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环保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与对策
2024-10-22柳幼红
摘 要:文章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环保企业在项目投资、承接、筹建及运营服务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识别财务风险的来源、探研风险影响,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对策。研究发现,农村污水治理具有点位多、覆盖面广而散的特性,在资金筹措、项目管理、收益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显著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文章提出了项目投资前期风险评估、优化资金结构、强化项目管理等对策,旨在为企业有效管理财务风险,实现稳健、可持续的经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财务风险识别;项目管理;资金筹措;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8-017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8.042
1 引言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2018年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设计。乡村成了环保领域的新蓝海。随着国家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环保企业在项目投资、建设、验收结算、运营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文章旨在分析农村污水治理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供指导。
2 农村污水治理业务的商业模式概览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破解地方财力难以保障、治理任务繁重工作局面的有效举措。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内容、融资来源、建设流程等因素,可将市场化路径分为不同类型的模式。依据治理内容,可分为单一治理内容模式(如建管一体化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等—)、双项治理内容模式(如供水排水一体化模式等)、多项治理内容模式(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三个类型。依据治理资金来源,可分为政府投资模式、社会投资模式、公私合营(PPP)模式、使用者付费模式四个类型。依据项目建设过程,可分为建设—经营—转让(BOT)模式、改造—运营—移交(ROT)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营等过程,EPC)以及其衍生模式(如EPC+O、FEPC+O等模式)。此外,还有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实现农村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双赢。
3 农村污水治理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
3.1 项目背景调研排查不全面的风险
农村污水厂站点多面广且较为分散,管网铺设覆盖率低,村民环保意识较弱,河道沟渠纵横交错,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作物覆盖面较高,地势环境复杂,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项目实施前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可靠性和时效性,投资成本测算难度大,可能导致评估投资总额与实际投资总额存在较大偏差。
3.2 资金筹措和偿付风险
3.2.1 所属行业特性引发的资金风险
环保行业属于资金密集投入型行业,筹建一个污水处理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征地费用、赔偿费用、“三通一平”费用、设计咨询服务、设备采购、厂站基建、项目管理等方面。且受限于国家财政政策和行业特性的影响,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及时、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资金筹措不足,从小的方面影响到项目筹建进度和投资回收进度,从大的方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拓展、持续经营和战略发展。
3.2.2 业主未按期履行付款义务风险
第一,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业主方主要是地方政府、乡镇、国有企业及授权建设事业单位等,随着2020年疫情等因素影响,整体经济环境下行,导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下拨到村镇的环保财政资金更加有限,甚至存在地方环保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形,业主未及时履行项目进度款结算义务、未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农用地征地延期、农民阻工等原因导致项目进度缓慢,触发环保企业建设期超期处罚,项目垫资风险增加,应收账款回款严重超期,资金占用成本居高不下。
第二,对于PPP或BOT项目,因地方财政状况不佳、地方负债率高或项目本身施工证件合规性和完整性、土地产权不清等原因导致融资风险评估不过、融资利率调增、项目授信额度不足,因放贷审核手续严苛导致授信后无法及时用款、整体竣工验收严重滞后造成项目已进入运营期但可用性补偿付费和运营服务费尚未开始回款,而项目却已经进入贷款还本付息期,对环保企业造成极大的资金垫付压力,项目持续经营也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3.3 项目管理风险
3.3.1 工期和成本超预期风险
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往往投资金额较大,建设期一般在2~5年,无论是单纯的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或建管一体化的EPC+O、FEPC+O或投、建、管运一体化的PPP、BOT、TOT等项目,均存在筹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同的问题,即项目实施过程受现场施工环境、征地、阻工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实际实施与施工设计图纸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存在边设计边施工、边征地边施工的情况,且大部分项目工期紧迫,为了加快进度企业可能选聘不同分包商对项目中多个子项目同时施工,在管网施工过程中难免影响民众生活或直接侵占到民众耕用地、家用地,企业与村民村政府纠纷普遍存在,导致施工计划和施工成本难以准确测算,项目施工过程间接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增加。
3.3.2 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能力不足风险
第一,农村污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于项目总负责人或是项目现场经理等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管理协调能力要求较高,而市场上可以独立管理项目建、管全过程的项目经理非常有限,项目经理水平参差不齐,员工的责任心、从业道德和认知水平不同,可能加大项目施工管理成本以及产生舞弊贪污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也可能因为沟通协调能力水平有限导致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民众之间产生矛盾,影响项目进度和验收结算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大量隐性不可控风险。
第二,项目结算数超过合同额或超过概算的风险。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实际实施与施工设计图纸存在较大偏差,很多项目因站点周边环境问题需要边设计边施工,站点设计方案和签证情况较为普遍,业主方多为政府机构,签证变更手续十分烦琐、冗长且工期普通较紧迫,往往等不到业主签证手续办理就施工,个别分包单位内业资料和现场变更影像材料没有做好收集,导致项目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合同额或超过概算额,送财政审核时可能因为签证手续不完整或超过概算10%以上而无法及时组织财审或项目财审过程产生大量核减,导致工程进度款和结算款无法及时得到拨付,项目完工后迟迟无法通过财政审核。
3.4 收益稳定性风险
3.4.1 水质水量不稳定导致收益不稳定风险
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中管网实际实施长度和完成时间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规划的管网铺设长度和规划完成时间偏差较大,各站点设计水量普遍高于实际水量。加上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中心城镇、城市迁移,日常生活污水水量不足,节假日水量骤增,水量不稳定加上农村养殖废水、家庭作坊废水等随意排放等因素,对污水处理站点运营期考核指标产生极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服务费和可用性付费的收益额,对于PPP、BOT等投资回报需要通过长期项目运营服务进行偿付回收的项目,可能最终连投资成本都无法得到足额偿付。
3.4.2 使用者付费收益不明确风险
目前大部分农村污水治理投资成本主要来自地方财政补足和部分专项债务资金,但因农村管网覆盖率普通不足,导致设计水量远大于实际水量、污水处理费用的收费来源(费用最终承担者)、使用者实际负担能力和收费方式不明确等情况产生,该部分收益存在收费不足、收益不及时不稳定甚至无法偿付的风险,大量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处于“建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这也给专注于农村污水治理的环保企业带来极大的投资回收风险。
3.5 政策法律风险
政策变动是影响农村污水治理企业运营服务的重要因素。一旦政策发生变动,企业的运营成本、经营策略、市场定位等都会受到直接影响,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风险。
3.5.1 政府提高水质出水标准的风险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于原规划为一级B水质的项目,可能因为环境保护需要,政府可能将水质出水标准提升到一级A标准,一旦标准提升,企业就需要增加投入进行技术升级、装备研发和改造,如要求企业投入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水质监控等以满足新政策要求,若企业不能有效遵守相关环保最新政策法规,也将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风险,而该部分新增的成本费用往往因为项目投资预算限制或付费机制不够灵活等因素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3.5.2 税收政策方面的风险
地方政府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往往会出台与该行业或该项目相适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污水治理。然而,受各地财政收入无法覆盖财政支出等不稳定性因素影响,该类税收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运营成本将会增加,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PPP、BOT等项目收入来源复杂、同一个项目涉及多种税种,包括可用性服务费(融资服务与投资服务收益回报)、污水处理运营服务费收入、管网运维服务费收入等,对于各环节所适用的税率和适用政策各地解读不一致,各地出台的实施细则指导意见也各不相同,导致税企之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该类项目涉及“投、融、建、管、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污水治理,项目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环境复杂、筹建过程复杂多变,一旦未能准确地估算税收政策的变动将给项目造成较大的财务损失。
4 农村污水治理企业财务风险对策
4.1 建立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
构建系统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场景联动性等几个方面。在构建财务风险体系过程中,首先应明确评估目标、评估周期和评估所依赖的辅助信息,然后选取合适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拟定符合标的项目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组织交流、现场考察、相关方访谈、材料收集整理等多举措检验测算结果的可靠性,并不断修订、完善和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项目财务风险应对策略。同时,为了确保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持续有效性,还需要建立动态的跟踪评测体系,包括定期对评估体系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整改;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对评估体系进行及时更新;根据项目实际的动态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估指标和方法。
4.2 优化资金结构,提升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
4.2.1 优化资金结构
大部分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取得,往往招标文件定稿即基本决定了项目资金流动性和资金结构,中标后能通过合同条款提升项目资金质量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因此,企业在参与投标时就必须将招标文件主要条款与企业承接能力做好充分的标前评审,对于项目表面利润可观但资金垫付风险明显大于同等项目的标的,要透过表面深度分析项目资金平衡性,避免项目陷入表面有利润却无法真正兑现资金流入的局面。同时,项目主要供应商货款支付条款的谈判应该在保障同等质量、同等供货期的前提下尽可能紧扣项目回款周期拟定主要供应商付款条款,减少项目垫资压力;对于周期性长、投资额较大的项目,还可以通过优化项目公司股权结构的方式,战略性地将资源型、技术型和资金型股东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整合,设定合理的持股条件和股权比例,充分运用好股东优势为项目赋能。
4.2.2 提升融资能力,降低融资风险
企业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如项目规模、项目期限、项目所在地地方财政情况等寻找融资渠道,在选择融资渠道上,主要应考虑融资单位对类似项目的融资管理经验、融资综合成本(利率和其他费用)、融资期限、授信和批贷放款的手续和效率、融资政策优惠等方面,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提高信用等级等方式,降低资金筹措风险。同时,加强与政府、金融机构等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优惠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4.3 强化项目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4.3.1 强化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
项目全建设周期管理主要包括订单前期调研、标前评审、项目成本合约规划、过程管控、签证管理、项目竣工结算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各环节能否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取决于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能力,一个具备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的项目经理至少应具备责任心、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项目的实施经验,项目经理的能力直接决定着项目的进度效率、安全保障和利润空间,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管理至少应该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编制项目总控计划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合同要求,明确项目目标工期和各个关键节点。采用信息化辅助工具,合理确定各站点工期,编制整体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等阶段性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第二,定期跟进实际施工进度。定期检查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进度偏差情况。收集和整理实际施工进度的相关数据,如实际产值、施工进度等,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并适当利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及时对偏差较大的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较大偏差时,应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调整措施包括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整合投入资源、调整作业顺序等。调整后的进度计划需重新进行审批和确认,确保各方对新的进度计划达成共识,以期共同推进和更新施工进度。
第四,项目完工后加速推进项目结算。基于农村污水治理站点多且分散度较高的特性,项目完工后,项目经理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单项目的签证变更、验收结算,本着完成一个项目验收一个项目的原则,避免未及时结算带来的内业资料、影像材料遗失以及签证变更相关手续不完整等事项发生。同时,一般农村污水项目均有约定项目分别完工、分别验收、分别先行进入运营期,及时验收结算,也能为企业从项目建设期的收益延续至项目运营服务费收益。
4.3.2 加强项目成本管控,提高项目效益
企业应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严格保证项目时效。项目经理应紧扣项目总控计划表的排期,借助高效的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工程项目严格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有效预防因工期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受损的风险。
第二,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运用信息化工具降本增效。对于项目建设期,施工进度管理能够有效规划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顺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而对于进入运营期的项目,由于农村污水治理站点分散度较高,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对远程系统进行开发,通过网观监测等设施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精准定位污水站点的异常情况,减少人员现场巡检的次数,达到降本增效。
第三,提升工程质量。通过科学的施工进度安排,可以避免因时间紧迫、匆忙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而给企业造成返工成本的增加和负面的声誉影响,一次性完工验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总控计划表、监控施工进度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4.4 多元化发展,增加收益稳定性
农村污水治理企业受地方财政资金和收益最终承担主体方不明确、项目现场实施环境多变、施工难度大、周期长的影响,且随着有资质和有资金的大型央国企及优质的大中型上市企业进入地方竞争地方农污治理项目,近年来专注于经营农污治理的地方环保企业持续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保障收益稳定性的措施上可从以下两方面改进。
一方面,应积极拓展市场领域,加强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发多元化业务,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如农村污水治理企业可以将业务拓展到城镇集中式污水治理及工业废水治理等业务领域。对于地方混合所有制企业,则应该积极探索、拓展外部业务,提升行业竞争力,减少关联交易量。
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央国企、上市企业等大中型有影响力和技术资金实力较强的环保企业的合作,加深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多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互相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农村污水治理环保产业的发展,探索新的合作盈利模式,提高各方收益稳定性,成为农污治理环保企业持续经营的生存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撑发展手段。
4.5 建立政策预警机制,加强行业联系
4.5.1 建立有效的政策预警机制
一是组建专门的政策研究团队,密切关注行业及国内外环保政策动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政策信息;二是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预测政策走向和潜在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建立政策风险预警系统,对于可预见的政策风险尽可能在合同中进行权责界定,对于不可预见的风险及时关注,一旦发现政策变动,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确保企业快速响应。
4.5.2 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联系
一是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政策动向,争取政策支持和优惠;二是与行业协会建立良好关系,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是积极参与政策研讨会和座谈会等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5 结论
文章通过对农村污水治理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然而,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对。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农村污水治理企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农村污水治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冰.污水处理项目财务决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
[2]刘平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20.
[3]文一波.中国村镇污水处理系统解决方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36-42.
[4]罗明倩.论污水处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J].中国市场,2023(8):88-90.
[5]王迁,张凤彬.污水处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20(15):1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