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双创”育人模式改革
2024-10-31周聃魏艳薛芳秀陈雪
摘 要:国家2019年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重点建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等级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C档建设单位。基于新工科学科背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来“双创”教育“三段四进”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上,主动探索以打造各系部特色众创空间为牵引,以“大挑”“小挑”及“互联网+”等“双创”比赛为抓手,深入探索“精英教育”+“双导师”、“平台导入”+工作坊、“课证赛岗”+谋职业、“国际引领”+掘潜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两学-三界-四链-五同”的国际“双创”协同育人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国际化;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32-0082-06
Abstract: The state started to impl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level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la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Double High-level Plan") in 2019, and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was selec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construction units of the "Doublehigh-level Plan",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groups, and rated as C-file construction uni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group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e school has taken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he original "three stages and four step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il1e20SXXJkgdJ18+ZxMzQ==cation, to create a unique multi-innovation space of each department as the traction, and to "Big challenge", "small challenge" and "Internet +" and othe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elite education" + "double tutors", "platform introduction" + workshops, "class certificate competition post" + career,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gradually formed "two learning - three circles - four chains - five" international double and creativ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mass makerspa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ode reform
基金项目:教育部行指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和路径研究——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HBKC212039,主持人为欧阳全胜);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2024RW273);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类)“电解液添加剂构筑硫正极保护层以改善锂硫电池电性能的研究”(黔科合基础-ZK[2024]一般608,主持人为陈雪)
第一作者简介:周聃(1986-),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教育、比较教育、职业教育管理及教育领导力。
*通信作者:陈雪(1993-),女,汉族,重庆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双创”教育教学、高安全锂离子电池、高比能锂离子电池。
基于学院“双高”工科专业集群特点,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双高”专业群博士科研平台,联动其他部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进行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要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业基础等课程。学院将开展“双创”教育作为阶段发展重点,打造国际“双创”教师队伍、出版教材持续深挖特色“双创”育人模式[1]。当下,国际背景“双创”教育反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引领下意义深远。笔者拟结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众创空间运行发展情况,深入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双创”人才育人模式变革路径。
一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国际化“双创”人才培养内涵意蕴
当下职业院校面临着“双高计划”高质量发展和“职业本科”高层次发展“双高”建设发展时期,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创业为特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标省级及国家级空间及孵化器等平台,同时结合了德国“双元制”育人模式,主动探索工作方式教学,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国际化“双创”人才培养赋能了新的内涵意蕴。相较于传统工科人才,新工科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且具备国际竞争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育人目标,主要为针对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等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恰恰符合我院的专业设置发展、学科优化及工科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以“高技能”为导向,培养国际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新工科背景是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学科背景下专业设置发展的新概念,从传统工作育人模式以“学科为基础”转变为“市场为导向”,将人才培养面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采取信息化、智能化等对传统工科育人模式进行改革、转型和升级。基于新工科背景,“双创”育人由原来强调职业性、实践性转变为时代性、应用性,不仅注重提升理论素养和技术研发,也融入了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这既符合职业教育工科背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多样性的学科的交融共生更是构筑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技能国际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孕育的温室。在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工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本科层次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使命,通过学习国外“双元制”“学徒制”“社区学院”“TAFE”等新教育理念及模式来培养出综合型高技能国际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才能进一步适应日益开放的世界“地球村”。
(二) 以“强就业”为核心,推动实现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
对比于由澳大利亚政府开设的TAFE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文凭均由所在国政府颁发,其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课程多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量身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因其成为欧洲、大洋洲及东南亚通用的标志性职业教育形式,具有教育内容设计参与者多元、就读地点与实践灵活度高、选择就读后应用选择面宽等特点,备受我国教育从业者学习借鉴。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教育对传统工科进行优势整合、积极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来改革传统工科学科及专业设置,借助“众创空间”等工坊式人才培养孵化器,让学生真正体会创新思维落地、创业项目真实工作生产过程,“以创新谋发展,以创业带就业”,从而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牢牢以“强就业”为核心良性持续发展,改变传统教育的滞后性、知识性。
(三) 以“产教融合和科创融汇”为对标支点,全面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发展意见中,希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四新”建设共同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车轮一起转,构建贵州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力打造贵州竞争新优势,打开新旧百年交替贵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党的二十大中,着重强调“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为我们创新创业的从业生态提供了持续优化的优质土壤。在新工科背景的催生下,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市场化高质量需求,因此顺应新工科背景,我院以“双创空间”为建设抓手,通过跨界整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新型工科类人才。空间的核心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探索学习、探秘工作及生活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引导学生不断上下求索,为培养适合产业及市场发展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以空间作为孵化载体实现“双创”国际化育人模式改革,培养出大批可以面向国际化发展的“高技能”“强就业”“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全面实现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建设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
二 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双创”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一) 坚持以空间为依托,全面拉动“双创”育人联动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3]。
基于国家政策要求,结合我院高质量“双高”建设与高水平职业本科筹建两大重点工作,按照“一系一品”原则,2022年我院引入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双创”育人新模式,出台了《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化众创空间遴选管理办法》(简称《办法》),面向我院七系一院一部来进行空间立项申报工作,《办法》明确了年度空间基本任务与政策支持,计划“十四五”期间实现空间系部所全覆盖,最大化发挥产教学研创积聚效应,全校“双创”一盘棋,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创新、协作与共享的“双创”平台。
以重点特色专业群为基础,2022年我院在信息工程系和轻工化工系成立两家基于专业学科发展的众创空间;2023年依托就业优势成立经济管理系“数智经管众创空间”、依托国际级赛事成果成立国际学院“亿客思国际化众创空间”,国际化众创空间的成立不仅为建设部门带来了“双创”教育的工作坊,也为其他空间和我院其他项目带来了国际化市场渠道延伸拓展的发展新机遇,成为“双创”育人工作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
(二) 聚焦以赛事为载体,服务省内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核心能力类属分析,以“实践能力”“竞争进取心”“自我指引的意愿和能力”来分类,发现“双创”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比赛比课堂案例教学更加有效[4]。基于党的二十大倡导的“产教融合+科创融汇”育人模式,2022年4月,我院出台《贵州省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及各类竞赛奖励办法(修订)》,明确将创新创业大赛类奖励放在教育教学标志性成果奖励之后,技能竞赛奖励之前,列入我院重点比赛奖励范围。我院鼓励师生参加“大挑”“小挑”“互联网+”等“双创”赛事,通过赛事积聚师生团队齐齐发力,对标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产业,以“双创”教育为抓手,将院校教育和企业教育双元融合,实现双元共育强技术高技能复合型“双创”人才培养。
2023年12月在知网输入“高职院校拔尖人才培养”,可检索到拔尖人才培养32项,高职院校26项,拔尖人才21项,创新创业3项,由图1可见,过去学者们对创新创业并未有太多关注,但是产教融合、校企融合已经成为了培养拔尖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校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己任,提升院校服务功能和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的强技能人才作用凸显[5]。近年来,国家提倡创新驱动战略转型,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创新,这是国家创新战略转型对高职教育要求的重要转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双创”改革逐渐成为了国家发展改革重点之一。随着政府对“双创”工作的重视,高等教育在引入“双创”工学结合的特色育人模式,同时借助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等良好国际环境,达成国际化“双创”育人改革目标,扩大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三) 创新以国际化为手段,引渠灌溉借船出海
我院连续两年分别立项4个众创空间,从特色专业群着手发展到国际化众创空间的建设,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运用国际交流合作途径创新国际化联通渠道,服务于其他空间及项目的国际化项目合作及资源渠道的国际方向落地,引渠出海,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项目延伸国际运营为发展新思路,借助我院中泰“经世学堂”海外分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双创”项目引入国外进行落地运营发展,将我院“双创”育人的育人环境延伸至国外,进一步拉动国际化“双创”育人模式改革。在课程设计中,立足新工科背景,选用了我院“双高计划”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班级学生来做课程授课对象,以“春晖杯”等教育部举办的赛事项目等为具象载体,采取“创业思维”为学生重构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材,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创业项目设计》模块化设计活页式教材。在几年发展的基础上,以“亿客思国际化众创空间”为综合项目抓手,逐步积累形成了我院特色国际“双创”育人的经验做法。
1 “精英培育”+“双导师”
2017年《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背景下“双创”育人成为当下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成为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支持各系开展众创空间,2023年我院首个国际化众创空间“亿客思国际化众创空间”落地,导师团队36人,博士占比24%,硕士占比75%,同时具有博士、教授导师5人,其中,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及芬兰五国院校校长及企业负责人也参与其中,为项目落地带来了极大国际发展机遇。基于实际创业项目计划过程,设计《创新项目设计》模块化活页式教材,分模块将学生从创业小白到练手实操,最后到创业炼成,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中外导师联动培养国际化项目团队,让学生们在中外“双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精英孵化,服务“一带一路”将项目产品销售到东南亚等国。
2 “平台导入”+工作坊
我院鼓励各众创空间与专业群各科研平台教师联动承担“双创”项目打造任务,优势组合进而实现比赛成绩的突破。我院怀卡托国际学院依托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多媒体教学平台,成立“国际思托邦众创团队”为全校其他“双创”项目团队及空间提供“双创”项目国际化渠道,助力我院国际化“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选用学生处一楼作为“亿客思国际化众创空间”的工作坊,打造特色国际化空间场地,将学生“双创”奖杯证书等用可视化方式展示,通过开放式的工作间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营造并提升我院整体国际化“双创”氛围,扩大我院“双创”教育国际元素植入影响力。2023年累计与国外院校合作学生团队项目8项,其中获“互联网+”银奖5项、铜奖1项,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1项。
3 “课证赛岗”+谋职业
我院组建创新创业教研室归属院团委负责统筹,出版《创新创业基础》教材,制作在线精品课程让授课教师、获奖导师、获奖团队队长及优秀的创业毕业生一起参与课程录制,为我院国际“双创”育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土壤。依托怀卡托国际学院而建立的“亿客思国际化众创空间”,选拔学生讲师团,为空间学生讲师团发聘任证书让其成为空间其他项目孵化的学生导师,来进行层级式项目负责人制管理。同时,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我院“经世学堂”及中外合作办学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剑桥大学中国学联&奇迹论坛”、法国创业协会等与名校优秀创业者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为学生树好职业标杆。其中,空间项目刺梨香猪依托我院特色专业在“互联网+”中获得银奖,通过“青创赛”金奖的好成绩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受到环球时报、CCTV及学习强国的报道,为学生未来就业及创业夯实了资源及实践基础。
4 “国际引领”+掘潜力
我院“双高”专业群群内专业有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都是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双创”教育是一个可以将新工科专业与国际化融合的突破口。怀卡托国际学院成立国际化众创空间,除专项孵化国际化“双创”项目,也积极为其他空间提供国际合作渠道,着力搭建国际引领的“一带一路”服务能力提升桥梁。2023年,怀卡托国际学院师生团队指导学生在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及“互联网+”屡次获奖,学生团队均来自专业群内专业及区域产业特色专业。同时,教师团队也亲身践行为项目团队挖掘更多国际合作机遇。国际化空间发起人带领群内专业博士研究平台等导师团队2023参加第十八届“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入围优胜1项,团队应教育部留服中心邀请赴广州参加“海交会”并赴广州、珠海、深圳和上海等地进行项目落地调研,争取为我院“双创”孵化出更多国际化项目。
三 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双创”育人的培养逻辑
(一) 教育逻辑
新工科背景下“双创”教育是我院育人供给的现实选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创新性国家”,大力培养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全面提升国民创新素质。
创新人才在国家“高水平”“高层次”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专业群建设的打造意义凸显。基于新工科的学院学科背景,我院鼓励以“大数据应用与技术”专业群为辐射,带动现代物流管理、新能源汽车、酿酒技术和工艺美术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中,逐渐改变行程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工科学科建设和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强技能型国际复合型新型人才[6]。
(二) 产业逻辑
新工科背景下“双创”教育是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贵州省在“十四五”期间,在国发二号文件的指导下,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作为主目标,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为主抓手,奋力谱写新时代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贵州“十四五”期间狠抓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产业化人才的孵化摇篮,坚持产业机构的新时代转型升级尤为重要,国际“双创”培育更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成为新工科背景下产业育人的培养逻辑。
(三) 社会逻辑
新工科背景下“双创”教育是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2024年3月1日,教育部举行持续推进“四新”学科建设,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会议,其中提出,我们要组织模式创新带动人才变革,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培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的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据报道统计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共有来自内外150多个国家,5 200多个学校的420多个项目参加比赛,覆盖人数1 700万人次,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去年累计立项41 000余个,参与师生累计近23万,其中基础教育项目占据50%以上。由此可见,新工科背景下“双创”育人是现代化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7]。
四 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双创”育人模式构建
(一) 构建“两学-三界-四链-五同”国际“双创”育人模式
在我院原来创新创业“三段四进”双创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在团委开展的众创空间申报立项工作的整合领航下,我院“双创”导师团队重新地构成了由“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为Gp0qBEwgr8w+YXb3Nh/wgA==支点+高职称导师+高水平科研平台+高技术研究中心”的“一支点三重心”国际化协同育人新模式(图3)。
1 联通“两学三界”,保障专业实践双管并进
“两学”指的是专业学习和实践学习两类。专业学习指的是学生专业学习为“双创”教育的基础起点,鼓励学生“双创”时学好、用好自己的本专业,夯实个人发展基础;实践教学是“双创”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们国际化落地生根的具体创新体现,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其专业教学深化运用的体现。三界指的是“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基于新工科的“双创”项目难以避免都会和科技相关,也一定会借力企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双创”项目国际化的延伸引领下,学生通过与国外院校、企业等合作,实现“眼界进步、动手进步、专业进步”教育目标。
2 打造“四链融通”,确保“双创”教育高质推进
在“双创”教育的育人过程中,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以高职本科人才培养为质量目标护航,将“教育链”作为国际“双创”育人的基础保障、将“人才链”作为提质培优及高职本科“双创”育人的根本目标,将“产业链”作为国际“双创”育人的高职特色元素,将“创新链”创新的意识培养作为国际“双创”育人的筑魂之基,最终通过“国际链”整体四维联动,打版“四链五通”轻工国际“双创”育人模式,完整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国际链”能够搭建好学生从“学校人”迈向“社会人”的桥梁。
3 筑基多元学习平台,“校-政-企-研-农”五育同行
“双创”教育是现代化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给我们高校教育所需要的创新思维,也给我们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可以学习的平台。除了传统的校园平台,在国际化“双创”教育空间中,我们的学习平台还有:高校与学校、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农民、高校与国外高校或机构。不同类型的“双创”项目中,我们搭建的实践学习对象合作主体不同,在高质量的尤其是国际化“双创”项目中,我们会联动的部门很多,学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农民都是我们合作的对象主体,也形成了“双创”学习的多元平台。
(二) 育人实践探索经验分享与推广
1 导师逐年分类扩容
依托怀卡托国际学院,以国际化“双创”打造的“亿客思众创团队”“双创”导师团队:2020—2022年共入驻7位导师,4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2022—2023年共入驻9位导师,3名博士、教授;3名博士;5名副教授,企业导师1名。2023—2024年预计会入驻三类项目——国际化项目类导师团队、文化艺术项目类导师团队及综合项目类的导师各6名,博士占比不低于35%,较上一年度成倍增长。综合来看,导师入驻情况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也从我院拓展到企业、其他学校及省外高校,影响逐年扩容,“两学-三界-四链-五同”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双创”育人模式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2 学生成果多样化产出
2023年累计空间获奖“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互联网+”省级银奖5项,铜奖1项;黑科技国家恒星奖(国家二等奖)2项,“创青春”金奖1项,其他省级奖项若干。学生们自主比赛参加“筑创荟”“创客大赛”获得的奖项多项,粗略估计保送专升本近50人。这里仅仅累计的是2020—2022年入驻空间导师成果,2022—2023年导师入驻的成果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年累计近4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达5项以上,成果丰硕,足以可见国际化“双创”导师团队的模式运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3 模式构建落地分享推广
该模式从2023年开始推广使用,省内导师团队交流的院校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商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及贵州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本专科学校等,省外贵州轻工“双创”导师也赴湖北江汉大学、湖南常德学院、河南信阳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及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并进行经验推广,累计2023年赴外授课10次,赴深圳、广州、上海、河南等地参加路演推广20余次,赢得了多所高校的认可,也获得了很多同学们的青睐,我院项目空间建设数逐年增加,空间内孵化培育项目数也逐渐稳步高质量呈现增长之势。
基于我院大数据应用与技术、新能源汽车、酿酒科技等新工科专业背景,以“亿客思国际化众创空间”为牵引拉动各院校、科研平台、研究中心联动,运用新型设计研究的教材,创建“文化旅游类”“先进电池研究专项类”“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专项类”“机械制造类”及“综合类”结构化导师团队。在“多方联动、主线牵引、整体构架式”国际化“双创”育人教育设计中,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双创”导师团队通过2020—2023年三年的“双创”育人实践,逐渐形成了“两学-三界-四链-五同”的国际“双创”协同育人模式。
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而提出的教育改革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 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众创时代继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国际交流合作是继高校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与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后的第五大职能,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双创”导师创新将两者结合,通过“双导师”“工作坊”亲身实践为学生挖掘更多的项目国际化发展潜力,为学生树立国际化思维并运用到“双创”项目合作模式中,在“双创”教育项目上拓宽国际视野延展择业面,致力打造“贵轻工国际化‘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68465.htm?url_type=39.
[2] 于扬,牛彦飞.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意蕴与推进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3):42-48.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12/content_564 2037.htm.
[4] 周英,杨丹,夏仕武.案例分析比赛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育[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4,17(1):163-172.
[5] 孟仁振,张耀军.产教融合背景下传媒业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传媒,2021(6):85-87.
[6] 黄银云,胡新岗,丁越勉.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的类群特征、培养逻辑与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4(3):49-54.
[7] 教育部:持续推进“四新”学科建设,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EB/OL].https://news.eol.cn/meeting/202403/t20240301_25 609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