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024-10-27殷正森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4年9期

摘 要: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时,如果施工人员忽略了细节技术要点的落实,就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增加后期混凝土病害问题发生率。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要重视对技术体系进行完善,对混凝土施工流程进行细化,详细说明施工工艺的应用流程,为土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基于此,对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技术问题处理、强化施工质量的策略展开了分析,以期为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4)09-0012-03

收稿日期:2024-03-14

作者简介:殷正森(1980—),男,山东潍坊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交通工程。

0 引言

混凝土属于复合型材料,抗压性能优势突出,应用于交通工程可以有效提升道路工程整体稳定性,充分发挥出混凝土体积性能稳定、强度高以及低收缩徐变性的优势,在应用后不易发生变形问题,满足土建工程施工需求。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详细分析施工流程,为技术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1 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技术完整流程如图1所示。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要遵循的要点较多,本文针对施工细节要点进行分析。

1.1 优化混凝土材料选择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施工效果,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环节,施工人员要重视加强材料质量管控。

1.1.1 选择水泥时要重点考虑凝结时间

混凝土施工环节连接紧密,从混凝土拌和到浇筑、养护均是连续完成,初凝时间不仅会给施工流程带来一定影响,也会给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造成影响。若时长过短,会影响土建工程抗震性能,使内部孔隙扩大,混凝土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出现侵蚀以及氧化的问题,使使用寿命缩短。若过长则会引起龟裂问题,加快水泥老化速度,使混凝土耐久性和预期要求存在差异。

通常初凝、终凝时间要分别满足>45 min、<10 h要求,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要<6.5 h。不同水泥在强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要在采购以及水泥进入施工现场前对水泥型号以及标号进行核对,将其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下[1]。

1.1.2 混凝土中的骨料要符合要求

混凝土中的骨料分为砂料以及石料两种,按照粒径大小分为细骨料以及粗集料,粒径分别为4.75 mm以下以及5 mm以上。骨料选择要坚持质地坚硬、级配优良、无杂质、无泥块的原则,避免其中的杂物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细骨料要求含水量低于6%,5~40 mm、>40 mm粗骨料含水量应分别低于1%、5%。

1.1.3 水质要进行检测和测试

水也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水资源常见,但是也要重视对水质进行检测,不能使用废水以及污水,要测试水中盐分以及化学物质的占比,盐分过高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1.2 混凝土配置和拌和

混凝土比例设计是影响其硬度和强度的主要因素,相关人员要按照配置设计流程设计符合土建施工需求的比例,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结合以往施工经验以及交通工程施工要求,初步对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例进行设计,经过不断调整后进行生产制作,再对混凝土性能进行检验。如果性能不符合要求,再次对比例进行调整。经实验室处理后对砂石含水量进行调整,最终得出符合施工需求的合适比例。路面混凝土28天抗折强度要求为4.0~5.0 MPa,水灰比要控制在0.4~0.55,水泥用量为300~500 kg/m3[2]。

混凝土拌和环节要保持搅拌速度不变,在匀速状态下完成拌和作业,并结合当天天气状况,对搅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对搅拌机出料量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出料量分别在250~500 L。坍落度在≤30 mm和>30 mm时,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所需最短时间分别为92 s和60 s,若选择自落式其分别为120 s和90 s。

1.3 混凝土运输

运输时搅拌不可停止,以防止出现骨料分离的问题。若在夏季进行施工要设置遮阳设备,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而影响混凝土质量。若在运输途中因特殊原因而导致过长时间停留,要将凝固混凝土丢弃。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过多可以将其进行二次处理,施工人员不可直接通过加水的方式处理混凝土并应用于施工活动中。在卸料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要控制在2 m以下。混凝土泵在土建施工中较为常用,在运行时混凝土泵必须一直转动,要求施工人员及时检查导管是否存在堵塞的现象。

1.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环节属于施工的重点环节,要根据工程建设环境对浇筑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在浇筑时对浇筑厚度进行缩减,若浇筑厚度过大会使水化热问题更为突出。在完成每层浇筑作业后要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避免混凝土温度下降。浇筑高度一般为40 cm,后续作业中如要对高度进行调整,也应保持在50~60 cm[3]。

浇筑前要先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去除杂物,避免浇筑质量受到杂物干扰。浇筑时重点观察钢筋垫块,若发现位置变化或者钢筋保护层厚度异常的问题要先停止作业,在完成修整之后继续进行浇筑,尽可能做到一次性浇筑。浇筑时间要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整,若气温低于25℃要在3 h内结束浇筑作业,若温度超过25℃要在150 min内结束。

1.5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环节可以通过人工作业完成,也可以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处理。人工振捣属于传统作业方式,适合在小范围内应用,然而由于土建施工涉及范围较大,施工作业量大,通常利用机械设备完成振捣作业,以提升振捣速度精度[4]。

振捣时要针对插点的排列方式进行重点管理,保证排列的均匀性,坚持快插慢拔的要求,按照顺序有序移动振捣器。振捣器在每一处振动时间约为20~30 s,振动深度按照2/3~3/4振动棒的长度进行计算。在作业过程中要对振动器移动的具体进行观察,不可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

1.6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环节是预防后期病害发生的主要方式,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性能符合土建施工要求,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环节。洒水养护是最为常用的养护手段,通过对混凝土湿度实施调控可降低水热化问题发生率。在洒水前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草席,有利于提升湿度控制效果,确保养护作业达到预期要求,提升建筑物结构整体稳定性。

洒水养护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夏季温度过高需要施工人员定期进行洒水,增加了养护作业量。冷水循环水管养护作为常用的养护模式,可有效减少人力资源投入规模。在冬季进行施工时,不能利用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作业,要在完成拆模后于混凝土上方喷洒适当养护剂,并覆盖好保温被,以降低水分蒸发量,为混凝土水化提供基础保障。

在仓面养护中,要保证保温被完全覆盖在混凝土上方,混凝土结构棱角区域覆盖重叠长度要超过2 m。若有突发性气温下降问题,应再次使用其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并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测试,避免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混凝土养护时间最少为一周,若混凝土中加入了外加剂或者对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抗渗以及抗冻的要求,养护时间最少为2周[5]。

2 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活动中混凝土容易出现各种技术问题,给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对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预防。

2.1 孔洞问题及处理措施

孔洞问题的诱发因素如下:第一,虽然对模板外部进行了清洁,但是模板外部较为粗糙,存在光滑度低的问题,在施工前未及时在模板上浇水,湿润度不足。或者模板自身缝隙大引发孔洞出现。

第二,混凝土含水率控制效果不佳,在结束浇筑作业后外部有凹点出现。

第三,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充足,影响和易性。

第四,浇筑环节未坚持分层原则,混凝土出现离析表现。

第五,振捣环境均匀度不足, 有漏振现象出现。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对模板进行检查,观察模板的湿润度和光滑度,及时在模板上方洒水,若模板自身存在光滑度低或者裂缝问题要及时对模板进行更换,或者通过填补缝隙的方式解决模板问题。加强搅拌时间控制,坚持分层浇筑原则,做到均匀振捣,规避漏振问题。

2.2 缺棱掉角问题及处理措施

缺棱掉角问题主要是因模板湿润度不足、未及时涂抹隔离剂以及混凝土养护措施缺失引起的,导致混凝土出现膨胀、与模板保持粘连状态等问题。缺棱掉角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要做好模板湿润处理在模板上方适当洒水,并及时完成隔离剂的涂抹。在拆模过程中要保证合适的拆除顺序,不能过于用力。为了防止有裂缝产生,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要控制水灰比指标,合理调整水泥使用量[6]。

3 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3.1 注重技术交底

在施工技术应用前进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说明本次施工活动的注意要点,结合土建工程实际建设需求提出施工标准,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的掌握度,使其能够主动落实技术要求。技术交底要重视提升交底形象性,可利用视频以及ppt的方式向施工人员动态化展示施工工艺,并将技术交底资料以电子版的形式发放给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中及时进行对照,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完成技术交底后,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简单考核,确保施工人员真正掌握施工技术要求。

3.2 加强混凝土性能检测

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结束后要检测材料性能,及时对质量不合格的环节进行返工,防止因混凝土质量不佳而影响土建施工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在振捣环节结束后,及时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找平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在找平时可选择长度在3~4 m间的直尺,将混凝土上方多出的浮浆以及水轻轻刮除[7]。如果存在低洼问题要加入混凝土,及时填平,在振实之后再对混凝土进行修整。在性能检测中要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包括强度、平整度等指标,分析检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将其作为返工处理后的对照数据,评价混凝土性能是否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对材料选择、比例设计、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6个环节进行重点管控,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性能优势,提升土建施工质量。要重点针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施工问题的处理能力,在完成施工后及时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若不符合要及时返工,以避免后期发生混凝土病害。交通工程建设单位要正确认识工程建设质量要求,关注各个环节施工技术是否得到有效应用,为土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亮.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124-125.

[2] 刘巍.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25):19-21.

[3] 段国胜.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8):177-178.

[4] 苏荣兴.混凝土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技术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2,36(2):514-516.

[5] 宋清峻.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58-159.

[6] 张鹏霞.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1,47(9):105-106+108.

[7] 贾志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的价值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