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出发》视觉与色彩的诗性表达
2024-10-28刘祖昊
摘 要:本文探讨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出发》的诗性影像特征,分析了影片在视觉风格、光影与色调、色彩象征以及水元素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文章还重点探讨了影片结尾的视觉处理,及其与蒋兆和的国画《流民图》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导演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深化影片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关键词:电影《出发》;视觉风格;中国美学;光影色调;色彩象征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etic image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film "The Beginning", analyzing the film’s visual style, use of light and shadow, color symbolism,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water as an elemental symbol. It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how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s with modern cinematic techniques creates a distinctive oriental aesthetic. Additionally, the paper examines the visual treatment of the film’s conclusion and its connection to Jiang Zhaohe’s painting "The Refugees", analyzing how the director uses visual language to deepen the film’s themes and emotioXNJ33zsGgrp/iXd7bZoiVg==nal expression.
Keywords: "The Beginning";visual style;Chinese aesthetics;light and shadow tones;color symbolism
科研项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24年度校级青年科研一般项目“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诗性写作——基于《出发》的创作”(项目编号:10212210229)。
0 引言
1917年七、八月间,毛泽东与萧子升采取“游学”的形式做社会调查。历时月余,步行千里,到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考察了广大农村和一些城镇、寺院、劝学所和学校,走访了一些社会人士。2024年7月1日上映的电影《出发》(图1)选取了尚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这段看似日常的暑期社会经历,用细腻而深层的中国诗性美学,重现历史,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不同以往影视作品的毛泽东形象。本文就影片的视觉风光与色彩美学进行简要分析。
1 视觉风格与中国美学
电影《出发》在视觉呈现上深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影片的镜头语言和构图方式上,更深刻体现在影片整体的叙事风格和审美理念之中。
1.1 山水画卷的运用
山水画的“望境”理念强调的是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画家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构图手法,将广阔的自然景观展现于画卷之上,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空间的精神意境。电影《出发》将观众的视角带入到一个流动的、变化的空间中。在影片中,观众仿佛在随镜头“游观”山水之间,随着人物的行动,逐渐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变化与成长[1]。这种视觉手法不仅让观众体验到一种浸入式的观影感受,还通过视角的多样性展现了人物与自然之间复杂而紧密的关系。
同样,电影《出发》通过对山川河流的细腻呈现,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更传达了角色在行走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心净化与精神升华。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影片展现了青年毛泽东从单纯的理想主义者逐步成长为一位心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革命先驱。这种通过自然景观变化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正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念的现代再现。
1.2 光影与色调的变化
光影是电影艺术中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手段,而在《出发》中,光影的运用达到了与影片叙事节奏和人物情感发展高度统一的效果。湖南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丘陵和平原地区,光线的多变性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影片中的光影变化不仅仅是为了营造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为了展现人物情感的细腻变化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在影片的开篇,阳光充沛,色调明亮而温暖,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旅途初期的激情与理想。随着故事的发展,光线逐渐变得柔和,色调也从饱和的暖色转为冷色,暗示着人物内心从乐观向沉思的转变。当他们逐渐深入农村,见证百姓的苦难时,光线开始变得阴沉,色彩也变得单调而低调,这种光影与色调的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冲突与动摇。
影片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影的变化不仅通过自然光线的改变来实现,还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和摄影技巧,进一步强化了情感表达。例如,当毛泽东在旅途中遇到一位贫苦农民时,场景中光线突然变暗,只有一束微弱的光照在毛泽东的脸上,突出他脸上的凝重表情。这种光影处理不仅增强了戏剧张力,还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令观众深刻感受到当时情境的沉重和压抑。
影片的色调变化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图。电影从开头的鲜明色彩逐渐向低饱和度的色调转变,最终以黑白影像收尾,这种色调的变化不仅象征着故事从激情到冷静的过渡,还寓意着人物内心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影片的结尾,毛泽东在经历了长途跋涉和心灵洗礼后,面对现实中的苦难,逐渐形成了自己坚定的信念。这一过程通过色调的递减和光影的变化得到了视觉上的强烈表达,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主题和情感力量。
《出发》通过对山水画卷式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光影与色调的精妙变化,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电影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风格[2]。
2 色彩象征与情感表达
在电影《出发》中,色调的演变是一个显著的视觉元素,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影片一开始的色调饱和度较高,色彩明亮而富有生气,这与青年毛泽东及其同伴在旅途初期的激情和理想主义相得益彰。鲜艳的色彩传达出一种充满希望的氛围,象征着角色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未被磨灭的理想。
2.1 色调的演变
随着故事的推进,色调逐渐变得冷静而内敛,饱和度逐渐降低,色彩从活泼明亮过渡到沉稳低调。这种色调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故事情节从乐观走向现实的渐变过程,也暗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演变。毛泽东及其同伴在旅途中见证了百姓的贫苦与艰辛,他们的心境从最初的激情高涨转向冷静思考。这种情感变化通过色调的逐渐冷却和黯淡得以完美呈现,凸显了人物的内在转变与成长。
影片中的这种色调演变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物的精神旅程。从一开始对理想的满怀憧憬,到逐渐面对现实的残酷,色彩的变化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物心境的波动与思索的ZccfEU7tZisOGcqO0awf/g==深度。当色彩逐渐趋向单调和暗淡时,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们内心的沉重与迷茫,而这种情感上的沉淀与影片最终的黑白收尾紧密相连。
电影的最后,色调几乎完全转变为黑白(图2),这一变化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在情感层面上引发观众深思。黑白色调象征着角色们内心的挣扎与觉悟,寓意着他们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后,最终回归到一种纯粹和真实的状态。这种色彩的剥离,仿佛是对人物灵魂的剖析,将他们从复杂的现实中抽离出来,直面最本质的思想与信念[3]。
黑白色调的运用还可以被视为一种视觉隐喻,象征着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通过这种色调的演变,影片不仅讲述了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的心路历程,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与统一。这种视觉处理方式,使得影片在情感表达上更具深度和力量,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随着色调的变化,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在现实面前的挣扎与觉醒。
2.2 象征意义的水元素
水在电影《出发》中不仅仅是作为自然景观的存在,它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贯穿于影片的始终。水的运用在影片中起到了多重作用,既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色彩基调,又与影片的主题思想紧密相连,成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水作为一种流动的元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在影片中,水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关键情节的展开,暗示着人物命运的转折与思想的深化。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旅途中多次与水相遇,无论是渡过湘江,还是行走在湿润的田野之间,水都像是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将他们带向更深的思考与自我觉醒。水的流动性与角色的精神旅程形成了隐喻关系,表现了角色在行走中不断思考和成长的内心历程。影片传达了毛泽东在见证人民的苦难后,内心逐渐摆脱旧有的思想束缚,向新的、更具革命性的理念迈进的过程。水作为净化的象征,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毛泽东内心的挣扎与自我超越,强化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
此外,水在色彩基调上起到了调和、深化的作用。影片中的水景往往与冷色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氛围。这种色彩基调的选择,不仅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还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邃和复杂。通过水与冷色调的结合,影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视觉效果,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色调的演变与水元素的象征在电影《出发》中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影片深刻的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通过这些视觉元素的运用,影片不仅在美学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还在情感层面上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使得影片在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维度上,达到了令人深思的效果。
3 真实感与视觉真实性
电影《出发》在视觉呈现上以真实感为核心,通过实地拍摄和不使用特效来增强影片的视觉真实性。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也为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实景拍摄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在《出发》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电影逼真再现历史场景的重要基石。
3.1 实景拍摄与场景还原
实景拍摄为电影营造了真实的历史氛围。影片中的许多场景是在湖南的自然环境中拍摄的,这些地方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通过实地取景,影片得以保留当地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文化氛围,使得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感受到与历史真实场景的直接联系。无论是湘江的湍急水流,还是湖南乡村的田野小径,实景拍摄赋予了这些场景以生命力,使得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真实感和历史厚度。
实景拍摄也为影片中的人物塑造提供了坚实的背景支撑。在电影中,毛泽东和萧子升穿越湖南大地的旅程,伴随着真实的自然景观,增强了他们行动的真实性和视觉上的说服力。没有特效的干扰,观众可以直接看到角色们在真实环境中的互动,这种真实性不仅让角色更具可信度,也使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通过真实的场景还原,影片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到一个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中,让他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冲突与成长过程。
3.2 人物与环境的融合
《出发》在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时,通过精心选择的演员和群演,以及对环境的细腻处理,展现出一种自然且真实的视觉效果。
在电影中,许多群演都是来自拍摄地的当地居民,这一决定使得影片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效果。这些群演并非专业演员,他们在镜头前的表现往往是自然而未经修饰的,这种未经雕琢的表演方式为影片增加了一种原生态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以及普通百姓的情感世界。
人物与环境的融合还体现在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上。在电影中,角色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以及生活场景的设计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高度一致[4]。影片中乡村的泥土道路、房屋的破旧墙壁、田野中正在劳作的农民,这些细节都没有经过人为的过度修饰,显得极为自然和贴近生活。通过这些细节,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电影《出发》通过实景拍摄与场景还原,以及人物与环境的高度融合,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真实感的历史世界。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角色的情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和意义。
4 影片结尾的视觉处理
电影《出发》的结尾以一种深刻而有力的方式收尾,视觉处理上深受蒋兆和的著名国画作品《流民图》的启发。《流民图》作为一幅描绘战争年代流民悲惨境遇的画作,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刻刻画而著称。在电影的结尾,导演刘智海巧妙地将《流民图》的视觉元素融入到影片中,通过长镜头展示毛泽东与贫苦大众的接触,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感悟。
4.1 《流民图》的视觉借鉴
影片借鉴《流民图》最为直接的方式体现在画面构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电影结尾的长镜头,是形色各异的贫苦百姓,他们衣衫褴褛,神情哀伤,与《流民图》中那些受难百姓的形象形成了直接的呼应。通过这一画面,导演成功地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人的思想转变融合在一起,使得毛泽东的觉悟不仅是个人思想的升华,更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回应。
39v0Fu5PtakouMXFJ0UQJA==电影结尾的色调趋向于灰暗、沉重,象征着那个年代的苦难和压抑。这种色调不仅与影片开头的明亮色彩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进一步突出了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灰暗的色调与贫苦百姓的形象相结合,使得这一段落充满了视觉的力量,观众能够感受到一种直击心灵的冲击力,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苦难的时代,与角色一同经历内心的震撼与觉醒。
4.2 长镜头的运用
在影片结尾部分,导演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来表现毛泽东与贫苦大众的接触和由此产生的思想觉悟。这个长镜头不仅是对《流民图》视觉风格的致敬,更是电影语言中的一项重要手法,增强了观众对情境的沉浸感和情感的共鸣。
在这个长镜头中,毛泽东或者观众,与每一位百姓的目光相遇,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苦楚。长镜头的连续性也象征着毛泽东思想的连贯性与深刻性,他不再是一个局外人,而是一个与百姓息息相关、与时代脉搏共振的革命者。
5 结语
电影《出发》通过细腻的视觉表现和深刻的色彩美学追求,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电影语言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既充满历史厚重感又具诗意的艺术表达。影片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毛泽东形象,更通过视觉语言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角色的心灵成长与思想转变。这种视觉与色彩的诗性表达,令《出发》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部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作品。也让如今的电影色彩的创作有了新的方向。
6 参考文献
[1]张寒菲.英雄成长之旅的诗意再现——《出发》导演刘智海访谈[J].当代电影,2024(07):52-57.
[2]王名成. 《出发》:山水觉醒与主旋律的诗意书写[N]. 中国电影报,2024-05-08(010).
[3]苏七七.当我们谈论“诗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刘智海导演访谈[J].戏剧与影视评论,2022(03):68-85.
[4]刘智海,陈晓云,李之怡.战争故事的诗意讲述——《云霄之上》导演刘智海访谈[J].当代电影,2021(1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