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实践探索

2024-10-29韦艳花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9期

摘 要:本研究以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为基础,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展开实践探索,阐述了此框架的基础,深入剖析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如评价内容局限、方式单一、主体狭隘等问题,提出了丰富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式、拓展评价主体等具体对策,并对实践成效与未来展望加以总结,旨在构建契合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且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韦艳花,马山县乔利乡乐圩小学。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也需随之变革,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且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

一、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概述

(一)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早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学评价内容聚焦基础知识,以学生对单词、语法的掌握程度,考试围绕单词释义、变形及简单的语法结构展开,虽能检验学生的学习基础但存在局限性。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认识到仅关注基础不足,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英语教学评价随之转变。如今,听力测试增加长对话和短文理解,口语测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语言表达得体性,阅读测试不仅考细节,还重主旨、意图及阅读技巧,写作测试鼓励创新而非模板化。这种转变体现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评价符合时代和学生成长需求。

(二)核心素养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的理论依据

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将其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契合现代教育趋势。语言能力评价关键在实际运用,应关注真实语境中的沟通、理解与表达能力。文化意识体现在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上,了解西方文化对学生学好英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否理解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及在跨文化交流中有恰当表现是重要的评价指标。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英语学习中分析文本、推理词句结构、表达写作创新都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阅读故事后的分析、推理和有创意的续写。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懂得制订计划、会选方法,会主动预习、复习和拓展,如制作单词卡、读课外书及主动解决困难。在教学评价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教师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局限性明显,过度侧重对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考查,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关键素养缺乏关注。这种局限性在考试设计中尤为明显,考试常是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内容多围绕单词拼写、语法规则应用等基础知识,如测试中要求学生拼写复杂单词或运用语法规则完成句子,学生为此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然而,对于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英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冲突的能力的评价极少。

(二)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成为突出问题,教师主要依赖期末考试、单元测试等传统考试方式,缺乏多元化评价手段,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情况。传统考试方式以书面为主,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和书面表达能力考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书面表达存在困难但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优势难以体现。此外,小组合作能力在英语学习中重要,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发挥领导作用,展现出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但在考试中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收集和处理等能力也难以被现有单一评价方式准确衡量。这种单一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还可能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使学生为追求高分局限于应试技巧训练,忽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实际应用和全面发展。

(三)评价主体的狭隘性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度低,致使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客观。教师虽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对学生的了解限于课堂表现和作业,难以全面深入,可能忽视重要细节和个体差异性。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习过程和感受有直接深刻体验,却在现有评价体系中被动接受,缺乏表达观点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其独特想法、学习困难与需求无法充分体现和得到重视,可能导致教学和评价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在家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但参与度不足,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补充支持教学评价,如学生在家的兴趣变化、学习安排和日常表现等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影响评价的全面准确性。

三、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的具体对策

(一)丰富评价内容

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三年级为起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丰富英语世界的大门,其中蕴含着众多的英语文化元素。教师应当敏锐地捕捉并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考查巧妙融入评价内容之中。例如,从三年级的教材内容来看,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问候语、数字、颜色、物品等词汇和简单句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了解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西方文化元素,如西方的饮食文化。让学生了解西餐中常见的食物名称,如bread(面包)、milk(牛奶)等,并与中餐进行对比,感受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增强文化敏感度和理解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

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评价,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英语谜题。例如,在三年级时,可以给出一些打乱顺序的简单字母组合,让学生拼组成常见的单词,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到了四、五、六年级,可以增加谜题的难度,如提供一些线索和提示,让学生推理出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或者一个特定的单词。此外,鼓励学生进行故事创编是培养其思维品质的有效方式。在四年级,教师可以给定一个基本的故事框架或者主题,如“一次奇妙的冒险”,要求学生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展现出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的连贯性。到了五、六年级,可以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自主构思主题,设计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关键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比如,针对三年级的学生,观察其是否能够运用形象记忆法来记住新学的单词,是否懂得通过重复朗读来强化发音。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四、五、六年级,关注重点可以转向学生是否善于总结归纳语法规则,是否能够运用类比、推理等方法理解复杂的语言现象。课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及分析学生的学习记录,了解学生是否主动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是否有规律地进行复习,能否独立完成拓展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关键信息。通过这些多维度的观察和评估,教师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的教学和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二)创新评价方式

在小学三年级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形成性评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阶段,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建立期,教师的及时反馈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提升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观察学生的即时反应。例如,当教师提出“Can you show me the color red?”这样的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回答,还要留意其回答时的表情、语气以及动作,判断其是否充满自信并且理解了问题的含义。小组讨论活动中,教师要特别留意那些性格内向但努力参与和寻求进步的学生。比如,当某个平时较为害羞的学生勇敢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即使表达不太完整或准确,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参与积极性。在作业批改方面,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更应注重给予其鼓励和引导。针对那些书写规范、努力尝试用英语表达但存在一些语法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用温暖且富有启发性的评语,如“Well done! J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verb tense next time.”来肯定学生的努力,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其逐步提高能力。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以适应学生不断发展的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例如,在四、五、六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简短的课堂报告,让其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水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达是否流畅、词汇运用是否准确丰富、肢体语言是否自然得体,以及在面对提问时的应对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终结性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也应当与时俱进,逐渐走向多元化。从三年级开始,除了传统的以书面形式为主的笔试,可以适当增加口语测试环节。针对刚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日常问候语和基本的物品指认开始,如“Hello! What's your name?” “Point to the window, please.”,通过这样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对所学单词、句型的实际运用能力。当学生进入四、五、六年级后,英语学习的难度和要求都有所提高,此时可以引入听力测试。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简短有趣的英语小故事朗读音频,然后提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还能锻炼其在短时间内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除此之外,实际情境应用测试也是终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模拟餐厅点餐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服务员,用英语完成点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与食物、饮料有关的词汇,是否能够熟练使用礼貌用语,以及在面对突发情况(如菜品缺货)时的应变能力。这样的实际情境测试,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避免学生陷入“哑巴英语”的困境。

(三)拓展评价主体

在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中,拓展评价主体是实现全面、客观评价的重要途径。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自我评价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例如,在完成一次英语绘画作业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比如“What did you draw in your picture?” “Which color words did you use?” “Do you think you did a good job? Why or why not?”,帮助学生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发现自己在绘画中运用的英语知识,同时思考自己在表达和绘画技巧方面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主反思和评价。

从四年级开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当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英语短剧表演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表演的精彩程度,如演员的发音是否准确、表情是否生动、动作是否协调,还要思考短剧的创意和情节设计是否合理。通过互相评价,学生能够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能够更加客观地发现自己小组表演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也是拓展评价主体的重要举措,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陪伴者角色。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在家中的学习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例如,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在家听英语歌曲时是否能够跟唱,看英语动画片时是否能够理解简单的对话,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主动用英语与家人交流等。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可以重点评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如是否愿意主动打开英语学习资料,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英语作业。而针对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家长可以更加关注孩子在英语学习中获得的进步和遇到的困难,如语法掌握是否扎实,阅读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家长的参与,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关于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信息,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结语

本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框架展开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认识到,教学评价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未来,教师应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各方面的协同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英语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萍萍.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J].校园英语,2024(19):55-57.

[2]王月莲.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评价[J].教育,2024(13):84-86.

[3]曲晓宝.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4(12):27-28.

[4]蔡美意.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探索: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月迹》一课为例[J].文科爱好者,2024(1):156-158.

[5]丁崔.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25):17-20.

[6]蒲红燕.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析[J].读写算,2022(35):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