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作用路径与政策取向
2024-10-26杨燕红
摘要: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实现产业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细分领域,是产业链关键节点的重要参与者,探讨其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基于“韧性内涵解析-具体作用路径分解-固链补链强链效果”的逻辑链路构建理论框架,探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性提升“固链”能力,发挥产业基础配套功能提升“补链”能力,促进知识创造和产业链融合提升“强链”能力,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政策取向以产业链韧性提升为靶点,通过实施培育能力优化工程、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创新能力深化工程,着力提高“专精特新”企业固链、补链、强链能力,促进产业链韧性水平提升。
关键词:“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韧性;作用路径;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4.05.004
近年来受贸易摩擦和技术限制等外生因素影响,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1]。产业链总体上不够完善,面临着因核心技术依赖、产业结构依赖、市场渠道依赖等因素形成的“路径锁定”困境[2]。增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性,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促进产业安全稳健发展成为业界普遍共识。
鉴于产业链韧性的重要作用,现有文献对此展开了多个层面研究,主要包括:产业链韧性内涵[3-6]、产业链韧性提升机制[7-9]、产业链韧性实现路径[10-11]以及产业链韧性影响因素[12-14]。其中对产业链韧性内涵的阐释已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总体上指产业链各环节在受到冲击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包括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变革能力。产业链韧性不足主要表现为“断裂”“堵点”和“短板”[15]。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主要是通过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措施,克服产业链“断裂”“堵点”和“短板”问题,达到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促进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的目标[16]。那么,如何补链、延链、固链、强链,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关键环节是什么,这些是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核心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性思考和进一步理论探究。尽管现有研究对产业链优化升级和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进行了宏观层面探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但并未从微观视角就企业在产业链韧性提升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产业链的组织单元是企业,由不同企业基于特定的技术关联而成,拥有独门绝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本地化供应、动态化调整和自主化创新水平,从而提升产业链抗风险和抗冲击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17]。
“专精特新”企业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企业的简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1 年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首次提出,明确“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代表,意味着企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和市场竞争力强。自2019年工信部公布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以来,截至2023 年已开展了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经政策文本统计,自2020年以来,29个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专精特新”企业,明确对“专精特新”企业予以大力扶持。
在国内外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增强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成为当前经济在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必由之路。“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做精做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是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产业链韧性提升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部分研究虽已关注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意义[18-20],但尚未就“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路径展开理论探讨。鉴于此,文章拟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入手,分析“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产业链韧性提升的理论机制与路径,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文献。
1 产业链韧性的考量维度与主要表征
1.1 产业链韧性的考量维度
产业链韧性由经济韧性概念延伸而来[21],包括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变革能力:抵抗能力指产业链应激反应能力,表现为外生冲击对产业链的影响程度[22];恢复能力指产业链受冲击后的修复能力,受冲击后能够逐步恢复生产状态;变革能力指产业链受冲击后能够突破困境乃至实现升级的能力。产业链韧性是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变革能力的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产业链抵抗能力是基础,恢复能力是关键,变革能力是升华,三个环节按照时间顺序环环相扣。
1.2 产业链韧性的主要表征
韧性良好的产业链具有哪些典型特征?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为产业链韧性建设提供参照系。综合刘志彪[3]、肖兴志等[23]的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特征:链条完备、自主可控、协调有序、高精兼具。
链条完备指产业链各环节所生产的产品丰富、门类齐全、渠道多元。完备的产业链条能够提高产业链各环节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可选择性、可替代性,提高市场竞争力,避免高度垄断乃至“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我国产业链呈现资源和市场“ 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24],隐含着产业链被“两头卡制”的风险。因此,需要“两头延链”“中间补链”,提高产业链相对完备度。
自主可控是指链条上的企业掌握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高端化装备自主生产能力、议价能力和国际标准制订能力。产业链条的自主可控是产业链韧性的核心能力,能够在遭受外生冲击和扰动时,依靠自身实力、核心技术、市场基础、流通环境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规避在基础材料、核心部件、生产工艺、市场流通等方面“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增强产业链条自主可控能力,重在补“短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25]。
协调有序指产业链不同环节联系的紧密性和匹配度,产业链条信息传导顺畅、资源流动灵活,在遭受外生冲击扰动时能够进行适应性调整。协调有序度越高,越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原先的生产和供应水平,从而减弱产能的剧烈波动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潜在危害。
高精兼具指产业链具备现代化水平,表现为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技术产品的创新化。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表现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技术。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为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提供高水平配套和支撑,从而提升全产业链效能,达到产业链升级的目的。
2 “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嵌入位置
2.1 “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分布
“专精特新”企业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由工信部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地方工信部门认定,共同构成梯次递进的“专精特新”企业集合。2019年以来工信部已进行了五个批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根据公布的企业名单统计,前四个批次企业数量已达到8 997家(2023年第五批次企业数量为3 671家,截至发稿尚处于公示阶段),有望提前两年完成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任务。从产业分布看,平均60% 以上的“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制造业,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制造业集中分布的特征突出,表明“专精特新”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为后续产业环节提供配套的特点。如表1 所示,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则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专精特新”企业产业分布体现出国家产业配套布局优化和产业链韧性提升的现实需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2 “专精特新”企业细分行业分布
根据前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布名单统计,“专精特新”企业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可进一步从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统计,如图2 所示。从细分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占比均超过10%,合计占比超过50%,显示出“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于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生产的特点,处于产业链中上游,发挥着产业配套的基础性作用。
3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作用路径
相比其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性”专长,企业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更注重自身经济效益与产业链配套能力相结合,通过增强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自主可控性、发挥产业基础配套功能服务各产业链、增强知识创造和产业链融合发展能力,发挥着“固链”“补链”“强链”的作用,提升产业链韧性。总体作用机制如图3所示。
3.1 增强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自主可控性
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韧性,并提出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专精特新”企业位于产业链基础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瞄准细分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能够增强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自主可控性,固链能力得以加强,从而提高产业链抵抗力。具体表现在:
3.1.1 深耕“细分市场”领域彰显特色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明确规定参与认定的企业必须是细分市场领域的佼佼者,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上深耕细作,具有专业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过去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产业基础不牢固,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的加工组装环节,或上游原材料生产环节,不仅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导致我国产业链中间环节实力薄弱,形成对国外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的依赖,成为我国产业链条上明显的软肋。通过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使企业专注于产业链中上游的细分领域,做细做优做强,起到固链、延链、强链作用。红外探测器是《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中的基础部件,是红外探测系统的核心部件,生产工艺极其精密复杂,特别是百万像素以上的红外探测器技术突破基本空白。武汉高德红外是一家红外核心器件自主研发企业,2021年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其研发了我国首款百万像素级双色波段红外探测器,创新性地采用了制冷红外特色技术,使我国成功跻身全球少数几个具备制冷探测器研发技术的国家行列,促进了红外上游材料及下游应用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了整个红外产业的联动水平。
3.1.2 提高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替代率
逆全球化和大国博弈提升了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替代的重要性。我国工业产品品类完备,但关键技术和专有设备进口率仍较高,比如高端芯片、光刻机、专用软件和高端科学仪器基本依赖进口。其中,高端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根据美国商业部标准局的报告“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达到66%”。因此,仪器行业体量不大,但却有着“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可见其重要性。然而,我国高端国产仪器的产品占有率仅为20%,80%依靠进口。国内仪器企业众多,但规模小、基础薄,缺少明星企业,制约了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步伐。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国产化替代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关注的重要方面。在2021和2022年专精特新企业名录中,连续有360余家仪器仪表中小企业入选,涌现出了像莱赛激光这样的首个北交所上市激光企业,在国内中高端建筑激光测量仪器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超过了20%,加快了关键仪器的国产化替代步伐。
3.1.3 减少对“卡脖子”技术依赖程度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与国家技术安全和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是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卡脖子”技术是指拥有定价权和市场垄断地位的技术,短期内技术差距较大且难以弥补。2020年《科技日报》曾报道了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包括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镀机等。如何加速技术追赶乃至超越,是破解“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专精特新”企业掌握细分领域一定的核心技术,通过累积研发和创新实现技术性突破,可能破解“卡脖子”难题。2023年8月搭载华为麒麟芯片的Mate系列手机发布引发全球关注。麒麟芯片的成功突破意味着中国科技产业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在高端手机等半导体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在麒麟芯片产业链上,不乏有“专精特新”半导体企业的身影,如艾为电子率先打破了国外厂商对摄像头马达驱动芯片的行业垄断,成为国内唯一完成视觉信号系统系列产品全覆盖的厂商,下游终端业务覆盖了三星、华为、小米、OPPO、联想等厂商,成为高端芯片国产化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3.2 发挥产业基础配套功能服务各产业链
产业基础是指一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能力,表现为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的生产能力和满足水平[26]。经贸摩擦和技术限制凸显了我国产业基础领域的“短板”。“专精特新”企业定位于产业基础领域,通过发挥产业基础配套功能服务上中下游产业链,从而起到“补链”作用。
3.2.1 面向产业链上游夯实产业基础
“专精特新”企业在认定时就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布局,以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瓶颈为发展方向,为夯实我国产业基础服务。华密新材是橡塑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特种橡胶混炼胶、橡塑密封和减震产品生产,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中的关键基础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为国家重要装备性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2.2 面向产业链中游提高要素协同度
“专精特新”企业基于自身技术优势,主动融入大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协作配套体系,从而有助于重塑制造业产业组织形态,形成错位竞争、分工合作、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以此提升要素协同度和产业链整体效能。“共享制造”成为企业间提高要素协同度的新颖模式。“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式生产,整合和优化分散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促进协同制造。如腾讯、小米、阿里等企业均参与了“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形成了大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共赢的格局,提高了要素协同度,减少了供应链的交互成本。
3.2.3 面向产业链下游提高产品配套性
“专精特新”企业依托技术优势,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出服务于产业链下游的技术和工具,既提升了企业生存空间,又提高了产业链下游产品配套性。如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开发出了柔性夹抓,解决了不同尺寸、形状和易损工件的抓取等工业界难题,填补了柔性夹抓领域的市场空白,获得了100 余项专利。柔性夹抓被用于生鲜、食品、康复、医疗等领域,远销23个国家,被称为解决了工业化生产“最后一厘米”难题。
3.3 增强知识创造和产业链融合发展能力
3.3.1 聚焦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专精特新”的“新”即指创新。因此,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根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数据显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远高于全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平均每户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7 件,平均每户企业利润4 000 万元,是规上中小企业的3.4 倍。以2022 年719 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测算,与非“专精特新”企业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发现,“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好于非“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聚焦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优势突显。两类公司盈利能力对比如图4 所示。“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资产回报率(ROA)平均达到4.01,在北交所和科创板资产回报率相对较高,体现出产品附加值高的特性。
3.3.2 优化市场内外部资源提高整合能力
“专精特新”企业依靠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吸引优势资源如科创资金、科技研发人员向“专精特新”企业集中,发挥创新集聚效应,带动关联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如郑州的奥特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了2019年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润滑领域产品生产,自2005成立以来,已经建成了10个实验室,成立行业内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设备智能润滑健康管理院士工作站”,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智能润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走向国际市场与德国企业发布联合品牌,体现了较强的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3.3.3 政策赋能助力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2021年以来为解决“卡脖子”问题,“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政策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明确提供财税、融资、奖金奖励等扶持措施。在国家和地方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迅速,创新度和活跃度趋于提升。2022年在A股上市公司中有398家“专精特新”企业挂牌上市,市值规模超过3.3万亿元。工信部联合人民网发布了“小巨人护航计划”,促进形成协同高效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瞄准“专精特新”企业汇聚创新合力。
4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现实瓶颈
综上分析,“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性、发挥产业基础配套作用和提高知识创造产业链融合能力这三个主要渠道起到了固链、补链、强链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产业链韧性。然而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效果尚有限。
4.1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固链能力受限
4.1.1 “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地区失衡
截至目前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均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但数量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中部其次,东北和西部地区则偏少,呈现东强西弱、阶梯递减态势。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小巨人”企业均超过500家,而云南、贵州、吉林、青海、西藏等均低于100家。这一方面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与企业参与积极性、政策执行力度、相关环境配套紧密相关。“专精特新”企业地区间分布的失衡,存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风险,可能出现优质资源加剧向发达地区集中,而亟需发展地区资源不足的窘境,由此带来产业链空间短板风险。
4.1.2 “专精特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欠缺
尽管政策层面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精特新”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但尚缺乏对认证后的“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支持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信息咨询、资源共享、产权政策等。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研发资源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对接机制仍缺乏,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难以避免“单打独斗”局面,导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创新速度偏慢。
4.1.3 “专精特新”企业社会融资度仍不高
随着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扶持力度加大,社会投资活跃度有所提升,但股权投资机构在“专精特新”企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社会资本参与度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专精特新”企业部分项目研发周期长、见效慢,市场规模可能不及资方预期,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团队普遍工程师出身,企业家对资本运作敏感性不足。社会融资比例偏低导致企业资金投入不足,而政府投入相对有限,从而影响后续的研发和产品改造进程,制约企业成长。
4.2 “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服务能力不足导致补链能力不高
4.2.1 “专精特新”企业产品尚未完全覆盖短板弱项
“专精特新”企业产品还未完全涉及《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在“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上尚需发力。在芯片领域自给率有所提高,但在高端芯片领域仍未有较大突破,特别是在IP(具有知识产权核的集成电路芯核)、EDA(自动化设计)、光刻机仍被“卡脖子”,产业链的短板弱项仍较突出。
4.2.2 “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间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滞后导致的衔接不畅、配套不强、协作水平低的问题,出现部分“专精特新”企业拿着“锤子”找“钉子”的现象,产品销路和订单受影响。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相互依赖的分工协作体系未形成。龙头企业处于买方垄断地位,面对数量众多的供应商,选择余地大,与“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不稳定,存在难以协同的困境。同时,“专精特新”企业产品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可能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龙头企业存在优先选用国外产品的倾向,对“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嵌入产业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4.3 “专精特新”企业前沿创新能力有限导致强链能力偏弱
4.3.1 “专精特新”企业“卡脖子”技术突破有限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时间仍较短,在产业基础领域、产业链短板和价值链中高端研发实力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不能有效主导或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尚未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发达国家在“卡脖子”技术上的市场地位。
4.3.2 “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
“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化装备比、设备联网率、信息系统覆盖率等数字化指标仍偏低[27]。企业数字化设备占总设备比例以及数字化业务流程占总业务流程比例均低于50%,已经实施和准备数字化转型的“专精特新”企业占比不到40%,数字化转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数字化能力已成为全球领先企业的标配,而数字化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精特新”企业前沿创新能力的提升。
5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政策取向
提升产业链韧性关系到产业发展安全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细分领域49b6a64257b85259498a564213e2821e12ea811594bd63aeb07e4f667a5df179,以专注炼专长,是产业链关键节点的重要参与者,在产业链韧性提升中发挥着固链、补链和强链的积极作用。国际经验表明,“专精特新”企业是成就世界级“航母”企业背后的“隐形冠军”。国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能力,需要发挥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为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有利条件。在政策取向上应以产业链韧性提升为靶点,通过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优化工程、产品提升工程、创新能力深化工程,着力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固链、补链、强链能力,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
5.1 实施企业培育能力优化工程,提升固链能力
5.1.1 适度平衡地区间“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数量,克服产业链空间短板问题
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态势,东部地区聚集着数量相对较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西部地区相对匮乏,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产业链在东中西部联通上存在一定短板。西部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富集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表现为材料开发和材料加工型、环保型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基础原材料的重要供给地。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西部地区鼓励产业目录(2020年本)》,鼓励发展产业用金属材料、深加工材料和新型材料,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因此,可引导西部地区重点做好基础材料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和扶持工作,补齐深加工型基础材料领域的产业链短板,促进东中西部上下游产业链的联通和循环,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5.1.2 搭建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聚共享机制,减少产业链各环节的“堵点”
产业链是由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主体构成,信息成为联通产业链各环节的重要资源。产业链供需不匹配、供需滞后和供需短缺问题基本上可以归因于产业链上的信息传导不畅。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对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从而缓解由于信息不畅所带来的产业链“堵点”问题。“专精特新”企业要融入产业链,更好地服务于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需要,势必要求建立和完善能够服务于“专精特新”企业及其相关联机构的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了“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任务和举措,目的在于增强企业信息服务能力,为“专精特新”企业获取合作资源和供求信息服务,从而减少产业链各环节的“堵点”,激发产业链各主体活力。
5.1.3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夯实产业链基础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需求,而项目式研发创新本身是一个持续的高投入过程,由此决定了充裕的资金是企业开展创新研发的重要保障。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已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政府投资、社会融资和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研发创新的三大来源。相比政府投资和企业自有资金,社会融资形式相对灵活,可用资金量也较大,是企业研发资金来源的理想渠道。因此,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企业研发创新“输血”,有助于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劲的“专精特新”企业,从而夯实产业链基础。
5.2 实施企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增强补链能力
5.2.1 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瞄准短板弱项领域填空补缺
短板弱项的攻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引导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瞄准我国产业基础领域的短板弱项,开展长周期的研发,可以通过建立“短板弱项”揭榜挂帅机制吸引“专精特新”企业主动请缨,定期开展“专精特新”企业重点产品认证,予以针对性地强化支持。
5.2.2 促进形成“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间协作共赢体系
以扶持和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为目标,围绕“专精特新”企业产业服务范围,构建“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间协作共赢体系,推进企业间长期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鼓励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大型国企多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向“专精特新”企业开放场景应用,参与下游企业产品研发,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合作,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整体配套和产业链衔接。
5.3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深化工程,提高强链能力
5.3.1 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瞄准国际前沿领域勇攀高峰
“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内行业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具备在自身领域深耕细作、不断追求卓越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级科技创新计划,在国际科技项目攻关过程中大胆吸纳“专精特新”企业专家的参与。完善对“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补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国际专利的补贴力度,引导“专精特新”企业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成为参与国际创新的新生力量。
5.3.2 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专精特新”企业应在中小企业数字化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因此,应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坚定地实施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生产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发挥数字化赋能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作用。支持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提升供需对接、生产协同和资源共享水平,从而提升产业链整体协作配套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雪洁,宋培,艾阳,等.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学家,2022(6):48-57.
[2] 李胜会,戎芳毅.产业链现代化的渐进逻辑:破解锁定与韧性提升[J].广东社会科学,2022(5):37-47.
[3] 刘志彪. 产业链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学分析[J]. 经济学家,2019(12):5-13.
[4] 李晓华.产业链韧性的支撑基础:基于产业根植性的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22(6):180-189.
[5] 黄泰岩,片飞.习近平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J].经济学家,2022(5):5-13.
[6] 谷城,张树山. 产业链韧性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23(6):123-139.
[7] 罗良文,马艳芹. 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机理,挑战及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23(6):85-96.
[8] 吕越,张杰.人工智能与产业链韧性提升[J/OL].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2023-10-0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329.C.20230726.1800.002.html.
[9] 吴斌,柏双伟,张新.产业链韧性在人工智能产业链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7):199-204.
[10] 陈晓东,刘洋,周柯.数字经济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的路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2(1):95-102.
[11] 张杰,逯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理论探究与实现路径[J].中州学刊,2023(7):37-43.
[12] 陈晓东,杨晓霞.数字化转型是否提升了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J].经济管理,2022,44(8):23-39.
[13] 郑涛,杨如雪.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产业韧性[J].技术经济,2022,41(2):1-14.
[14] 贺正楚,李玉洁,吴艳.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产业链韧性[J/OL]. 科学学研究,1-16[2023-10-07].https://doi.org/10.16192/j.cnki.1003-2053.20230515.001.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张其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2):80-97.
[16] 张洪昌,丁睿.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理论内涵与提升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J]. 企业经济,2023(7):102-108.
[17] 金碚.以自主可控能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J].中国经济评论,2021(2):14-16.
[18]刘宝“. 专精特新”企业驱动制造强国建设: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8):31-38.
[19] 赵晶,孙泽君,程栖云,等.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3(7):180-200.
[20] 胡海峰,窦斌.产业链安全视角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中州学刊,2023(2):31-36.
[21] 高洪玮.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4):11-19.
[22] 张伟,李航宇,张婷.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J].经济地理,2023,43(4):134-143.
[23] 肖兴志,李少林.大变局下的产业链韧性:生成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取向[J].改革,2022(11):1-14.
[24] 董志勇,李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5):47-55.
[2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曲永义.产业链链长的理论内涵及其功能实现[J].中国工业经济,2022(7):5-24.
[26] 黄群慧,倪红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5):11-21.
[27]余澳,张羽丰,刘勇“.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基于16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调查[J].经济纵横,2023(4):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