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而不求”技巧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2024-10-29高翠翠
摘 要:在常规数学解题中,教师都是按照“先设后求”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问题的解答.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固定的数学思维常常导致学生进入困境.鉴于此,教师在优化解题教学时,必须灵活运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搭建条件和所求问题的桥梁,开拓学生数学解题新思路、新方向,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设而不求”;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基础类必修学科,素有“思维体操”的美称,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性,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数学学科素养下的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教师基本上都是遵循“先设后求”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一旦数学问题难度变大,这种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模式就变得“无能为力”.面对这一现状,教师要想帮助学生顺利解答问题,唯有彻底转变这种固定的解题思维和模式,适当融入“设而不求”的思想,使得学生在“设而不求”中找到新的解题方向.本文以此切入,结合大量的例题,针对“设而不求”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探究,为教师提供参考.
1 “设而不求”的意义 “设而不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解题技巧,教师将其应用到数学解题中,可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帮助学生从新的视角切入问题,形成新的解题思路,高效完成数学题目的解答.具体来说,“设而不求”就是根据题目条件,在不求解的前提下,假设某个对象存在,并将其设置为未知数,用符号表示出来.学生以此作为过渡,获得一种全新的问题解答方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设而不求”作为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可促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学生在“设”的过渡中,顺利找到新的解题思路.
在“设而不求”解题中,首先,这种被“设”的对象可以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也可以是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或者是假设的存在;其次,针对“为什么‘设’”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学生在数学求解,或者数学证明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某一个量,就可以将其“设”出来,以此作为过渡,进行后续的推导求解.[1]
2 “设而不求”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2.1 利用“设而不求”比较分数大小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分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关于分数大小对比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分数问题.此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进行解答,学生需要先进行通分,这些复杂的分数通分需要经过大量的运算,不仅浪费了学生的解题时间,还会出现计算性的错误.鉴于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时,就可充分借助“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寻找一种新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例题 比较368972764797、368975764804的大小.
解析:从题目类型上来说,本题目就是单纯的分数比大小,解题思路非常明确.但是在具体解答时,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进行解答,学生需要先进行通分,但是对这两个分数来说,计算过程十分复杂.此时,通过观察分析得知,由于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比较接近,即可借助“设而不求”的思想,将其中一个分数设为ba,从而可将另一个分数化为b+常量a+常量,如此,即可在两个分数之间建立联系,以便进行对比.在本题目中,就可将368972764797设为ba,则368975764804可转化为b+3a+7.如此,学生只要计算ba-b+3a+7即可得出结果.经计算得ba-b+3a+7=7b-3aa(a+7).又7b-3a>0,可得ba-b+3a+7>0,即368972764797>368975764804.可见,在这一复杂的分数比大小中,通过“设而不求”方法的运用,将其转化成为一个特殊的问题,不仅减少了学生的计算量,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准确率,并使学生在解题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2]
2.2 利用“设而不求”解决方程问题
方程是初中数学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在初中阶段,学生遇到的方程问题一般比较简单,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相关问题,部分题目难度系数比较高,学生用传统的解题思路和模式不能解决问题.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借助“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将复杂的方程问题进行简化,降低问题的求解难度.
例1 解分式方程x-45+x+54=5x-4+4x+5.
解析:在这一道分式方程的求解中,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进行解题,学生需要在对方程进行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简化系数等操作后求解.这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计算,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鉴于此,教师在优化方程解题教学时,可对其进行观察、分析,鉴于x-45和5x-4、x+54和4x+5互为倒数,即可融入“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假设x-45=m,x+54=n,则原来复杂的分式方程可转化为m+n=1m+1n.围绕这一方程去分母,得出m2n+mn2=n+m,对其进行移项合并,最终得出(m+n)(mn-1)=0.由此,得出m+n=0或者mn-1=0.最终得出x-45+x+54=0,或者x-45·x+54=1.如此,即可将原本复杂的分式方程转化为两个简单的方程,降低了学生的解题难度.
例2 若一元二次方程x2-11x+(30+k)=0存在两个根,且均大于5,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析:这一道题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同样,学生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进行求解,就会出现碰壁的现象.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融入“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设x2-11x+(30+k)=y,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函数问题.由于该方程存在两个根且均大于5.所以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出,当x=5时,对应的点在x轴的上方,即y>0.因此,52-55+(30+k)>0,解不等式,可得出k>0.又方程有两个根,所以Δ=112-4(30+k)≥0,解得k≤14,所以0<k≤14.由此可见,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方程问题中,当常规解题思维受限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的关系,借助“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对其进行化简、转化等,以便于快速解答这一问题.
2.3 利用“设而不求”解决几何问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几何问题占据极大篇幅,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但是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几何证明题中,学生仅仅依靠题目中所给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很难形成明确的证明思路,甚至证明过程异常繁琐.针对这类几何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时,即可运用“设而不求”的方法.
例1 假如在一条直线上依次存在四个点,分别为A、B、C、D(如图1).请对A、B、C、D四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证明,即证明AD·BC+AB·CD=AC·BD.
解析:在这一几何题目已知条件中,并未说明A、B、C、D四个点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明确指出线段和线段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就会无从下手,无法进行证明.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证明该题目时,即可融入“设而不求”的思想,将这一几何问题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代数问题.假设AB=a,BC=b,CD=c.据此,即可将线段图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即AD=a+b+c,AC=a+b,BD=b+c.即可将所要证明的关系式转化为AD·BC+AB·CD=(a+b+c)b+a·c=ab+b2+bc+ac=b(a+b)+c(a+b).又因为AC·BD=(a+b)·(b+c)=ab+ac+b2+bc=b·(a+b)+c(a+b).
因此,AD·BC+AB·CD=AC·BD.
在这一几何证明题中,由于在题目中并未给出相关的条件,学生按照常规的思路很难完成其证明,运用“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将其进行转化,问题就迎刃而解.
例2 如图2所示,在△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随着∠B的变化,∠DAE的度数会变化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这一题目考查的是“三角形中边的等量关系到角的等量关系转化”.在题目中,∠B发生变化,∠DAC、∠CAE度数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求出∠DAE的度数就相对比较困难.鉴于此,就可融入“设而不求”的思想,设∠B=x,∠ACB=y.
∵BD=BA,
∴∠BAD=∠BDA=12(180°-∠B)=90°-12x.
∵CE=CA,
∴∠CAE=12∠ACB=12y,∠DAC=∠BAC-∠BAD=90°-(90°-12x)=12x.
∴∠DAE=∠DAC+∠CAE=12x+12y=12(x+y)=12×90°=45°.
在这一题目的解答中,学生根据题目中已有的条件,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难以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此时,唯有借助“设而不求”的思想,引入参数,将图中所需角用符号表示出来,即可借助条件中所给的数量关系进行求解.
2.4 利用“设而不求”解决函数问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函数问题是重中之重,其不仅是考试的热点,还是考查的重点,常常占据很大的比例.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所接触到的函数知识主要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同时,在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中,函数问题常常与几何等知识联系起来,题目极具综合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面对这些已知条件比较少的函数问题,即可运用“设而不求”的思想进行解答.
例题 如图3所示,点A为函数y=9x(x>0)图象上的一点,连接OA,与函数y=1x(x>0)的图象相交于点B.点C是x轴上的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在这一问题中,已知条件非常少,仅仅只有两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学生根据题目中已有的条件,无法求出A、B、C三点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进行解题,就会导致学生陷入困境.此时,学生如果借助“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将点A、B的坐标用a、b两个参数表示出来,还可通过点C的坐标,将a、b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最终转化为三角形的底和高,完成面积的求解.即设点A的坐标为a,9a,点B的坐标为b,1b.∵点C位于x轴上,且AO=AC,∴点C坐标为(2a,0),即OC=2a.
设过点O(0,0)、Aa,9a直线的解析式为y=kx,则ka=9a,解方程,得k=9a2.
又点Bb,1b在y=9a2x上,则9a2×b=1b,解方程,得b=a3或b=-a3(舍去).
∴S△ABC=S△AOC-S△OBC=2a×9a×12-2a×3a×12=6.
这一道题难度系数比较高,题目将反比例函数和三角形问题整合到一起,给出的条件则又非常少,传统的解题思路受限.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借助“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设坐标,但又不求坐标,利用其数量关系,将三角形的面积顺利地求出来.
2.5 利用“设而不求”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常常集多个数学知识点于一体,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问题的难度.在解答这一类型数学问题时,学生如果传统解题思路受限,即可运用“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开辟问题解答的新思路.
例题 有A、B、C三种货物,已知购买A货物3件,B货物7件,C货物1件一共需要花费415元.如果买A货物4件,B货物10件,C货物1件一共需要花费520元.则买A、B、C货物各1件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解析:这一道实际应用问题涉及“三元一次方程”中的知识点,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学生如果要分别求出A、B、C货物各1件时的费用,存在很大的困难.此时,学生即可借助“设而不求”的方法,将A、B、C货物的单价分别设为x、y、z元,结合题目中已知条件可列出一个方程组,即3x+7y+z=415,
4x+10y+z=520.结合所学的知识,将该方程组进行变形,使其成为2(x+3y)+(x+y+z)=415,
3(x+3y)+(x+y+z)=520.如此,即可通过解方程得出答案.
这一题目难度系数比较低,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只需要将各个货物的单价设出来,无需进行求解,并将x+y+z作为整体,求出x+y+z的值即可完成本题目的解答.
3 结语
面对复杂、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解题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困境,致使解题思路频频受限.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唯有转变传统的解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借助“设而不求”的数学思想,将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转化,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新的解题视角,以便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斌.设而不求解题技巧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7):69-71.
[2]张琳.“设而不求”巧解初中数学竞赛题[J].初中数学教与学,2022(9):45-46.
[3]胡敬婷.例谈“设而不求”技巧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2(9):60-62.
[4]丁鹏儒.“设而不求”解题技巧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6):79.
[5]曹志芳.“设而不求”解题技巧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7):63-64.
[6]丁荣军.“设而不求”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探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6(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