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五维分析
2024-10-22张庆新潘建芬舒瑶姜宇航
摘 要:随着新时代体育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与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北京市更需要一支能够适应变革、面向未来、持续赋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本文面向北京市11735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要从体育教师和学校两个视角,以及职业认知和认同、专业发展满意度、促进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职后继续教育现状和诉求、专业发展规划五个维度进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并提出加强组织高质量的研训活动和教学比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与针对性培训,加强校际间、区域间、省市间的联动活动三条专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五维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9-0034-04
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202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发,对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目标和新任务,也折射出学校体育全面育人观念的转变、育人价值导向的转变、育人方式方法的转变,这对贯彻落实上述政策文件的关键群体——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双减”政策的提质增效、《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新要求和新举措、《义务教育体育与健ce3G5T7WneV6b/iz6h+syg==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和新变化、数字教育带来的新思路和新挑战等,更需要一支能够适应变革、面向未来、持续赋能的高质量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
因此,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其发展遇到哪些新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着力构建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强师体系的基点。因此,本文面向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要从体育教师和学校两个视角,以及职业认知和认同、专业发展满意度、促进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职后继续教育现状和诉求、专业发展规划五个维度进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并提出专业发展策略。
一、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五维分析对象
本次分析对象包括北京市各区中小学校长或主管体育副校长、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其中参与的学校共计1407所,占北京市基础教育学校总数98.53%;参与的体育教师共计11735人,占北京市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总数95%(表1)。
二、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五维分析结果
(一)职业认知和认同
1.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在讲起职业“我是体育教师”时,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能骄傲地强调者占68.46%,避而不谈19.92%,有点自卑5.48%,其他6.14%。总体而言,近七成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较高。从表2可以看出,城区体育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比乡镇与农村体育教师略强;高中体育教师对职业认同感比初中与小学体育教师略强。
2.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和使命认知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当前自身的工作职责和使命排在首位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学生身体(82.41%),排在2~4位的是利用体育的教材特性优化学生的品行(61.72%)、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61.49%)、学习用于健身和娱乐的运动技能(60.37%),排在5~7位的是提高学生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58.18%),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56.97%),以及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49.88%)。这显示出体育教师能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健身价值与育人价值,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高于面向少数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二)专业发展满意度
1.体育教师的自身职业和发展满意度评价
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目前自身职业和专业发展比较满意的方面,工作能体现价值(59.25%)排在各个满意因素的首位;排在2~4位的是能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55.35%)、工作被认可(53.29%)、有寒暑假(46.94%);排在5~7位的是有发展平台(24.99%)、有培训学习机会(21.81%)、有晋升机会(11.61%)。这说明体育教师对职业价值定位比较准确。
2.学校对体育教师最满意与欣赏的专业素养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学校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最满意与欣赏的专业素养排在前列的是师德修养(83.23%)、教学素养(75.84%)、运动素养(74.20%),这三者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其余专业素养的满意度均在21%以下,其中排在4~8位的依次是健康素养(20.97%)、沟通素养(10.02%)、管理素养(9.81%)、创新素养(7.82%)、研究素养(7.25%),这些素养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走向卓越的必备条件。排在后面的专业素养主要是信息素养(1.56%)、学识素养(1.42%)、择宜素养(0.50%),这些素养是新时代新课程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一些新要求。
3.学校对体育教师不满意的专业素养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学校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满意的专业素养排在前列的主要是研究素养(42.50%)、创新素养(42.15%)、信息素养(32.05%),这是体育教师目前的能力短板,需要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校本教研、市区培训中重点加强。之后依次是管理素养(16.70%)、沟通素养(15.14%)、择宜素养(12.58%)、学识素养(10.09%)、教学素养(9.17%)、师德素养(7.39%)、运动素养(7.39%)、其他素养(6.33%)、健康素养(5.40%)。其中的教学素养、师德素养、运动素养的不满意度与满意度正好成反比,而其余专业素养的不满意度与满意度都不高,存在不受关注或是目前需求度不高的可能性,也和不同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与综合能力体现有关,但这些专业素质均是体育教师走向卓越和新时代新课程的新要求的必备要素,还需在后期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采用因人而异的方式,加强这些专业素养的培养。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过程中,往往有着一些关键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对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人物
关键人物是从关键事件中派生出来的、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校长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关键人物,占比达68.08%,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教研员(56.73%)和学生(38.14%),这三者是体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影响者,分别代表着工作管理者、学科指导者、教学对象。当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人物还有很多间接影响者,包括师傅(37.25%)、名师(25.94%)、学者专家(18.76%)、家人(13.97%)。
2.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是促使体育教师对可能导致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做出选择。调查发现,参加教研活动(58.73%)成为促进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关键事件,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外出观摩考察(56.4%)和参加培训研修(50.29%),均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较为常见的活动,但还需加强多样化的形式、创新化的方式、科学化的实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事件之后是上第一节公开课(47.24%)、开展体育科研(38.69%)、领导的肯定(36.19%);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是阅读好书著作(27.68%)、获得重要奖励(24.02%)、聆听著名专家的报告(20.84%)、加入名师工作室(18.35%),排在后列的主要是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16.34%)、加入专业协会/学习型组织(9.73%)、承担特殊任务(6.99%)。
(四)职后继续教育现状和诉求
1.体育教师入职以来接受的市级以上培训情况
入职以来没有接受过市级以上教师培训的占到17.10%,接受次数最多的是1~2次(35.82%),然后是5次以上(30.33%)、3~4次(16.74%)。不同地区体育教师入职以来接受市级以上体育教师培训次数差异不大,这显示出北京市级体育教师培训在对象遴选、区域覆盖等方面比较均衡,有利于促进北京市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质量的提升。不同学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入职以来没有接受过市级以上体育教师培训的教师小学(19.06%)占比最高,其次是初中(14.25%),最后是高中(11.78%),高中体育教师的培训次数则是5次以上排在首位,究其原因在于受到不同学段体育教师人数的影响,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总体人数占到六成,后期还需加强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覆盖面和培训力度。
2.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类型
随着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实施方案》的发布,北京市不断加强教师的精准培训,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教育改革专项的需求、不同的培养方向,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分阶段培训。调查结果显示,专题培训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的继续教育培训类型的首选,占到63.49%,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是名师培养(36.63%)、市级骨干教师培养(34%),之后依次是优秀青年教师培训(32.87%)、特级教师工作室(24.24%)、新教师培训(22.32%)、卓越教师涵养项目(19.56%)。专题培训主要是指向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式,以及难点、热点、痛点问题,开展的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能够有效帮助体育教师开展面向新时代、新课程、新课标的体育教育教学。
此外,学校在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依次是青年教师培训(82.52%)、骨干教师培养(81.45%)、新教师培养(61.76%)、教学名师培养(38.59%)、中老年教师再培养(27.79%)、退役运动员等外聘兼职教师培养(3.48%)。
3.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主题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的继续教育培训主题排在首位的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62.28%),这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专项运动技能提出大单元教学的要求直接关联。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是新课标(60.98%)、专项运动技能(52.29%),之后依次是体能(51.39%)、体育教育模式(43.30%)、健康教育(30.83%);排在后面的主要是智慧体育(27.13%)、跨学科主题(26.44%)、课程/教学领导力(25.8%)。上述培训主题多数为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与主要内容,由此可以得知,体育教师对于新课标及其相关内容、理念、要求的培训需求度是比较高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助推体育教师落实新课标也是各级各类培训的重中之重。
此外,结合学校当前体育综合发展需要,学校认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排在前两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72.64%)、专项运动技能(63.18%),这与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的继续教育培训主题一致,之后依次是体育教师师德与职业认同(62.05%)、新教师入职规范与教学能力(59.99%)、发展学生体能(57.36%)、跨学科主题活动(45.91%)、健康教育(43.92%)、运动训练(42.64%),排在后面的主要是思政主题教育(30.35%)、全员运动会(16.06%)。
4.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的培训形式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希望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排在首位的是10~20天集中培训(38.08%),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是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33.40%)、线上培训为主(32.51%)。之后依次是线下培训(15.53%)、继续教育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15.50%)、出国集中培训(13.53%)、1~3个月集中培训(10.23%)。排在后面的主要是6个月-1年脱产培训(9.61%)、每五年脱产培训半年(8.51%)、1~2年不脱产培训(6.23%)。总体来看,体育教师对于10~20天集中培训接受度最高,对长时间的脱产培训接受度较低,线上培训的接受度较高。
此外,学校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最主要方式是在职培训(87.14%)、校本培训(86.07%)、师傅带徒弟(75.20%)、事中磨炼(50.46%)、脱产进修(6.54%)。
(五)专业发展规划
1.体育教师自身发展规划的状况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自身的发展规划,排在首位的是成为名师(37.80%),其次是当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36.34%),之后是维持原状(9.49%),没有想法(7.70%),当行政领导(6.11%),其他(1.76%),改行(0.80%)。但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师自身发展规划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表现为“成为名师”从城区(40.1%)、乡镇(36.43%)到农村(29.86%)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当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则是从城区(34.36%)、乡镇(37.72%)到农村(42.89%)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与不同地区的教师发展平台、资源、政策,以及教师自身发展动力均有关联。
2.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
目前最应该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81.3%)排在首位;排在第二、三位的是优厚的报酬(58.35%)、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56.57%);之后依次是外出观摩学习(41.0%)、继续教育培训学习(35.37%)、专业自主权(24.41)。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还应提供学习型组织(18.44%)、虚拟教研室(5.23%),这两者是近年来随着学习方式与学习平台的多样化、自主化而产生的较为新型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三、新时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加强组织高质量的研训活动和教学比赛
借助北京市高校、教科研、期刊杂志等平台的优质资源,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研训活动和教学比赛,基于“研究引领、实践创新”的理念,做好与市区级教研与培训活动有机整合,与常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求与教学评价有效衔接,与《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的内容与要求进行有机融合,开展有主题、有深度、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活动,降低体育教师参加区级、市级比赛的时间成本,形成教学、教研、培训、比赛一体化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样态。
(二)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与针对性培训
针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专业发展的五维分析结果,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分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减少过多的理论讲座、坐而论道的培训课程,转向以实践课堂、实操技能、实用策略为主的实训课堂。尤其是要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的相关理念、内容、评价进行基线调研与精准施训,不仅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层面,更要在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获得感层面,达到看得见、学得会、用得着的可视化培训效果。
(三)加强校际间、区域间、省市间的联动活动
充分发挥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专项能力强、专业队伍稳等优势,以及北京市基础教育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等优势,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同步与异步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校际间、区域间、省市间的联动活动,提供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多的展示平台、学习平台、发展机遇,并遴选一批真正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运动医学等方面的专家作为导师,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培养模式,协同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教育学院重点关注课题“基于单元研究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训模式构建与应用”(ZDGZ2024-05)的成果之一]