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实践
2024-10-23丁和强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汽修岗位的缺口也随之加大。很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汽修专业课程,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汽修人才。为了解决职业教育与真实职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中职汽修教学开始应用岗位教学法,以岗位为依托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岗位教学法的应用意义,然后探讨了在中职汽修教学中应用岗位教学法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给中职院校和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岗位教学法 中职院校 汽修专业 教学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前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的培养平台,其教学工作必须与职业发展高度契合,才能不断提升职业人才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对此,越来越多中职院校开始应用岗位教学法这一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岗位教学法的应用要从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提升师资水平等方面入手,将理论教学与职业培养深度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中职汽修教学应用岗位教学法的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1 在中职汽修教学中应用岗位教学法的意义
岗位教学法是一种以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岗位为导向,结合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方法。在应用岗位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创造与真实岗位相契合的情境和教学内容,并加强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从而主动建构起知识体系,培养职业技能,产生情感内涵。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重要平台,采用岗位教学法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1 完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实践性
在中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实操能力要求很高。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汽修专业人才,中职院校正在不断加强实践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应用岗位教学法能够在课堂内引入大量的实操案例、实践项目,形成真实的岗位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边吸收理论知识,一边上手参与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式,教学实践性明显提升。相较于其他实践类教学活动,岗位教学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情境的复杂性,由多个不同角色构建的复杂情境在实践过程中更具真实性和体验感,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能够充分运用他们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模式来开展实践,实践效果明显增强。
1.2 融入岗位情境,培养职业适应性
岗位教学法是以真实的岗位为导向开展教学,因此中职院校和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会对当前汽修职业中存在的岗位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了解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深度剖析岗位工作流程等等。这些研究内容会构成教学的重要依托,学生通过职业化的学习,能够真正培养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对社会和职业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岗位之中[1]。
同时,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反思是岗位教学法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后的反思,来剖析自己的学习行为、态度和策略,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岗位需求为对照,将学习与职业进行深度关联,明确自己期望的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找到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1.3 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育实效性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突出问题在于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真实职业之间的脱节,使得学生在接受了职业教育之后仍然无法完全适应职场环境,甚至出现学校所学已经过时,无法实际应用等情况。而岗位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是以社会岗位的要求和标准为指导,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度。同时,岗位教学法会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培养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1.4 深化校企合作,丰富岗位体验感
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教学在实践上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内实践,二是企业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岗位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深化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第一,在课堂中应用岗位教学法,学生能够提前了解真实岗位的工作内容,并逐步锻炼实操技能和职业精神,这对于学生的企业实践有极大的助益,企业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基础培养和指导,而是能够直接上手开展岗位实践;第二,借助在企业中的实践,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场环境,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深入了解不同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标准和要求,并将其与专业教学进行对比,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第三,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能够形成良性的校企关系,既能借助企业的运营模式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又能帮助企业挖掘优秀人才,开展定向培养[2]。
2 岗位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2.1 调整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
在中职汽修教学中开展岗位教学法,应当从调整课程体系这一角度入手,这是由于汽修专业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习难度较大,且教学与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契合问题。教师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学情,了解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结合当前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来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目标并调整教学内容。
首先,调整课程体系。岗位教学法在教学上更加侧重于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知识教学不重要,而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岗位实践情境之中。教师可以根据汽修专业岗位特点来进行模块划分,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制造流程、设备维修等等。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并针对性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化调整[3]。
其次,设置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关注汽修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即掌握汽修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分项目标,让教学活动更具层次性。根据课程模块的不同,教师要设置课程具体目标,以便为后续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分项教学目标应当是整体教学目标的拆分,教师要根据整体教学目标和具体课程内容来设计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分项目标,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工作,包括设置教学任务、实践项目等等,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实践来达成目标。
最后,调整教学内容。岗位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应当与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有密切关联,因此教师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补充和完善,加入与职业关联密切的理论知识、实操技术和职业素养等内容,要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衔接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逐步验证所学知识,感受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逐步形成职业精神和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掌握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精神。
2.2 关注学生学情,有效开展实践
岗位教学法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因此教学活动开展时往往要求多个学生为一组,担任教学情境中的不同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时,要着重推动学生之间协同合作关系的形成。岗位教学法很多会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尽量避免随意分组,或由学生自行分组,而是要全面考量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结构和实际学情,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教学[4]。所谓“组间同质”就是不同小组之间的综合水平较为接近,而“组内异质”则是指小组成员之间的水平呈差异化、互补化态势。教师要设计评估指标,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估和分层,然后根据分层情况合理配置每个小组的人员搭配。分组完成后应当要求小组推选一名组长,或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在实际教学中,岗位教学法需要设计教学情境,情境应当与真实的职业环境较为相似,并要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配,担任接待员、维修员等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能每次都担任同一种角色,而是要采取轮岗制不断轮换,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充分体验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5]。为了让教学情境有序推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一定的案例或项目,让学生来进行实践。为了提升岗位教学的逼真性,教师应当尽量选择真实的案例,并以职业标准来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学生实践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情境分析。根据教师所设置的情景展开分析,即运用所学知识确定任务要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第二,解决方案制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论证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任务。第三,任务反思。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与任务要求进行对照,评估完成质量和效率,开展评价和反思工作,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提升学习效果。
2.3 强化校企合作,提供实践支持
中职院校要应用岗位教学法,离不开企业在很多方面的支持。第一,汽修企业对于当前的行业发展动态、岗位设置、岗位要求有着清晰全面的了解,这正是中职院校和教师的不足之处。通过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岗位招聘需求,从而为中职院校完善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指明清晰的方向。有部分企业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企业不仅会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类资料,也会定期安排企业职工到学校开设讲座或课程,加强学生对于岗位职责的了解。
第二,部分中职院校的实训平台存在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尤其是汽修专业,对维修工具、设施设备的要求较高,企业能够帮助中职院校在校内搭建并完善实训平台,帮助学校配备汽修专业实践课程所需的各类教学设施、汽修设备和硬件材料,以便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6]。
第三,企业还能够为校外实践、实习活动提供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和顶岗实习,深入了解真实的职场环境,与从事特定岗位的企业导师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双重准备。
2.4 优化评价体系,提供必要指导
在运用岗位教学法开展汽修教学时,教师还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完善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方法,多元评价主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作用。
首先,完善评价指标。在岗位教学中,由于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因此需要针对各个岗位制定一套评价标准,否则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接待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客户接待能力,能够应对基本的汽车故障咨询,能够初步诊断汽车故障情况等等,教师要以此为基础设计评价指标,全面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接待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其次,优化评价方法。传统的中职汽修教学评价一直都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考核多以期末考试的方式开展,对日常教学情况的评价不足。对此,教师要积极采用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调整评价指标的分值比重,将日常实践课程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同时,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操技能、操作流程、工具选取的评价,也要加强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评估[7]。
最后,多元评价主体。岗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评价工作不能完全由教师来落实,也要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之中,开展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和小组评价工作。通过自评与他评,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质量。
教学评价结束后,教师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利用,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方法提供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借助评价来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使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岗位的匹配度,例如沟通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接待岗位,实操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技术岗位,等等。
2.5 完善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
践行岗位教学法需要不断提升中职教师的水平,形成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近年来,中职教师的招聘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中职教师学历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但由于从事的是教学工作,与社会实践有所脱节,使得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有所匮乏。这也是国家一直提倡职业院校要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原因。
为了加强对社会汽修职业的认识,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中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职院校不仅要加快人才引进,引入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也要借助管理手段和培养手段将普通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例如完善考评晋升机制,将“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指标、薪资待遇与普通教师区分开,提升普通教师的考证积极性;开设培训课程,定期选拔有自我提升欲望的优秀青年教师开展技能培训等[8]。第二,借助产教融合提升教师职业水平。中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优势,与合作企业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学校要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向企业优秀技工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汽车维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同时,以此为标准自我要求,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岗位教学法对于提升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实效性,加快人才培养步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院校和相关教师要借助岗位教学法来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水平,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增强其对职业职场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李能辉.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专用汽车,2023(09):136-138.
[2]姚子欣,胡瑞海,毕善汕.关于中职院校汽修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21):214-216.
[3]冯倩雯.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01):97-101.
[4]范祥升.构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促进中职汽修专业发展[J].时代汽车,2023(09):41-43.
[5]任天旺.案例教学法在汽修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专用汽车,2022(01):68-69+72.
[6]韦阔.对中职汽修现代学徒制教学研究[J].时代汽车,2021(17):44-45.
[7]池杜旺,谭绮琪,薛加虹.以职业素养为导向构建中职汽修专业与公共基础课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01):125-129.
[8]侯俊.案例教学法在汽修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时代农机,2020,47(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