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戏曲教育上走在前
2024-10-29李必友
[摘要]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中国戏曲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心怀“国之大者”,立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戏曲教育使命,认真回答“教育强国建设、戏曲教育何为”的重大课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步伐,更好发挥行业示范带动作用,自觉服务国家和首都工作大局,以戏曲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教育强国; 戏曲教育;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2; J8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10-0071-03
中国戏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曲学校,是我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进入新时代,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守戏曲教育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为最高追求,把抓好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提升管党治校办学水平,加快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建设,努力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戏曲教育上走在前、作表率。
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重要回信精神领航定向
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戏曲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戏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学校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戏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给全校师生以巨大鼓舞和鞭策。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阐述了事关戏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了党对戏曲教育的规律性认识,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戏曲事业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抓好研究阐释和贯彻落实。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来校调研指示要求,推动全体师生学回信、践初心、担使命、作贡献。召开建校70周年守正创新大会,联合主办“新中国戏曲教育成就展”。设立专项课题,确定15个选题方向,立项26个课题;学院主要领导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刊文,就戏曲人才培养、戏曲教育守正创新、戏曲三大体系构建等内容进行探讨。制定实施贯彻意见,明确6个方面、30条具体措施,从研究阐发戏曲艺术文化精髓、健全戏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戏曲保护传承与普及推广、推动中外戏剧交流互鉴、统筹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作出部署,推动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不断取得新成效。
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任务。胜利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主动适应市属高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新要求,系统谋划新时代学校改革和发展大计。明确围绕“一条主线”,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个重点”,即坚持党建引领保证、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三项举措”,即突出特色提升、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开放合作;“四个中心”,即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五育并举”,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戏曲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启全面建设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新征程。
加快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步伐
坚持戏曲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校70多年来,学院共培养了2万多名各类戏曲人才,形成了以表演人才为核心,包括导演、音乐、编剧、舞美、管理、传播等方向的多维人才培养格局,建立起中专、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留学生全链条戏曲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戏曲教育的领军者。我们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和戏曲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元素,深化“思政+戏曲”双向交叉融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落实“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举措,形成国戏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讨论,制定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接续办好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该班由中宣部领导,经教育部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是公认的戏曲领军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自1996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283名学员中有94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地方戏人才培养上,构建戏曲高校和地方政府、艺术院团紧密合作新模式,招收了包括“非遗”和稀有剧种在内的90个剧种的学生,走出了一条促进地方戏传承发展的路子。
强化内涵特色发展支撑保障。立足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定位,着力夯基固本提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万泉人才”工程,柔性引进京剧名家于魁智、李宏图来校任职任教,聘请荣誉教授29名、客座教授72名。助推“戏曲与曲艺”成为专业学位,在全国专业学位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课程入选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发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中国戏曲教育联盟”“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等平台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实施党建工作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促进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研究制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戏曲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艺术类招生改革精神,牵头组织戏曲类专业招生省际联考,探索戏曲表演专业中专本科贯通培养,推动大学与附中融合发展,构建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注重对接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停招4个专业方向,增设戏曲教育、戏曲数字演艺设计两个专业方向。遵循戏曲教育规律,调整优化机构设置,持续完善办学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实施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加大教育教学成果转化力度。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戏曲教育数字博物馆、京剧教学与研究数字资源库,申报戏曲数字化课题,打造“戏曲+数字”新形态。承担“京剧电影工程”“名家传戏工程”项目,运用新技术创排京剧《白蛇传》、黄梅戏《七夕传奇》,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10余部。统筹好高质量学院发展和高水平学院安全。
自觉服务国家和首都工作大局
彰显国戏应有担当作为。积极主动融入大局,组织师生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参加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重要活动和亚洲文化嘉年华、新年戏曲晚会、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国戏曲文化周等重要演出。创排京歌《家在中轴最美处》,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贡献力量。主办“京韵悠长·国粹华章”京剧音乐200年巡礼,打造“‘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展演季”品牌,擦亮“大戏看北京”名片,为“演艺之都”增光添彩,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推动戏曲艺术服务人民。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连续承办“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首批参与“‘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拓展戏曲继续教育和合作办学模式,组织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让戏曲艺术走近大众、贴近生活。举办“三条文化带”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承办“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举办北京市中小学戏曲教师培训。发挥特色优势,把更多具有戏曲韵味的艺术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首都城市审美底蕴。
促进戏曲国际传播交流。把加强中外戏剧交流作为办学重要内容,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戏曲独特魅力。与兄弟高校探索开展“中文+艺术”留学生联合培养。在美国、英国等有关高校建立戏剧艺术交流中心、艺术与文化交流中心,在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举办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论坛,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筹办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与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手打造“春节戏韵”“中秋戏韵”系列戏曲动画作品,被众多驻外使领馆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选用。学院张火丁教授在美国演出京剧《白蛇传》《锁麟囊》,两部大戏产生了轰动效应,成为中美人文交流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作者简介:李必友,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 储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