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域下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2024-10-23侯德华朱少英

职业技术教育 2024年29期

摘 要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基于共生理论及其观点,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四个维度界定了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要素。针对当前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面临的利益诉求如何调和、教育政策如何支撑、各方关系如何顺利演进、现有资源如何有效流动等挑战,提出共生理论视域下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路径:提高共生单元协作动能,增强共生环境保障水平,打造稳定互惠共生模式,建设开放高效共生界面。

关键词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29-0075-06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内涵及制度框架,并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抉择,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将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下文简称“实践中心”)作为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育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服务业人才”。2023年7月,教育部发布《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指南》。在该指南的指导下,各省市陆续开展了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探索建设工作。例如,2023年10月,吉林省教育厅发布78个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项目,明确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2024年3月,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项目,共遴选支持建设25个中职“实践中心”、50个高职“实践中心”和3个企业“实践中心”。可以说,目前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的时期,但是如何从理论层面开展深入研究,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出系统回应,提升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成效,是当前学术界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借助共生理论深入剖析实践中心的建设要素和面临挑战,并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的视角提出实践中心建设的路径,以促进实践中心的高质量建设。

一、共生理论对于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的适切性

(一)共生理论的缘起及其主要内涵

共生(Symbiosis)一词源自希腊语,意思为“一起生活”。共生理论(Symbiosis Theory)最早由德国安东·德巴利(Anton de Bary)提出,用来描述不同生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他认为,共生是一种自然组织现象,生物体之间出于生存的需要必然按照某种方式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2]。之后,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柯勒瑞 (Ceaullery) 、刘维斯 (Leweils)等学者分别对共生理论进行了不断丰富,该理论也得到不断推广,逐渐被运用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共生理论强调“共生”是主体间基于物质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纽带和桥梁,是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等基本要素,通过物质、能量、资源间的交换实现动态发展平衡,从而构成的系统分析框架[3]。共生单元指的是参与共生关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和支持的方式,共生环境指的是共生单元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外部条件,共生界面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接触面或边界。在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核心,共生环境是条件,共生界面则是这些单元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关键点。共生关系的作用在于通过合作达成共赢,促进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实践中心的主要内涵及其特点

实践中心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与产业深度结合的新型职业教育平台,通常由政府、企业、院校、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旨在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中心一般分为学校实践中心、公共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建设单位分别为职业院校、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企业[4]。实践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三个:第一,有组织地面向职业院校学生、普通高校学生和未就业毕业生开展实习实训;第二,承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第三,有组织地开展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技术服务。实践中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开放性,即一方面允许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践中心建设,另一方面面向在校学生、在职人员以及有需求的其他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二是区域性,实践中心依托的是特定的区位优势,聚焦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地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等发展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技术转移、技能培训等加强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三是真实性,实践中心通常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真实的项目和任务,让学习者在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四是灵活性,在建设方式上,可以是“校中厂”“厂中校”等,可以是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或学校主导;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行业需求和企业反馈,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在学习方式上,可以采取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五是共享性,实践中心能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不同职业院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可以共享人才、实验室、设备、技术和教学资源等,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共生理论对于实践中心建设的适切性

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看,实践中心所强调的与共生理论所强调的多主体参与、资源互补共享、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相契合。第一,从结构组成上看,实践中心由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构成,各主体通过实践中心实现资源、知识和技术的共建共享,这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等基本要素构成共生体系高度契合。第二,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速度加快,实践中心建设也需要具备适应行业需求和技术变革频繁的能力,尤其是能够根据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岗位变化、技术进步等及时调整自身的运作模式和教学内容,这与共生理论强调系统的动态适应性高度契合。第三,实践中心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培养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这与共生理论强调的协同性和灵活性高度契合。第四,在实践中心内,各参与者可以围绕共同的目标和需求,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促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这与共生单元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依赖有助于推动协同创新高度契合。第五,实践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中,建设者与合作者注重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可以进行知识交流与碰撞,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这与共生理论关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开放性高度契合。第六,在实践中心建设中,可以将不同的参与者视为共生单元,实践中心内外部环境构成了共生环境,借鉴共生理论中的共生模式构建实践中心的运作模式,共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总之,共生理论对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显著的适切性和促进作用,能够为实践中心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推动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创新发展。

二、共生理论视域下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要素

(一)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共生单元

实践中心的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包括组成共生关系里的人、事、物等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实践中心的整体系统,对于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心的利益相关群体主要包括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学生等,按照美国学者米切尔(Mitchell)影响力、合法性和紧迫性三维分类法,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在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可以确定为实践中心建设的三个最重要的共生单元。对于每一个共生单元来讲,其所投入和产出的信息、能量和物质被统称为质参量。质参量是反映共生单元内在特征的指标参数,质参量之间的互补、交换、流动、相容等是共生的基础和条件。对于实践中心而言,政府在实践中心扮演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角色,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为实践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职业院校是实践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为其提供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行业协会在实践中心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行业协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提供行业指导、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等,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企业是实践中心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企业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开展技术研发和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学校和行业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获取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总之,实践中心的共生单元包括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个组成部分,这些共生单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实践中心的整体系统。通过政府的引导、市场的驱动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实践中心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共生环境

系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不与周围环境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与作用[5]。实践中心的共生环境是指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共生单元以外的其他所有因素,他们是共生关系发生的前提条件。共生关系通过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对共生系统产生影响。共生环境对于共生单元、共生系统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持续性的影响,主要包括六大类:一是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与布局、经济发展水平等;二是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国家与地方出台的法律、政策、法规等;三是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教育观念、企业文化等;四是科技环境,主要包括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五是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人才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格局等;六是资源环境,主要包括资金投入、设施设备、人力资源等。实践中心的打造离不开共生环境的支持,例如,从政策环境来讲,实践中心的建设需要配套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而实践中心理想的共生环境是充分发挥环境的正向作用,推动共生单元实现双向激励,促进环境与共生体之间生成新的关系,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推动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形成。因此,实践中心的外部环境越是趋于理想,对地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激励作用就越明显,实践中心的成效就会越高。总之,实践中心的共生环境是一个由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科技、市场和资源等多个层面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环境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实践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合作策略,以实现实践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共生模式

实践中心的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和作用的方式,是对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信息资源交换关系的反映。根据共生单元的组织方式,实践中心共生模式有四种类型: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点共生模式指的是共生单元基于特定的目的而开展的短暂合作,这种合作往往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或任务,一旦目标达成,合作可能就会结束;间歇共生模式指的是共生单元基于周期性的需求而形成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持续不断的,而是根据特定的时间节点或事件发生时进行的。连续共生模式指的是共生单元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仅限于特定项目或任务,而是涵盖了广泛的业务领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一体化共生模式指的是共生单元之间形成的高度整合的合作关系,甚至可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组织融合,在这种模式下,共生能量的生成、分配呈现一体化演进,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依据共生单元的行为方式,共生关系可分为四种模式:寄生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寄生共生模式是一种单方面受益的共生关系,其中一个共生单元(寄生者)从另一个共生单元(宿主)中获取利益,而宿主因此受到损害;在偏利共生模式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损;在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中,双方都能从中受益,但受益的程度不同,即一方受益的程度大于另一方;在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中,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并且受益的程度大致相同。这些共生类型反映了不同组织间合作的不同形式和特点,理解这些共生关系有助于共生单元在构建合作关系时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的接触方式的总和,或者说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或载体,它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分为内生界面和外生界面,内生界面是指由共生单元自身形成的界面,在实践中心共生中,内生界面是指共生单元间订立的合同或协议;外生界面是指由共生环境形成的界面,在实践中心共生中,外生界面是指外部环境提供的共生平台[6][7][8]。共生界面具有物质交流功能、信息传输功能、能量传导功能、共生序的形成功能和分工与合作的中介功能。实践中心共生界面主要涉及职业院校、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合作与互动。所有共生界面的质量是决定共生系统和谐程度的关键因素,从而进一步建立各共生界面的效率特征集,为制定完善的共生系统的共生界面提供依据。实践中心的共生界面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交互平台,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合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知识的深入交流、人才的有效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广泛扩展。从内部看,实践中心的共生界面是共生主体自主选择合适的共生方式和运行机制;从外部看,实践中心的共生单元是共生主体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共生界面,可以促进不同实体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发展。

三、共生理论视域下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面临的挑战

(一)共生单元:利益诉求如何调和

共生单元是实践中心共生发展的核心动力,共生单元利益诉求的满足与平衡是实践中心向稳定性演变的关键。利益诉求是指各共生单元在共生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利益、权利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实践中心建设涉及不同的共生单元,不同的共生单元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和需求。例如,政府希望通过实践中心建设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平衡教育资源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供需关系;企业希望通过参与实践中心建设获取人才资源、科研成果、政策红利等,同时传播企业文化增加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职业院校希望通过参与实践中心建设,获得兼职教师、实习实训设备、产学研等外部异质性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业协会希望在参与实践中心建设中发挥咨询、培训、评价和监督等职能,提高社会声望和行业话语权。为了实现共生关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关照各共生单元的利益诉求,并找到促进彼此关系发展的平衡点。

(二)共生环境:教育政策如何支撑

良好的共生环境是保障实践中心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实践中心的共生环境既包括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经济水平、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也包括共生单元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但教育政策环境对实践中心的影响往往更加直接。第一,如何解决政策的细化问题。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实践中心建设指南,但是仅是指导性文件,缺少微观层面的实施举措,尤其是缺少激励性政策规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第二,如何解决政策的衔接问题,教育改革往往是一项系统改革,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身的复杂性特点决定着不能只有教育部门的支持,财政、税收、人社、发改、编制等部门也需要“拿出”相应的具体支持举措,形成政策合力。第三,如何解决政策的执行问题,政策执行涉及多个部门,除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协同之外,更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地方各相关行政部门之间建立协同治理机制,确保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

(三)共生模式:各方关系如何顺利演进

共生模式决定着实践中心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共生单元之间共生能量的生成与分配[9]。在组织上实现一体化共生、在行为上实现互惠共生是实践中心的理想共生模式。在现实实践中,需要防止共生单元之间的合作出现间断、偶然、松散、不连续的问题。第一,如何解决合作不稳定的问题,包括合作时间的不连续、合作周期短、缺少稳定的预期和计划;第二,如何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包括非对称性互惠、短期利益驱动等问题;第三,如何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包括资源共享程度不够、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建设重复浪费等问题;第四,如何解决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包括决策过程中的权力失衡、政策法规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等;第五,如何解决适应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包括共生模式的僵化、创新动力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等。

(四)共生界面:资源如何有效流动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产生紧密联系、营造共生关系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共生系统的运行活力和水平。因此,需要考虑如何破除共生界面障碍,促进共生单元之间的资源流动、信息交换、技术转移。第一,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信息的收集、分享和使用可能存在不均衡,导致共生单元获取的信息是不对等的;第二,需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共生关系中,由于资源匹配机制不完善,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分配可能会不公平,导致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得不到足够支持,从而影响整个实践中心共生系统平衡稳定地运行;第三,需要解决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共生单元协同治理体系不完善、共生单元协同参与的平台的匮乏、共生体系内潜在的风险等,都会导致实践中心协同治理弱化、共生运行混乱。总之,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以及技术创新、制度设计、文化适应等多方面的努力。

四、共生理论视域下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建设路径

(一)提高共生单元协作动能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单位,在实践中心的建设中,各共生单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实践中心的发展。共生单元之间的协作动能是共生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影响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提高共生单元的协作动能,必须关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利益诉求,满足各方利益最大化。共生理论认为,决定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质参量,能够相互表达的质参量越多,共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就会越高,能量生成效应就会越明显,持续共生的动力就越大。提升质参量,一方面要从同质性共生单元着手,包括明确实践中心定位、优化服务功能、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匹配度等;另一方面,要从异质性共生单元着手,包括找准利益切合点、发展目标的交汇点,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信任机制,确立一套公平、透明的合作准则和激励机制,鼓励共生单元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总之,共生单元之间利益表达渠道畅通、利益分配方式公平、利益激励措施可行,才会最终提高共生单元协作动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的目标[10]。

(二)增强共生环境保障水平

由于共生单元属于异质性主体,共生单元之间若想实现互融共生,除了考虑各共生单元利益诉求之外,还要创造适宜的共生环境,共生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保持共生体系的健康至关重要。要增强共生环境的保障水平,共生单元需要在共生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外部关系,这包括与其他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交流与支持的关系,以获取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共生单元还需要积极参与共生环境中的规则制定,确保共生系统的活动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进行。此外,共生单元应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这样才能在共生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共生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如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如法律、政策)和生态系统(如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层面,其中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尤为关键。第一,出台和完善实践中心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细化可操作可执行的激励政策,为共生体系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第二,建立涵盖教育、人社、财政、税务、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凝聚各部门共识,形成共建实践中心的合力。第三,加强针对实践中心的宣传,制定建设标准和评估办法,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予以奖励,积极营造实践中心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打造稳定互惠共生模式

共生理论认为,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是效率最高、质量效益最好的一种模式,尤其是建设稳定的互惠共生模式是共生关系成功的关键。打造稳定互惠共生模式,应该将优化各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作为核心内容,推进实践中心不断走向组织共生与行为共生模式的高级阶段。在组织共生方面,要构建一体化共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强化制度政策法律保障、创建跨行业、跨区域的产教融合平台,减少点共生、间歇共生的次数,不断强化连续共生,实现各主体间的长时段、持续性合作。在行为共生层面,要建立实践中心共同愿景、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优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鼓励非对称性互惠向对称性互惠转变、完善企业参与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避免已有的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等共生模式的不足,促进各共生单元主动、积极的持续性、高水平交流与合作,最终实现对称性互惠共生。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促进实践中心组织共生和行为共生的良性循环,为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建设开放高效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知识交换的场所,其开放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共生关系的质量。开放高效的共生界面意味着共生体系能够轻松接纳新成员、新技术和新想法。建设开放高效共生界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建设开放高效的共生界面,确保信息的开放和流通,确保所有相关方都能参与进来,强调都能从中获益,促进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长期合作;二是要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实践中心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的流通和共享,确保管理规范、高效;三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提高共生界面的技术支持水平,使共生单元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流与合作;四是根据共生关系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共生界面的合作方式和策略。通过不断优化共生界面,可以促进共生单元之间的高效协作,增强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EB/OL].(2024-07-17)[2024-07-27].https://www.sdcet.edu.cn/zlglc/2024/0717/c543a37878/page.htm.

[2]Anton Debary.Symbiotic Interac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10.

[3]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0-104.

[4]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EB/OL].(2023-07-29)[2024-07-27].https://zj.chinaafse.cn/c/2023-07-29/1831.shtml.

[5]白宗颖,彭爱辉.共生理论市域下的大学职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28-30.

[6]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47.

[7]周美静.旅游共生类型及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表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78-85.

[8]杨宇,周晶.基于共生理论的物流金融价值增值作用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7(11):1.

[9]黄倩华,易丽.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困境与出路[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1):15-20.

[10]张向超,丰云.基于“利益均衡”的实践教学资源校企共享机制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3-5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s of Open Regional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Cen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Hou Dehua, Zhu Shaoyi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regional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centers is a crucial task for innovating new models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nd its perspectives, the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an open regional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center are defined from four dimensions: symbiotic units, symbiotic environment, symbiotic mode and symbiotic interface. In response to challenges such as reconciling competing interests demands, supporting educational policies, ensuring the smooth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s, and facilitating the effective flow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proposes construction paths for open regional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cen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enhancing the collaborative momentum of symbiotic units, improving the protection level of symbiotic environment, establishing a stabl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symbiotic mode, and creating an open and efficient symbiotic interface.

Key words symbiotic units; symbiotic environment; symbiotic mode; symbiotic interface; open regional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actice center

Author Hou Dehua,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f Shuozhou Normal College (Shuozhou 036000); Zhu Shaoying, professor of Shuozhou Normal College

作者简介

侯德华(1981- ),女,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朔州,036000);朱少英(1970- ),男,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研究方向:职业院校管理

基金项目

山西省社科联2024至2025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山西省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SSKLZDKT202424

4),主持人:侯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