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湘赣、闽浙地区佛塔图像的信息释读
2024-10-28周景崇
摘要:长江流域遗留的楼阁式佛塔古迹多达近万座,我们对此进行考察并展开信息释读。在考察中,将汉地楼阁式佛塔以时序分为初期、中期、成熟三个时期,按地区分为巴蜀、湘赣、闽浙三个地区。文章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长江流域遗留至今的楼阁式佛塔,认为各时期楼阁式佛塔是外来佛教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相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楼阁式佛塔;结构形式;佛塔图像
长江流域遗留的楼阁式佛塔古迹多达近万座,其中,巴蜀地区遗留的两汉时期石阙数量居全国首位。北宋苏东坡曾形容此盛况:“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寺最盛。”唐代以后,湘鄂赣与江浙地区砖石砌筑技术突飞猛进,楼阁式佛塔沿着长江、赣江、钱塘江与京杭运河得以快速发展,著名的有苏州虎丘塔、杭州六和塔等。巴蜀地区以多座标志性的楼阁式佛塔闻名,其中,四川遂宁的蓬溪灵鹫峰寺塔、重庆荣昌的报恩塔以及金堂淮口的瑞光塔等均为代表之作。除了楼阁式塔体建筑之外,还有许多浮雕塔、铁塔、金银塔的出现,著名者如巴中地区第35龛天宫楼阁、大足地区北山佛湾第245龛亭阁以及邛崃石笋山4、6号龛的中唐楼阁等楼阁式佛塔。它们完整再现了隋唐至宋代木结构楼阁从长江流域上游往中下游发展的样式变化,与长江流域佛造像的传播时间相互印证。
2009—2023年,我们先后对长江流域的佛塔建筑图像实物进行多次考察,将汉地楼阁式佛塔分为初期、中期、成熟三个阶段。其划分按照时序进行:
第一,初期阶段涵盖从东汉末年至唐朝初年的历史时段(约215—618)[1]。印度的“窣堵坡”样式入华后,与汉地传统建筑结构形成混交形式,是早期佛塔中国化的初始阶段。
第二,在佛塔汉化后中期历经唐代至两宋,再到辽、金时期(约618—1280),楼阁式佛塔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塔的建筑样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深受梁思成先生赞誉,称其为“繁丽时期”[1]。
第三,成熟阶段为元明清时期(约1300—1912)。宋元之后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高度发达,致使中国佛塔建筑在样式与装饰系统上发生了较大的结构变化。
在这个考察框架体系下,全国各地保存至今的汉唐时期楼阁式建筑极少,我们早先考察了如西汉诸帝陵均无存焉,也考察了山东省肥城市孝堂山郭巨墓祠墓室。后根据张墨青《巴蜀地区古塔建筑特色研究》一文的内容提示,考察了四川西康诸阙、雅安高颐阙和绵阳平阳府君阙、梓潼诸残阙和渠县沈府君阙、冯焕阙和无铭阙、江北盘溪无铭阙[2],以及乐山市、宜宾黄沙溪诸大墓的建筑结构祭堂。这些建筑明显体现了与佛像结合的造型特点,如黄沙溪墓祭堂,堂前以石柱分两间或三间,壁面隐起枋柱,上刻檐瓦。在彭山区江口镇崖墓,上层保留了传统的硕大斗拱、刻柱及斗拱承枋,两侧供有佛像龛。中国目前保留的汉代斗拱及柱子独立使用的古佛塔[3],仅有江口崖墓这一处实例。
我们在四川地区考察的另一大类,是有佛像的明器及画像石。明器分住宅、楼阁、望楼、仓囷等。由于成都正好处于四川通向甘肃、青海等地的交通线路重要中心点,因此甘青一带的佛教造像与佛塔建筑均深受川蜀地区影响,很多遗物都由成都流传至甘青地区,可佐证造像者与西域凉州、武威、酒泉、敦煌一带关系密切。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出土于酒泉石佛湾子的北凉承玄元年(428)高善穆造像塔,其塔身部环绕一周雕刻七佛与弥勒菩萨的龛像。通过对题铭的解读,得知这些造像的供养者是“西凉(曹)比丘释玄嵩”。进一步对比龛形和佛像上呈U形的衣饰褶纹,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特别是那些覆盖在台座上的袈裟,均采用三组平行的圆弧纹作为基本式样。这一发现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齐永明年间成都地区的佛塔与凉州佛塔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4]。
虽然最早的楼阁式建筑今已不存,但在我们考察的出土汉唐建筑明器中也能了解当时的建筑样式。在此举例阐述:
1.成都新津宝资山出土的数十块唐代塔砖上,其侧面生动刻绘了六座精美的三层楼阁式木塔,这些塔砖在设计上巧妙地融入了汉代楼阁建筑的特点。每座塔的每一层都悬挂着塔铃,而在塔顶则耸立着五重塔刹相轮,彰显其庄重与神圣。此外,部分塔砖的正面还精心雕刻有六座塔,而侧面则雕刻有三座塔,这些雕刻均采用剔地起突的技法[1],兼有汉唐时期的风格。
2.从川蜀地区的佛塔结构上看,主要分为四方式佛塔和多角佛塔两大类。如在通江千佛崖初唐时期的第36窟内,屹立着一座七级楼阁式方形木塔浮雕,其珍贵程度令人瞩目。该塔有低矮台基,每层三间,明间较阔,有拱券形门洞及坐佛;方形檐柱上有明显的卷杀,两侧角柱应有侧脚作法[1]。这座建筑采用双层额枋和柱头十字替木的构造方式,其设计手法与山西大同云冈第9窟中栌斗替木承枋的类型相似,展现了南朝时期的建筑遗风。此塔不仅忠实记录了初唐巴蜀地区木楼阁式佛塔的样式,还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保存状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大足石刻中第5号龛中有文殊菩萨手托塔高1.85 m的七级楼阁式佛塔,佛塔有浅基座,每层四面开龛,龛内放置坐佛,每层塔檐逐层收分。
3.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楼阁式塔。现存的楼阁式古塔同样有很多,无法一一举例。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200年前后,当时丹阳郡的笮融“大兴土木,建造浮图(即佛塔”,塔顶层层叠叠装饰着金盘,塔身下建有巍峨的重楼,四周环绕着宏伟的堂阁,可容纳约三千人,佛像更是以“黄金涂身,衣以锦彩”(见《后汉书·陶谦传》),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楼阁式佛塔与佛寺的记载。在湖南地区,见有从北部的澄县蜚云塔到南部的江华县凌云塔、衡阳的来雁塔与珠晖塔,益阳的斗魁塔与三台塔,邵阳的东塔与北塔,枚县的文明上塔、中塔、下塔及凌云塔。在湖南四大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澄水及其支流附近的楼阁式古塔非常多[5]。
在江西赣江流域及支流附近,供佛所用的楼阁式古塔遗存遍布沿线,在吉安地区的泰和、吉安、吉水、峡江、新干就有数百座楼阁式古塔,其中著名的有汉古南塔、唐本觉寺塔、唐快阁、宋永和塔、宋江仕澄塔、宋安福东山禅式塔、明石屋白塔、明文昌木塔等。仅万安县就有唐代棉津舍利塔、宋代桂江飞来塔、元代宝山文风塔、明代潞田塔、明代高陂观音塔、明代百嘉崇文塔、清代县城文明塔等省级重点文物。吉安楼阁式佛塔的材质均为7—13层的砖石结构。这些塔基形态各异,有素面砖石塔基,也有无塔基或采用须弥座形式的塔基。在塔形上,既有四方形也有多边式,其中尤以源自吴越地区的六角式和八角式佛塔占据多数。塔檐设计主要可分为四方式对称迭涩和多角迭涩两种风格。而江西的楼阁式佛塔在仿木结构上的特点尤为显著,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塔身第一层的塔檐上,随着塔身的上升,仿木结构逐渐收缩或简化[6]。
在浙江,吴越地区的楼阁式塔建筑技术在全国独具一格。北宋时吴越所建的六和塔,现有的外木结构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建。其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登临,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的延庆寺塔,为典型的斗拱瓦镏作双卷头设计。明代按北宋样式复建的永嘉罗浮双塔,为典型的七层六角形砖构楼阁式。另外还有:钱镠初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的梵天寺木塔,“九层八面,高三百七十尺,中外皆通旋绕”[7],为九层八角双套筒结构楼阁式塔。杭州闸口白塔以白石仿木构楼阁式进行雕制,其须弥座上雕刻“九山八海”图像,塔身遍布佛、菩萨和经变浮雕,是目前南方地区楼阁式古塔中保存完好的经典样式。
现知长江流域辐射圈内最早的佛塔形象资料,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1986年6月四川博物馆发掘的什邡市东汉画像砖三层佛塔,此塔有汉式建筑凹曲屋面、三层三间四柱的木构建筑特征,顶上立有刹竿、三重相轮与宝珠塔刹。什邡画像砖上的早期楼阁式佛塔[8]与古文献上所载的“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浮图祠样式几乎一致,早于现存最早佛塔遗存北凉石塔约200年之久[8]。
第二类,2008年湖北蔡越工地出土的通高104 cm的两层汉式黄釉陶楼,顶部设有相轮塔刹,下部由门楼、院墙与楼阁组成。
第三类,唐道世撰《法苑珠林·敬塔篇·感应缘》记载,在西晋时,会稽贸县(今宁波)有一座“高一尺四寸,方七寸,五层露盘,似西域于阗所造”的小塔,该塔的形制、高度都和北凉十座石塔(于阗)形制相似。
以上三类佛塔的考古发现,证实长江流域早期佛塔形制和印度、西域佛塔存在一定的差别。其具有明显的塔身结构(重楼)、塔刹(上累金盘)[9],这说明佛教艺术(建筑)在初传中土之时,尚未独立,而选择依附于“黄老之术”[11],很明显这是以佛塔为中心的早期寺院布局模式。如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的洛阳白马寺佛塔,其布局遗制直到今天还可以从日本飞鸟寺和四天王寺窥见一二(见罗哲文编《中国古塔》,1985),但在中国已无遗迹可寻。《魏书·释老志》记载:“自洛阳兴建白马寺以来,其内部佛教图像的装饰极为精美,且设计独特,采用四方形布局。寺庙中所有的宫殿与塔楼的建筑样式,均仿照天竺(古印度)的风格进行重建,从一层至三五七九层不等,这些建筑被世人广为传承,并称之为‘浮图’。”[8]所谓宫塔制度,是指东汉仿造天竺式样的各式建筑要求,可见汉式与天竺式样的宫塔制度在当时已经得到推广。四川、徐杨、洛中等地区的寺庙均为楼阁式布局,并有一、三、五、七、九层的层高,在徐州古邳九镜塔、什邡佛塔、北凉佛塔以及白马寺佛塔等均得到印证[10]。始建于874年的江苏高邮镇国寺唐塔,几经修葺,依然古风盎然。宁波天宁寺塔、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山东历城九顶塔、连云港阿育王塔等佛塔的造型独特,国内罕见。由于阿育王塔式样不能建造高塔,后人就在原阿育王塔遗址的基础上加以中国化改造,转为向楼阁式高塔的样式发展。
根据本文对长江流域遗留至今的楼阁式佛塔分析,可总结出如下特点:
1.长江流域的楼阁式佛塔,承袭“楼阁+覆钵+露盘+塔刹”旧制,特色明显,整体造型与北方的楼阁式佛塔相比,更为纤巧灵动。
2.与北凉石塔相比,江南地区的塔刹造型细长,主要组合形式为“宝珠+相轮+刹座”[6],佛塔高度总体控制在20 m—30 m。
3.长江流域的塔檐秀长,飞檐弯曲优美,如翚斯飞。
4.由于中国木构楼阁式建筑的特性,石制佛塔也多数采用仿木结构样式进行设计。
5.塔基以须弥座和石条低基座两大样式为主,须弥座台基当中的束腰、仰覆莲、枋、圭角四部分为典型的汉式风格。塔身的庄重与轻盈由塔基决定,塔身按比例扩大;塔基与束腰可高可低,仅由数道直线迭涩简要刻画,去除装饰。
6.中国传统楼阁无论砖石结构还是木作结构,均呈现出逐层收分和重楼式的特点。
7.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形式,以木构榫卯为主要连接方式,并且有重檐构造。塔身周围有一圈可登临的“副阶周匝”外廊。
8.塔身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塔檐、斗拱、塔体、塔门等。塔身的设计既有四方形的基础稳重,也有六角形的别致和八角形的典雅。每一层都巧妙地开设券门或假门,或塔柱支撑、或装饰假柱,层层收进,出檐深远,翘角飞扬。
总而述之,各时期楼阁式佛塔是外来佛教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相结合的产物,每传至一处,便注入一种新的文化内容,一步步形成具有梵汉样式的双重印迹。中国楼阁式佛塔的演变规律符合事物发展从简到繁的客观规律,在艺术类型、建筑样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张墨青.巴蜀古塔建筑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李浈.我国南北朝及以前的建筑石作工艺探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04):365-382.
[3]范小平.四川崖墓石刻建筑艺术[J].四川文物,2007(06):33-40+97-98.
[4]霍巍.齐梁之变:成都南朝纪年造像风格与范式源流[J].考古学报,2018(03):313-334.
[5]院芳.湖南现存明清楼阁式古塔研究[D].湖南大学,2010.
[6]王阿秀.唐代楼阁式佛塔造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7]魏祝挺.吴越国经幢初步研究[J].东方博物,2016(04):61-76.
[8]张同标.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形制特征[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5):123-128.
[9]何志国.从襄樊出土东汉佛塔模型谈中国楼阁式佛塔起源[J].民族艺术,2012(02):102-107+122.
[10]崇秀全.汉式佛塔[J].世界宗教文化,2002(04):33-35.
[11]刘令贵.丝路文化适应下佛塔须弥座图像演变研究[J].五台山研究,2020(02):60-64.
作者简介:
周景崇(1976—),女,汉族,江西吉安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导,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与人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