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仕女画中的服装形制与色彩运用分析及其视觉文化内涵研究
2024-10-28潘子维
摘 要: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它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仅折射出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不同时代下所产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风尚。纵观古今,宋代的文化艺术始终立于中国古典艺术的高峰。笔者以两宋仕女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分析其典型的服装形制结构与色彩运用,旨在更深入地挖掘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宋代女性服装形制;色彩运用;宋代文化;仕女画;视觉文化内涵
Abstract: Regarding the profound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clothing not only reflects people’s real inner world, but also shows the culture, art and aesthetic fashion produced in different times as a necessity of life. Throughout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the culture and art of Song Dynasty have always stood at the peak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 The author takes the paintings of ladies in the So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relics, then analyzes their typical clothing shape structure and color application, so a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depth.
Keywords: The shape and system of female clothing in Song Dynasty;color application;Song Dynasty culture;painting of beautiful women;visual cultural connotation
0 引言
宋代,经济文化达到顶峰,其文化内敛沉静,以极简与本色为美,被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赞为“华夏文化之极”。同时,宋代科学技术也达到高峰,活字印刷等发明的出现影响深远,海上丝绸之路更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宋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审美与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服饰作为一种载体,寄托人们的心理活动[1],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把服装视为肌肤的延展。宋代服装独具特色,以素雅简约著称,其流行趋势多由上层阶级所引领,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更凝聚了整个朝代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宋代服装的形制结构和色彩搭配,挖掘其背后独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视觉文化内涵。
1 仕女画
笔者选择仕女画作为研究对象,因其能细腻呈现宋代女性生活的全貌,特别是服装结构方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主流的服装风貌。“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武成》是男女大众的通称,于唐代多被表现为画家笔下的女性人物,至北宋才单独成为画科的一种[2]。此时,画面主体虽仍以宫廷贵族妇女为流行,但也逐渐拓展至社会各阶层女性,如王居正的《纺车图》便展现了农村妇女朴素的实用服装。宋代仕女画多采用写实风格,生动地捕捉了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仕女画这一画科,不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服装样式,更深刻反映了画家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审美倾向,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素材。
2 宋代仕女画中的服装形制分析
以仕女画作为探究的起点,首要步骤是搜集并区分北宋与南宋时期的相关作品,进而遴选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详细剖析。考虑到北宋时期理学的兴起、礼教的加强以及社会风气的日趋保守,这些因素均对仕女画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使得该时期的作品数量大幅减少。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北宋女性的服装特色,墓室壁画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参考。
2.1 服装形制结构
汉服,作为拥有古老历史的民族服饰,其服饰样式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一种是衣裳连体,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服装整体特征也会随着朝代而改变[3]。宋代作为承唐启元的重要历史时期,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受当时社会风气与崇文政策的影响,女性服装风格整体展现出宁静淡雅的特点。
2.1.1 衫
古时“衫”原指无袖的上衣,如《释名?释衣服》所记“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至宋则指单独上衣。从宋词中“峭窄春衫”和“春衫瘦”等描绘,可以窥见宋代以瘦为美的时尚潮流。北宋前期,唐风遗韵犹存,《绣栊晓镜图》中所出现的仕女形象从妆容到穿着与唐朝几乎一致。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期,女衫的款式逐渐从宽大转变为窄瘦,这在处于两宋交界处的画家,苏汉臣所创作的《妆靓仕女图》便可得到最好的印证。南宋时期,衫依旧盛行,且画中的女衫多为袖口紧窄、衣襟短小,窄瘦轻盈风格显著。
2.1.2 褙子
褙子,亦称背子、绰子,为宋代女性外衣,搭抹胸、裙或裤。褙子最主要的形制特征为直领对襟,侧下开衩[4],袖口紧收,呈“H”形,多及腰或过膝。其源自隋朝,盛于宋元,体现宋代清新雅致审美,为女性常服之一。以南宋钱选的《招凉仕女图》(图1)为例,画中仕女皆身着低胸衣,下穿窄长裙,外罩长褙子。
2.1.3 裙
裙,源于“裳”,初为前后两片布料的下衣,后泛指各种裙装。女子着裙自汉代起盛行,至宋代不衰。宋代裙装与前朝相比,形制变化显著,裙长曳地,遮掩鞋袜,且结构创新,由多幅布帛拼接而成。唐代多为六幅,宋代则多达三十幅,形成“褶裙”或“折裙”。这种清雅且显消瘦的服装款式与宋代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高度契合,在北宋《宋四美图》和南宋《招凉仕女图》等画作中频繁出现,深受当时女性喜爱。
2.1.4 裤
在中国服装史上,虽然唐代有短暂的女子身着胡服、男裤的流行,但始终未成为主流。直到南宋,汉族女性的裤装才正式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裙装,穿裤之人,不分尊卑,不分男女,人人可穿[5]。南宋画作《中兴瑞应图》生动记录了当时女性裤装的风貌,画中的女性身着窄袖衫配阔腿裤或喇叭裤,展现了女性裤装在当时的流行风尚。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女性服装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2.1.5 抹胸
抹胸,源自南唐,初为亵衣,后逐渐演变为汉服文化的重要元素。宋制抹胸,简称“宋抹”,近年来备受汉服爱好者青睐。与传统朴素淡色的抹胸不同,宋代的抹胸形制多变、色彩艳丽,常绣精致图案。它不仅作为内衣,更可外搭,成为宋代女性日常必备。无论是宫廷贵胄还是平民舞女,皆对其钟爱有加。北宋画作《摹卢媚娘像》与南宋的《蚕织图卷》均展现了抹胸的流行,前者描绘了道姑微露的抹胸,后者则显示了普通妇女也穿低胸上装,证明了其在社会各阶层的普及。
2.2 宋代女子服装的形制特征
宋代文化以“雅”为显著特征,这不仅塑造了中国独特的美学观念,还推动了古典艺术达到新的高度。通过对比唐宋的仕女画可知,如果说唐代的穿衣风格是飘逸灵动的,那么宋代的穿衣风格就是保守端庄的[6],它摒弃了前朝的奢华风格,转而追求纯洁质朴的设计,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简洁大气的“H”形轮廓、衣襟侧边的开叉设计、层层叠叠的褶皱等,这些表现形式不仅展示了时尚与美感,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与审美追求。
2.2.1 纤细之美
与前朝丰满华贵形成对比,宋代女性服装受时代审美影响,崇尚纤细素雅。宋词中“纤”“瘦”等词频现,仕女画中服装细节亦显此风:袖口收紧,衣襟缩短,腰身纤细。这些设计均反映出女性追求瘦弱娇柔之美,使纤细窄瘦成为宋代女装的显著特征。
2.2.2 线性之美
线条,构筑文字与绘画之基,亦为中国传统书画所追求之简约美。宋代女性服装亦显此韵,其长卷“H”形轮廓展现了直线的简洁之美,而开叉与褶皱则透露出女性行走时的曲线之柔。宋制服装细节处处见线性追求,褙子呈中轴对称式,多见的直领式设计,层叠笔直布料所构成的褶裙等,皆显简约而不失雅致。
2.2.3 层次之美
在宋代仕女画中,女性服装展现出清晰的层次感,这得益于缘边的巧妙运用。在领部、袖口、下摆以及胯下开叉处,均可见到精致的缘边装饰,甚至连抹胸上围也不例外。这些细长的缘边虽不张扬,却巧妙地增强了衣服的层次感,使得服装在保持简洁淡雅风格的同时,也不失韵律之美。
3 宋代仕女画中的色彩运用分析
画家列宾曾深刻指出“色彩即思想”,精辟揭示了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在封建王朝,色彩是区分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其划分历史可追溯至《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这也揭示出古代通用的穿衣礼仪,即上半身常着正色衣物,下半身则配以间色的裙或裤。根据先秦文献记载有“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而混合正色所得即为“间色”。
3.1 服装主要用色
基于研究可知,在两宋仕女画中女性服装色彩运用以浅淡色调为主。与唐朝多采用绚丽夺目的色彩不同。宋代女性服装主要为鹅黄、白色、青色、淡蓝色等,总体来看,少有浓重的对比色,服装的色彩饱和度明显降低,展现出一种质朴宁静之感[7],这深刻反映了宋代崇尚自然质朴的美学理念。本文将对仕女画中常见的女子衣物颜色进行逐一深入剖析。
3.1.1 淡红
北宋词人舒亶在《浣溪沙》中写道:“且尽红裙歌一曲,莫辞白酒饮千钟”,他巧妙地将红裙比作女性,同时描绘出宋代女子的着装风貌。红色,这一最能代表女性的颜色,在宋代诗词中屡见不鲜,从唐至宋,红色的魅力始终不减,这在《歌乐图》中九名女艺人皆身着红色绣花窄袖褙子上便可印证。然而,受宋代“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普遍影响,人们更加倾向于淡雅的色彩,因此红色在服装中的运用变得柔和,淡红色逐渐成为了当时女性的新宠。
3.1.2 白色
宋代社会含蓄内敛的风气直接影响了宋人的审美观念,淡雅色调因此备受青睐。特别是极简的白色,作为这种审美的代表,在宋代女性服装中出现频繁。与唐人偏好艳丽色彩不同,宋人更注重色彩的细腻变化,如青白、月白、珠白和粉白等在同一色系中的不同色调。
以《瑶台步月图》(图2)为例,图中女子身穿的米白色长褙子,便是对这种偏好的完美诠释。此外,北宋盛行的“内圣外王”儒家思想也对服装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宋仁宗所钟爱的白色圆领朝服,在维持其素净白色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彩丝绣制出精美花纹,既增添了服装的层次感和细腻度,又在细节上充分彰显了对“内圣”境界的深刻理解。
3.1.3 蓝色
清新脱俗的淡蓝色在宋代仕女图中较为常见,这主要归因于它与宋代简洁质朴的审美观念高度吻合,且与文人所倡导的“清新自然”风格一致。此外,在古代蓝色的染料昂贵且稀有,这使得蓝色成为上层阶级与富裕人家的专属,进而演变为社会地位的象征。又因蓝色与水和天空同色,故被古人视为能与天地沟通的神圣色彩。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写“柔蓝一水萦花草”,其中“柔蓝”在古诗词中多代指水的颜色,而秦观的“揉蓝衫子杏黄裙”则直接点明了宋代女性服装的常见配色。在《女孝经》中便可看到身穿淡蓝色外衫、淡黄色长裙和橙红披帛的女子形象,这正是宋代女性服装配色的生动写照。
3.1.4 淡黄
在中国古代,黄色是统治者的专属色,象征着地位与权力。这一传统始于隋唐延续至宋。宋代的黄色依然代表尊贵的地位,但统治阶级对它的专有权有所放宽,这使得黄色服装在民间逐渐流行,然而平民不能穿着与皇帝龙袍颜色相近的黄衣。因此淡黄色便成了人们的首选,这种颜色既能展现活泼俏皮的气质,又带有超凡脱俗的意味,与宋人所追求的清新风格高度契合,如《盥手观花图》(图3)中女主人外披的淡黄色衣帛。此外,宋代流行轻薄的纱罗面料,这种半透明的材料与淡黄的搭配十分巧妙,能格外衬托出女性的柔美,所以淡黄色深得宋代女子的喜爱。
3.2 宋代女子服装的色彩特征
宋代女子服装的色彩主要以柔和、淡雅为主,注重轻盈与优雅。常见的色彩包括淡红,代表女性柔美与婉约;淡蓝,象征清新脱俗的气质,与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相契合;淡黄,则传递出温柔气息,与宋代女子的轻盈风格相得益彰。此外,白色也是宋代女子服装中的常见色彩,代表纯洁与清新,常在重要场合中穿着。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也展现了宋代女子服装的独特魅力。
4 宋代仕女画中服装的视觉文化内涵研究
宋代,文化昌盛,文人气息浓厚,开启“诗意人间、风雅中国”的时代。其女性服装追求简单纯粹、淡然优雅,与前朝华丽不同,雅致成为生活风尚。宋代美学之雅致与极简,铸就中国传统审美高峰,奠定后世审美基础。
4.1 时代对服装的影响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终结了五代十国的纷乱。新朝初立,审美尚存前朝遗风,女性服装尤为显著。北宋初年,贵族女性服装奢华宽博、用色鲜艳,如河南登封李守贵墓壁画中所见,这反映了战乱后民众的压抑释放及对稳固王朝、民族精神回归的渴望。然而,从北宋中期至南宋末期,女性服装逐渐窄瘦,色彩日趋淡雅,审美偏向纤细柔弱,这在南宋画作与诗词中多有体现,如“峭窄春衫小”。此转变与宋朝“抑武修文”的国策紧密相连,文人地位提升,使得含蓄婉约成为主流审美。同时,宋朝求和的外交政策与尚武精神的减弱,也在女性服装上得到间接反映。特别是南宋时期,女性服装更加窄细瘦弱,色彩愈发淡然脱俗,进一步象征着国家精神的萎缩趋势。
朝代更迭虽不能直接导致服装形制突变,但新统治集团的新国策引领了思想观念与审美潮流的变化,再经上层阶级与文人墨客的推崇,这股风尚深入民间、影响广泛,可以说王朝更替对服装形制的变化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4.2 战争对服装的影响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结束唐末的分裂。但“抑武修文”政策削弱了军事,面对辽、金、西夏的崛起,北宋只能以屈辱条约换和平。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如果说北宋是由宋太祖赵匡胤以铁血手段开创并实现了统一,那相比之下南宋的经历则更为曲折,其是在靖康之变后由宋高宗赵构在杭州临安重建的,依靠不平等条约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和平。南宋初期,宋金战争频繁,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渴望收复失地。
南宋时期,女性服装形制变化显著,裤装开始流行,如《中兴瑞应图》中皇后及侍女皆着裤。这不仅是服装的革新,反映了战争影响下社会审美风尚的转变,更揭示了人们面对困境时的适应与变革精神。战争迫使人们更注重服装的实用与便捷,华丽的长褙子被轻便的短衫和长裤取代,男女服装皆遵循“便身利事”的原则。这一变革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变迁,是社会心理、国家命运的缩影,也彰显了战争对服装文化的深远影响。
4.3 文化对服装的影响
在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推动下,文人地位显著提升,艺术空前繁荣,形成了独特的宋代文化。在此背景下,理学兴起并深刻影响了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女性服装文化。理学起源于周敦颐,经程颢、程颐的发展,至朱熹逐渐完备,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强调纲常伦理,成为封建皇权的理论基石,因而备受统治者推崇,并逐渐演变为社会主流思想。随着理学的广泛流行,大众审美转向含蓄内敛,这种转变使得宋代女性服装呈现出淡雅、内敛的特点。
唐代强盛且文化交流广泛,其女性服装色彩丰富大胆,如《簪花仕女图》中女子衣着的艳丽,红色极受欢迎,《全唐诗》也频繁提及红裙。然至宋代,随着文人阶级的崛起与理学思想的渗透,强调色彩的淡雅与清新、注重服装的面料与材质成为了人们的普遍追求,淡红、淡黄、白等清新脱俗的色彩更为宋人所喜爱。此外,褙子这一始于隋代的服装形制,在宋代逐渐演化为修长、飘逸、内敛的女性服装,尤其在南宋,随理学广泛传播,褙子长度把不断增加甚至超过裙摆,成为当时主流的女性服装。这一变化在南宋的传世画作《杂剧图》中得到了印证,画中fII5NXq+HhAO9ODC3Oz1TA==的长褙子形象比比皆是。由此可知,随着礼仪制度日趋严密,女性服装形制趋向儒雅内敛,色彩搭配趋向宁静淡雅,成为理学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完美诠释。
4.4 技术对服装的影响
据《中国染织史》记载,宋代染织技艺在继承唐代基础上有显著发展。相较于唐代,宋代对染织部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设立了绫锦院、文绣院等专门机构,进一步促进了染织工艺的专业化与分类。特别是内染院的成立,彰显了对色彩与图案的极致追求,使宋代服装在色彩搭配与图案设计上达到新高度。同时,宋代废除了唐代的无偿劳动制,极大提高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8],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宋代染织技艺的繁荣。
随着染织机构的日臻完善,宋代服装的染织技艺日益精进。女性服装的窄瘦风格,虽主要源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其剪裁的精巧也彰显了织造与缝纫技艺的提升,才使得服装更为贴身,展现婀娜身姿。在宋代仕女画中,门襟与袖口处常饰有白色缘边装饰,其不仅增添了服装的层次感,也凸显了对细节的匠心独运。此外,相较于唐代浓艳的色彩,宋代更偏爱淡雅的素色,而这些素色多由两种及以上色彩调和而成,进一步印证了当时印染技术的成熟与高超。
5 结语
服装,原本是为了驱寒保暖和遮羞的实用产品,然而历史的演变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服装演变为了文化、政治与审美的交汇点,不仅标示着个人的社会身份,更代表着当时的审美趋向,有时甚至成为权力的象征。特别是在宋代,女性服装的款式变得简约而峭窄,色彩也转向淡雅清新,这与唐代那种宽博且色彩艳丽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显著变化受到了理学思想和文人审美观念的影响,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男性审美的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可以说,服装不仅是身体的装饰物,更是社会秩序与性别关系的重要调节工具。
在视觉文化主导的当下,服装作为强有力的视觉符号,更加凸显其社会文化载体的作用。宋代女性服装的纤细柔弱与自然素雅,正是当时社会文化、审美风尚的深刻投影。通过服装,我们得以窥见宋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内心思想,以及整个社会的深层文化结构。
6 参考文献
[1]骆浩.传承民族文化:我国民族服装的文化内涵及特征[J].商业文化,2020(09):26-29.
[2][3]邵世缘.浅析文人思想对宋代仕女画的影响[J].新美域,2022(05):10-12.
[4]唐明清.宋代女性服饰美学研究[J].艺术品鉴,2021(33):10-12.
[5]马琳.唐宋黄河流域女性服饰艺术演变与传承创新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23.
[6]唐峰,杨晓薇.宋代仕女画中的女性美——以《瑶台步月图》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22):32-33.
[7]李孟华.浅析理学与宋代女性服装文化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34-35.
[8]朱芸.唐宋时期服饰色彩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