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古籍展览陈列的困境与革新策略
2024-10-26彭芳
摘 要:古籍展览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博物馆重要的展示内容。从湖南博物院古籍展览现状来看,由于缺少专业的研究和展品陈列设计,展示效果一般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展览数量及参展率低;二是展览互动性不足;三是展览技术和创新手段限制。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革新策略:丰富展览形式与提升参展频次,以提高古籍展览的数量和质量;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增强展览的教育深度和互动性;融入现代科技,拓展创新路径,为古籍文化的传播开辟新途径。文章旨在为湖南博物院乃至更广泛的博物馆界提供参考,以促进古籍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
关键词:博物馆;古籍;展览陈列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8.023
古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是时间的见证,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学术等综合价值。根据国家文化行业的多项标准如《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和《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WH/T24—2006》,古籍被定义为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深入推进,公众对古籍的保护、研究与利用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出版,标志着该领域工作的重要进展,明确了古籍收录的范围及其在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古籍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展示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地展示古籍,使之既能保持历史原貌,又能与现代公众产生共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湖南博物院古籍展览陈列中遇到的困境及其革新策略,为古籍的保护、传播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湖南博物院古籍展览概述
湖南博物院自2017年新馆建成开放以来,凭借丰富的古旧文献资源,成为公众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馆藏古旧文献覆盖了从元代至民国各时期的刻本、稿本、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等,共计6000余部、4万余册,其中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文献数量基本相等,构成了院藏古旧文献的主体。在过去几年中,湖南博物院举办或参与的展览项目达100余个,古旧文献展品总数为96组、427册,但其中仅“烟云尽态—《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是唯一与古旧文献密切相关的专题展,反映出古旧文献在展览中的参展率相对较低。
基本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深入探索了湖南地区的丰富历史与文化,通过展出如《湘潭五桂塘李氏七修族谱》等民国时期家谱,揭示了湖南先祖的迁移脉络,展示了湖南作为“天下粮仓”的地位,并通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湖南精英人物如屈原、贾谊等的著作,展现了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图1)。
“王门艺事—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展览通过展出王闿运及其弟子们的相关作品,包括《湘军志》和《湘绮楼》系列著作等,展示了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对湖湘文化传承的贡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晚清、民国时期湖湘地区独特文化传承体系的窗口。
“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通过展出古琴以及相关琴谱和古旧文献,如《五知斋琴谱》和《史记》,为公众揭示了潇湘古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图2)。
其他展览中的文献应用,如“湖南博物院藏扇面展”中古旧文献虽未直接展出,但通过内容释读和背景介绍的形式参与展览,其中《徐氏续修族谱》的整理展示,增加了展览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了古旧文献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尽管古旧文献的展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展览内容,提升了展览的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但其在展览中的形式和视觉表现力相对有限。一般而言,古旧文献以平面书页展开的形式出现,在摆放上虽尽量采取多样化策略,如单本平铺、扇形叠放、高低错落摆放等,以提升视觉效果,但与其他类型的展品相比,古旧文献的展示仍显得较为单一,缺乏视觉冲击力(图3)。此外,由于大多数古旧文献使用繁体竖版书写,加之部分文献因年代久远出现纸张缺损、字迹模糊等情况,观赏门槛相对较高,给观众的理解和欣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湖南博物院古籍展览陈列的困境
2.1 珍藏难出仓,古籍展览稀
古籍因其脆弱的物理状态和极高的保存条件,难以频繁地被拿出来公众展示。古籍展览不仅需要严格控制环境,以防霉变、虫蛀,还需要特殊的展示技术,以确保文献的安全①。此外,古籍展览的策划和布展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对于博物馆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尽管湖南博物院拥有丰富的古旧文献资源,但由于种种限制,这些珍贵文献难以被频繁展出,公众接触和了解此部分文化遗产的机会相对较少。
2.2 观展无引导,传承失声音
古籍展览在提供足够的引导和解释方面存在不足,直接影响了文化传承的效果。大多数古籍使用繁体字,内容涵盖古代的语言、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没有专业的引导和详细的解释,很难理解和欣赏古籍的真正价值②。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展览解说服务,观众很难从古籍中获得深层次的知识和灵感,不仅影响了观众的展览体验,也影响了古籍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功能,使文化传承的声音在展览中逐渐失去。
2.3 古典之美,创新未及
在展示古典文献美学方面,湖南博物院的创新手段不足,限制了古籍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当前,博物馆展览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以提升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然而,古籍展览在此方面的尝试相对较少,仍主要依赖传统的展示方式。此种局限不仅影响了古籍的展示效果,也削弱了其教育和传承功能。
3 湖南博物院古籍展览陈列的革新策略
3.1 丰富展览形式,提升参展频次
为解决古籍展览稀少的问题,湖南博物院可以策划多样化的专题展览,利用丰富的古旧文献资源,有效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进而深化观众对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化主题的理解。例如,湖南博物院在展出《湘军志》《湘绮楼》等系列著作时,为了让观众深入了解王闿运及其弟子们在晚清、民国时期对湖湘文化的贡献和影响,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展示等形式,如设置触摸屏查询系统,让观众以互动方式深入了解古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价值,同时配合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增强展览的教育和互动性。在此过程中,为确保古籍在展览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展览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展览环境的温度应维持在18~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以防古籍受潮发霉或干燥开裂。需使用具有UV防护功能的玻璃展示柜,防止紫外线对古籍造成伤害,展示柜内部应配备恒温恒湿设备,确保展示环境的稳定性③。此外,古籍在展出前应进行彻底的检查和必要的修复工作,使用无酸纸或特殊材料进行支撑和包裹,减少直接接触空气和光照的机会。对于特别珍贵或易受损的古籍,可采用数字化展示方式,降低实物展出的风险。
同时,湖南博物院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图书馆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古籍资源的共享和展览经验及技术的互相借鉴。共享的古籍资源包括珍贵的书籍和手稿以及相关的数字化资料和研究成果。例如,湖南博物院可以借助古籍数字化技术,对珍藏的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在线展示,同时也可以引进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展品,为本地观众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和研究资源。在此过程中,湖南博物院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建立工作坊以及互访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合作伙伴在古籍展览策划、展品保护、观众互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例如,可以学习其他机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古籍展示的创新方法,或者借鉴其他博物馆提升展览互动性和教育功能的有效策略,从而丰富展览形式,提高展览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学术研究。
3.2 结合传统文化,增强教育深度
为加深古籍展览陈列的教育深度,湖南博物院可以从语言、历史、文化三个方面解决古籍繁体字阅读难题。
语言层面的创新引导可以引入专门设计的古籍解读应用或电子导览设备,为每件展出的古籍提供简体字对照和现代汉语翻译④。例如,在展示《湘潭五桂塘李氏七修族谱》时,旁边可以配备电子显示屏,展示该古籍原文的简体字版本和详细解释。同时,可以提供电子导览设备,通过语音解说功能为观众提供标准普通话的朗读和解释。对于其中的特定术语如“谱牒”(指族谱本身或家族记录文献),语音解说会介绍谱牒在家族历史记录中的作用,解释它如何帮助后代了解家族的血统关系、重要成员和显著事件。此外,解说中还可以对古文中表达家族教育理念的句子进行解读。通过语言创新引导,观众能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古籍中的内容,并通过语音解说深入了解家族族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提升古籍展览的教育价值和观众的参与体验。
历史背景的丰富展示可以通过设置专题展区,结合大事记和地图,系统地展示古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如针对《常德府志》等地方志的展览,大事记可以包含如嘉庆年间的湖南大旱,人物志可以着重突出著名人物。每个事件或重点人物旁边,均需设置详细的介绍牌,解释事件本身、人物生平,并阐述这些事件及人物如何影响了常德及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以及文化变迁。此外,还可以展出与《常德府志》相关的历史文物、复原的古代地图和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模型。通过直观的展示,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到《常德府志》中记录的历史信息,还能深刻感受到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在多维度上增强对古籍背后历史背景的理解。
在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方面,湖南博物院可以组织和举办与古籍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让观众在参与中感受古籍文化的魅力。在“激逸响于湘江兮—潇湘古琴文化展”中,湖南博物院可以通过举办古琴演奏会和古琴制作工作坊,深入挖掘古琴文化的内涵。在古琴演奏会上,观众不仅可以亲耳欣赏到《五知斋琴谱八卷》中记载的古琴曲目《高山》的现场演绎,还能通过演奏家的讲解了解曲目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表达情感。同时,展览可以展示《五知斋琴谱八卷》和《琴谱指法二卷》等古籍,旁边配以二维码,观众扫码即可观看古琴演奏视频和制琴工艺介绍,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感受古琴艺术的魅力,深入理解古琴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古籍展览陈列的教育深度。
3.3 融入现代科技,拓展创新路径
传统的古籍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观众对古籍知识获取的需求,将现代科技与古籍展览陈列相结合是一种必然选择。湖南博物院可以开发专门的应用程序增强古籍的多媒体互动,观众通过该应用程序扫描展览中的古籍即可观看到关于古籍的详细信息、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介绍视频。以王闿运系列著作为例,观众扫描《湘绮楼》时,应用程序首先展示该作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创作于清晚期,由当时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王闿运编纂。随后,应用将展示介绍王闿运生平的视频片段,详细讲述其生活背景、文学成就以及《湘绮楼》编纂背后的历史故事。视频中可以通过动画重现王闿运在湖南的生活场景,如他的书房、曾经执教主持的书院讲堂等,以及其与当时文人墨客的交流情况,让观众仿佛穿越回历史,亲临其境。随后,应用可以播放一个专家讲解视频,专家将挑选王闿运代表作,如《湘军志》进行详细解读,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语言特色,解释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出王闿运不谄媚权势秉笔直书的文人风骨和该书为“近世良史”的历史定位。此外,应用还将提供一段历史背景的解说视频,讲述《湘军志》编纂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如晚清的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以及文化发展的特点。视频中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以及影响王闿运及其作品的重要历史事件,帮助观众更全面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层面。
湖南博物院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创建沉浸式的古籍展览体验。以“烟云尽态—《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为例,在虚拟展览中,每一页《三希堂法帖》均可以通过高清扫描进行三维重建,观众戴上VR头盔即可进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在其中自由翻阅和放大查看。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到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怀素《论书帖》、米芾《昨日帖》等著名作品的每一笔一画,包括墨迹的浓淡、笔锋的转折以及纸张的质感等细节,让观众能够体会到书法家精湛的技艺和书法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虚拟展览还可以精心模拟书法家创作的环境,为观众重现那个时代书房的布局和氛围。例如,观众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看到一个典型的唐代书房,书桌上铺着白绢,墨池、砚台、笔架和其他书写工具一应俱全,窗外是模拟的古典园林景观,营造出静谧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创作环境。在此环境下,观众还能看到书法家的动态创作过程。通过动画技术,怀素的虚拟形象会在观众眼前展示书写《论书帖》的过程,从挥毫泼墨到逐渐成文,观众可以看到每一个字的形成过程,甚至可以听到笔尖滑过纸面的声音,感受到书法创作的节奏和韵律,使观众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和探索书法艺术的奥秘,从而获得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4 结语
本文揭示了古籍展览陈列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为克服挑战拟采取的创新策略。面对古籍展览的稀缺性、观众理解的难度以及文化传承的需求,引入多媒体互动技术、深化语言解读、丰富历史背景展示和挖掘文化内涵等措施,能有效地提升古籍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价值。上述革新策略不仅解决了观众在欣赏古籍时遇到的语言和文化理解障碍,还通过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和深度的文化探索,增强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对于推动古籍保护和传播、活化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周余姣,张馨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古籍文献展览工作考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5):29-34.
[2]武元磊.公共图书馆古籍阅读推广策略研究: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10):18-20.
[3]黄春.博物馆利用古籍策划展览探析[J].古籍保护研究,2023,(2):242-250.
[4]黄瑾.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分析: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收藏与投资,2023(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