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2024-10-25宁琳琳

鄱阳湖学刊 2024年5期

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促进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2024年7月21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是2015年6月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创办、自主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相关议题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共同体。自成立以来,该研究小组每年举办一届学术年会,以引领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2024年是第10届年会。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布和朝鲁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增武教授,以及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达胡白乙拉教授先后致辞。郇庆治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目标、运行方式、10年来研究组织工作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并对研讨会主题的总体考虑进行了说明。赵增武教授、达胡白乙拉教授在致辞中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在高校的发展概况、相关学科布局和研究基础,并表达了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的良好祝愿。

此次研讨会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绿色左翼理论核心概念及其资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自主基标概念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现将会议代表的发言要点综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在第一单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专题讨论中,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解保军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林震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蔡华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承梁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黄娟教授作主旨发言,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包庆德教授担任主持。

郇庆治教授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及其研究方法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基础性标识性概念,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识性原创性概念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及其基本表征和主要构建进路。他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需深刻认识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理性阐释、学术性研究、体系化建构的方法论意义,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基标性范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大基标性概念进行概括提炼。

解保军教授分析了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对成熟的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支撑作用,阐述了习近平生态与文明兴衰关系论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意涵和理论价值。他认为,这一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包含生态唯物论、生态辩证法、生态认识论、生态历史观,且具有逻辑稳定性,第一次将生态与文明结合起来,开辟了人类文明演化的生态路径,构建起了文明观研究的生态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林震教授介绍了教育部重大招标专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研究”的研究框架,以及如何围绕政治话语、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媒介话语、大众话语、对外话语六个维度设计重点项目,聚焦10个核心概念(包括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全球治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的“三进”等)设计一般项目,并从术语化、系统化、国际化三个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构建的方法论。

蔡华杰教授分析了环境话语概念的隐喻。他从用隐喻方式构建概念的方法论意义,“构建与革命”的双重功能,以及识别、阐释与创新建构的步骤等方面,对西方环境话语体系中的一级、二级、三级隐喻分别进行分析,认为“隐喻”是促进常识性质概念框架通达更高层次本质性概念的重要方式,为此应重视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隐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的基础性标识性概念创新。

黄承梁研究员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发展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他认为,生态文明生产力形态这一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人类“四个文明”划分理论与新质生产力战略导向的集中体现,是对生产力发展到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要求、战略重心转向主要依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阶段,是支撑生态文明新形态绿色转型历史过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标性概念,对于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黄娟教授探讨了跨议题视域下的基标概念研究。她分析了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视域中相关概念问题的提出,“环境健康”“健康环境”“环境与健康”等概念意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为需在已有概念表述的基础上深化研究,聚焦“环境与健康”演变成“环境健康”“健康环境”的依据与意义,分析如何实现概念的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构建。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

在第二单元“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的专题讨论中,内蒙古大学包庆德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杨英姿教授、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通进教授、厦门大学哲学学院陈墀成教授、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慧明教授、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卢艳芹教授作主旨发言,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李金齐教授担任主持。

包庆德教授探讨了关于生态标准的提纲。他从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极限、现代化概念的生态反思、现代化的生态评价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标准、传统生产力的生态评析、传统生产力的根本缺陷、生产力生态标准的新意、文明之兴衰的生态考量、文明之兴衰的生态底蕴、文明之兴衰的生态标准、生存与发展的生态标准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域中的“生态标准”内涵与价值进行了分析,强调时代呼唤人类生存发展生态标准的加快确立、自觉强化和积极推进。

杨英姿教授从生态自由的视角,对马克思人与自然之间自由关系的两组概念(“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进行了分析。她认为,生态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有机统一;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的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只有“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实现“必然”内化、以“必然”约束“自由”边界的过程;生态自由是共产主义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杨通进教授从正名、功用、地图和实现进路四个方面对生态正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生态正义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环境正义的基础上实现人权与自然共生内涵的扩展与延伸,是分配与环境保护有关基本善的政治-伦理原则;生态正义包括人际生态正义(涵盖国内与国际)、种际生态正义(涵盖动物正义、物种正义、生物圈正义),其核心指向生态的公平正义与关怀正义,实现路径包括以自愿为基础的个人行为和强制的集体行为;生态正义在国内、代际、国际不同层面面临严峻挑战,对相应维度的生态正义制度与生态公民培育均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

陈墀成教授分析了“敬畏自然”概念的内涵及其现实条件和历史视野。他认为,就现实约束而言,敬畏自然是人类由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观念与行为方式,走向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存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从历史视野来看,敬畏自然要求人类在认知层面实现对类生存时间尺度的超越,在实践上确立人类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其制度体系及其法律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有助于协调类整体与利益集团、个体间的利益关系。

李慧明教授分析了“三个共同体”(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及其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关系。他认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推进奠定了自然伦理基础,构成了全球气候治理的生态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社会基础,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动力之源;“三个共同体”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指向,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以及发展内涵,具有结构性限制和重塑功能。

卢艳芹教授围绕“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关联、理解美丽中国之“美”、理解“美丽中国”三个层面,分析“美丽中国”概念的意涵,认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愿景,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转变,其内涵包括人、自然、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美的综合,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角度来看,“美”是一种价值、一种关系、一种文化,“美丽中国”概念包涵生态价值形态、审美关系本质和生态文化属性。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标识性概念

在第三单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的专题讨论中,东南大学刘魁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耿步健教授、南开大学任铃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李全喜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军教授作主旨发言,北京大学王聪聪副教授担任主持。

刘魁教授基于学术文献史梳理,对“生态共产主义”概念进行了溯源。他认为,威廉·莫里斯、马克思、斋藤幸平等从不同视角,赋予“生态共产主义”强调生态社区与生态自治、非物质iCIUfvkjb93I5LwCGtcgTKHqZIdNhIhMh8TVjmwMrcw=生产主义与非消费主义、去增长等多元意涵,“生态共产主义”是一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环境后果的批判与超越,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共同所有制、按需分配的社会体系,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他结合近年来逐步衍生出的“数字时代共产主义”“数字时代的生态共产主义”等新概念,主张应围绕生态共产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联展开研究。

耿步健教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生态集体主义”概念的形成、界定、价值及其何以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他认为,集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经历了四种历史形态;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叠加时代,需发展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形态伦理道德要求的新集体主义即生态集体主义;生态集体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视人、自然、社会于一体,着力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保证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位一体”系统形塑发挥重要作用。

任铃教授基于新时代以来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战略构想的推动进程,梳理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生态观、文明观。她认为,生态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生态内涵的集中表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这一理念及其概念内涵的外化,对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华启和教授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驱动、生态转向、生态追求。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对以往生产力的一种变革性发展,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要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生态转向以科技创新促进高品质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促进劳动者从“经济人”转向“生态人”、劳动对象从不可再生资源转向可再生资源、劳动资料从“硬技术”转向“软技术”的质性飞跃。

李全喜教授探讨了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过程、内涵特征、主要任务、关键支撑和保障体系。他认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样态,以数字技术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为方向,以构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统领,以构建自然资源与国土资源的数据信息为基础,以智慧水利与绿色智慧的生产方式为支点,具有数字化、绿色化、精准化、协同化、效率化特征;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需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及重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社会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相应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

马军教授探讨了“碳中和与草原碳汇”概念。她认为,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式,可抵消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她结合内蒙古实际,分析了草原碳汇及其为实现 “双碳”目标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要意义。她还提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区域内与跨区域结合的草原碳汇协同治理模式,为此应优化权责体系、促进协同方参与协同治理。

四、绿色左翼理论核心概念及其资鉴

在第四单元“绿色左翼理论核心概念及其资鉴”的讨论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雪姣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黄敏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娟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吴乌云格日乐副教授发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编辑部主任晏荣副编审担任主持。

李雪姣副教授提出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作为理论话语,包括以下三维层级:在政策性(行动策略)层级,主要呈现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三种面相”,即技术至上论、城市扩张论、市场万能论;在叙事性(对象关系)层级,主要呈现为“三种面相”的结构归因,即技术至上论的“技术帝国主义”、城市扩张论的“生态殖民主义”、市场万能论的“市场霸权主义”;在认知性(政治哲学)层级,主要呈现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底层逻辑,即生产逻辑、异化逻辑、资本逻辑本性的揭示。

刘琦博士分析了绿色左翼视角下的生态帝国主义概念、生态帝国主义理论的建构进路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资鉴。她认为,绿色左翼视角下的生态帝国主义概念,旨在揭示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资源环境的系统性与持续性占有现象的结构性成因、生成机制与替代性选择;从成因、机制与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帝国主义理论建构,对于正视国际环境结构性制约、超越帝国主义制度构架,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构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黄敏博士从学术史角度梳理了“控制自然”概念的学术论争。她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控制自然理念的时代价值;“控制自然”概念应聚焦由谁来控制、控制什么、如何控制、能否完全控制、控制的结果等加以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控制”概念客观描述历史规律,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控制关系,主张共同的、有计划的、合理的控制;控制自然理念是对合理利用自然的另一种面向。

何娟博士分析了“红绿”绿色变革理论的意涵、思想表达、借鉴意义。她认为,“红绿”绿色变革理论是指以社会制度及其支持性文化理念的合生态化转变为核心的代表性生态文化理论,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性分析,重建公平正义、生态可持续的社会,以及绿色变革政治战略三部分构成,其主要理论形态在制度变革、价值peefCOZwceGqq+SMEDYvcfCIcjFySa/qpEFllX8ueX8=追求、变革路径等方面具有资鉴功能。

吴乌云格日乐副教授分析了日本学者梅棹忠夫的生态(文明)史观思想,及其对于深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史观研究阐释的作用,对于促进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建构的重要启发意义。

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自主基标概念体系构建

第五、六单元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自主基标概念体系构建”为题设置两个平行论坛。在平行论坛一的讨论中,清华大学陈艺文博士、内蒙古大学张海燕副教授、东南大学鞠传国博士、湘潭大学胡长生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宁琳琳副教授、山东大学李昕蕾教授、丽水学院郑海友副教授、内蒙古大学刘雨婷博士、北京大学李思齐助理研究员先后发言,宁琳琳副教授担任主持;在平行论坛二的讨论中,福建农林大学罗贤宇副教授、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鲁长安副教授、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钱超时助理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罗浩轩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内蒙古大学曹叶军副教授和曹成双副教授先后发言,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杨泽教授担任主持。

陈艺文博士从学术文献史视角梳理“生态辩证法”的研究进展。他认为,生态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生态环境议题上的创新性发展和d6yn3Qdt6ejY/w4sEHQ0H31d+L/IGVRgjbe4LBY2pT4=拓展性运用,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智慧;生态辩证法包括生态联系的辩证法(认知性维度)、生态矛盾的辩证法(批判性维度)、生态革命的辩证法(建构性维度);生态辩证法的中国创新表现为面向生态文明的思想智慧,即认知层面上“生命共同体论”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新理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论”对社会与生态矛盾关系的新解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张海燕副教授探讨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精神生活意蕴。她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物质联系与精神联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在性关系表明“自然”概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涵养之源,对后宗教时代精神生活反思与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是必须事先进行加工才能享用的精神食粮,包括自然科学对象、艺术对象两种主要样态,亦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重视自然概念的精神生活意蕴,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构具有深远意义。

鞠传国博士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三重进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著述中生态思想的文本诠释与阐发,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回应生态议题与实践需要的理论重释建构,介于二者之间的对经典文本再阐释与理论重构相结合。他认为,要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理论建构,应立足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把握西方理论流派的前沿动态,关注实践发展回应时代之问,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开拓创新。

胡长生教授基于唯物史观,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共同体”的定义、特征和实践启示。他认为,海克尔对“生态”概念的表述和马克思的“三形态”说,为“生态共同体”概念的提炼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态共同体是指人类与其周遭自然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具有统一性、和谐性、层次性、目标性、艺术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的一个有机整体,包含自然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社会共同体三个层次,对于实现生态文明理念、制度、行为和文化的系统性建构具有现实意义。

宁琳琳副教授围绕“新质-绿色生产力”概念,在术语革命的层面分析了新质-绿色生产力互嵌的概念指向,在现实演进的层面分析了新质-绿色生产力跃升的趋势张力,在社会革命的层面分析了解放发展新质-绿色生产力的进路。她认为,“新质-绿色生产力”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具有解释性与规范性双重意涵,对于新质-绿色生产力三要素及其整体跃升和张力具有现实批判指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目标愿景、战略举措、制度优化三方面,为新质-绿色生产力概念转化提供了现实支撑。

李昕蕾教授分析了“能源国际正义”概念的内涵,即通过关注“能源利益如何分配,哪些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应该被用来指导能源决策,谁是获益者和谁是受害者”等问题,把不易被察觉的能源社会关系中的非公正现象凸显出来。她认为能源国际正义包括能源分配正义、能源程序正义、能源承认正义和能源恢复正义,并分析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能源国际正义的实践挑战,以及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能源国际正义的变革性角色。

郑海友副教授分析了“两山论”的发展历程、基本内涵和实践指向,认为“两山论”本质上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未来应聚焦“两山论”这一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的界定、内涵及其论断拓展、实践指向等进一步深化研究。

刘雨婷博士分析了马克思需要概念之丰富的生态意蕴,阐述了生态需要的基本内涵。她认为,生态需要是围绕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的生态关系;生态需要概念及其满足,对于解释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以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质生态产品需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李思齐博士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概念,认为这一概念是基于中国主体视角、战略目标与现实利益诉求展开的,是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典表述及其科学理论内涵与实践成就进行传播宣介与交流,推动增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认知(同)度、话语影响力与实践指导性的跨国(区域/文化)信息输出与互动行为的总和。她还提出了国际学界对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四种理解,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路径及其挑战进行了分析。

罗贤宇副教授分析了“生态文明价值观”概念,认为这一概念是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生态文明价值,由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环境五个基本培育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性价值观念。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演进逻辑与建构思路,及其对于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意义。

鲁长安副教授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概念,认为这一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识性概念,对于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提出,要夯实生态话语主体的理论基础,增强话语自信,革新生态叙事方式,增进话语认同,优化传播格局,蓄积话语势能。

钱超时副教授从自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考量生态价值的尺度以及忽视生态价值带来自然的报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生态价值”概念及其量度。她认为,重视生态价值并在社会发展层面考量其尺度意涵,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罗浩轩教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博弈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相关论述结合,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共同行动机制”概念及其三大微观基础(即制度基础、生产基础、治理机制)。他认为,实现从经济人向合作人转变,生态要素与生态式生产、生态劳动的交互,以及多元社会主体责任体系构建,对于从政府决策、市场协调、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共同行动机制的微观基础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爱宝教授分析了“生态环境智慧执法体系”。他从认知维度认为,“智慧”本义是指能够正确认识、判断、创造事物的思维能力,基于数字化或数字技术的特殊本质和特殊功能考量,可将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界定为围绕生态环境议题执法过程的数字化及其体系建构。他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生态环境智慧执法体系的主体、对象、装备、平台、制度等要素及其整体建构趋势,探讨了一体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智慧化与体系化的建构走向。

曹叶军副教授分析了“草原本土生态知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结构与功能、意义与价值,及其在当前草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应用。他认为,本土生态知识作为一种具有地缘性和情境性的知识形态,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构具有积极意义。

曹成双副教授分析了“传统生态文化(文明)及传承”概念。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朴素世界观,以及倡导取之以时、用之有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具有文化涵养的功能。

结 语

在闭幕式上,郇庆治教授和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盛立民教授总结了此次会议的三个鲜明特点:一是议题聚焦且立意深远。研讨会聚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性标识性概念研究,旨在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二是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汇集了国内学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三是研讨交流成果丰硕。此次研讨会共收到7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与会专家学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拓展研究思路、夯实研究根基、开拓研究新格局等方面展开学术研讨和思想碰撞,以期促进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孙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