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普经典:读什么,怎么读
2024-10-29姚永嘉
【摘 要】本文探讨了科普经典的阅读意义与方法。阅读科普经典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专注、坚持、实证等一系列科学精神。本文结合最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建议读者关注整本书的阅读,结合笔记法提升阅读获得感。
【关键词】科普经典 跨学科阅读 整本书阅读 阅读笔记
我写过很多科普文章,还是科普图书的策划、编辑。近些年科普阅读不断升温,于是我有更多的机会,以科普作家的身份,走进全国各地的学校,向学生、教师分享我在科普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心得。有时我会有幸受邀参观学校图书馆,出于职业习惯,我会额外留意摆放科普图书的区域,那里一定会出现科普经典图书的身影。怎样把这些书读好,我也经历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困惑。好在困惑并不是一件坏事儿,正是因为这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为什么”被搞明白之后分享出来,才诞生了科普经典。
一、跨界的科普作家和跨学科阅读
在大家的印象里,科普著作的作者应该是个科学家,至少也是个有科研背景的科普作家,但《植物学通信》 就能打破这一印象。作为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作家,让-雅克·卢梭在晚年的时候,创作了这本植物学科普。用书信的形式,带领一个四岁小女孩进入植物的世界。卢梭用通俗易懂又严谨细腻的语言,为他的“笔友”展现了鲜活的植物学世界。一边强调学习植物学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植物学术语、知识,同时又明确反wnHNx6YHAoYMKWffcltJ/aIX0q+J+srcK4VKw1s6dr0=对为术语所累。卢梭的书中有大量的场景描写,如描写他如何在手中把玩植物,动作连带着观察,写得简洁清晰,笔触轻盈,读起来极具画面感,是一个轻松的阅读过程。我非常推荐将这本书作为探究科普经典的开始,用一百多页纸,就破除了科普著作就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刻板印象。
另一本科学史上罕见的跨界之作是《生命是什么》,作者是奥地利的薛定谔—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然而,他在这本书中却以物理学家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无论是哲学家执笔跨界科普,还是科学家的跨学科,跨界科普作品突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跨学科思维。科学与人文并不是割裂的两个领域,而是相互渗透、彼此启发的。
事实上,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多次强调“跨学科”的概念,并明确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1]。通过有意识地阅读一些跨界之作,我们可以用全新的思考方式,找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但是注意了,这两本书的阅读难度完全不同。对于《植物学通信》,小朋友跟着父母一起读就能理解,而《生命是什么》最好是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再读吧。
二、对于入选语文课本的科普经典,读什么
我查阅了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发现维·比安基的《森林报》节选在课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阅读链接”中。我认为如果有兴趣,四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独自阅读《森林报》的全书了。
但是课本的建议有时候也不那么统一。就拿法布尔的《昆虫记》来说,在语文统编教材中,我知道的就出现了三次: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语文八年级上册《蝉》,跨越了五个年级之多。这说明,不光是难以为一本书设定最佳阅读年龄,就连同一部书中的不同章节,阅读难度也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 “名著导读”栏目,除以《昆虫记》为例讲解科普作品的阅读以外,还在“自主阅读推荐”环节提到了卞毓麟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和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这三本科普经典在科学精神方面展现了诸多共性。
1. 严谨的观察态度和批判精神
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细致入微;天文学家们对天体进行长期精确观测;卡森则基于对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大量数据收集而写作。法布尔不盲从权威,常常质疑和验证前人的结论;天文学家们不断挑战和修正既有理论;卡森则大胆质疑当时普遍使用的化学农药。
2. 实证精神与跨学科思维
法布尔进行了大量实地实验;天文学家们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卡森则引用了大量科学研究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此外,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开放和跨学科的思维。法布尔将生物学观察与文学写作相结合;《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多个学科;《寂静的春天》则综合了生态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3. 探索未知的勇气
面对当时未知的领域,作者们体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对研究对象—无论是微小的昆虫、遥远的星辰,还是整个生态系统—都表现出深深的敬畏和热爱。同时,这些研究都是长期工作的结果,展现了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专注。
4.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普及的使命感
三位作者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和共同的科学精神传达给公众,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这正是这些作品成为科普经典的重要原因,这也回答了“对于入选语文课本的科普经典,读什么”的问题,这些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就是提供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优秀范本。
三、整本书怎么读
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在当今语文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2]。我们就以国产科普佳作卞毓麟先生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过程中体现整本书阅读的精神。
读整本书,不要忽略序言、前言、目录、后记等非正文部分的内容,它们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序言部分包含了“作者的话”和“导读”两个部分。在“作者的话”中,卞毓麟介绍了该书的写作缘由、写作过程以及多次修订的内容,这让读者能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书的主旨。而“导读”部分则是由王绶琯先生撰写的评介文章,并简要介绍了该书的写作方法。通过仔细阅读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在进入正文阶段时,我们不应只关注具体的天文学知识,还应该思考作者如何展现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过程。例如,科学家们如何不断改进测量方法,从最初的目测到使用现代的精密仪器,这个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人类智慧的伟大。
整本书阅读还意味着要建立书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不同时期的测量方法可能有某些共同的原理,或者存在某种演进关系。通过建立这些联系,我们可以对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整本书阅读不应止步于书本本身,还应该延伸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读完《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后,我们可以关注书本之外最新的宇宙探索成果,思考天文学对我们理解宇宙和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何影响。这种延伸阅读能够让我们将书中的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通过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来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可以体会到天文学家们如何通过严谨的观察、不断的质疑和创新、开放的思维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步步揭示宇宙的奥秘。这正是提倡整本书阅读的深远意义所在。
四、一边读科普书,一边写小卡片
从经典中要读出什么,并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读科普书不是为了找到书里哪些地方写得好、写得有用,而是去发现自己觉得有趣的内容。
具体来说,我在读科普书的时候,手边会放着一板荧光膜标签。我习惯快速地翻书,看到有趣的地方,就把一张荧光膜标签贴在这个段落靠近书页边的地方。这样即使合上书本,那个标签也会漏出一个小头,顺着这个标签打开书页,又可以马上定位到那个有趣的段落。这么做的好处是,我可以尽情读下去,不会因为记笔记而打断阅读。
我还会准备一些小卡片,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把脑海中冒出来的想法记在卡片上。一方面,不必再去努力记住自己的想法,减轻大脑的负担;另一方面,如果不记在卡片上,其实大多数的念头也就一闪而过。读科普书,边读边思考是个重要过程,不记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的读书笔记写在同样的小卡片上,可以是读完一个章节之后写,也可以是读完整本书以后写,也可以随时写。我记笔记有三个原则:第一,坚持用自己的语言写笔记,而不是摘抄;第二,一张卡片上只写一两句话,控制好信息量;第三,把笔记分为三种类型:事实、观点和其他。举例来说,如果我读到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灭活疫苗,产生的免疫力比较低,维持时间较短,可能需要多次接种。减毒疫苗,产生的免疫力比较强,一次接种就能维持较长时间乃至终身。”[3]我的笔记大概会这么写:“灭活疫苗需要反复接种,减毒疫苗能维持较长时间甚至终身有效。”
灭活和减毒对我来说曾是一对模糊概念,写下这条笔记之后,我可以笃定地说我打过的流感疫苗肯定是灭活疫苗,因为每年都要接种;而常见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一旦完成全程接种,就产生持久免疫力甚至终身有效,这很可能是由于使用了“减毒”疫苗。
我这么记笔记,并不为了具体服务某一目的,这样会在阅读过程中本能地绕开空洞的话、枯燥的内容,只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有细节的内容。当然,一旦我要为这本书写个书评,我就会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那些华丽的词语、高度概括的段落所吸引。
一本书在我手里读完,书侧会贴满了标签。每当我整理完一页书上的笔记,就会撕下边上的标签。等我整理完所有的笔记,书又变回最初的样子,会让人充满愉悦感。这种“写卡片记读书笔记”的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读书,日常积累写作素材也是极好的。目前我已经积累了8千多张小卡片,而且还在以每天至少5张的速度增长。
当然,我并不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我用这种方法辅导小学生写读后感,效果非常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卡片上用自己的话写一两个句子并不难。一本书看下来,总能找出十来处感兴趣的内容。把这些卡片在桌子上摆一摆顺序,就形成了一篇读后感的“骨架”。按照顺序往稿纸上抄,就是“填肉”的过程,卡片之间加几句起承转合的话,一篇读后感就完成了。小学生会觉得这个过程非常轻松,我会告诉他其中的奥秘:用自己的话记笔记是核心,是把整篇文章的创作过程不知不觉间分解成创作一个个句子的过程。看到自己写的句子,很自然就知道下一句接着写什么好。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充满细节和真实的感受,不是千篇一律、硬生生地找高度的夸赞之词。更妙的是,这些小卡片还可以反复使用,如把写作任务换成画思维导图,一样可以轻松搞定。
我之所以会把笔记分为事实、观点和其他三类,是因为科普图书中本身就有大量的事实和观点。我在把笔记分类的过程中,无意中训练了自己熟练区分这三者之间区别的能力,可以让我对中文常用的夹叙夹议写作手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尾声:我们为什么要读科普经典
在这个信息多到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能轻易获取各种前沿科学知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那些“不会在线实时更新”的科普经典呢?
我们要认识到,经典的边界是流动的。有些曾经被奉为经典的作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其中的具体内容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比如,阿西莫夫的一些科普作品,尽管在当时影响深远,但现在的读者只知道他是个科幻作家。与此同时,一些相对较新的著作正在成为新的经典,如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和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等。这些书籍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启发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
尽管某些科普经典中的具体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但大师们在探索未知、追寻真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精神却永不过时。这些原初的、根本的思考,正是科普经典的精髓所在,也是它们历久弥新的原因。
回顾我这些年阅读的众多新出版的科普书籍,我常常萌生一个念头:我应该时不时地重新翻阅那些科普经典,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阅读经典能够滋养心灵,给予我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信息世界中,经典作品如同一个锚点,让我们能够暂时停下脚步,沉浸在人类智慧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重新找到前进的动力。
人们之所以推崇经典,或许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想要留住一段美好的时光。我曾经阅读过一些20世纪中期发表的科学论文,它们的可读性令我惊叹。那些论文逻辑清晰,文笔简洁,就像一篇篇优秀的科普文章,向读者娓娓道来地介绍研究成果。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不仅是为了让文章更加亲切易懂,更是对那些文笔流畅的科普经典的致敬。在写作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叶圣陶先生严格要求自己的“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4]。因为在我看来,最好的科普作品就应该像朋友间的对话,既传递知识,又引发思考,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人文的温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3] 史军,姚永嘉,朱新娜.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世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21.
[4] 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0.
(作者系《少年轻科普》丛书作者、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天津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