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凝心聚力
2024-10-22肖瑶
编者按
第四届“荟闻杯”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由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作为指导单位,黑龙江大学、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主办,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
在征集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青春锐意的新闻评论作品,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勇担时代重任,展现青春作为的风采。从本期开始,杂志将陆续选取优秀作品加以展示。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2024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一项针对青年选择未来定居地调查中,有近75%的青年受访者表示会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又称青年友好型城市。2022年4月,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青团中央等十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鲜明提出了“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城市发展理念。
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要破解青年难题,让青年大有可为。在《人民论坛》杂志收集的2024青年关注的10大话题征集活动中,超六成受访者对“助推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一话题有所关注。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当代年轻人就业观念变化,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青年群体普遍关心的一大热点话题。就业岗位不足、招聘市场内卷、工作负担沉重、劳动保障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折射出当代青年人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现实问题。优化青年就业环境,不仅要让青年有事可做,有活可干,有钱可赚,还要让青年切身感受城市发展的底蕴和自身发展的美好愿景。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要完善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帮扶体系,加大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力度。与此同时,要坚持完善青年人才培育、引进、选拔、管理、任用的体制机制,为青年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要着眼青年焦虑的问题,让青年的发展无后顾之忧。一座青春之城,既要引得来人,又要留得住人。近年来,职场、住房、婚恋、社交等问题成为当代青年人急难愁盼的痛点、堵点。发展青年友好型城市要做到为青年的生活和工作兜底,通过各类保障制度助推青年安居乐业,要着力提高青年人在城市生活居住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减少青年对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在这一方面,不少城市都有了不错的尝试。例如,苏州市建成120家“青年驿站”助力毕业生低成本求职。山东省推出“青年优居计划”着力解决青年“租不好房”“买不起房”等现实问题。哈尔滨市推出“冰城青创汇”项目,在场地支持、创业推广、金融扶持、创业培训等多方面为青年提供便利。除此之外,一些城市在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建设方面下了功夫,通过拓展婴幼儿托育服务和打造青少年服务圈等方式缓解青年育儿烦恼。
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要关怀青年身心,用城市温度慰藉青年情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构建青年友好型城市要高度关注青年心理、重视青年问题,在关键时候帮助青年渡过难关、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要大力完善城市公共文化和娱乐设施建设,针对青年精神需求,打造青年友好的宜居之城,用城市温度和文化活力抚慰青年的心灵。
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最优生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打造新型青年“引力场”,建设终身学习型城市……让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广大青年也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发有为、挺膺担当!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