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下电视剧弹幕的创新运用
2024-10-23温秀红
【摘 要】当前,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影视行业已显现出众多创新发展的手段。弹幕作为影视剧的衍生品,在技术手段的支撑下也愈发呈现出更多的新形态。本文以2023年热播的国产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为例,探讨电视剧弹幕的特点、剧中弹幕的创新运用及带来的启示。通过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弹幕呈现的新形态和新功能,探索未来影视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和科技融合;弹幕;漫长的季节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24年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实践技能培养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高层次学科竞赛获奖影像作品创作为例”(项目编号:YCX202402)成果。
科技的进步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影视行业,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弹幕功能呈现出更多的新形态。2023年热播的国产剧集片《漫长的季节》,以其精心的制作、演员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剧中所呈现的弹幕效果也颇有新意。
一、弹幕出现的背景及含义
弹幕是指在网络上观看视频时弹出的评论性字幕。弹幕功能最早出现在2006年,由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率先推出,借助弹幕功能,用户的评论可以像字幕一样浮于视频上方,进行实时的留言、评论。2007年,中国视频网站AcFun效仿日本NicoNico网站推出弹幕功能,两年后,哔哩哔哩弹幕网站成立,简称B站。[1]之后,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也相继推出了弹幕功能。弹幕作为一种视频伴随性的互动交流媒介,创造了观众表达集体共鸣的新方式,弹幕本身也和视频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2]
早期弹幕功能尚未出现时,观众对于影片的评论、解读出现于观看完影片之后,弹幕这种与影像视频同步的点评方式,跳脱出传统影评信息后置的桎梏,为观众带来新的评论方式。弹幕评论的实时性和针对性,使得视频内容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评论的对象。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弹幕技术也愈趋成熟,使得人人都能参与到对于视频内容的实时讨论中来。弹幕在屏幕之上构建了一块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通过弹幕互动,观众能实时与他人分享自己关注的焦点,也能与其他观众共享此刻的情感体会,体验情感上的共鸣,获得与他人跨时空观看的感受。在视频网站发展愈发成熟的当下,弹幕也成为观众观看视频时“固定”的一道程序,结合弹幕观看视频成为了大多数观看者的习惯。弹幕也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凝聚了众多拥护者,截至2021年,B站视频网站的弹幕总量已突破百亿条,并拥有超过6000万名的弹幕用户。如今,弹幕已完成原始用户积累,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评论机制。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背景下电视剧弹幕的特点
(一)弹幕形式
科技的进步为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依靠技术的支持,弹幕形式更加多样化,给予了观众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观众可自行选择弹幕的呈现样式。可以选择弹幕的显示区域:四分之一屏、半屏或全屏;也可以变换弹幕发送的位置,或是从右往左依次出现,或是悬停在屏幕中间;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弹幕发送的颜色。观众还能在发送弹幕时添加表情,表达发弹幕时的心情。
一些剧情片为增进观众与剧情的连接度,还专门设置了剧中人物角色的弹幕样式,观众可以将弹幕设置成剧中的一名角色,用该人物角色的口吻发送弹幕,以满足自身角色扮演的自我满足心理。另外,如果观众不知道发送什么内容,弹幕发送框的下方也有与此段情节相匹配的备选内容,观众选择发送该内容后,屏幕上就会出现该条弹幕,后面会附上“加一”的字样,点击这一字样即可显示有多少人也点击了该条弹幕。
(二)弹幕内容
由于弹幕是伴随性评论,多数弹幕内容都聚焦于视频内容本身,弹幕表达也会受到视频内容与视频风格的影响。[3]
当剧情达到高潮时,弹幕内容会增多,甚至出现刷屏现象,弹幕的即时性决定了弹幕内容大多是在未经深入思考的情况下的情感和观点表达。当出现刷屏时,此时弹幕的内容也较为相似,大多为“啊啊啊啊啊”、“震惊”、“666”等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此外,观众也会根据影片的情节内容来改变弹幕的颜色形态,当出现血腥的场面时,弹幕转为红色,出现剧中人物情感不忠的情节时,弹幕转为绿色,此时观众以旁观者的“上帝视角”,参与到视频内容中,与故事情节相互渗透融合。
观众在发送弹幕时,会受到影片风格的影响。例如《漫长的季节》故事背景设定在东北地区,当剧中角色说东北话时,弹幕大多为“啥样儿”、“咋整儿”、“东北话太贴了”等。此外,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会通过弹幕抒发自己的情感,弹幕传达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其他观众的感受,从而使观众之间产生交流互动,弹幕实现了观众对于视频内容以及和其他用户的双重互动。《漫长的季节》每一集的结尾,黑屏伴随着片尾曲,被观众称为“黑屏音乐会”。在片尾曲《夜长梦多》中,歌词唱着“你看清楚了吗”,弹幕调侃“什么都没看到”,随后有弹幕说“在黑屏中看清了自己”。观众在弹幕中分享自己的情感,与其他观众产生情感的交流碰撞。
三、《漫长的季节》中弹幕的创新运用
《漫长的季节》是由腾讯视频X剧场独播的一部家庭、悬疑类剧集片,讲述了出租车司机王响(范伟饰)和妹夫龚彪(秦昊饰)、刑警队前队长马德胜(陈明昊饰)携手寻找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一起迷案真相的故事。该剧有1997/1998年和2016年两条时间线,故事从1997年开始讲起,彼时东北小镇桦林风华正茂,但王响所在的桦钢隐藏着下岗危机,一场突发的碎尸案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由此展开了以王响为代表的老年组、王阳(王响之子 刘奕铁饰)为代表的青年组的两代人的命运故事。[4]剧中故事情节伏笔重重,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向前看,别回头”在最后一集才全盘托出。该剧所展现的时代浪潮下小人物的艰难坎坷,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一)倒流弹幕助力叙事节奏
在《漫长的季节》中,弹幕衍生出了新形态,与剧情内容相互渗透融合,剧中的倒流弹幕在一定程度上也辅助了影片的叙事节奏,结合弹幕与画面内容,观众能更好地了解并体验到故事的情节发展。该剧包含两条时间线,当故事开始倒叙或时间线发生转变时,弹幕也呈现出相应的倒流形态。剧中每次时间线发生变化时,都没有直接标注出现在所处的时间,而是通过“丝滑”的镜头转场加上弹幕神奇的倒流现象,来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
在剧集开始,“弹幕倒流”的现象就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不少弹幕说“是专门为了看弹幕倒着走而来的”。在第一集中,当主人公王响从开着出租车的画面逐渐转变为18年前王响在桦林当火车司机的场景时,此时的弹幕方向也由前进转为倒退,暗示故事开始倒序。在第四集中,王响放过倒卖套牌的邢建春后回家,看到已死去的妻儿,弹幕开始倒流,暗示主人公进入回忆,同时预示着一种渴望时间回到过去的愿望。随着弹幕方向回归正常,画面中的王响面对明月,意识到无法回到过去,只能努力面对明天,观众也被转向的弹幕一同拉回现实,恍然间产生了与主人公的情感共鸣。弹幕这种反常规的倒流与创作者想表达的“向前看,别回头”主题形成互文,引人深思。
这种融合弹幕形态来辅助故事情节讲述的形式,能让观众以一种更直观也更新颖的方式了解剧情的变化发展。弹幕倒流暗示时间线的改变,观众也能跟随这些细节更好地代入剧情,实现与剧集的深度连接。
(二)灼烧弹幕辅助画面叙事
在《漫长的季节》中,有根据剧情发展和画面内容而衍生出的弹幕特效。弹幕特效是在屏幕之上的弹幕空间,根据当前剧情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形态改变,以此来呼应画面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当前的画面叙事,为观众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体验。在第十集中,沈墨(李庚希饰)、王阳、傅卫军(蒋奇明饰)三人在烧毁车辆的时候,弹幕也相应的扭曲变形变色,“灼烧”起来的弹幕呼应此刻的剧情,照亮了主人公最后的黑夜,间接完成了一种画面叙事。观众此刻发送的弹幕都是“弹幕着火了”、“火好大,好热呀”等应景内容。剧中烧车的剧情,加上扭曲灼烧的弹幕特效,使观众感受到了双重的视觉体验。此时弹幕特效已演变成一种新的镜头语言,不仅呼应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完成了一种新的画面呈现,而且也对观众的观剧体验产生了影响,使观众能够透过流动扭曲着的弹幕样式,加深对故事情节的情感体验。
(三)高能特效放大集体共鸣
在技术的支持下,视频网站推出了弹幕功能的新形态,由原来的“高能预警”文字弹幕,演变成“标记高能”特效。这一新形态的弹幕样式也是对观众集体共鸣的放大与简化。
大多数情况下,观众发弹幕提示观看者即将出现紧张情节或精彩片段时,通常会发送“前方高能”、“高能预警”等字样,因此,“高能预警”也是弹幕4Eb+TcCmLy34DaiKetXXCg9rO0lN/GD/LyyJt4WbEss=中的高频词。在《漫长的季节》中,单纯的“前方高能”的文字弹幕演变成了“标记高能”特效,观众点击屏幕就会出现一个圆圈,多次点击圆圈即可完成标记。同时每一集的进度条上都有绿色的“高能”曲线图,通过曲线图,观众能更直观地了解到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伏,以及观众对哪一部分内容最有共鸣。
弹幕因其语句较短,通常不便于表达丰富的观点,所以弹幕内容通常是观众最直接的情感表达。但正因如此,这样简洁即兴的语言,更能引起观众之间的情绪共鸣,进而构成群体呼声。“标记高能”这一点击特效,正是将观众的情绪共鸣进行了放大和简化,观众不用再发送文本内容来提醒“前方高能”,而是通过点击屏幕的方式即可完成情感表达,这不仅放大了观众之间的群体共鸣,也简化了观众抒发情感表达的方式。
四、电视剧弹幕创新运用的启示
(一)借助科技,提升观剧体验感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科技是文化产业创新性、创意性发展的最佳助力。[5]在弹幕的创新运用中,借助技术手段,对弹幕的形态、样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造升级,进一步丰富弹幕的风格样式,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弹幕选择权利和更大的弹幕自由发挥空间。
弹幕作为互动性的视频观看模式,将观看视频由原来的个体行为转变为和不同个体实现虚拟“实时观看”的互动行为,观众在使用弹幕功能时,需要满足自我认同、自我表现的需要,同时,弹幕作为字幕文本,也需要增加视频的信息量,在需要的地方提供相关的科普内容,以此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因此,在影视行业中,使用新技术更新弹幕新形态新样式的同时,也要注重弹幕与电视剧剧集本身的联系,要考虑到观众的观看体验和使用感受。只有将新型弹幕样式与视频内容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两者能够进行有趣的互动,才能打造交互式观看体验,为观众提供视频本身与弹幕内容的双重视觉刺激。但同时也要注意弹幕形式的审美与剧情互动的协调,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一味追求弹幕形式的创新而牺牲用户的观看体验。
(二)深耕细作,提高内容质量
弹幕作为一种“二次创作”类的评论形式,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视频内容本身的优劣,优质的电视剧内容才是弹幕创新发展的基础。因此,影视工作者在进行节目内容创作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创作态度,深耕内容质量,打造精品剧集。在网络科技发达的当下,一些剧集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边拍边播的发行策略。此时,创作团队可以根据弹幕内容了解观众的反馈,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选择迎合受众的观看需求,或是出其不意让故事情节朝着另一方向发展。这种把观众反馈运用到内容生产创作,用弹幕思维来修正创作思路的方式,[6]更有利于产出优秀的作品,作品的完成质量也会更高,也更有利于获得观众的青睐。
(三)推陈出新,探索深度融合
技术的探索和运用不仅是为了创造出某种新形态或新样式,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利用技术加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给观众带来优质的电视剧内容。[7]弹幕的创新运用需要技术手段做支持,也少不了以优秀的作品作为基础,只有两者深度融合,才能挖掘出弹幕语言中更多的有价值元素,推动弹幕文化的创新运用和发展。
五、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影视作品显现出创新性发展势头,弹幕的创新运用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漫长的季节》只是一个开端,影视行业在未来的内容创作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将弹幕这一元素考虑进去,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弹幕的新形态,使弹幕与影视剧集之间形成有趣的互动,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剧体验。
注释:
[1]杨崑.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弹幕视频的社群化传播研究——以bilibili视频网为例[D].电子科技大学,2020.
[2]杜恩龙,常纪超.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刷屏弹幕解析——以B站《西游记》弹幕为例[J].东南传播,2021(07):53-57.
[3]黄平.“往前看,别回头”:《漫长的季节》与普通人的救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11):1-15.
[4]苏婷婷,袁伟.电视剧弹幕用户的自我呈现研究[J].青年记者,2023(16):77-79.
[5]陈清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沉浸式体验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1.
[6]马凯文.弹幕:视频互动的新形式[D].南京师范大学,2016.
[7]郝倩倩.科技文化融合视角下科技馆展品视频创新实践与思考——以《触摸科技》展品纪录片为例[J].今日科苑,2022(10):66-72.
(作者: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