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探明华夏地理格局第一人
2024-10-24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40期
提到中国历史上在地理开拓方面的典型人物,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大禹。
按照《史记》的记载,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在舜帝时期奉命治理洪水,他无私奉献,“过家门不敢入”。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深入山地、江河、沼泽等多种地理环境。最终,大禹成功克服了地势地形带来的阻碍,用13年时间解决了自尧帝时代以来的洪水灾害。但治水只是开始,大禹紧接着对他走过的地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地理调查。
他探明了重要山脉的走势、重要河流的源头和河道变化,以及重要的湖泊、沼泽分布。与此同时,还将各地的土壤颜色、质量、特殊物产等信息,都列入调查范围,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对土壤土质进行了上中下的等级划分。
此外,大禹按照勘查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将华夏地域划分成9个大的行政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明确了每个州对中央政府的经济义务,以及中央对地方的责任。比如治理洪水,兴修水利工程,遇到灾荒时跨地区进行救灾物资调度等。
从此,九州都由同一个中央负责,人们居住的范围也以此为基础,不断向四方延展、开拓。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九州攸同,四奥既居”。
大禹治水是一个早期文明中的个体对地理深入探索、开拓的艰难过程。通过大禹的调查,华夏世界的疆域格局,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摘自《读者》 王鼎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