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秋季常发的三类疾病

2024-10-24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40期

一年中最难熬的酷暑过去了,天气转凉,体质较弱的人在这个季节容易发生或复发以下三类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增大,人体血管在低温下收缩,血流减慢,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或血压不稳,诱发头痛、头晕、中风、胸痛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和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早晚受凉,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及时就医。

呼吸道疾病 秋季气温降低、空气变得干燥,易导致外邪从口鼻而入,侵袭肺脏,引发感冒、鼻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其中鼻炎、哮喘等还与季节性过敏有关。在预防方面除了保持环境的清洁与通风,还可以适当进行增强肺功能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

胃肠道疾病 秋季易发生胃肠疾病,如秋季腹泻、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因此秋季容易出现干咳等症状,皮肤也可能因干燥或微循环变差而出现瘙痒。应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规律,避免过食生冷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类,以调理脾胃。

“秋补”既可以弥补苦夏后身体的损失,又可以为入冬抗寒做好准备。如可以选择清蒸或炖煮的鸡肉菜肴,滋补又不上火,有助缓解伏天过后身体的不适感。在烹饪时可以选偏瘦的鸡肉部位,比如鸡胸脯肉等,同时增加蔬菜比例,使菜肴更健康美味。

暑热渐退后,医生提醒,在饮食上要减少寒凉水果的摄入,逐步告别冰镇啤酒饮料,减少肠胃刺激,以免损伤脾胃。秋季干爽,可以适当吃些银耳、莲子、百合、蜂蜜、梨等润燥的食物。同时要少食辛辣,韭菜、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辛辣食物以及羊肉等性热之物最好少吃。

(摘自《金华晚报》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