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汽车试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2024-10-23寇桂岳甘志梅林谋有通讯作者杨艳艳李志春
摘 要:针对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汽车试验学课程教学特点,分析汽车试验学在目前教学和考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的改革措施,为提高汽车试验学的教学效果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汽车试验学 应用型本科 教学改革
1 引言
汽车试验学是车辆工程及汽车相关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一般都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是在学生修完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液压传动、测试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及汽车理论等课程后才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汽车试验学这门课程主要是系统地介绍了汽车试验基础理论、汽车试验设备与设施、汽车主要参数测量、汽车基本性能试验(汽车六大性能)、汽车可靠性试验、整车碰撞安全性试验、汽车环境保护特性试验、汽车典型总成与零部件试验等[1]。该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学术型本科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契合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将从汽车试验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究。
2 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
2.1 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车辆工程及相关汽车专业中所使用的《汽车试验学》教材版本较多,但所阐述的内容主线大致相同,都是把汽车整车下线后所涉及整车和零部件的试验:汽车试验过程试验的基本理论、试验设备及场地、数据分析及处理、汽车的基本性能测试等。但教材所阐述的内容比较陈旧,其远远滞后于现有市场上所销售的汽车所配的汽车新技术[2]。汽车试验其实就是看所测试的项目数据是否能达到国家的标准,达到标准即认为是产品合格,达不到标准厂家就得改良提高。因此汽车试验所涉及的相关国家标准在本课程中提及较多,而对于目前汽车试验学教材中所涉及国家标准比较老旧,有的早已更新淘汰了。但书中还是沿用此种老标准,远远滞后于现行汽车所使用的国家标准,随着汽车试验技术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也会不断对国家标准进行更新修订,但教材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相关标准内容很难及时更新与修改。这样对学生学习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学习的老标准而到了工作岗位使用的却是新标准,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重新学习重新消化,这会导致岗位适应性非常差。因此教师在讲授法规标准的过程中就需补充新法规标准,而且应跟学生讲深讲透,从而弥补教材中法规标准更新不及时的问题。随着环保要求及能源战略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高效、清洁、智能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大。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中所涉及的:高压电池检测、充电桩故障检测、无线通信与远程诊断检测、电机故障检测、动力电池故障检测等检测项目。目前教材中并未阐述,所以这块内容需要教师提前了解学习然后在课堂讲授中融入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所要检测的项目及如何检测[3]。
2.2 教学方式方面
目前汽车试验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面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面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以口述及板书形式来讲解每个知识点,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接受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电工电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是比较合适的因为理论公式的推导以板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而对于汽车试验学这门课程前期的理论知识如测试基础理论及误差分析等内容是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后面的汽车整车试验就不适合,因为涉及许多测试项目及测试设备光靠教师口述是很难学习理解的。另外一种是目前大多数课程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也就是以PPT形式给学生展现知识点,特点是可以形象地以图片形式展现试验场地及试验设备,使用此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量及内容加大、讲授过程中的教学节奏也会不断加快,进而使得整堂课下来所讲的内容过多,知识点对学生而言应接不暇,学生没时间也来不及思考与消化吸收。进而也谈不上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如长期这种教授方式下去会导致教师课授的与学生学习的严重脱离。
上述所阐述的两种教学方式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所采用的。本教学团队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做学生学习效果的调研活动,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是非常感兴趣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而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到了汽车的具体测试项目时就逐渐难以消化理解,近而到了最后开始产生厌学的心理。最后导致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欠佳,很难达到汽车试验学的教学目标。笔者从教多年一直致力于汽车试验学的教学研究,汽车试验学课程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而不是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教学方式讲授完一门课程。要针对本课程各块内容特点以及所授对象的不同进行有机地结合调整教学方式。首先,对于本门课程的前面的内容如:汽车试验学发展历史、试验标准、试验计划与组织、汽车试验基础理论等,此类概念性的内容主要以介绍阐述为主的这样的内容以传统板书的教学方式更合适,因为在讲解过程中可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陈述,学生在整堂课的思想也会随着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下去,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对相关概念也会更加清晰的理解。其次,对于一些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展现的内容如:汽车试验设备、汽车的试验场地、汽车主要几何参数测量及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等,这些内容中有些是需要非常好的空间想象力及理解能力的。如光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理解其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这部分内容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文字描述及辅以图片视频,以此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的形式直观感受到测试设备形貌特征、汽车试验场地布置及汽车结构参数所指何处等。再次、对于汽车试验学中的可靠性试验、汽车环境保护特性试验及零部件的耐久性试验等,这些内容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式,在进入该部分学习时,教师要提前做好情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授课对象比如我们所针对的是应用型本科学生,在情景设计时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就有所侧重体现,要考虑学生在完成情景任务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能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与困难,应有必要的提示[4]。比如在讲授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的试验时,就得提前让学生思考及回答,汽车的零部件为何要做可靠性试验?对于特定的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来做该零件的可靠性?对于零部件的合格与否如何用可靠性来评价它?评价的指标是什么?对于某些零件我们很难以直观的参数来表达其可靠性、是否可以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标定?等等问题。这样在没有上这部分内容之前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也会对此部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有些问题学生仅凭自己探索是很难回答的,这样也不要紧,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如想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某些知识点,同学之间也可以组队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就可以对学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提高,大大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3 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
3.1 教学内容方面
汽车试验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必修课,而对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较深的理论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显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实践部分的比重应比理论的要大些。而对于目前各大高校普遍教学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分配不合理,有的就没有考虑设置课内实践,这样是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当然也有的高校开设了部分实践课,课时也极少很难全面系统地让学生了解汽车试验学的试验整体过程。有的即便开了少许的实践课,实践内容也较为陈旧,有的甚至是市场上所淘汰的试验项目,而对于目前所流行的汽车新装备新技术却很少提及。所以笔者认为应根据各自的校情及所面对的学生不同,而制定相关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一要突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二是符合专业方向。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课时,提高教学质量。
3.2 教学方式方面
汽车试验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实践环节合理有效地开展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实践的开展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按照老师既定操作步骤去实验室完成相关实验。这样使得理论讲解与实验场地有着时间与空间上的割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内容理解不够透彻,有的只是依葫芦画瓢,没有领悟此实验的真正要领,学习效果不佳,记忆不深刻。当然因各学校对专业建设投入的差异,有些实验因无场地无设备根本无法开展相关实验,所以本门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实践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对于基本汽车试验,如汽车主要参数测量及汽车的基本性能测试。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生带到实验现场,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的方式将所要做项目操作示范一遍。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也能够深入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这种边学边做“认知-实践-学习”的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第二,对于一些需要大型设备才能开设的试验项目,而对于学校又不具备这种实验设备时,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播放,来让学生直观了解该试验的准备阶段、试验过程、数据分析处理[5]。第三,与当地汽车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对于某些成本高、难度大、危险系数大的试验如汽车的碰撞试验,学校是不可能具备此种试验在现实中开展的。这样我们可以借助于企业的资源,带学生到企业去观看此类试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汽车碰撞试验的震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完汽车试验学这门课程后,在学期末会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以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就是一张试卷让学生作答,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效果的唯一评判标准,显然这是不合理不全面的。这间接会导致许多学生就是考试之前搞突击,考完后就全忘了的现象,很难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要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应采用过程多元化考核方式,考核其平时表现、章节后的测试、实习实践等。对平时表现如:到堂率、课堂中参与老师互动。对章节后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对章节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开放性题目的作答情况[6]。实践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总体考核,学生在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实验后对相关设备的复原场地整理,对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及参与相关课题等。全面系统地对学生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的全过程多元化的总体考核。而不是仅凭期末一张试卷考核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5 结语
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及汽车试验学课程的特点,从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理论教学方式、课内实验教学方式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上述的改革措施已在本校推行了几届,通过对每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当然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及学生共同努力克服。
基金项目:南昌工程学院校级教改课题“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汽车试验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2021JG011)。
参考文献:
[1]徐晓美,万亦强.汽车试验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寇桂岳,林谋有,杨艳艳.应用型本科《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湖南农机,2014,41(10):47-48+54.
[3]胡昌宁.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汽车测试报告,2023(18):47-49.
[4]吴伟斌,许棚博,游展辉,等.情景教学法在汽车试验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8):114-115.
[5]刘义付,孙瑞霞.基于虚拟资源在汽车碰撞测试实验上应用与探索[J].时代汽车,2022(22):34-36.
[6]王超.过程性多元化考核的设计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4,46(0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