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评专项阅读训练(二)

2024-10-29周俊根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4年8期

用绿色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刘毅

①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不久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将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授予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继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者、浙江“千万工程”等之后,中国环保行动再度摘得这一荣誉,充分体现了我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不凡成就。

②塑料产品使用范围广泛,但难以降解,其造成的污染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一大难点痛点。“蓝色循环”模式之所以能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在于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是否可持续”等难题,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一项目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塑料污染物“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可视化追溯,并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进行价值二次分配,反哺一线收集群体,调动了参与各方的积极性。这既有助于减少塑料产品的环境影响,还能实现环保与富民“双赢”,为有志于治理塑料污染的地方和企业树立了榜样。

③“蓝色循环”模式的成功探索,从内在逻辑看,得益于前沿技术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结出的硕果;从外部环境看,则得益于绿色底色的厚植,是新发展理念的产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塑料污染治理为例,近年来先后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生产、消费、流通和处置等各环节推行全链条治理,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的绿色行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④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变革,需要我们打破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这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从现实情况看,我们还面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艰巨任务,以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重大挑战。开拓创新,久久为功,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才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和期待也在不断提升。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们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秀丽的大美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8日)

【阅读训练】

1.第①段告诉我们什么新闻事件?

2.“蓝色循环”模式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蓝色循环”模式的成功探索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分别是什么?

4.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非常成功呢?为什么?

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化

顾仲阳

①曲竹自行车、竹制足球、竹餐具、竹电子秤……在今年的服贸会上,国际竹藤组织展厅中的各种竹藤制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新颖的产品设计、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拓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显示出“以竹代塑”的丰富可能性。

②当前,白色污染日益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突出问题,寻找塑料替代材料成为紧迫课题。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具有突出的固碳能力,是很好的替代品。推广“以竹代塑”,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还能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

③我国是“以竹代塑”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从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到联合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我国一直在着力推进“以竹代塑”。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化发展跑出加速度,彰显了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也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⑤更好地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化发展,要抓住两头,一是生产,一是消费。当前,“以竹代塑”产品成本高于塑料制品,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生产环节看,从事竹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竹产品加工自动化水平低,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要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导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从消费层面讲,可通过将“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等方式,培育壮大竹产品消费市场,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潮流、成为风尚。把生产成本降下来,让产品成熟起来,方能进一步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化进程,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以竹代塑”,契合我国国情,符合未来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其发展起步阶段,作好产业长期规划,瞄准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构建产业体系,“以竹代塑”定能迎来更好的商业化前景,带给人们更多质优价廉的绿色产品。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12月7日)

【阅读训练】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推广“以竹代塑”有什么好处?

3.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第④段加点词“囿于”的理解。

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某产竹大县拟写一条发展“以竹代塑”产业的宣传标语。

点亮文化传承发展新灵感

王玉琳

①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留下许多精彩瞬间。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瞩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闭幕式上,“数字火炬手”再次亮相,最终幻化为漫天星辰,为杭州亚运会画上浪漫句号。这一创意,彰显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让数字人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②数字人,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模拟人类特征并存在于非物理世界的虚拟人物。近年来,各行业领域数字人大量出现,在数字阅读、数字音乐、新闻播报、网络直播、数字文旅等多个领域和场景形成初步应用。“数字人”一词也成为“汉语盘点2022”年度十大新词语之一。

③数字人“穿梭”于现实生活的各类场景,其中,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是应用数字人比较多的领域。如果你热爱文学,可以邂逅吟诗作赋的“苏东坡”、意气风发的“少年李白”;如果你痴迷戏曲,可以欣赏到“梅兰芳”的京剧唱段,以及粤剧数字人“小勤”、秦腔数字人“秦筱雅”的精彩表演;如果你对文博感兴趣,还有来自敦煌的“天妤”“伽瑶”、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为你讲解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栩栩如生的“外表”,还兼具文化和艺术的“灵魂”,而日益成熟的交互功能,也让数字人拥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激发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数字人能实现传统文化的视觉化呈现,是文化数字化的有益探索。2022年9月,中华书局正式发布“3D超写实数字人苏东坡”,创作团队基于70多亿字的古籍大数据,抓取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文本,又对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上百幅画作进行图像搜索,才初步形成对其容貌形象“古籍真实”的把握。为了还原一代文豪的“精神真实”,中华书局专门建设了“苏东坡专题数据库”,并陆续开发了多个维度的“苏东坡主题知识图谱”,为数字人“苏东坡”赋予神韵。由此观之,一个虚拟角色的诞生,既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研究的过程,也是创新、转化的过程。以技术支撑、文化打底,更多形神兼备的数字人,正在带给我们更精彩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推动文化数字化不断向前发展。

⑤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演绎如火如荼。或在舞台上惊艳亮相,给观众带来沉浸式审美体验;或“入职”odq2FVfDJYdol0WV91gBzg==各大文博场馆,带领人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或化身传统文化“推介官”,面向世界传递中国式浪漫。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同时也应注意,数字人要产生持久魅力,不能仅凭外在的形象或塑造的“人设”。进一步打开数字人成长空间,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文化吸引力,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仍需探索努力。激发新的灵感,应用新的技术,更充分汲取科技与人文滋养,相信数字人会真正成为文化传承、传播的“新使者”。

⑥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科技是重要支撑。更好运用“文化+科技”的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创造更多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我们的传统文化将更鲜活,我们的文化自信会更饱满。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10月26日)

【阅读训练】

1.第①段介绍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手”的创意,其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数字人?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回答。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外表”“灵魂”的具体含义。

4.请简要说说你对文章标题“点亮文化传承发展新灵感”的理解。

【参考答案】

《用绿色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1.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创造性地解决了“人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是否可持续”等难题,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3.从内在逻辑看,得益于前沿技术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结出的硕果;从外部环境看,则得益于绿色底色的厚植,是新发展理念的产物。4.不是。虽然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量居世界第一,但仍面临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艰巨任务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重大挑战。我们要开拓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化》:

1.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化。2.推广“以竹代塑”,不仅可以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还能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3.“囿于”指受束缚,受某种情况限制。文中指“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受采收成本、技术设备、市场接纳度等因素限制。4.示例一:做活“竹经济”,写好“绿文章”。示例二:发展“以竹代塑”,塑造绿色价值观。

《点亮文化传承发展新灵感》:

1.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出本文所聚焦的话题。2.数字人,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模拟人类特征并存在于非物理世界的虚拟人物。3.“外表”指这些数字人具有“苏东坡”“少年李白”等人物的造型;“灵魂”指这些数字人拥有相关人物所具有的吟诗作赋、表演戏曲、讲解文博知识等才能。4.取材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运用“文化+科技”的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创造更多数字化文化新体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激发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更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