI等技术工具得到解决。正如著名画家毕加索所言,计算机没有什么用处,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你答案。换句话说,技术和工具只是被动地执行解决方案,提出问题的本体仍是人类自身。

可见,“我们的问题”是多或少,取决于“我们”这个要素,而非日趋成熟的人工智能。与其将人工智能看作“导致问题消亡”的罪魁,不如将其视为助力人类解决问题的钥匙。从本质上来说,这把钥匙与远古时期黑暗中的火燧、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并无区别,均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只要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初心不变,人类的探索欲不减,我们的问题就不会减少。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是屈原仰望苍穹、直面宇宙之时发出的自然之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不公之时喊出的不平之问;“人为什么而活”是史铁生身处逆境、探索地坛之时叩响的生命之问……人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各类问题的推动,而反之,诚如芝诺的“知识圆圈说”所言,社会的进步发展拓展了现有的认知边界,增加了未知问题的范围。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问题只会增不会减。

“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我更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库克的言论揭示了当前“问题”危机的潜在诱因。在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的过程中,真正令人担忧的不是问题的数量越来越少,而是发掘深层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存在减弱的趋势。唾手可得的答案往往让人停留在“问题已然解决”“问题不断减少”的错觉之中,认知固化衍生出的轻视与怠惰,抑制了自主思考、问题探究的发展。以学生为例,依赖AI完成作业的行为看似缓和了作业与娱乐之间的矛盾,但长此以往,这些学生无疑将陷入逃避学习的深渊之中,逐步丧失思考能力和问题意识。

艾略特在《磐石》中发出追问:“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何在?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何在?”这时刻警醒着我们,知识获取的便捷并不等同于智慧的增长,技术工具的革新也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减少与解决。只有善于思考,勇于发问,敢于实践,方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独立判断,才能真正获得通往答案之路的宝贵智慧。

【点评】 本文以设问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围绕设问展开论证,通过层层推演式论证,逐步展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人类的探索欲不减,我们的问题就不会减少”。文章第四段中的三问,看似与互联网智能时代似乎关联不大,但实际是很好地推进了论证,强化了“答案”与“问题”的关系的阐述: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问题—答案—问题”史,只要“探索”,总是会有无穷的未知“问题”。最后又借用艾略特的追问推进论证,提出在智能时代我们应持的生活立场和生活态度。全文思维严密,推理严谨,值得学习。当然,第四段中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例不够妥帖,如果换成用古代科技史,如“四大发明”的事例,会更合适一些。

建议得分: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