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古村落开发的中国减贫经验

2024-10-22杨煜宸西文浩王雪寒

中国市场 2024年28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满足一定物质生活水平之后,人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日益突出。文化旅游产业的崛起为我国历史文化古村镇发展保护提供了契机,古村镇保护发展进入快车道。古村镇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见证了地域社会发展的进程,传承了地区内的风土人情,体现了传统文化内涵,沉淀着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具有极高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是任何现代物质资源都无法取代的。

关键词:古村镇;旅游资源开发;李家疃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8-002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8.006

1 引言

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是中国扶贫治理“五项坚持”的其中一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调动社会上的各类参与主体,为农村扶贫工作贡献力量,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山东淄博古村落用实际行动做到了这点。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李家疃村的保护与发展

2.1 李家疃村基本概况

李家疃村地势平整,交通便利,自古村内就有很多人经商,从事布匹绸缎等生意,受中国古代小农思想影响,经商所赚银两多用于购置土地、兴建房屋,故该村建筑房屋宽敞高大,造型美观。李家疃村现在留存的建筑格局为典型的北方建筑布局。

2.2 李家疃村发展保护方向的选择

李家疃古村落的发展保护方向的选择主要以该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为依托,建设为以古建筑为主导的历史文化古村。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的人文格局已不复存在,建筑格局也在快速消失,而李家疃村明清建筑群却十分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要有其相应的依托,避免形成文化空壳,同时发展必须与保护相结合,才可以让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1]。

新老村建设是现在古村镇保护采取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老村用于保护发展,开发旅游业,新村用于安置居民,并开发依附于新村安置的配套设施。新村的修建使古村所有权收归政府所有,可以更好地维护古建筑。通过旧村改造与新村安置,老村可以被更好的保护,同时提高村民的居住条件,带动村民经济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2.3 李家疃村历年保护开发工作进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李家疃村开始有计划地对本村内古建筑群进行保护性开发与修缮(见表1),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办法以及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措施,得到了巨大的反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项目战略,这为李家疃村提供了新思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将本村古建等文化实力更加深入的开发,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方面的专项资金,李家疃村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详见表1。

李实和沈扬扬(2021)在文章《中国的减贫经验与展望》[2]中,将中国扶贫战略演进路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78—1985 年,这是制度改革推动的减贫阶段。李家疃村古村是通过设立地方性法规来响应国家的号召。第二个阶段是 1986—2000 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以区域发展瞄准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同样在这个时期李家疃村古村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个阶段是2001—2012年,为整村推进中的扶贫开发。李家瞳村委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第四个阶段是 2013—2020年,是以“精准扶贫”战略为核心消除极端贫困的扶贫攻坚阶段,李家疃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精准扶贫,从这个李家疃村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从制度改革到精准扶贫一步一步造就了李家疃村的发展。

2.4 李家疃村保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4.1 古村镇的过度修缮

古村镇保护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的过程,但在古村镇保护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走了不少弯路的情况,如何在保存历史原貌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是急需思考的问题。

在当下对古村镇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重开发、轻保护,导致原有的古风古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是当前古村镇保护中的通病。在文物修复当中“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历史的原貌,保存历史的记忆。然而由于为保障旅游开发带给游人的视觉的观赏效果,现在多数的古村镇修复完成向大众开放后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但是这样的焕然一新反而使古村镇失去了一定的历史韵味,主打历史文化村镇,却宛如仿古城,着实令人感到失望。

2.4.2 配套设施及宣传中存在的不足

李家疃村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计划的保护以来对古建筑的保护基本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旅游文化名村的宣传在网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微博、微信、学习强国等平台上都有该村的宣传,但是走进村里发现,现有配套设施并未全部开放,游客服务中心大门紧锁,李家疃乡村记忆博物馆内虽未锁门但是漆黑一片,工作人员更是没有看到一人。除此之外,在村内李家疃村村名的涂鸦中更是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李家疃村明清古建筑群为典型的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建筑形式比较封闭、厚重,园林建筑亦别具一种刚健之美。现在人们外出旅游多喜欢在有景区Logo的地方合影留念,这样就很容易让人们对本村古建筑风格造成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3 城镇化背景下周村古商城的开发

3.1 周村古商城基本概况

周村古商城位于周村区新建路西段,也称周村大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古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是山东省文化历史与民俗旅游重点开发项目以及好客山东文化旅游重点打造项目,是鲁商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一座承载着周村地区工商业、轻工业的兴起、发展、辉煌、没落的历史见证。

3.2 周村古商城景区

周村古商城是山东省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城镇明清古建筑群,是鲁商文化的象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文化保护意识的提升,周村古商城的原貌基本上得以全面保存下来。周村古商城围绕建设恢复“鲁商重镇”“天下第一村”等促进周村古商城的商业发展。周村古商城主要围绕旅游观光、影视基地、民俗体验等,主要为“建筑物与设施”和“人文活动”两大类。景区中的六大主题板块,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商城的旅游产品形态。

3.2.1 “遇见周村”

“遇见周村”是对周村文化全景展现,记录了周村百年来的历史、商业、民俗往事。周村因商而兴、因商而城、因商而市、因市而城,在馆中的一步一景,走过周村的美好瞬间,一起展望周村的未来。

3.2.2 民俗博物馆

明末至民国期间,周村的商业版图遍及全国,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随着不断的融合发展,也形成了周村地区独特民俗场景,民俗展览馆选取了婚礼、纺织、生产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通过大量的实物来展示鲁中地区的民俗风情。

3.2.3 大染坊

大染坊是一个可玩、可赏、可学、可得的剧情沉浸式体验空间。游人可以在光影织造的场景中,参与到丝绸制作的全部工艺,体验缫丝、织布、印染、晾晒的操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传承千年的魅力。

3.3 古商城的兴起与古村镇建设

周村自西汉设县以来,经千年发展,至明清时期发展为通达天下的商业重镇,纵观史料,周村地区城镇的发展、兴起、繁荣最后至落幕,都与商业发展的走势息息相关。

周村自“七七事变”之后对工业、轻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冲击相当严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幸存的商号也基本上名存实亡,新中国成立后期虽有一定的经济振兴计划,但之前冲击过于严重,也还是一步落、步步落,很难恢复以往的辉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导演张艺谋在周村取景,拍摄电影《活着》一举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古商城内明清时期的建筑、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周村大街数百年的文化沉淀因《活着》的拍摄得以释放[3],为周村古村镇保护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世纪以来,淄博市开始谋求新的发展理念,以第三产业文化旅游作为突破口对地区经济重点进行转型升级。周村地区更是作为工程的试点单位重点打造建设。在开发旅游产业的基础上,通过保护利用开发包括古商城在内的一系列鲁商文化群、历史文化村镇等项目,促进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复苏。周村古商城及相关历史文化村镇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3.4 古商城发展保护进程及效益

3.4.1 古商城开发产生的效益

周村古商城自2004年作为旅游景点向游客开放以来,每年的观赏人次在不断的增加,同时通过央视等官媒的旅游广告宣传,也大大提高了周村古商城的名气,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以2013年至2017年为例,2013年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全年共接待游客198万人次,同比增长7.7%和7.2%;2014年旅游收入4.96亿元,年接待旅客217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9.5%; 2015年旅游收入6.83亿元,年接待旅客245万人次;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33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9.32亿元;2017年旅游人次破350万,旅游收入也达到12.3亿元(如图1所示)。随着周村古商城保护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古商城不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4]。

3.4.2 第三产业主导下的古村镇开发

保护是前提,开发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对古村镇的商业旅游开发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并在开发的过程中进行主动保护。通过保护,挖掘和继承古村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通过开发,提升古村镇的旅游价值、经济地位,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古村镇是历史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本地的原始风貌,实现实施与当地文化氛围、区位因素相符的保护开发方式,如淄博周村古城自始至终即作为商业古城屹立于市,现在其旅游开发的定位依然为古商城,在当地发挥着部分商业中心的作用。

3.5 商业旅游开发对古村镇的影响

3.5.1 积极影响

开发商业旅游业,在经济方面不但可以达到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带动古村镇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古村镇内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文化方面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交流保护,了解更多相关历史,宣传发扬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文化古迹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

3.5.2 消极影响

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中国古村落保护也面临着很多挑战。经济突飞猛进,文化百花齐放,但同时庸俗实用主义、过度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各个领域横行,普遍作秀化的文化宣传、追求利润[5],是现在古村镇发展当中的通病。

随着全国各地古镇的发展,可以看到各地古镇的发展方式基本上趋于“大同”,各地传统资源遭受着浪费与破坏,古镇的发展向单一化、同质化、商业化甚至是雷同化发展,古镇的风貌千篇一律,让游客感到审美疲惫,逐渐产生厌倦。各地古村镇配套发展无外乎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吃街、义乌商城所产的“特色商品”销售等,文化古村镇不应只是吃吃喝喝,而应是一种传统文化内涵的表现。

古镇变为景点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变为景区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显露出来。景区内容空、环境脏乱差、商品质量差、物价过高等问题都浮现出来。游客体验差,古镇景点变成了“一次性”体验点,丧失了古镇本身的特色与优势。

4 对于减贫的淄博经验

4.1 根本保证:以党的领导统摄减贫事业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对减贫事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减贫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贫困人口锐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着力“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并把党的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着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形成“以党建促减贫、以减贫抓党建”的中国特色减贫模式,为减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5]。

4.2 前提条件:以先进理念引领减贫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党一直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人民始终是制定减贫政策、落实减贫举措、完善减贫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减贫措施更加有力、减贫政策有效落实、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绝对贫困得到有效缓解,逐步形成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减贫之路。在先进的理念之下,淄博不断发展。

4.3 关键环节:以科学方法推进减贫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广大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多措并举,创造性地形成了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协作扶贫、社会扶贫、合作社扶贫、电商扶贫、行业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维减贫方式,进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减贫模式和减贫道路,有效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科学减贫方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信念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为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积累收集了宝贵经验和实用性人才。

4.4 根本保障:以健全制度规范减贫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加强自身减贫工作的全效能力,不断完善并强化减贫制度供给与制度保障,既确保减贫工作高效精确,又注重减贫质效合一,全面建立起内嵌政策、投入、责任、考核、监督、动员等在内的六大减贫制度体系,促进减贫工作逐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兰仙平,兰石财.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 (7):43.

[2]李实,沈扬扬.中国的减贫经验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21(5):12-19.

[3]兰仙平,兰石财.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 (7):65-66.

[4]慧宁.浅谈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3 (19):17.

[5]王太明.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J].经济学家,2021(7):17-26.

[6]李德武.淄博蒲家庄古村落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7]王荣敏,王聿发,李锋等.深入挖掘聊斋文化资源促进淄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淄博师专学报,2006(4):18-19.

[8]周雁翔.蒲松龄纪念馆[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3.

[9]王佃利,王玉龙,黄晴等.古城更新:空间生产视觉下的城市振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0]王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淄博周村古商城的保护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1]春红.历史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研——以周村古商城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12]海涛.淄博记忆[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2007.

[13]董皓,张喜喜.十年国外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动态及趋势——基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与《Tourism Management》相关文章的述评[J].人文地理,2012 (5): 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