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24-10-22徐良明王文俊董佳杰

体育教学 2024年9期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笔者围绕“知、能、行、健、特”五个维度,从“确定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标准”“形成测评工具”“实施数据采集”“分析诊断报告”“促进行为改进”六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全面、合理、可操作的初中体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供践行指向核心素养“学、练、评”一致性的一线体育教师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知、能、行、健、特”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9-0038-03

长期以来,大多数一线体育教师评价学生体育学业质量的主要指标为单个动作的距离、速度、次数以及动作是否标准,体育中考成绩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以至于体育课堂普遍出现为考而教、为测而练,会技术不会比赛、会动作不懂运用的现象。为此,本文从“知、能、行、健、特”五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

一、确定评价内容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与水平目标对应表为依据,结合我校的校情、师情、学情,从“知、能、行、健、特”五个维度确定学校课程内容,即确定评价内容,“知”主要包括运动认知、健康知识与技能;“能”主要包含专项运动技能、专项体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行”主要包含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精神、道德、品格;“健”主要包含体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特”主要包含体育展示、校内比赛(图1)。

二、建立评价标准

(一)明确知、能、行、健、特各维度权重

要建立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各个维度的权重比例,依据:《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及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综合评价指南相关要求确定知、能、行、健、特各维度权重(表1)。

(二)建立评价机制等级标准

建立评价机制等级标准必须以落实课程理念、达成课程目标为宗旨。“知”的评价主要检测学生对健康管理能力、健康认知水平以及运动认知水平。“能”的评价侧重情境创设,设置综合的运动技能测评情境,进行现场实操,主要检验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行”的评价主要通过笔试和观察学生在现场实操过程中对健康知识、运动认知的掌握及行为品德表现,从而反映出学生在生活和课堂学练中健康行为意识及体育品德。“健”的评价,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应项目的测试结果。“特”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校田径运动会、体育节、迎春长跑赛、年级篮球赛、年级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展示和比赛平台,检验“教会、勤练、常赛”课程理念和浙江省“四化”课堂转型的落实情况。

评价机制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个等级标准和评价内容两部分。评价内容分别由“测评点”“行为表现”“分值”“评价等级”组成。以笔者所在学校七年级为例,具体操作及等级标准如表2。

三、形成测评工具

从“知、能、行、健、特”5个维度制定对应的测评工具,“知”和“行”的评价,通过问卷或笔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运动认知、健康理论知识以及体育行为、体育品德等素养进行评价。“能”和“行”的评价,通过设计“游园”打卡闯关游戏情境(图2)对学生专项运动技能、体能、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行为品德表现等素养进行评价。“健”的评价相对成熟,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应项目的测评结果。“特”的评价则是通过学生校内各项比赛的参与度和比赛结果等来检验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以笔者所在学校七年级“能”的测评方案为例,设置了连续跳过雷区、跃出战壕、跳跃火坑、投运物资、踩球、传球二过一、绕杆、射门等8个测评点(关卡)内容,每个关卡配置1名裁判员(学生)。测试过程中每个关卡两次机会,有一次达到要求则评价为优秀,两次失败,评价为尚需努力,最终以时间与达优的个数评价综合等级。

四、实施数据采集

根据制定的测评工具,每学年末笔者分别对各个维度的测评数据进行采集。如对“知”和“行”的数据采集,主要利用室内理论课时间进行测评。对“能”和“行”的数据采集,通过培养学生(小裁判)自主测评,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在测评过程中,8个测评点各有一位裁判员,当被测评同学通过对应的测评点时,裁判员只需在对应的表格中打“勾”,并大声告知被测评同学在该测评点的等级或分值,操作简单,统计方便。对“健”和“特”的数据采集,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应项目测试数据和学生校内各项比赛的参与度(60%)与比赛结果(40%)相结合的方式。

五、分析诊断报告

精准教学的核心就是大数据驱动下,运用数据分析进行教学行为改进。笔者借助**中学“奇普嘉”大数据平台,运用“织布机”软件从“知、能、行、健、特”五个维度记录和测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深入挖掘、分析学生在健康知识、运动能力、行为品德、体质健康、技能特长等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精准识别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征,形成“私人订制”的个性化诊断报告(图3)。

六、促进行为改进

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和缺陷,有针对性地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课前研读《课程标准》,坚持集体备课,优化学校课程方案;课中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理念,让课堂呈现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带着任务合作,因材施教,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学练标准,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课后提供更多的时间和平台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加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同时,通过诊断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测评标准,修正测评工具。

体育学业质量评价势在必行,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初中体育学业质量评价围绕“知、能、行、健、特”五个维度,从“确定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标准”“形成测评工具”“实施数据采集”“分析测评报告”“促进行为改进”六个方面入手,形成人手一份“私人订制”的个性化诊断报告,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图4)。基于大数据开展测评,形成诊断报告,运用诊断报告完善、优化测评标准,修正测评工具,改进教学行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有助于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监测本区域体育教师是否依标定教,适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于素梅.从“一体化”谈体育学业质量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2020(11).

[3]徐敏,徐胜,蒋海明,郑志龙.“学—练—评”一体化视角下区域学生运动技能测评的实践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9(03).

[基金项目:202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据驱动:初中体育学业质量评价与改进策略”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