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元素的融入策略
2024-10-29崔玉霞
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游戏化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元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教育游戏需要着眼于实际问题,秉承“着眼教学实践的设计驱动”原则,以实践需求作为设计导向,确保教育游戏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1]。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新授知识、巩固练习、归纳总结四个教学基本环节中进行游戏化元素的融入。
一、引起注意—课堂导入融入游戏化元素
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阶段。传统的课堂导入往往侧重知识的直接呈现或简单问题的提出,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游戏化元素的融入,为课堂导入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导入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设计游戏化课堂导入时,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确保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避免为游戏而游戏和过度游戏化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偏离学习主题,影响教学效果。
在准备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保所选的游戏化元素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应设计一些简单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例如,在“超市购物”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购买和结算的过程来练习加减法。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对于表现积极、进步明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遇到困难或疑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游戏化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在课堂导入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游戏进行简短的总结,点明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并自然过渡到课程的学习。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又能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二、促进内化—新授知识融入游戏化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授知识阶段是学生学习新知、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这一阶段有效地融入游戏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吸收,是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新授知识阶段,学生的认知活动尤为活跃,他们正处于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构建过程中。因此,将游戏化元素融入新授知识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新授知识阶段,教师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然后设计与之紧密相关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游戏设计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目标明确,即游戏任务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难度适中,即游戏难度应适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又能够避免学生因难度过大而产生挫败感。三是与知识紧密结合,即游戏内容应紧密围绕新授知识展开,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新知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教师可以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将新授知识融入其中。游戏化的场景通过互动元素以及真实人物的引领、参与,比较容易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2]。例如,在教授“分数”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分蛋糕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环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样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从直观感受上升到抽象理解。
此外,游戏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互动与合作。在新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能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教授解决问题策略时,教师可以设计“小侦探破案”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侦探角色,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解决一系列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
在新授知识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反馈。对于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应及时解答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游戏内容,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
三、推动迁移—巩固练习融入游戏化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巩固练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巩固练习阶段,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一是设计趣味游戏,激发练习兴趣。传统的巩固练习往往形式单一,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化练习,例如,设置“数学闯关”“数学迷宫”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练习任务。这样的设计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巩固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二是分层设计游戏,满足个体差异。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游戏化巩固练习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关卡或任务。这样既能满足优秀学生的挑战需求,又能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逐步建立信心,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是融入生活情境,增强实践应用。游戏化巩固练习不仅仅是简单的题目解答,更应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生发兴趣[3]。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家庭预算”游戏,让学生在模拟家庭开支的过程中练习加减法运算;或者设计“超市购物”游戏,让学生在选择商品和计算总价的过程中运用乘除法知识。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推动知识的迁移。
四是强化合作竞争,促进互动交流。游戏化巩固练习还可以融入合作与竞争的元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或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团队合作和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竞争过程中,学生可以激发潜能、追求卓越。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提升能力—归纳总结融入游戏化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归纳总结阶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归纳总结阶段,游戏化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回顾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一,设计知识竞赛游戏。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可以设计知识竞赛游戏,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小博士挑战赛”,设置多个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竞赛环节,如快速抢答、难题解析等。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在竞争中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归纳总结的效率。
第二,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进行知识串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串联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设aNAk0JlGnSh0qysz5H81Y3U0vu4OvW4HHiy87HrHXIo=计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来串联相关知识点。例如,在教授完“分数”和“百分数”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小达人”的角色扮演游戏,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运用分数和百分数进行价格计算和折扣优惠的计算。这样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创意思维导图游戏。思维导图是帮助学生梳理和整合知识的有效工具。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创意思维导图游戏来整理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学王国探险”游戏,学生作为探险家,在探险过程中需要绘制数学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作为“地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来设计思维导图的布局和内容,将所学知识以图形、颜色、符号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还使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实施小组合作总结项目。小组合作是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u++QNJ7LePkQuxcL8vStFNwYiQk6Vii7DPbGyZ3Hvts=的有效途径。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总结项目。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小报”制作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所学知识点制作一份数学小报。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资料、设计版面、编写内容等。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在游戏中展现出的优秀表现和创新思维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这样的反馈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露,胡若楠,曾嘉灵,等.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学习科学跨学科视角下的数学游戏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70-76.
[2] 庄惠芬.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策略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0(32) :58-59.
[3] 洪建林.基于小组合作的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4):51-53.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新城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