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29于纪英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9期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有序推进,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论逐渐应用于中小学教学阶段,其是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文化意识、英语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大力发展其思维品质,以此彰显英语阅读的育人价值。本文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研究目标,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论入手,引入实际案例,探究了英语阅读教学要点,提出可行的阅读教学措施,希望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

作者简介:于纪英(1988-),女,河南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滨小学,一级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理论基础,设计多元的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设计教学目标,结合学生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其掌握更多英语阅读技巧,促进其文化意识、英语素养的发展。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研究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可知,英语学习活动观主要指,主题意义指导下,以综合性、实践性、关联性为原则,有序展开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知识,提升其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培养其多元思维能力,综合发展其语言技能。英语学习活动观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着重强调综合性学习,对此,教师需整理学习资源,设计多样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维度入手,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一步细化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容,强调了活动为英语学习基本形式,指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托于语篇文本,设计集文化内涵、思维、技能、语言等为一体的探究性活动,以此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实践应用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之小学学科种类较多,且缺少具体化的理论应用措施,导致英语学习活动仍是“纸上谈兵”,未能得到全面实施。针对这一弊端,本次研究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入手,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引入实际案例,提出可行性较高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以此充分体现出英语学习观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宽其知识视野,在提高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可为学生提供英语阅读交流的机会,使其拥有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培养其主动学习意识,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语法、单词知识,拓宽其知识文化视野,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设计英语阅读素材摘抄环节,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弥补传统灌输式育人模式的不足。

总的来说,英语学习观视角下,构建高质量的英语阅读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度感知英语的语调、语言逻辑,掌握单词、语句使用方法,为后期英语学习奠定有利基础。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点,全面渗透英语学习活动观,笔者以童话故事为主题,设计《小红帽》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方案,促使学生在深入了解故事主题的基础上,拥有良好的创造力、想象力,并与中华经典故事相比较,以此积累更多的学习素材。

(一)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定学习目标

《小红帽》选自《格林童话》,主要讲述了小红帽给外婆送食物的途中被大灰狼哄骗,最终由勇敢的猎人将外婆、小红帽成功救出的故事。目前,多将“小红帽”比作容易相信他人、天真单纯的孩子。

为此,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彰显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阶段性特点,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口语能力、思维品质,促使其将知识点内化。笔者以《小红帽》为核心,全面整合阅读要素,设计阶段性的学习活动观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文本基本含义,梳理故事脉络,了解小红帽的性格特征,实现学习理解目标;二是复述大灰狼、小红帽的对话内容,分析故事主线与副线,实现应用实践目标;三是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故事宗旨,并设计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活动,实现迁移创新目标。

(二)学习理解——获取、梳理、归纳

学习理解阶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小红帽》的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共同分析语篇主题,并提出互动问题,如“Do you know the background of Little Red Riding Hood's story from which book?”。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英语素材阅读,并能重点关注图片、角色等线索信息。随后,教师可将语篇打乱,组织学生初读文本,明确各段的主题,再进行段落排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加强学生对文本主题的了解。

教师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扫读文本,获取文本关键性信息,经整合处理转变成主线信息,以此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建构完整的语篇架构。通过学习理解环节,学生可加深对初读、扫读等技巧的了解,培养逻辑性思维,形成梳理、归纳、整合语篇文本的能力。

(三)应用实践——描述、分析、判断

进入应用实践阶段,教师以思维导图框架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理解描述语篇内容,再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小红帽、外婆、大灰狼角色的特点,分别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提供活动平台与实践资源,引导学生以受骗、天真为主题探究故事主旨与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利用交际与认知策略进行分析判断。

之后,教师设计问题链“Listen and answer”,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篇的深层含义。如“Who are they? What do they take for grand-mom? Who did Little Red- Cap see?”,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客观地评判故事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再进行文本假设。

(四)迁移创新——想象、创造

当学生对《小红帽》故事有了深入了解,教师应引入类似的中华传统故事,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同类型故事的差异点,再鼓励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编写《小红帽》主题舞台剧。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入《虎媪传》的故事,该故事主要讲述了在母亲的委托下,姐弟二人带着食物去看望外婆,途中遇到假扮外婆的妇人,最终被樵夫所搭救。故事内容与《小红帽》有诸多相似之处,教师可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阅读技巧熟读《虎媪传》,形成新的阅读体会,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随后,由教师汇总本节课重难点内容,讲述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识、思维逻辑,指出重点语法重点语句,进而确定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的形象特征,布置主题舞台剧创编任务,每个小组独立制作与编排,自主分配角色、台词,还可适当加入创造性的对话,最后向全班表演展示。

通过设计想象性、创造性学习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可以得到培养,教师可灵活运用英语语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前期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已对阅读素材有了深入了解,依托于创编主题舞台剧的任务,开拓学生思维,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和创新性运用,教师还能创设主题阅读情境,以此深化学生对故事主题的认知,使其学会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性。

四、英语学习活动观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措施

(一)设计读前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

设计读前提问时,教师应参考语篇主题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为目标,提出趣味想象类的问题,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答问题,并能通过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挖掘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应从实际生活视角出发分析语篇内容,提出生活类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未知知识,激发其探究欲望,主动与同学展开互动并积极思考。如阅读教学前,教师调查并整理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的事物与遇到的生活问题,再过渡到语篇主题,让学生想象与预测文章主体内容,为理论类、实践类、创新类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如,讲解My Father is Secret绘本时,教师先播放与绘本主题相关的英文歌曲Trouble is a friend,再从“Trouble”入手提出生活类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日常生活解答问题。进入师生互动环节,教师询问并记录学生对语篇的预测情况,并展示绘本封面,进一步预测绘本的细节内容。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究绘本,以检索关键词的方式收集素材,并结合日常生活展开趣味想象。

教师通过增设读前提问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开发阅读资源,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

对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挖掘阅读资源是顺利推进教学活动的关键。为此,学校与教师应从多个层面入手深度开发阅读资源,充实教学素材的同时,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实践阶段,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查询网络阅读素材,利用希沃白板等分享英语新闻、故事、文章、名人传记等。学校可以为学生搭建英语阅读场所,如增设阅览室、校园小书桌、书架等,并提供英语童话书、漫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阅读氛围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适合的英语读物,再由家长引导学生展开课后阅读,并定期汇报阅读成果。

教师可以以种类多样的阅读资源为基础,设计学习理解类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吸收新知识。具体包含:1.视觉感知类理解活动,通过多彩图片、图表辅助学生理解阅读素材。以环保类阅读内容为例,先播放环保主题的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展示环境污染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状态,写一篇英语观后感,字数不限。2.思维导图类理解活动,围绕重难点教学内容,逐步完善思维导图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性角度理解文本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提出引导性问题,并下发问题表格,学生可将答案填写至表格内,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完善表格,从而全面掌握文本内容。

(三)读用结合,设计实践类活动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教师需采取读用结合的教学策略,设计实践类活动,增加学生语言知识储备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属于一项长期任务,不应急于求成,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借助既有育人资源,创设语言情境,层次化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复述语篇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语篇句型、语言结构、语法、单词的印象,搭配趣味化的练习内容,为学生展开交际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时刻关注实践类活动的推进情况,针对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订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以此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复述语篇内容时,教师应以教材主题为核心,带领学生重新朗读语篇,积累词汇、句式等语言知识,再布置抄写类的写作任务。随后,设计趣味解说活动,提供图片、视频、音频等阅读资料,指引学生结合语篇结构特征、主题等,细致化讲解图片内容。以“Mount Tai”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泰山的视频,展示优美图片,鼓励学生利用英语语法描述视频、图片的内容。

教师通过开展上述读用结合的实践类活动,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学会利用所学词汇、句型等知识进行英语交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四)语篇迁移创新,设计创新性活动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迁移创造类语篇实践活动,涉及推理论证、批判评价、想象创造活动,活动推进期间,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语篇主题,挖掘其内涵,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高英语核心素养。以“The clothes we wear”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先讲解关于衣服颜色、种类、特征等的语篇内容,之后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内容,设计可行性较强的迁移创新阅读教学活动,并提出问题“The duality of clothing during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hile also stating one's own reasons.”。

迁移创新活动推进期间,教师在学生了解了语篇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增设批判与评价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辩证性分析衣服生产与消费的两面性。在此期间,一部分学生指出衣服能遮挡紫外线,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生产大量的衣服,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最后,由教师系统性整理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措施。

五、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础,有序展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学科育人要求,设计读前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多维度开发阅读资源,设计学习理解类、实践类、创新性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海燕.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路径:以外研版(三起)五年级下册Module 6 Unit 1为例[J].新教育,2024(16):54-56.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高凤珍.聚焦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24(13):38-40,88.

[4]孙晓慧,王蔷,车蕾,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0(7):1-7.

[5]敖娜仁图雅,王蔷.少年儿童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特点的中外对比及教学启示[J].基础外语教育,2022(6):34-41,110.

[6]李璐.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3(4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