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走心”之道
2024-10-31苏玲玲
[摘要] 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实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找到“走心”之道。作为班主任,要明晰管理方向、融入情感、以身作则、搭建展示学生才能的平台。班级管理工作要从传统的“外铄型”走向“内生型”、从“他律型”走向“自律型”。探寻班级管理的“走心”之道,让学生的生命得到全方位的滋养和成长,从而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班级管理;管理方向;以身作则;展示平台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要从“表层”走向“深层”,就必须注重“攻心”。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学生“心动力”“心动能”的教育,也就是“走心”的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走心”之道,要求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从传统的“外铄型”走向“内生型”、从传统的“他律型”走向“自律型”。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教育的生成性、长期性、后效性、反复性等特点、特质。
一、点亮:班主任要明晰班级管理方向
方向性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明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等,并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予以纠偏。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整体规划班级愿景,明晰班级的奋斗目标,对班级发展的远景、中景和近景进行规划。如此,班级愿景才会凝聚学生学习、生活的内生力,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班级建设和管理之中。
班级管理愿景、目标等是班级管理的原点和归宿。在班级管理愿景、目标中,既要关注班级群体,同时又要关注学生个体;既要融入班级特色,同时又要关注学校的具体活动、工作;既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认知进阶,同时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意态度等。要将班级的特色建设与常规管理结合起来,从而通过班级管理,助力学生实现理想的自我3qOfEy3lIgIXSL03+jTbqA==。在班级管理中,愿景、目标不仅对学生的行为等具有约束性,同时还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感召力。同时,班级的愿景、目标还让全体学生具有一种归属感。例如,笔者所带的班级确定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班级管理特色,引导学生在日常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引导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理性、自主、自为的人。基于这样的班级育人管理特色,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定章立制,从而让班级的规章制度更具有指向性、针对性、实效性。班级的规章制度,不仅仅是为了管理而存在,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而存在。例如,笔者所带班级的规章制度将“敢于担当”“勇于拼搏”“乐于奋斗”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将班级管理特色、目标、愿景等融入班级的规章制度之中,能在潜移默化中让班级的特色、愿景、目标等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拥有成功感、愉悦感、幸福感。
打造班级的特色、愿景等,就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作为班主任,要具有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一种信念,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美好的憧憬、美好的信念、阳光的心态等。通过班级的特色建设、愿景规划、目标制定,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活力、生活更有朝气、生命更有尊严。
二、唤醒:班主任要在管理中融入情感
“走心式”的班级管理不仅要以知育人,更要以情感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将情感融入班级管理过程的始终,让情感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彰显育人价值。
首先,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上不成熟,优点和缺点都较为外显。班主任应搭建起与学生间的情感桥梁,针对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尽量宽容对待,不可一味地严加惩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那些个性敏感、自尊心强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不断鼓励学生,使其能够走出失败的阴霾,继续前行;面对“学困生”,班主任要予以重点关注,并加以引导,使其产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步摆脱“学困生”的阴影。
其次,班主任要注重激励学生的情感参与。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在课堂情境的创建中融入情感,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鼓励学生多参与班级活动和集体活动,如班级文艺活动、户外拓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情感的交流,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活动中,班主任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生活的快乐。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氛围中成长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班级,班主任也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此外,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也要巧妙地融入情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每次活动结束后,笔者都会购买各式各样的小礼物,以各种理由奖励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在一些节日里,笔者会与学生共同庆祝,与学生互赠卡片,互写祝福,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与关爱;如果在某些事情上,笔者的处理方式不当,对学生造成了伤害,笔者也会真诚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情感,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融入情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助力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班主任应在工作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与支持,让班级管理工作在情感的传送带上顺利进行。
三、催生: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学校里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走心式”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自身规范性的言行举止引领学生的言行。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其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班级的规章制度和道德标准,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纷纷效仿,班级的整体氛围和秩序也会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改变。比如,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班主任自己每天都应早点到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读书,班主任应当做读书的表率;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班主任自己要按时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将本职工作做好;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主动和他人打招呼,班主任就应当率先垂范,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意见;要求学生吃饭的时候要光盘,班主任应当身体力行;要求学生讲诚信,班主任自己答应学生的事情,无论大小,务必兑现承诺;要求学生讲究卫生,自己也要时刻注意仪表,保持着装整洁、得体;等等。班主任要始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表率,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直接影响。
班主任以身作则还能够增强威信和影响力。当班主任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言语和决策是正确的时候,学生就会更加信任和尊重班主任,从而更加愿意听从班主任的教导和安排。相反,如果班主任不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即使再怎么强调班级的规章制度和道德标准,学生也很难真正地接受和遵守。因为学生会觉得班主任自己都没有做到,为什么要求他们做到呢?这样一来,班级的秩序和氛围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班主任的威信和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班级的规章制度和道德标准,对工作认真负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于律己,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感染和引导学生,打造一种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领学生文明有序、自觉自律,从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上。同时,班主任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做好表率,履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四、绽放: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锻炼能力的平台
班级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而在于实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促进学生生命的解放。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搭建平台,秀出学生的十八般武艺,展示学生的风采,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班级才艺展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准备节目,如唱歌、跳舞、朗诵、乐器演奏、脱口秀等。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参加,增强活动的仪式感和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活动,班主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发掘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设立班级或年级的创意作品展览区,鼓励学生提交手工艺品、绘画、书法、摄影、编织等作品。通过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成果。此类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举办各类主题的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如“科技与未来”“我的梦想职业”“学习和实践哪个更重要”等。这类活动不仅能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他们在准备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探索,拓展认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敬老院慰问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学科竞赛,如数学奥林匹克、英语演讲比赛、科学创新大赛等。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成立兴趣小组,如文学社、棋艺社、编程俱乐部等,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资源支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和发展。以上各项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等环节,班主任都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述平台的搭建和活动的组织,学生可以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他们将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实施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找到“走心之道”。点亮、唤醒、催生、绽放,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四部曲”,它奏响了班级管理的新乐章。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地发挥班级管理的绝招,生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一旦班主任找到班级管理的“育人”之道、“走心”之道,“立德树人”之于班主任,就不再仅仅是一种目标、要求、任务,而是一种实实在在能看到成效的实践结果。
[参考文献]
[1]许传利.教育细节的深度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克鲁泡特金.互助论:进化的一个要素[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07):4-8.
[4]孙朝仁.让教学更高效:策略创新让教学事半功倍[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苏玲玲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白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