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视野下温州夹缬尚蓝的成因分析

2024-10-28项依慧

流行色 2024年7期

摘 要:蓝夹缬在过去温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彰显了民众对质朴与含蓄的追求。本文从民俗学视角切入,分析温州夹缬尚蓝的成因,通过对夹缬的历史渊源、工艺技法的追溯,深入剖析温州夹缬尚蓝的原因、功能,进而阐明夹缬尚蓝与温州民俗文化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温州蓝夹缬的美学、文化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温州蓝夹缬;蓝色;民俗文化;色彩

Abstract: Blue Jiaxi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aily lives of Wenzhou people in the past, and it demonstrated the people’s pursuit of simplicity and subtl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lo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blue color of Wenzhou Blue Jiaxie. By trac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s and craft techniques of Wenzhou Blue Jiaxie, we deeply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functions of Wenzhou Blue Jiaxie’s blue color, and then clarify the blue color of Blue Jiaxie. The relationship with Wenzhou folk culture, thus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 of Wenzhou Blue Jiaxie.

Keywords: Wenzhou Blue Jiaxie;blue;folk culture;colour

0 引言

夹缬是中国传统印染手工艺之一,在唐宋两代极为盛行,后又历经元、明、清三代,最后以单色夹缬——蓝夹缬(图1)的形式留存于浙南地区。蓝夹缬指以靛青、蓼蓝等草本植物为染料,在两块有正反双刻的榆木板间染制蓝白图案的棉布织品。作为唐代彩色夹缬的遗存,蓝夹缬自清以来一直作为温州婚嫁的必备被套。除了制靛、雕版、印染工艺外,蓝夹缬背后蕴含着温州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宗法伦理、传统哲学等文化底蕴。

1 温州蓝夹缬概述

学界对浙南地区夹缬有不同的名称定义,如“蓝夹缬”“苍南夹缬”“浙南夹缬”。由于蓝夹缬目前仅在温州地区留存下来,其技艺的形成发展深根于温州本土民间文化,故本文将研究范畴聚焦在温州区域,同时本文提到的“温州蓝夹缬”专指温州地域的蓝夹缬工艺和其制品。

1.1 历史渊源

据古籍记载,夹缬的起源可追溯至秦汉,宋代高承编述的著作《事物纪原》曾引述唐人袁郊《二仪实录》所言,夹缬产于秦汉,但其具体发明者已无从考证,梁陈时代的夹缬则推广至各阶层人士。[1]五代的马缟曾谈道,隋炀帝时期已有夹缬花罗裙出现,且他将其作为礼物赠予后宫嫔妃以及朝廷官员家人。[2]古籍记载夹缬的历史虽较早,但目前发现的夹缬大多源自唐代,可推测夹缬成型以及兴盛时期均在唐朝。[3]唐代夹缬主要繁荣于中原地区,由民间扩展至贵族阶层,并通过上流社会引领社会审美趋势,从而传播至全国各地。

盛唐开始至南宋年间,因战争、经济贸易而导致移民南下,夹缬产地也从中原内地转移至江南地区。而唐朝的江浙地区因社会经济、审美共识的发展、形成,为夹缬印染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图2)。[4]

在宋朝,夹缬的兴盛程度未能达到唐朝水平,政府甚至明令禁止普通百姓生产此物。北宋时期,官府为区别卫兵服饰,便制定法规限制平民铸造、销售绢板,但皇家仍可在宫中生产织造缬绢。[5]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官吏生产、倒卖夹缬,夹缬仍以星星点点之状存于民间,宋代对夹染工艺的制约导致印染中心逐渐向南方、西南地区转移。浙江夹缬一开始出现于台州地区,因浙江其他地区未曾发现南宋前夹缬方面的记载,故推测温州夹缬是自宋代后由毗邻的台州传入。[6]

元朝,因棉花种植的普及、对棉纺工具的改进、先进技艺的推广,使得棉织品逐渐取代丝织品。就夹缬而言,棉织品的吸水性远胜于丝织物,且棉料的染色过程远比丝料困难,导致彩色印染成本增加,从而使彩色夹缬不得不趋于单色化。而在浙江地域遍地种植的蓝靛便成为夹缬染色的优选材料,这使得复色印花技法渐舍多彩,并转向单一的蓝色。

明后期,棉织布、印染业的发展以及蓝印花布的风靡一时,致使夹缬逐渐退出人们视野,也鲜少有文献记载(图3)。但因浙南地区地处偏僻山岭,宋时期从台州传入的蓝夹缬在温州苍南、瑞安、乐清等地区被较好保留下来,并成为当地民众的婚嫁用品。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机器的工业化生产,以及蓝夹缬自身的技艺复杂、染色模式与图案的陈旧、市场需求的缺乏,导致蓝夹缬难以适应市场审美而逐渐没落、失传。

1.2 蓝夹缬工艺

蓝夹缬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雕花木板、靛青打制、夹缬印染三步骤。[7]制靛工艺与雕版工艺属于前期工艺,而印染工艺属于后期工艺。温州蓝夹缬取材于当地,受用于当地。

雕版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对雕花木板的设计、组合、应用,同时该木板需具备防染和着色双重功能。作为一对双面刻有对称图案的板材,其中间紧夹着被固定的白色坯布。温州夹缬的雕花木板多采用当地生长的树木,如枫树、杨梅树、海梨树、红柴等。制靛工序一般包括原料准备、浸渍发酵、加灰、沉淀等,多采用蓼蓝、菘蓝、马蓝等草本植物为原料。温州夹缬多采用菘蓝,并用其余制靛辅料如蛎灰、菜籽油等制成。[8]印染技术则指通过雕刻成花纹的木板进行布匹印制,利用阳纹部分的压制以达到防止染料渗透的目的,进而让色料渗进木板阴纹处,完成染色过程。

2 温州夹缬尚蓝分析

2.1 温州夹缬尚蓝成因

2.1.1 政策嬗变

北宋时期,战争频发导致国力衰退,朝廷迫于财力不足,下令耗费巨大的彩色夹缬仅允许应用在军服上。皇帝严格下令,严禁民众私自制造、使用夹缬,也禁止商贾买卖夹缬木板。[9]元代时,棉花的大量种植使得传统丝织业被棉纺织业取代,棉织品耗费染料仍比丝织品多,这迫使夹缬由复色转向单色(蓝色)。由于蓝染原料的取材便利、技艺进步,使得蓝色夹缬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用品,即如今看到的蓝夹缬。

2.1.2 蓝染原料

我国传统印染染料大体分为三种:矿物颜料、动物染料、植物染料。鉴于前两者来源稀缺、价格不菲,加之前两种染料的色彩稳定性差,其使用便渐趋减少。相比之下,植物染料取材便利、染色简单,故而使用最为广泛。温州蓝夹缬制靛便是采用当地盛产的马蓝为原料。温州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极为适合马蓝的生长,故人们就地取材、因材造物。

2.1.3 蓝染技艺

夹缬尚蓝与其蓝染技艺有着极大关系,夹缬染料——靛蓝便是通过蓝染工艺从蓝草中提取而来。我国的蓝染技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开展过植蓝劳作。《夏小正》一书详述了春季蓼蓝的播种情况,表明夏朝我国便开始种植蓼蓝;而到了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期间便设立专职负责染料事宜的官职;《诗经·小雅·采绿》也曾描述过劳作人“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收割场景;战国时期,荀子看到蓝染技艺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慨。蓝染技艺的不断发展,为蓝夹缬的出现提供良好的工艺基础。

蓝色染制工艺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直接从新鲜的蓝色植物中提取汁液用于染色;其二,将植物发酵制成蓝色泥状物质(即靛泥)。

直接揉染法是人们早期使用蓝草染色的方法,因揉取需采用新鲜蓝草,且需即采即染,它深受季节时令、地理位置的制约,操作麻烦。而制靛技艺则不同于揉染法,它完全摒弃直接使用蓝草的方式,在前种技艺上做了极大更新与改变。人们利用其技艺获取易储存的蓝靛泥,染布时只需使用蓝靛泥进行还原反应便可着色,实现即染即用,极大减短蓝夹缬印染的周期,从而促进蓝夹缬的广泛传播。

2.2 温州蓝夹缬尚蓝功能

政治、文化背景下的色彩既是现实性、审美性的,又是观念性、历史性的。蓝夹缬的用色与其他传统工艺一样,深受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审美心理影响。从传统“五服色”来考量,蓝夹缬的蓝色,即为五色中的“青” 。

2.2.1 审美功能

色彩是辨识物体的关键,也是视觉文化的基础,它赋予了审美过程中的直观与感性体验,也是蓝夹缬艺术形态中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蓝夹缬以单纯、强烈的蓝白对比,给予人明快、朴素、安静、祥和的视觉感受,在中国民间美术体系中呈现独具一格的民俗魅力。[10]

从靛蓝色彩原理看,人们基于审美接受并选择靛蓝作为蓝夹缬的装饰色彩,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体现。蓝调作为三基色之一,属于冷色调。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短波段,当光线投射至视网膜时,所形成图像较为浅层,不易引发强烈的视觉冲击,可营造出温和氛围,给人以平静、宁和、淡雅之感。[11]靛蓝属于深蓝,色度与黑色接近,色相有紫色成分,使人感到沉着感、稳定感。夹缬之靛蓝是一种朴素美,与富丽华贵相对应,体现人生精神的沉着、率真、质朴,同时也寓意着劳动人民的含蓄、内敛的品格。

2.2.2 身份识别功能

在我国古代的礼仪体系中,着装规范占据了核心地位,各朝各代甚至利用衣物颜色来区分社会阶层。因此,色彩不仅是政治道德标准的传递媒介,更是社会阶层结构的直观象征。[12]在古代,青色是平民阶层的标志色彩,它代表平民文化,具有身份识别的作用。《礼记》曾记载,周代天子在立春之际穿青色服装以示尊贵。战国时期,五方五行观念日渐成熟,青色代表东方,被列为五正色之一,故而青色往往更能得到上层阶级的青睐。因南北朝频繁换代,建立在五行理论上的色彩观被滥用而失去神秘。然而,在唐代,随着蓝染工艺的精进、人们色彩审美的提高,青色开始成为染色便捷、价格低廉的用色之一,并逐渐受到平民百姓的欢迎。[8]

蓝夹缬的染料为天然马蓝,是普通百姓随处可采的廉价材料。相较于江南发达的丝织业和富庶的生活,蓝夹缬其具备的平民特质更加亲民,故在温州地区蓝夹缬多被富裕的平民所用。

2.2.3 生命象征功能

在我国古代,传统美术与民间工艺的色彩观深受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的影响。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演进,祖辈将各种颜色视为宇宙秩序的基本要素,并寄予其特定的象征含义。青色代表着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亦即“生命的颜色”。青色的含义在诸多文献中均有详细记载:如《尔雅》曾提及“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秦汉时期,官员们春季官袍为青色;《汉书·郊祀志》中也谈到春季祭拜青帝句芒时,采用了青车;《后汉书·礼仪志》也描述了立春时官员身着青衣、竖起青幡的情形。历史文献中反复提及的“立春幡”“服青衣”均表现出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对“青”的喜爱。

3 蓝夹缬尚蓝与温州民俗文化

3.1 蓝夹缬尚蓝与温州婚姻仪礼

蓝夹缬在实际生活中既是人们的日常用品,也是人们沟通内心情感的标志,其色彩蕴含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温州夹缬使用的蓝色体现了温州地域在某一时段的审美取向,以及当时温州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蓝夹缬从制作环节到使用习俗,反映着温州地域的婚庆仪礼,是研究温州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女孩成年(年满十三岁)时,温州长辈会依据黄历,挑布、纺纱、织布,制成蓝夹缬,待到女孩嫁人之际,把制好的蓝夹缬作为嫁妆之一摆在显眼之处,或将其搭于伴郎肩头走在队伍前列。这是向路人昭示:新娘备有蓝夹缬,合乎传统礼节。[13]

虽蓝夹缬为平民阶层使用,但因其制靛、雕版、印染工艺的复杂,对于温州农村的人们而言,蓝夹缬的制作成本仍偏高。对于富裕地主或小官僚阶层而言,在为女儿办嫁妆时,会同时做上几十条蓝夹缬,以备出嫁,作为回礼馈赠于双方亲友,甚至新郎家中帮佣也可分到新娘方赠送的蓝夹缬。这种显示娘家实力的蓝夹缬必做工讲究,被赠送者若家境一般,必如获珍宝,将其转用为自家女儿嫁妆。

在温州民间地区,人们也常在婚俗中利用“青”与“亲”的谐音以表达情感寄托。因温州夹缬由靛青染制,故在成亲之际,利用“青”与“亲”的同音,以图吉利、增加喜庆氛围。

3.2 蓝夹缬尚蓝与温州诞生仪礼

在生命重要的时间节点,礼俗往往会有一套完整流程。其中就有确认新成员角色的仪式,即接纳家庭成员的民俗,如诞辰礼、成年礼等。[14]在温州诞生仪礼中,蓝夹缬的使用更被重视。如前文所述,蓝夹缬之靛蓝象征生命诞生,故而在婴儿对周仪式上,外婆常备一条宽约50厘米、长约500厘米的蓝夹缬,以赠于外孙,表达庆贺生子的祝福。[15]

4 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独特的民间珍宝,蓝夹缬在物质和精神上满足着过去人们的需求,并在艺术与文化价值方面承载着民众精神文化。其强烈的蓝白色彩,使得蓝夹缬呈现朴实、自然、亲民的风格特点。在现今社会发展中,蓝夹缬因脱轨于人的日常生活,而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和生存土壤。然而,这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同样赋予了蓝夹缬一份特殊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5 参考文献

[1] 高承. 事物纪原[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2] 崔豹, 马缟, 苏鹗. 古今注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6.

[3] 郑巨欣. 浙南夹缬[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

[4] 李震.浙江夹缬的历史渊源与审美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4(04): 92.

[5](元)脱脱.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0.

[6] 张琴. 浙南蓝夹缬考察报告[J]. 形象史学研究, 2012(00): 233.

[7] 张琴. 五年的蓝夹缬田野考察[J]. 西北民族研究, 2007 (04): 48-54+63.

[8] 王业宏, 刘剑, 姜丽. 苍南夹缬遗存印染工艺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02): 85.

[9] 王燕, 赵红艳, 胡荒静琳, 等. 中国蓝印花布起源的再研究[J]. 丝绸, 2019, 56 (07): 86-92.

[10] 张雷.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18: 113.

[11] 余戈. 中国古代色彩“尚青”考[J]. 艺术百家, 2011, 27(S1): 262.

[12] 陆岚. 民间蓝印花布的色彩观[J]. 装饰, 2005(09): 73.

[13] 张琴. 婚俗中的蓝花被[J]. 民间文化论坛, 2010(04): 96.

[14]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101.

[15] 林可, 林亦修. 浙南地区的种靛、染蓝、夹缬生产生活习俗[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5(0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