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绘画中构成元素的运用
2024-10-28雷雨萌
摘要:文章主要探索综合材料绘画中构成元素的运用。从古至今,构成元素在绘画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文章主要对综合材料的定义、综合材料的价值、构成元素在综合材料中的重要性、构成元素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运用、构成元素运用的实践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构成元素;综合材料绘画;视觉效果
一、综合材料的定义
材料是物质的体现,是人们能够直观感知的实体。在绘画艺术领域,材料特指那些绘画专用的工具与物品,如画框、颜料等。而综合材料则是绘画材料的延伸,它在西方被统称为“Mixed Media”[1],在艺术创作中,其有效地利用各类媒介材料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综合材料既包括传统的绘画颜料,也包括如今的工业制品等,这些都可运用到绘画创作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科学技术也融入艺术创作中,如光、声、电等,还有文化、观念、信息、历史等也进入综合材料创作中。
综合材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视觉载体,它巧妙地融合了各种媒介材料,如传统的水性和油性颜料,同时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材料,如泥土、纸、矿物、废弃物等。此外,它还包括正在发展中的新材料及其表现技法,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情感[2]。
被誉为“现代综合材料艺术开山之作”的是毕加索1912年创作的拼贴画《藤椅上的静物》(图1),这幅作品巧妙地运用纸张、布料、油漆、绳索营造出独特的伪3D效果。受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影响,综合材料艺术在20世纪逐渐崭露头角,并愈发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亨利·马蒂斯、约瑟夫·康奈尔、让·杜布菲、埃尔斯沃思·凯利等艺术大师均在此领域进行探索与创新,为艺术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其中,20世纪后期的装置艺术亦深受启发。时至今日,综合材料艺术依然是艺术家们钟爱的创作方式,它与现代科技手段、材料工具的结合,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的视觉体验[3]。
二、综合材料的价值
综合材料绘画独具匠心,其艺术特色鲜明,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对材料本身审美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珍视。不同于传统绘画将材料作为艺术表现的媒介,综合材料绘画更加强调材料的独立美学价值。现代艺术观念的革新,促使人们开始觉察并欣赏材料本身的质地和美感,并努力将这种美感最大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综合材料绘画具有包容性,各个画种巧妙地运用着各自独特的材料,深入挖掘这些材料蕴藏的无限可能,旨在实现艺术表现效果的最大化。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非传统的绘画形式,不受限于某种特定的材料,为艺术家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没有具体材料上的限制,使综合材料绘画具有更加宽泛的选择性和自由度。由此,包容性使得综合材料绘画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出其自身作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在艺术语言上的特色和优势[4]。
综合材料绘画具有开放性,传统画种因受到特定材料及其技法的制约,表现出某种相对稳定的艺术面貌和风格特征,具有自己内在的规定性和系统性。而综合材料绘画因不受具体材料的限制,自然也就没有基本技术和制作程序上的规范,因而也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视觉语言上的风格样式和表现形式上的系统性特征。综合材料绘画形式语言的创造,深深根植于艺术家对材料的敏锐观察、精心挑选、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中。
综合材料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里的时代性,源自对时间的独特界定。综合材料绘画作为现代产物,展现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现代主义揭示了物质材料的独特美感,将其视为审美领域中的关键因素,并深入挖掘和展现,从而开拓新的审美领域。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由于观念的演变,艺术家们更是有意识地探索艺术材料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并投入大量精力去发掘和创造。这一过程极大丰富了材料的选择和审美范畴,使得古今各类材料都能够在同一时空的艺术表现中得以融入。
三、构成元素在综合材料中的重要性
“构成”一词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张用抽象形式代替传统美学具象的写实表现手法,但在深入了解构成的含义后,会发现在古代的一些器物上就已经出现构成元素。构成的本质就是对事物进行一些符号化处理,赋予其精神内涵。如舞蹈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在远古社会中已然生根发芽,人们通过舞蹈来庆祝丰收、举行祭祀o3VRs2coc3u4c/wO2zo+hJoKbOzHHYbGIltSk0yZzJg=等重要活动,从而传达内心的喜悦和虔诚。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便是一件见证历史的艺术品,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欢乐、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彩陶文化的辉煌与绚烂。器具上的纹样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用重复和连续的图案表达事物的形态,恰恰说明了构成元素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存在。
毕加索在对委拉斯贵支的作品《宫娥》(图2)进行重新演绎时,通过对画面呈现的几何元素进行分析,在具象的物体中抽象出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多面形体,并以此重构进入其立体主义世界。从以《宫娥》为母本的多幅变体画不难看出,毕加索仔细研究过委拉斯贵支晚期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在委拉斯贵支对色彩的空间和体积的定义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立体主义创作观,并以此创作自身独特的作品。这些例子都在说明构成元素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四、构成元素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运用
综合材料绘画以其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打破固有边界,实现跨界的交融与碰撞,催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挣脱传统绘画工具和材料的桎梏,更推动中国现代美术走向新的高峰,展现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以下将深入剖析当代艺术家在综合材料绘画上的卓越表现与精妙运用,具体从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画家唐承华以布面、油彩、油画棒等为媒材,采用拼贴、转印、手绘等方式创作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意境深远、别具一格,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和延续、西方与东方的碰撞和融合,在语言图式中充溢着浓浓的现代气息和饱满的精神诉求。
在平面构成领域中,点、线、面作为其核心要素,共同构建了无尽的创意空间。提及德国新表现主义的杰出代表安塞尔姆·基弗,他已然成为当代艺术与美术领域的璀璨明星。回溯至20世纪70年代,他曾在德国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和彼得·德雷尔的指导下深造。被誉为“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安塞尔姆·基弗的作品不仅展现出独特的创作手法,还呈现出一种深邃而诗意的面貌。在每一幅画作中都隐藏着一个充满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故事,引人深思。在其画作中,点线面构成早就与他的思想融为一体。
马塞尔·杜尚是法国人,1915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美国,并于1955年加入美国籍。尽管马塞尔·杜尚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但是他对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通俗艺术和观念艺术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数年时间里,马塞尔·杜尚在巴黎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画家,但是他很快就放弃绘画。在这之后,马塞尔·杜尚开始把物体本身表现为艺术。他选择批量生产、在商业上可获得、通常实用的物品,将它们认定为艺术品,并给它们命名,称之为“现成品”。随处可见的小便池被马塞尔·杜尚倒置过来,并写上“R. Mutt 1917”,命名为《泉》,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敢作出此种挑战。或许也没有艺术家想过除了绘画、雕塑等之外,艺术还有其他方式的表达,甚至可以重新被定义。
五、构成元素运用的实践研究
笔者的创作理念主要是将地域文化与综合材料相融合,旨在充分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文化特色。在2023年的创作中,构成元素已经渗透融合到笔者个人作品中,主要采用平面构成中的分割和重复的形式对画面进行解构与重组(图3)。
小稿的创作是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够将笔者对画面的理解和想法简单地勾勒出来。可以提前构思好要预埋的肌理,并且确定好相应的位置,以及想要表现的画面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色底的制作和线稿的勾勒
制作有色底需要用到大白粉、胶、水,在画布上按比例刷底,使画布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耐受性。提前根据小稿预埋肌理并罩色,以达到有色层关系,再根据比例将小稿放大,在画布上用炭条勾勒出形状。
2.肌理的预埋
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在画前进行肌理预埋。笔者作品中运用到的材料有宣纸、纸巾、大白粉、铁丝等,将转印、漏印、拼贴等技法预埋到画面里,以便于呈现不同的画面效果,方便后期叠色和罩染。
3.黑白灰关系的处理
用色粉做出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便于画面的处理和后期的罩色叠染。运用先水性坦培拉后油性坦培拉的方法,将鸡蛋和亚麻仁油作为媒介剂,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调制,也就是俗称的“肥盖瘦”。随着油性的介入,画面逐渐显现出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色层。
4.叠色与罩色
在做好的黑白关系上,用冷色和暖色交替叠加。为防止冷暖色融合使颜色变脏,冷暖色之间要用隔白处理。
5.细节的刻画
进一步深入画面,使画面具有“完成感”。这个“完成感”就包括素描和色彩上的深入表达,但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素描上,这是一个整体上的概念,而不是大体上的概念。具体来说,包括对形状、黑白灰、结构、空间、色彩过渡、细节、质感等画面因素的刻画和塑造,即要形状更准确、颜色更丰富、内容更具体。笔者进一步运用蒙德里安对画面的切割与构成方式,使画面的完整度、色彩饱和度、画面构成达到和谐统一。
六、结语
综合材料创作打破了笔者以往对艺术创作的刻板印象,在创作中运用多种形式的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画面效果,具有视觉冲击力,并拓宽了审美视野,激发了自己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感知力和敏感度,有效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笔者更加全面地认知艺术语言,拓展了新的艺术形态,对油画创作也有了新的灵感。
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不仅要完成形式美的表达,更要完成对人的审美心理起到良好辅助作用的材质美的表达,这是现代绘画的要素之一。形式美和材质美的表达共同作用,完成作品的情感表达,画家特有的形式和材料又共同构成了画家的个人风格。在精心挑选和处理材料、形式时,我们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材料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力求完美的形式和具有表现力的手法,实现内容、形式与材料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曲韵佳.当代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的构成形式探索[D].鲁迅美术学院,2021.
[2]张鹏.排列的秩序[D].中国美术学院,2015.
[3]陈东林.综合材料绘画的抽象创作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9.
[4]周潇.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形式探究[D].北方民族大学,2022.
作者简介:
雷雨萌(1999—),女,蒙古族,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