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拉莫夫中篇小说《生》的“ 新生 ” 主题
2024-10-31王欣悦杨玉波
【摘要】《生》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瓦尔拉莫夫于1995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普通夫妻在经历生子后重新认识生活本质的故事。“新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要从三个层面得以展现:首先是婴儿的降生,象征着新生的力量与希望;其次是男女主人公精神的重生,他们经历了心灵层面上的蜕变与成长;最后是男女主人公对生活本质的重新认识,他们意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体会到平淡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生》;新生;瓦尔拉莫夫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重构视域下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3WWB193)。
瓦尔拉莫夫是21世纪俄罗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以真实描写现实世界而著称。他从1987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作品已受到《旗》《十月》《新世界》等俄罗斯主流文学刊物的青睐,并受到批评界的普遍关注。他寓意深厚的中篇小说《生》《Рождение》在1995年获得“反布克”文学奖,其新世纪开始的人物传记作品也获得多项大奖。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沉没的方舟》在我国文学界备受瞩目,讨论热烈,而其成名之作《生》受到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毫无疑问,《生》这部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到理解。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巧妙地融入了多种主题元素,包括新生主题、创伤主题、生活主题以及社会主题等,新生主题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通过探究“新生”这一主题,不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进一步解读作家的创作艺术及其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思考。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原本对生活感到乏味和厌倦,夫妻关系亦显得冷淡。然而,自从他们得知怀孕的消息后,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期待新生命的降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孕期中妻子遭遇了胎盘老化的问题,晚期又经历了早产、难产的困境,孩子的降生充满了艰辛。正当他们以为美好的生活即将开始时,却又接到了孩子可能患有重大疾病的通知。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和困境,夫妻二人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真谛。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开始热爱生活。
一、婴儿:新生的力量
婴儿作为新生的象征,在小说中对他的描写往往与生死紧密相连,很多细微的情节似乎都预示着婴儿的夭折。然而,正如菟丝子一样,婴儿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他顽强地抓住任何一线生机和希望,经受住了生死的考验。对于婴儿来说,无论是在孕育过程中遭遇胎盘老化、面临胎死腹中的危险,还是早产带来的种种危机,又或是出生后被发现患有重大疾病,从疑似血液病到传染性肝炎,每一步都如同劫难,考验着这个尚未真正踏入世界的生命。然而,婴儿始终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平安出院,证明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如小说中所言:“但是在他纤小的身躯里,所有的器官、所有的细胞、所有的神经——所有的一切都认准了生,认准了活下去,一切都在同他所感觉到的东西——刺人的空气、光线、喧闹声作斗争。他想活下去。” ①婴儿身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生命活力,最终战胜了死亡。婴儿象征着生命是力量和奋斗的结果,这是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小说以此歌颂了新生的力量与生命的伟大。
在俄罗斯文学中,婴儿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宗教式内涵,在有婴儿出现的小说里,奇迹般的诞生是大多数故事情节的核心。神奇的受孕和出生是孩子被选中的标志,这些故事中的孩子通常注定要完成崇高的使命,通常是救赎的使命。在小说《生》中,婴儿形象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作品中展示了婴儿奇迹般的降生与夫妻心理状态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孩子生命的延续中,夫妻二人通过共同照顾孩子这一过程,得以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并在相互扶持中发现了生活的魅力,从而再次深深地爱上了生活。孩子的降生不仅是生命的奇迹,更是蕴含着一种救赎的动机,这一点在故事叙述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和还原。随着孩子的得救,新生儿的父亲和母亲实现了内心的救赎和成长。
婴儿出院之日正值“奉献节”,亦是冬春交替之际。此刻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新生力量必将战胜黑暗。正如玛利亚将耶稣奉献给上帝一般,人们亦将迎来新的救赎与希望。在中篇小说《生》中,婴儿作为新生力量的代表,他不仅在抗击死亡的过程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还成为了推动其父母精神重生的关键力量,更标志着一个家庭重新焕发生机。婴儿的存在促进了人物间的亲密关系,让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纽带更加紧密。他既是需要呵护与关爱的弱小个体,也是上帝赐予人们的珍贵礼物,带给人们希望与重生的力量。
婴儿作为新生的象征贯穿小说,其形象传达了作家瓦尔拉莫夫对新生最本质的看法。新生的力量不仅具备自救的能力,更能感染和影响他人。新生的力量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虽然微弱,却能够照亮前方的道路,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和希望。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新生的力量也能让人保持对光明的向往,不断挣扎向前,最终摆脱黑暗的束缚,实现自我救赎。这就是“新生”的含义和伟大之处。
二、男女主人公:精神的重生
男女主人公在婴儿降生前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男主人公来说,婴儿的降生让他深受触动。婴儿是新生力量的象征,这新生的力量促使男女主人公获得精神的蜕变与重生。
男主人公在婴儿降生前后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在婴儿出生之前,他是一个倾向于逃避现实、沉浸于个人内心世界的人。面对妻子的日渐冷淡以及自己梦想的逐渐消逝,他并未展现出抗争的勇气,反而懦弱地选择回避,将自己封闭在个人的舒适圈内。他对生活的冷漠与乏味感到厌倦,渴望逃离城市的喧嚣与社会的束缚,向往着荒无人烟的大自然,试图在“森林”的深处寻找心灵的宁静与美好。然而,这种所谓的追求,实则是他对自我欺骗的掩饰,将逃避作为应对生活困境的唯一方式。婴儿降生之后,男主人公第一次看见世界上同样有一个生命体冠着他的姓氏,看到如此弱小的生命体却一次又一次历经生死的磨难,这使他对孩子无限疼惜。婴儿对生命的渴望与执着,深深触动了男主人公,震撼了他的心灵。对于他自己而言,生活原本已经冷漠而无趣,此刻他却开始重新审视生活,渐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怀着不寻常的认真而兴奋的神情在烧开水,在浴室和厨房里仔细地洗涮和晾晒襁褓及尿布,每天都用湿抹布擦房间。他不再去森林里了,不再读他喜爱的报纸,而以前没有这些东西他是不能活的,现在他读的都是有关护理婴儿的书”。他不再逃避妻子,而是开始关心家人,开始期待今后的岁月,认识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对生活重新燃起了热情。
从小说中可知,最初男主人公是一个自私自利、躲避责任的形象。得知妻子怀孕后,他并未首先感受到作为未来父亲的喜悦或对妻子的感激之情,反而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变化感到恐惧,担心这会打破他现有的平静。甚至在婴儿难产时,他选择了沉溺于酒精,对妻子和孩子的安危漠不关心。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与婴儿相关的事件、目睹了婴儿的脆弱身体之后,他内心深处开始涌现出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他逐渐懂得承担责任、珍惜爱护自己的妻儿,并自省以前做过的错事。他在妻儿面前像一个永不换岗的士兵,牢牢守卫着他们的安全。“他现在想,容易动怒和利己主义、激情、针锋相对、互相缺乏宽容,这些东西之所以发生,只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健康和儿童的生命这些真正的东西的价值。”男主人公最终意识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开始蜕变,迎接自己新的人生。
在小说中,作家塑造了一位充满虔诚与善良的女性形象,她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在小说一开始妻子对丈夫的若即若离感到失望和痛苦,她开始怀疑丈夫的忠诚,对亲热关系的冷淡也让她感到痛苦。她曾一度考虑离婚,逃离这个熟悉的地方,去寻求新的开始。然而,小生命的降临促使她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她开始更加珍视自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命。她鼓起勇气,与丈夫坦诚地沟通,分享孩子的到来。面对孩子生命垂危或罹患重病的情况,她展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勇敢,甚至给予丈夫巨大的力量。她有让丈夫镇定的感染力,坚定地为了他们共同的孩子而努力。孩子的诞生在她的生活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仿佛岁月的车轮倒转了十年,她的生活因孩子而充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意义。她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与其他母亲分享育儿经验,热切地期待着与孩子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时刻,忙碌而充实。她心中充满了感激,因为孩子的存在不仅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也成为了她家庭得以延续的重要纽带。
女主人公在怀孕的过程中也曾担惊受怕,害怕孩子离她而去,但是在最忧虑的时候却在牧师妻子的身上得到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她挺着大肚子在走廊里像一只母鹅似的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但是在这个长着稀疏头发和松弛皮肤的胖大女人身上,有一种非常吸引人的东西,一种无论如何都非常美丽的东西。”牧师妻子即便身处医院,依旧井然有序地安排家中的琐事,展现出无比的坚毅与冷静。她的存在,如同明灯一般,给予女主人公希望与力量。牧师妻子与女主人公同样身怀六甲,但她所展现出的从容与自信,无疑给予了女主人公极大的鼓舞。通过对比,女主人公逐渐平复了内心的慌乱,从牧师妻子身上汲取到了力量与勇气。这种力量源自母爱的光辉,源自新生的生命。新生的力量触动了她的内心,为她那段漫长而黑暗的日子带来了一线希望。这股新生的力量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支撑着她度过了无数个为婴儿忧虑的不眠之夜。在这股力量的鼓舞下,女主人公重新振作起来,开始积极面对生活。
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转变,深刻展示了新生力量的非凡与伟大之处。新生为人们注入了重新出发的活力。在男女主角曾经如寒冬般冷酷的内心世界中,新生的力量犹如火焰般燃烧,唤醒了他们重新审视人生的勇气,点燃了他们面对生活的热情。
三、生活本质的重新认识
什么是生活?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如何认识到生活的美好之处?瓦尔拉莫夫在《生》中借男主人公之口中给出了答案:“谈烦恼的家务事,谈孩子,谈家里的事,谈某些简单的不复杂的问题,在今后的漫长岁月里,这些东西将组成他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平淡且充实的存在,由一连串看似寻常却充满温馨的日子构筑而成。于细微之处感受幸福,便是生活的真谛所在。理解生活的常态,与自己内心的期望达成和解,无疑是获取深层次幸福的必经之路。在男主人公尚未认识到生活之美好的往昔,他常怀抱怨,觉得日子乏味且沉闷,如同木偶般的生活状态让他感觉仿佛身陷囹圄。唯有遁入密林,他才能暂时获得内心的静谧。然而,孩子的降临使他的世界观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他注视着孩子稚嫩的身躯,在日复一日的育儿过程中,见证着孩子逐渐成长。这份喜悦与感激之情如泉水般汩汩涌出,使他深切体会到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从此,他不再向往那遥远的“森林”,家已然成为了他心灵的归宿。对男主人公来说,在今后的日子里照顾妻儿,与母亲妹妹幸福平静地生活下去,在他此刻的心中就是最大的愿景。而女主人公的幸福源泉,则在于精心呵护孩子的成长,见证他平安健康地迈向未来。在与其他母亲交流育儿心得、分享孩子的点点滴滴时,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这也是她最为珍视的幸福时刻。与以往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人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在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中,不再没有希望和目标,而是有期盼、有渴望。女主人公在平静的岁月里发现了生活的美好。
婴儿诞生后,男女主人公都不再厌烦生活的无趣,不再感到生命的无端浪费。他们以往不会期待未来,只是机械地去过每一天。男主人公会抱怨上天的不公,烦恼生活的无趣,游离于社会与家庭之外。女主人公也是麻木地生活,青春日渐凋零。孩子的到来让他们意识到了宁静生活的魅力,他们渐渐开始期待未来,对生活心存浓浓的感激之情。毫无疑问,小说《生》促使人们思考生活实质,关注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魅力的生活细节,同时也引导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应该认识到,生活的真谛并非仅仅在于表面的繁华与热闹,而是隐藏在朴素与真实之中的深沉与意义。
四、结语
在小说《生》中,“新生”成为了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尽管婴儿的生命始终处于危险的边缘,男女主人公也在孩子能否存活的巨大压力下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但小说中依然能够捕捉到希望的痕迹。无论是男主人公对于过去的悔恨,还是女人屡次将婴儿的生存希望寄托于上帝的救赎,他们始终坚守着希望,期盼着奇迹的降临,都在向光明的方向前进。正如小说中男主人公所说,“痛苦是上帝没有抛弃我们的标志”。男女主人公从逃避生活中的平淡与苦难到认识生活、直面苦难,都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与此同时,男女主人公也注意到了生活的真实性与重要性,不再向往虚无缥缈的未来,反而珍惜眼下的生活,他们终于意识到生活本身就是平淡的,生活在于与珍惜的人共同铸造美好的未来,享受岁月的流逝与平淡日子里的安逸。
瓦尔拉莫夫笔下的生活,是一幅幅细腻而真实的画卷。他善于捕捉那些平凡中的美好、朴素中的真实。他让读者看到,生活并非总是波澜壮阔,更多的时候它是静谧而温馨的。瓦尔拉莫夫的文字中流淌着深邃的哲学思考,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剖析着生活的实质,使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他笔下熠熠生辉。
注释:
①瓦尔拉莫夫著,余一中译:《生-瓦尔拉莫夫小说集》,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参考文献:
[1]王康康.方舟中承载的宗教情怀——解读瓦尔拉莫夫《沉没的方舟》[J].俄语学习,2013,(06):60-63.
[2]瓦尔拉莫夫.生-瓦尔拉莫夫小说集[M].余一中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
[3]Кондратьева В.В.Архетипические мотивы и образы в повести А.Н.Варламова "Рождение"// Известия ВГПУ.2021.№9(162).rt.
作者简介:
王欣悦,女,汉族,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杨玉波,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