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宰相词人晏殊

2024-10-29王媛媛

前线 2024年10期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进贤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身寒微,自幼好学善文、天资聪颖,历真宗、仁宗两朝,尽心为国、办学兴教,尤以举荐贤能而闻名,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官至宰相。欧阳修评价他“为人刚简,遇人必以诚,虽处富贵如寒士”,苏颂言其“遇事持正,动循规准,不为势怵,不为利回”。

持重率直 诚实勤勉

晏殊少年天才,5岁作诗,7岁属文,小小年纪便堪创作,以神童之姿惊艳世人。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14岁的晏殊第一次参加宋真宗亲自主持的考试,面对考题,镇定自若,才思敏捷,一挥而就,展现出非凡的沉稳气度。两日后复试,晏殊发现诗赋论题曾在数日前做过,就立即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要求重新出题。他的真诚与才华受到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入龙图阁读书。

同年底,在朝廷举行南郊祭天大典前夕,晏殊上章真宗,希望能获得观礼的机会。南郊祭天是当时重大的礼制活动之一,依常例,老疾幼弱之人不得参加。晏殊自幼熟读经典,才识卓然,应该知道以他当时的年龄参加大典于礼不合,但他还是勇于争取,而真宗或许是有感于其率直,竟下诏允许15岁以下京官可听其意愿参加,这无疑是特为晏殊而破例的。

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允许臣下宴饮。于是,官员和士大夫们都相互宴请,以至于闹市的酒楼和路边的小酒馆都成为他们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收入不多,不敢外出,经常在家中和堂弟讲习诗书。

某日,真宗为太子选老师,竟选中了年龄未及弱冠的晏殊。传达政令的宦官和负责此事的官员不知是何缘故,真宗告诉他们说:“听说这些天来,臣下们相互宴请和嬉游,并且通宵达旦。唯独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读书。像这样谨慎厚道的人,正可以当太子的老师。”晏殊到朝堂谢恩,诚恳地禀告皇上:“我不是不喜欢宴请嬉游,是因为太穷,没有宴请的本钱,不能出去罢了。”真宗喜欢他的诚实,对其更加器重。

办学兴教 荐贤任能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初,真宗驾崩。仁宗尚幼,暂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经数年,刘太后欲提拔宠臣张耆为枢密使,晏殊上疏严词反对,于是惹怒了太后。不久,晏殊被贬宋州,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晏殊到应天府上任后,非常重视当地教育,广邀名士到应天府书院讲学。当时,宋州人王洙博学多闻,被免官后久居故里。晏殊慧眼识才,力荐其为府学教授。王洙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学问难,他从旁答疑解惑,言辞精要但经义丰赡,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备受学生敬重。应天书院采用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招生时不论门第出身,但考其德行才识。很快,书院声名鹊起,慕名前来拜师求学者不计其数。自五代以来,府学书院零落废替,这种衰败的局面从晏殊在应天府办学开始,得以扭转。

对科举考试存在的弊端,晏殊也有颇多建言。宋初沿袭唐制,科举考试先考诗赋,后试策论,以诗赋为主。策论类似今天的议论文,可以考察举子的见识与致用能力。相比之下,诗赋则华而不实。对此,晏殊曾上疏请求考试增加策问,申明其对选士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积极促成科举考试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不仅如此,晏殊还力推考场制度的改革创新。宋初的科举考试采用糊名、誊录的方式,以防止徇私舞弊。糊名,即糊住试卷上的考生信息;誊录,就是由专人把考生试卷重抄一遍,将抄录本给考官判卷。晏殊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作弊、走后门等问题,就积极建言并提出解决办法,杜绝科举考试不良风气。晏殊的建言维护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也为此后“庆历新政”时期的教育革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时人称晏殊为“一世龙门”,因其擅于荐举才俊,且被举荐者日后大多成了贤相名臣。宋仁宗在位时内忧外患,国用不足。至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仁宗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主持政务,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是为“庆历新政”。晏殊本人并未参与新政,但新政的核心人物或经他提拔举荐,或是他的门生,而富弼则是他的女婿。

晏殊荐贤,不计出身,只重德才。寒门子弟范仲淹经晏殊推荐,被召为秘阁校理,成为馆阁之臣。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晏殊出知陈州(今河南淮阳),范仲淹路过前来拜访,仍谦逊地自称门生。宋庠、宋祁兄弟也是晏殊的门生。兄弟两人时常将自己的新作手抄一份向晏殊讨教;晏殊则特地在自己宅邸附近购置院落,邀宋祁为邻,以便时常会面。当晏殊被贬时,宋祁更是不远千里去拜见他。二宋与晏殊有不少诗词唱和,体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师生情谊。欧阳修幼时家贫,母亲用荻草在地上写字,教他读书。在经历了两次落第后,他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晏殊作为主考官,发现了欧阳修的才能,擢拔其为进士第一。同年及第者,还有刘沆、蔡襄、石介等。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宋夏战事紧张,晏殊在京城设宴待客,欧阳修当场讥讽其只顾饮酒作乐,不恤边疆兵士,但晏殊了解欧阳修性情刚直而不以为忤。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晏殊拜相,擢拔欧阳修为谏官,同时为谏官者有蔡襄、王素、余靖等。

晏殊忠于国事,胸怀旷达,以汲引人才为己任。在真宗、仁宗时期,受晏殊推荐辟属、提携赞赏的人还有很多,当时名士多半出于其门下。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九月,晏殊遭弹劾,离京任职十年之久。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六月,晏殊因病请求回开封府医治,待痊愈后再出京供职。仁宗特意留下晏殊,让他为自己讲经释义,每隔五日觐见仁宗一次,仍以宰相的规格相待。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正月,晏殊病情加重,仁宗想去探望。晏殊知道后,立刻派人代替自己上奏说:“臣老病在身,很快将痊愈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担心。”正月二十八日,晏殊病逝,享年65岁。仁宗虽然亲自前去祭奠,但仍因没能在晏殊卧病时去看望而深感遗憾,故特地为他辍朝两日;赠官为司空兼侍中,赐谥号“元献”,并在晏殊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

婉约先声 奉养清俭

后世提及晏殊,除了其政治功绩外,更重要的还是他在文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晏殊文采斐然,以词著称。他的词作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社会风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和文化遗产。

词兴起于唐,流行于晚唐五代,而大盛于两宋,是配合音乐来演唱的文学,需按一定的乐调曲拍填制,因此按调作词又被称为“倚声”。晏殊开创了婉约派词风,被后世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的词作大多透露出一种四海升平的富贵气象,但又无堆金砌玉、脂粉香沁之感,如他的代表作《拂霓裳》。《拂霓裳》开篇描绘了欢宴场景——“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通篇没有晚唐五代以来词作中常见的倚红偎翠,却有着以理制情的和婉恬淡——“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对于生离死别,晏殊没有悲痛欲绝,而是写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的千古名句,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观照,尽显其理性豁达,哀而不伤。他虽处富贵,仍如寒士,望着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几丝情意攀上,抬手落笔,抛下一卷卷有感而发的小词,带上几缕无以言说的惆怅。他在“小园香径独徘徊”,还常常“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想念家乡“临川楼上柅园中,十五年前此会同”的胜景,感慨“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表达“平台千里渴商霖,内史忧民望最深”的悯农情怀。

词如其人。晏殊在词作中的恬淡从容,也体现在生活中。这位一生富贵的宰相,却衣食简单、生活素朴,从未沉溺于物质享乐。他喜欢宴饮雅集,但用来待客的多为黍麦糕饼,席间的重头戏在诗词助兴,而非酒池肉林。晏殊身材瘦削,饮食清俭,每餐用筷子卷半张饼吃,不吃肉食腥荤。他还会把文书纸张的首尾空白部分裁剪下来,放在书案上再次利用。身为京城显宦,晏殊始终两袖清风,廉洁自守。据传晏殊去onb7fkj2li0ZuVW5Bzm7drtW4Tr8cINYOpBFX2txwo8=世后葬在阳翟(今河南禹州),距离刘太后宠臣张耆的墓只有数里。一伙盗墓贼先挖了张耆的墓,得到很多金银珠宝,于是兴冲冲去挖晏殊之墓。他们原以为宰相墓里会有更多收获,岂料大失所望,因为晏殊墓室简陋,随葬品很少,只有一条木质裹带和几两黄金。

身为政治家与文学家,晏殊顺天下之势、理天下之事,为人淳直刚俊、沉稳持重;为文婉约明丽、娴雅从容;为官荐贤兴学、清廉自律。和历史上众多著名的宰相相比,晏殊的人生境遇没有大起大落,可谓圆满,这应该也和他始终以真待人、以诚处世,虽身处富贵,行止却如寒士的品性风骨有关。恰如《诉衷情》中所描绘,在“芙蓉金菊斗馨香”的宦海沉浮中,他阅尽繁华三千,终归诗酒田园——“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真正实现了淡然于心、从容于表、自在于世间。

(作者简介:王媛媛,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