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处理探讨

2024-10-27田震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4年9期

摘 要:全面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环境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基于成因探讨有效的病害处理方法,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服务性能,确保高速公路的畅通与安全。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并结合文献总结有效的处理方法。病害成因主要包括设计因素、施工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等,病害处理措施包括预防性养护、局部修补、整体翻修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成因复杂多样,涉及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和使用等多个方面,所以在处理病害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加强预防性养护、及时局部修补、必要时整体翻修以及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服务性能,保障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与畅通。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预防性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4)09-0042-03

收稿日期:2024-04-02

作者简介:田震(1988—),男,北京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路面沥青材料研发与应用及沥青路面施工。

0 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运营时间增长和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影响下,沥青路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形式的病害,如裂缝、车辙、坑槽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还对道路养护和维修工作带来许多挑战。对此需要明确病害的主要成因,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处理措施,从而保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必要性

1.1 保障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如裂缝、坑槽、车辙等,会严重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抗滑性。当车辆行驶在病害路面上时,很容易出现颠簸、侧滑等现象,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雨天或者雪天,路面病害会导致积水或积雪,进一步降低道路的摩擦系数,增加行车风险。所以需要及时处理沥青路面病害,保持路面平整、抗滑,从而保障行车安全。

1.2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病害会不断恶化,加速路面的损坏速度,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如果在病害初期就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阻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省大量的养护和维修费用,减少因路面频繁维修对交通造成的影响[1]。

1.3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是衡量其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沥青路面病害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病害路面不仅会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增加行车时间,还会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道路的通行效率。因此,及时处理沥青路面病害,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状态,对于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4 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交通已经成为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处理,与绿色交通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及时处理病害可以减少路面的频繁维修和更换,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采用环保型的材料和技术进行病害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

2.1 设计因素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中,设计因素是导致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设计不合理、不周全会直接导致路面结构强度不足、排水不畅等问题,进而引发各种病害。例如在设计荷载预估不足的情况下,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和车辆轴载的增加,如果设计初期对交通量和轴载的预估过于保守,那么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沥青路面所承受的荷载将超过设计预期,从而加速路面的损坏。

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病害的产生,比如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不当、各结构层之间的组合不匹配等,都会影响路面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当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刚度不足时,很容易在沥青面层形成反射裂缝等病害[2]。

2.2 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对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摊铺不均匀或者压实度不足,沥青路面密实度和平整度则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从而容易出现松散、坑槽等病害。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影响其摊铺和压实效果,进而降低路面的质量。施工接缝处理不当也是导致沥青路面病害的重要原因。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容易会出现施工接缝,如果接缝处理不细致、不规范,则容易在接缝处形成裂缝、错台等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

2.3 材料因素

沥青、集料、矿粉等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品质,进而决定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沥青的质量对沥青路面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不达标,那么由其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将无法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比如沥青针入度过大,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车辙等病害。而沥青软化点过低,则会使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降低,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

集料的强度、耐磨性、与沥青的粘附性等都是评价集料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集料的强度不足或者与沥青的粘附性差,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将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容易出现松散、剥落等病害[3]。

2.4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紫外线等,会对沥青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比如寒冷地区冬季气温骤降,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果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不足,很容易在路面形成横向裂缝等病害。而在炎热地区,夏季高温则会使沥青路面变软,降低其承载能力,从而容易出现车辙等病害。

湿度和水分也会对沥青路面的性能产生影响。在潮湿多雨的地区,长期的水分侵蚀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等病害。水分会通过路面的裂缝和孔隙渗入结构层内部,破坏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从而降低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对策

3.1 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是指在沥青路面出现明显病害之前,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检测、评估和养护措施,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突发性维修的频率和成本。该养护方式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注重路面长期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实施预防性养护策略时,需要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定期对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路面平整度、抗滑性、结构强度等指标,及时发现路面的潜在问题。同时要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剩余寿命,为预防性养护提供科学依据。需建立沥青路面性能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路况,预测路面未来的性能变化趋势,提前制定养护计划。

针对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采用灌缝、封缝等处理方式,防止水分和杂物侵入路面结构内部,延缓裂缝的扩展速度。路面坑槽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补,恢复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滑性,防止坑槽的扩大和深化。针对车辙问题,可以采用微表处、热再生等处理方式,以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在沥青路面上涂覆预防性涂层,如防水涂层、耐磨涂层等,有利于增强路面的防水性能和耐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4]。

3.2 局部修补

局部修补方法是指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局部病害,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以恢复路面的使用性能。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施工灵活、成本较低等优点,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常用手段。

在裂缝局部修补过程中,可以使用吹风机或钢丝刷清理裂缝内的杂物和尘土,确保缝内干燥、清洁。对于宽度较小的裂缝,可采用灌缝的方式进行修补。采用专用的灌缝胶或密封胶,通过灌缝机将材料均匀灌入裂缝内,填满缝隙。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可采用贴缝的方式进行修补,在裂缝两侧粘贴专用的裂缝贴,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贴缝材料与路面紧密结合[5]。

坑槽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和水的共同作用下,路面材料逐渐剥落、松散而形成。在坑槽修补过程中,需要根据坑槽的大小和深度,划定修补范围,确保修补后的路面与原路面平顺衔接,或使用切割机按照划定的范围进行切割,然后使用风镐或挖掘机清理坑槽内的松散材料和杂物。再清理干净的坑槽底部和四周涂刷粘层油,增强新旧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然后将预热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入坑槽内,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填补材料与原路面紧密结合。

针对车辙问题,轻微的车辙可采用微表处的方式进行修补,在路面上摊铺一层薄薄的沥青混合料,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恢复路面的平整度;而对于严重的车辙,需进行铣刨重铺,可以使用铣刨机将车辙部分的路面铣刨掉,然后按照坑槽修补的方法进行处理。

3.3 整体翻修

整体翻修方法是指对出现严重病害的沥青路面进行彻底的翻新重建,以恢复或提高其使用性能,包括旧路面铣刨、基础处理、新混合料摊铺、压实以及后续养护等步骤,以从根本上解决路面病害问题。

旧路面铣刨是整体翻修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损坏严重的沥青面层,为新建路面提供平整的基础。铣刨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病害情况确定铣刨深度,确保去除所有损坏层并暴露出坚实的基层,并保护未损坏的路面结构,避免过度铣刨造成资源浪费。铣刨完成后需要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处理存在的病害,如裂缝、松散、软弱等。对于裂缝,可采用灌缝或贴缝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松散和软弱区域,应进行局部挖补并用合适的材料回填压实。

摊铺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进行严格的配合比设计。摊铺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合料的温度、摊铺速度和摊铺厚度,确保摊铺均匀、连续,并要做好接缝处理,避免出现错台、离析等问题。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能够稳定混合料,防止推移和开裂,复压可以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终压能够消除轮迹,确保路面平整。压实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压路机类型和压实方式,并严格控制压实温度、速度和遍数[6]。

3.4 加强新材料的应用

高黏改性沥青是通过在普通沥青中添加高分子聚合物、橡胶粉等改性剂,经过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一种高性能沥青材料。它具有较高的黏度和优异的低温抗裂性能,能够有效抵抗重载交通和恶劣环境对路面的破坏,主要应用于裂缝修补、坑槽填补等局部修补工程,能够确保修补材料与原有路面的紧密结合,提高修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高弹性沥青是一种具有高弹性模量和优异抗疲劳性能的沥青材料,通过添加特殊的弹性体改性剂,可提高沥青的弹性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其主要应用于重载交通路段和桥面铺装等关键部位,其高弹性模量和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可以有效抵抗重载交通对路面的破坏,减少路面的变形和开裂。

3.5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立精确的路面结构模型和材料性能数据库,结合交通量、气候环境等多因素,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可以预测路面的使用性能和病害发展趋势。该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在早期阶段发现潜在问题,从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应用智能施工机械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机械装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导航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定位、自动控制和智能调整,比如智能摊铺机能够根据实时监测的路面温度和厚度数据,自动调整摊铺速度和厚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密实。

无人机监控技术,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还能够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实时评估,为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过程中,通过利用激光扫描仪、红外线热像仪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对路面病害的快速、准确检测,能够自动识别和定位裂缝、坑槽等病害,并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从而减轻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病害发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自动驾驶养护车辆是智能化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前沿应用,其装备了先进的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清扫、洒水、喷涂等养护任务,还能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连续作业,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7]。

4 结束语

病害问题会对道路使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所以需要明确病害问题的成因,进而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确保病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置,全面消除病害问题,提升道路质量与安全性,保证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祥斌.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J].户外装备,2022(3):214-216.

[2] 林立.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现代交通与路桥建设,2022,1(4):34-35.

[3] 周栋,周志刚,刘靖宇.沥青混凝土室内车辙试验及评价指标对比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19(8):2287-2294.

[4] 刘莉.道路桥梁施工中路面防水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6):152-154.

[5] 李乾正.养护大中修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2(18):106-109.

[6] 于浩晨,马云祥,艾尔西·吾斯曼,等.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病害监测及不停航施工养护流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 (1):46-48.

[7] 李岩,徐信芯,李世豪,等.基于深度学习的沥青路面病害图像智能识别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202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