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公园绿地林下植物调查应用分析
2024-10-30王德梅张继妹吉浩张祝丽
摘要通过对研究区公园绿地林下植物实地勘察和调查统计,了解不同林分林下植物应用情况和特点、植物种类和应用频率,为林下植物景观营建和配置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区共有乔、灌木83种,分属于45科,以蔷薇科、忍冬科、小檗科和木樨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地被及藤本植物47种,分属于27科,以天门冬科、石蒜科、酢浆草科和鸢尾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公园绿地常见的林下灌木主要为海桐、杜鹃、金丝桃和石楠等,耐阴的地被植物多集中使用萱草、玉簪、大吴风草、鸢尾和石蒜等。本次调查表明,应加大耐阴植物发掘和引种力度,拓展其林下应用范围,重视增加研究区林下植物多样性、植物景观配置和层次结构的构建,提升城市林下景观效果。
关键词林下植物;城市植物景观;林分;耐阴植物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4)20-0051-04
DOI号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20.010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nderstory plants in parks and green spaces in Hefei area
WANG Demei ZHANG Jimei JI Hao ZHANG Zhuli
(Hefei Botanical Garden,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understory plants in the park green space in the study area,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plant species and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different stands of the understory plants were studi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 understory plant landsca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83species, belonging to 45 families, of which Rosaceae, Caprifoliaceae, Berberidaceae and Oleaceae were more widely used. There were 47species of ground cover and lianas, which belongd to 27 families, most of which belong to Asparagaceae, Amaryllidaceae, Oxalidaceae and Iridaceae. The common understory shrubs in the green space of the park mainly included , etc. For shade tolerant ground cover plants, , and were mainly used. Mo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xplore and introduce shade tolerant plants, expand their understory applicatio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increasing understory plant diversity, plant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and hierarchy construction in the study area, so as to improve the urban understory landscape effect.
Keywords understory plants; urban plant landscape; forest stand; shade tolerant plant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2]。林下阴湿的特殊生境对林下植物选择产生一定影响,耐阴植物因其生长快速、适应性强和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在选择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有效利用空间环境资源。易文芳等[3]研究指出,林下植物主要指在缺少光照条件下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其需光强度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较好,在荫蔽或弱光条件下通过生理及外部形态的改变适应,保证光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保持自身系统平衡状态。蒋新建等[4]研究表明,利用耐荫植物进行阴地绿化是提高绿化面积,增加绿量,美化和彩化环境,提高景观底层植物丰富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耐阴灌木可增加林下景观的结构层次和植被的稳定性,也是不可或缺的林下植物种类。林下植被是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和发展城市园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方面[5]。张德顺等[6]对24个园林树种的耐阴性进行分析,为耐阴植物筛选、引种和栽培工作提供参考。陈碧露等[7]对7种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耐阴植物的耐阴特性及适合生长的耐阴范围进行研究,为今后其配置和群落种植提供参考。
城市因人类活动频繁,其林下植物生长状况与自然状态下植物生长状况有所不同。因此,充分挖掘城市林下植物功能,构建林下植物多样性、多层次和多功能的高质量绿色空间对林下景观营建具有重要意义。林下植物在城市的生态景观营建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一些耐荫性强的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其中地被植物和灌木占据重要地位。欧阳子龙等[8]研究指出,为提升园林绿化品质、美化空间、增加绿地覆盖率和改善景观环境,提倡在城市林下植物景观应用中适当增加林下植物的引种与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地区林下植被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林下植物景观营建和配置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基本情况
研究区属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降水量约1 000mm,年平均日照时长2 100h。
1.2 调查项目和方法
对合肥植物园、环城公园、蜀山森林公园和逍遥津公园等公园以及游园、街头绿地、林荫大道和城市林缘景观等植被资源丰富、植物景观成熟的地段进行实地勘察,查阅相关文献和专业资料,分析研究区林下植物的应用情况;统计植物种类;调查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未成熟林和竹林及其他等林分植被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下植物种类应用分析
江浩[9]研究表明,新优耐阴植物的引种可丰富季相、提高城市林下植物景观和改变植物群落结构,也是城市园林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区植物园湿地松林下引种栽培的石蒜景观如图1所示,多应用一、二年生植物如二月兰、紫茉莉和醉蝶花等;宿根植物如红花酢浆草、百子莲、桔梗、花叶蔓长春、臭牡丹、石蒜、大花萱草、韭莲、风雨兰和鸢尾等;灌木如金丝桃、棣棠、海桐和野迎春等。
环城公园林下植物景观如图2所示,林下植物种类集中用于林缘处的花境中,种类多样,成片种植的林下植物主要有麦冬、大吴风草、四季杜鹃、常春藤、葱兰、臭牡丹、海桐、竹子、八角金盘、黄馨和棕榈等。
蜀山森林公园有各种野生的地被及灌木植物,如井栏边草、贯众、铁角蕨、车前、地丁、婆婆纳、木通和苎麻等,植物种类较丰富,蔡洪丽[10]研究认为,野生草本花卉在资源潜力、生态适宜性和观赏价值方面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可推荐作为园林植物、林下作物引种栽培和规模化利用。在公园景区和林缘区域有人工栽植植被,共计13种,分属于12科,以天门冬科为主,包括麦冬、沿阶草、萱草、鸢尾、绣球、美人蕉、石蒜、酢浆草、八角金盘、杜鹃、金丝桃、石楠和棕榈等。
逍遥津公园的林下植物景观较为稳定,林下灌木共17种,分属于15科,包括海桐、黄杨、绣线菊、金森女贞、花叶蔓长春、金鸡菊、十大功劳、茶梅、红花檵木、扶芳藤、四季杜鹃、金钟花、美人蕉、木芙蓉、绣球、万年青和珊瑚树;耐荫地被植物主要有萱草、玉簪、大吴风草、鸢尾和万年青,其多为天门冬科植物,较适宜在林下生长。
综上,研究区公园绿地常见的林下灌木主要为海桐、杜鹃、金丝桃和石楠等,耐阴的地被植物多集中使用萱草、玉簪、大吴风草、鸢尾和石蒜等,植物种类相对单一,林下植物的应用和景观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对耐阴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林下植物种类统计分析
通过对研究区各调查地点应用频率高、适应性强且表现优良的人工引种栽培的林下植物进行调查和分类统计,其主要优良林下植物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共有乔、灌木83种,分属于45科,其中以蔷薇科、忍冬科、小檗科和木樨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地被及藤本植物44种,分属于27科,以天门冬科、石蒜科、酢浆草科和鸢尾科所属种应用较多。乔灌木应用频率较高的有5科6属7种,如金丝桃、山茶、茶梅、鸡爪槭、紫叶李、棣棠和杜鹃等;地被及藤本植物应用频率较高的有7科7属9种,如大吴风草、玉簪、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垂盆草、萱草、佛甲草、花叶蔓长春和鸢尾等。部分适应性、观赏性强的优良植物,如木荷、猕猴桃、红豆杉、杜英、郁李、接骨木、粗榧、木莲和鹅掌楸等仅在植物园、大蜀山森林公园等小范围种植,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生物学习性,拓展其在林下的应用范围,增加林下植物多样性。
2.3 不同林分植被调查分析
郝磊等[11]研究指出,林下植物栽植主要指充分利用树木的郁闭度、土壤肥力和林阴空间,开展植物栽植的一种复合种植模式。不同林分下适宜栽植的植物种类不同,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较多,从而形成了季相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
2.3.1 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 王叶等[12]研究指出,研究区城市林下植物景观以成熟林或近熟林的常绿阔叶树或针叶树下栽植耐阴植物为主。常绿阔叶林下郁闭度高的区域以种植耐阴性强的观叶植物为主,如八角金盘、菲白竹、杜鹃、石蒜、洒金桃叶珊瑚、大吴风草、麦冬、吉祥草、白花车轴草、花叶长春蔓、常春藤、络石、佛甲草和沿阶草等,少量栽植玉簪、酢浆草。此林分下植物覆盖度较好、多样性丰富、适应性强且群落结构较稳定。
2.3.2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树林下植物种类丰富,除了观叶的耐荫植物,观花的耐荫植物应用也较多,如绣球、韭莲、萱草和酢浆草,以及鸢尾科植物和石蒜科等球根类花卉,如棣棠、金丝桃、栀子花、山茶和杜鹃等灌木。该林分下植物覆盖度低于常绿阔叶林,光照充足,适宜开花植物生长,并且植物适应性强,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可利用多样的植被资源营造高低起伏的林冠线,展现具有吸引力的植物景观。
2.3.3 混交林 谢雨瑶等[13]研究指出,混交林可根据郁闭度和植物种类灵活选择林下植物,其能提高林内植物环境,完善生态系统。研究区混交林植物多样性较高,但群落结构稳定性有待提高,这可能因为混交林植被复杂,存在不断更换植被的现象。
2.3.4 未成熟林 中、幼龄林是营林过程中必经的未成熟林阶段。严兰等[14]研究指出,林分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能会导致林下植物消长,从而出现林分空间分布不均、结构多样性较低等现象。因此,该林分植物种类选择和分布上有别于成熟林。一般适宜选择观赏性较好的一、二年生植物,如二月兰、金鸡菊、虞美人和花菱草等,并注重抚育管理,逐步拓展栽植宿根植物和灌木,为后期稳定林分结构奠定基础。
2.3.5 竹林 竹林林下植物种类较少,林分多样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可能因为竹子自身的生长密度和强大的根系破坏力,使得该空间其他林下植物难以栽植成活。
4 结论和讨论
通过对研究区公园绿地林下优良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该区共有乔、灌木83种,分属于45科,以蔷薇科、忍冬科、小檗科和木樨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地被及藤本植物44种,分属于27科,以天门冬科、石蒜科、酢浆草科和鸢尾科所属种应用较多。公园绿地常见的林下灌木主要为海桐、杜鹃、金丝桃和石楠等,耐阴的地被植物多集中使用萱草、玉簪、大吴风草、鸢尾和石蒜等,植物种类相对单一,林下植物的应用和景观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对耐阴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王松等[15]研究表明,耐阴植物可以适应城市林下景观特殊的环境,对耐阴植物的科学研究、合理判断归类和实际应用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是增加人工植物群落层次、充分应用园林空间的基础。
调查发现,研究区不同林分植被多样性存在差异,林分结构稳定性与林下植物选择密切相关。重视增加研究区林下植物多样性、植物景观配置和层次结构的构建,以提升城市林下景观。尹晰罡[16]研究发现,在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大背景下,可加大对阴生环境下植物立体化的配置,建立稳定而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丰富园林绿地的色彩和季相变化,增加园林景观层次感,提高园林绿化质量。一、二年生具有自播能力的植物也可成为营建林下植物景观的选择,如二月兰、蜀葵、矮牵牛、半枝莲和紫茉莉等,首次种植成功后,后期可利用其自播特点节约人力和物力,低成本投入便可获得稳定优美的林下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刘珏宏,高慧,张丽红,等.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大针茅-克氏针茅群落的种间关联特征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9):1016-1024.
[2] 张洋洋,周清慧,许骄阳,等.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下植物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7):2355-2362.
[3] 易文芳,陈玉中,钟月. 耐荫植物的生态效益及在广州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7(17):116-117.
[4] 蒋新建,陈玉哲. 耐荫地被植物在郑州市园林景观中应用探索[J]. 河南林业科技,2018,38(3):22-24.
[5] 安锋,林位夫. 植物耐荫性研究的意义与现状[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68-72.
[6] 张德顺,李秀芬. 24个园林树种耐荫性分析[J]. 山东林业科技,1997,27(3):27-30.
[7] 陈碧露,赖金莉,钟翠玉,等. 7种植物的耐荫性研究[J]. 南方园艺,2022,33(2):24-29.
[8] 欧阳子龙,蔺中伟,贾湘璐,等. 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景观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与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24,44(6):77-85.
[9] 江浩. 玉簪引种驯化及耐荫性研究[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
[10] 蔡洪丽. 贵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林下野生草本花卉物种多样性环境响应及开发利用评价[D]. 贵阳:贵州大学,2023.
[11] 郝磊,陈胜,张祖绪,等. 梵净山森林群落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格局[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4,44(8):114-128.
[12] 王叶,姚晓洁,许克福. 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林下植物多样性评价[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43(6):982-988.
[13] 谢雨瑶,李鹏,颜培栋,等. 桉树混交林生长特性及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J]. 广西林业科学,2023,52(2):153-159.
[14] 严兰,谭伟,柴宗政. 不同龄组柳杉人工林林分结构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8(3):316-324.
[15] 王松,武敏,王君,等. 太原市34种引进地被植物景观价值的综合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2):249-254.
[16] 尹晰罡. 银川市园林景观中生态节约型园林植物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24(10):139-141.
(责任编辑:吴思文)
基金项目合肥市科研项目“林下新优植物引种与配置”(2021—2023)。
作者简介王德梅(1979—),女,安徽肥东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