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写景,更是写人

2024-10-29崔益林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4年8期

北魏郦道元的散文《三峡》作为初中语文的经典篇目,出现在了统编版教材中,足以证明《三峡》的经典性。《三峡》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之情。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抑或作为一篇带有游记性质的经典散文,这样解读就够了吗?下面我把自己在备课时思考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深入到文本的深处,真正读懂郦道元的《三峡》。

追问一:作者笔下的“山”和“水”,仅仅是一种意象吗?

所谓“峡”,指的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所以这篇文章一定会写到“山”和“水”。郦道元是如何写“山”的呢?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描写山,突出其雄伟挺拔的特点。但是我们有疑惑:这是真的吗?到过三峡的人都知道,三峡两岸并非七百里都是同样高度的悬崖绝壁,高低起伏是山之所以为山的特点,不可能是“略无阙处”。再说,生在北魏的郦道元压根儿就没有去过三峡。[1]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孙绍振先生也说:“郦道元此文写得‘逼真’,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前提:郦氏亲临其境。其实是糊涂的想象,当时南北朝分治,郦道元在北朝为官,蓦然到南朝辖治下的三峡旅游,肯定要当俘虏。”[2]

所以,郦道元这样写一定有原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山峰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山吗?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描述呢?难道你读不出这“山”背后的东西吗?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绵延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峻挺拔,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山的高大雄伟,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郦道元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能不能从这“山”看出郦道元的影子?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作为一个长期在官场生活的人,不会不知道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

我们再来看郦道元为什么对“水”情有独钟。这当然与“峡”有关,有山就有水;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经》对水、水道、河流的记载相当简略,并且很不系统,甚至还有不少的错误。熟读《水经》的郦道元认为,应该对《水经》所记载的内容进行修正,尽可能地把《水经》里没说清楚的地方重新进行考证。因此,他决心为《水经》作注。《水经注》原《序》曰:《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不只是这样,可以这样来分析:

一是“水”作为一种意象,它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繁衍不息的保障,也是中国传统的“五行”之一。水不仅滋养了华夏民族,也灌溉了五千多年的民族文化。不少文人往往以水自喻,将水的清浊与人的品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从水中品味出许多人生哲理,进而形成独特的水文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孔子面对滚滚流淌的江水,不是也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吗!

水,还能让人联想到漂泊不定、动荡不安,如《邶风·二子乘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章,却表达了父母的担忧与二子的漂泊无依之感。

显然,水作为一种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自然风物,还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比如,我们可以从“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水”中,看到苏轼的影子;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水”中,看到李煜的影子。同样,我们可以从《三峡》的“水”中,看到郦道元的影子,看到郦道元晚年漂泊不定的生活状况。

散文作为一种非虚构文体,更多的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表达出来,也就是作者透过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的“形”,去发现感悟认识的“神”。

显然,文章里的“水”,不仅是自然界中的水,它还是早年郦道元为官一任清廉的象征。水的涨涨落落,更是晚年的郦道元漂泊不定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当然,受南北朝时期“玄学”思想的影响,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关于水的描写还体现了他奥妙玄远的玄学思想。[3]从这个点上去审读这篇文章的“水”,就更能发现这个“水”背后不是“水”的东西。

如此分析,我们就会发现郦道元写“山”写“水”的真正目的。

追问二:作者写景的顺序,仅仅是按照“水势”吗?

关于文章写景的顺序,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是按照水势的涨落来安排的,《教师教学用书》这样表述:作者未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4]

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并不仅仅如此,这需要我们去研究一下作者郦道元的从政经历。

郦道元出生于南北朝时北魏的官宦世家,他的父亲郦范是北魏的著名大臣,为官四十余年,历经北魏四代帝王,但是官位都不是很高。早年的郦道元,仕途比他的父亲顺利多了。托祖辈的福,他一开始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踏入官场,可谓顺风顺水。

这时的郦道元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信心百倍。这样的生活经历,不正如他笔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夏水吗?所以郦道元在这篇散文中首先写夏水,我觉得理所当然。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郦道元的生活一下子归于平静,官职也是一换再换、一变再变。官越来越小,位越来越卑。他先后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

尽管如此,郦道元却每每都能尽职尽力、恪尽职守,虽无惊天动地之举,却也并非碌碌无为,甚至有造福后代之功。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不正如《三峡》中的“秋冬之水”之势吗?不疾不徐。

郦道元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时代。郦道元的生活,尤其是晚年的生活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晚年的他仕途坎坷、命运多舛。郦道元为官期间,清正廉明、执法严峻,得罪了不少的权贵皇亲以及豪强地主阶级的人,屡次受人弹劾,甚至被罢官多次,为官之举频频受到限制,始终不能尽其才。更让人感到痛心的是,郦道元后来在前往任职关右大使的路上,被叛军萧宝夤的部将所杀。

郦道元晚年的生活遭遇和为官经历,不正如《三峡》中所描述的那样吗?“属引凄异”“哀转久绝”“猿鸣三声泪沾裳”。文章中的“猿鸣”,哪是“猿鸣”,分明就是作者在“鸣”;文章中的“渔者歌”,又何止是“渔者歌”啊!那不就是作者自己在“歌”吗?

我认为作者之所以如此写景,安排这样的顺序写景,不仅仅是写水,写水势,更是在写人,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境况。“春夏秋冬”就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四个季节,那分明就是郦道元人生的四季,生活的轨迹,是郦道元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他不同的境遇。

追问三:作者笔下的“秋”,仅仅是个季节吗?

作者为什么要把秋天的景色放在文章的最后写呢?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是任何艺术形式的根基和灵魂,拥有情感的艺术作品,才是有灵性的,才是有生命的。《三峡》中,作者没能走出写秋景寄愁绪的藩篱,甚至把秋景放在最后来写,这不是没有用意的。

郦道元虽然生在南北分裂的时代,一生未能亲履南方土地,但他潜心撰写《水经注》,寓有希望祖国大一统的理念。[6]著名教授陈桥铎说:郦道元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充满悲悯情怀的爱国主义者,《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学专著,也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7]不少老师在执教这部分内容时,普遍的解读就是作者借写秋来写渔民的生活;但是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写秋景不仅是在写渔民,还是在写作者自己生活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写秋天的肃杀,固然是为下文写渔民凄凉、悲惨的生活作铺垫,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巴东三峡巫峡长”,何止是“巫峡长”,那分明就是作者凄怨、肃杀、凄凉生活的悠长。

无论是借物抒情,还是借景抒情,“景”和“物”都不是作者写作的重点,它们只是承载情感的载体。我们从周敦颐《爱莲说》的“莲花”身上体悟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从韩愈《马说》的“马”身上体悟到作者“怀才不遇”的生活现状。同样,我们从《三峡》的“春夏秋冬”的“秋”中,体悟到不同时期,作者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状况。

基于以上追问,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反复思考。文本阅读的高度决定文本解读的深度,文本解读的深度又决定执教的高度。同时,还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只要不违背作者写作的初衷,文本解读完全可以多元化、自主化,不过不能自由化。文本解读不能一刀切,而应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只有“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辩证统一起来,才能让文本的多元解读效果达到最大化、最优化”。[8]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10日,第128页。

[2]孙绍振:《郦道元〈三峡〉,壮美豪情、秀美雅趣、凄美悲凉的三重奏》,《语文建设》,2013年3月,第36页。

[3]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08页。

[4]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第132页。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09页。

[6]陈桥铎:《郦道元评传》第三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42页。

[7]陈桥铎:《郦道元生平考》,《地理学报》,第43卷第3期,1988年9月,第240页。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版,第16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